中山医最全的骨科固定方法_第1页
中山医最全的骨科固定方法_第2页
中山医最全的骨科固定方法_第3页
中山医最全的骨科固定方法_第4页
中山医最全的骨科固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当前1页,总共74页。骨折固定外固定内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牵引外固定架当前2页,总共74页。石膏绷带固定指征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当前3页,总共74页。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优点: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很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大,无法关节锻炼,易关节僵硬当前4页,总共74页。常用石膏绷带的类型1.石膏托2.石膏夹板3.石膏管型4.躯干石膏5.特殊类型石膏当前5页,总共74页。1.石膏托单托,前后托,U型托简单,轻便制动能力差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当前6页,总共74页。2.石膏夹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绷带包缠用途: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止肿胀影响血运当前7页,总共74页。3.石膏管型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用途:前臂,上肢,小腿,下肢一经定型,容积固定四肢创伤急性期慎用肿胀肢体管型石膏血运障碍当前8页,总共74页。石膏固定要点准确测量长度宽度厚度松紧度衬垫功能位当前9页,总共74页。石膏绷带固定范围及时间:上下两个一起来。上1下2

中间3。当前10页,总共74页。石膏固定要点长度宽度(超过肢体圆周2/3)厚度(上肢8~10层,下肢12-14层)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衬垫功能位当前11页,总共74页。衬垫石膏无弹性,不垫以衬垫,就易引起组织压伤。一般而言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当前12页,总共74页。石膏固定要点长度宽度(超过肢体圆周2/3)厚度(上肢8~10层,下肢12-14层)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衬垫功能位当前13页,总共74页。

固定时应使肢体关节所处功能位:手与腕关节:(1)拇指对掌位(2)其他手指与拇指成对掌位。(3)整个手的功能位即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手指分开,各指间关节稍许弯曲,拇指内旋正对示指,呈握球姿势。(4)腕关节背屈15°~30°,向尺侧偏斜约10°(在挠骨下端骨折有移位时)如执笔姿式。(5)前臂呈中立位。当前14页,总共74页。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

上臂外展50°~70°,肩关节前屈40°,外旋15°~20°,肘关节屈90°。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膝关节:屈曲5°~10°,幼童可伸直位。当前15页,总共74页。

髋关节:

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不同稍有变动,一般外展10°~20°,屈曲10°~15°,石膏包扎后称“髋人字形石膏”。当前16页,总共74页。

石膏背心:腹侧自胸骨柄至耻骨联合,背面自肩胛以下至骶骨部,两侧自肩关节以下开始直到骨盆(图14)。蛙式石膏,适用于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即先天性髋脱位),施行关节复位术后的外固定。两侧髋关节均外展外旋并屈膝90°。当前17页,总共74页。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包扎石膏绷带时,需将肢体保持某一特殊位置,托扶肢体时,要用手掌而非手指,以免产生局部压迫,发生溃疡石膏未凝结坚固时,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石膏予以垫置,抬高患肢,消除肿胀石膏内某处疼痛,切勿忽视,防止局部压迫引起压疮当前18页,总共74页。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包扎完毕,注明骨折情况和时间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床头交班)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当前19页,总共74页。当前20页,总共74页。石膏固定的并发症1坏疽及缺血性挛缩2压疮3化脓性皮炎4坠积性肺炎5废用性骨质疏松

当前21页,总共74页。骨折固定外固定内固定小夹板石膏带外展架牵引外固定架当前22页,总共74页。牵引技术持续适当牵引力对抗牵引力肢体骨折脱位的整复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当前23页,总共74页。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一手法牵引二皮肤牵引三骨牵引四特殊牵引当前24页,总共74页。手法牵引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时间短,力量可按需要加大Colle’s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当前25页,总共74页。皮肤牵引海绵塑料布包压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胶布远端扩张板,于扩张板中心孔穿绳在通过牵引架的滑轮装置,加上悬吊适当的重量进行持续皮肤牵引。当前26页,总共74页。皮肤牵引A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皮肤完好者B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C一般牵引时间为2~3wD牵引期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小腿外旋压迫腓总神经当前27页,总共74页。骨牵引牵引力量大,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必须有对抗牵引加夹板矫正侧方移位调整肢体体位可纠正旋转移位纠正成角畸形当前28页,总共74页。骨牵引分类

1.股骨髁上牵引2.胫骨结节牵引3.颅骨牵引4.跟骨牵引

5.尺骨鹰嘴牵引当前29页,总共74页。骨牵引适应症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骨折部的皮肤损伤,部分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他固定者当前30页,总共74页。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症】

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

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老年人1/9,维持量为3㎏

当前31页,总共74页。

【适应症】

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

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牵引重量:体重的1/7约7~8㎏,维持量为3~5㎏。

胫骨结节牵引当前32页,总共74页。

【适应症】

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患者。(颈椎病患者很少采用,只有在下颌等牵引处皮肤过敏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使用皮肤牵引的颈椎病患者才可行颅骨牵引法)

穿刺部位:连接两耳外耳道,做头部冠状线,再做头顶正中矢状线相交一点,以此为中点,在冠状线线上放颅骨牵引钳,两钉齿的位置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牵引重量:体重的1/12,第1、2颈椎用4㎏,以后每下降一椎体增加1㎏。复位后其维持量为3-4㎏。

颅骨牵引当前33页,总共74页。

【适应症】

胫腓骨折、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初期或辅助性治疗

穿刺部位:内踝尖与跟骨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进针。

牵引重量:体重的1/12,约4—6㎏。

跟骨牵引当前34页,总共74页。

【适应症】

肱骨髁上骨折

穿刺部位: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于肘部内侧、尺骨鹰嘴顶点向下3㎝处由内向外进。

牵引重量:体重的1/20,约2-4㎏。

尺骨鹰嘴牵引当前35页,总共74页。骨牵引分类

1.体表骨性突起2.血管神经少当前36页,总共74页。当前37页,总共74页。骨折固定外固定内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牵引外固定架当前38页,总共74页。骨折治疗AO原则(经典)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保障骨折端血运早期功能锻炼通过骨折块间加压而达到绝对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坚强固定,使骨折一期愈合。当前39页,总共74页。BO原则(现代)现代骨折治疗的观念由机械力学向生物学方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即从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骨折一期愈合的力学固定方式(AO)演变为间接复位、弹性固定、间接愈合的生物学固定方式(BO)。必须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和骨的血运,固定可靠而无加压。当前40页,总共74页。AOBO解剖复位绝对稳定保障骨折端血运早期功能锻炼间接复位相对稳定保障骨折端血运早期功能锻炼当前41页,总共74页。当前42页,总共74页。内固定选择原则绝对稳定(absolutestability)——关节内骨折、简单的骨干部骨折相对稳定(relativestability)——粉碎性骨折当前43页,总共74页。

绝对稳定相对稳定

髓内钉外固定桥接钢板

拉力螺钉/钢板加压钢板骨折固定稳定性当前44页,总共74页。内固定器材发展历程当前45页,总共74页。最初的接骨板直钢板、圆螺孔几乎没有可屈性1958年:当前46页,总共74页。动力加压—

DCP1969年,出现了动力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onPlate)1981年AO改良了DCP螺钉孔-提出了DCU设计概念(DynamicCompressionUnit),从而使接骨板螺钉孔内也能较为自由地进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当前47页,总共74页。1969年成功设计了DCP接骨板DCP--动力加压接骨板当前48页,总共74页。动力加压接骨板(DCP)AO首创的动力加压设计确立创伤骨科界的技术标准螺钉多角度双向加压的可能平滑预弯当前49页,总共74页。绝对稳定性

拧紧螺丝钉所产生的张力(F1)使接骨板对骨面产生压应力(F2)。接骨板和骨面间的摩擦力(F3)可以获得稳定的接骨板固定。为了获得固定的绝对稳定性,抗摩擦阻力必须高于功能恢复时不断增加的应力(F4)。当前50页,总共74页。接骨板的解剖塑形内固定手术的目的在于重建解剖,特别是关节骨折。因此,接骨板必须精确地按照骨的形状精确塑形。当前51页,总共74页。I期复位的丢失

I期复位的丢失可以由于接骨板塑形与骨的解剖形状不匹配,接骨板内的螺丝钉发生牵拉效应所致。如果拉力螺丝钉不垂直于骨折线(如胫骨远端螺旋形骨折),会产生剪切应力。这些应力均会导致复位的丢失。当前52页,总共74页。II期复位的丢失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倾斜可以导致Ⅱ期复位的丢失(如在粉碎性骨折,接骨板对侧缺少支持)。当螺丝钉没有锁扣于接骨板的情况下,螺丝钉无法对抗作用力,从而会发生松动或沿接骨板螺钉孔的长轴向外发生位移。当前53页,总共74页。骨的血液供应接骨板部位的骨膜被强力挤压,因此大大降低或者阻断了对于骨的血液供应,影响了骨折的愈合。接骨板下方的切割槽则明显地降低了对骨血运的影响(如A0/ASI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当前54页,总共74页。1981年全球首创LC-D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当前55页,总共74页。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底面切割,与骨有限接触;与骨接触减少,对骨膜血运的干扰减小当前56页,总共74页。为了进一步减少接骨板与骨面的接触,最大程度保留骨皮质的血运,1995年AO提出点接触接骨板PC-FIX(PointedContact)点接触接骨板—PC-FIX当前57页,总共74页。1995年,TepicS和PerrenSM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Locking锁定的概念,从而使用锁定螺丝钉和带螺纹孔的接骨板,以期解决常规螺丝钉固定时所产生的问题。接骨板与螺丝钉锁扣固定的出现是接骨板骨折内固定发展史中的一次革命性的理论变革,从而出现了内固定器(InternalFixator)。自PC-FIX之后,AO的R.Frigg推出了微创固定系统

LISS(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锁定内固定器—LISS当前58页,总共74页。微创内固定系统

LISS当前59页,总共74页。内固定器(InternalFixator)中螺丝钉与接骨板的锁扣固定,接骨板与骨面无紧密接触,最大限度保留了接骨板下方骨皮质的血供。锁定内固定器—原理当前60页,总共74页。

2001年接骨板发展的里程碑

LCP锁定加压接骨板当前61页,总共74页。一个孔,两种功能LCP结合孔当前62页,总共74页。同一结合孔内可以完成任何一种成熟的技术普通接骨板螺钉技术锁定接骨板螺钉技术拉力螺钉技术当前63页,总共74页。A中立位拧入标准螺丝钉对准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的动力加压孔按压通用钻套,使用相应钻头,便会得到中立位钻孔。当前64页,总共74页。B动力加压-偏心位拧入皮质骨螺丝钉对准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的动力加压孔远离骨折线的边缘偏心性放置通用钻套,不要向螺钉孔按压钻套,使用相应钻头,便会得到偏心位钻孔。拧紧皮质骨螺丝钉便会产生动力加压。产生的加压作用与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相同。当前65页,总共74页。I期复位的维持带锁定头的螺丝钉(LHS)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