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_第1页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_第2页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_第3页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_第4页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生的概念养:护养、保养、调养生:生命、生存、生长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当前1页,总共84页。当前2页,总共84页。当前3页,总共84页。四季阴阳变化图当前4页,总共84页。当前5页,总共84页。当前6页,总共84页。夏长冬藏秋收春生当前7页,总共84页。“天人相应”与养生“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环。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的变化主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生。”当前8页,总共84页。健康长寿的秘诀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以下四句话:1.不治已病治未病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前9页,总共84页。健康长寿的秘诀3.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前10页,总共84页。辨识体质科学养生体质,是指身体的基本素质,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养护决定。先天我们无法选择,后天可以通过悉心调养去改变。体质好,身体就健康,就不容易生病。体质弱,就多病。体质平和乃健康之源,体质偏颇为百病之因。后天调养至关重要。养护不当,体质下降;调养适度、体质平和。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治未病”健康调养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改善体质、养生保健的作用。盲目调补,不如不补。当前11页,总共84页。《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体质类型当前12页,总共84页。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当前13页,总共84页。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冬季进补的较好选择。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当前14页,总共84页。应该注意的是,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所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进补。当前15页,总共84页。中药膏方疗法

中医药学将中药传统剂型分为汤、膏、丹、丸、散五大类,其中的膏剂可分为内服和外敷两种。内服膏剂即是膏滋方,简称“膏方”,是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选择多种药物组成方剂,并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熬、去渣,将药汁经微火浓缩,再加入辅料,如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收膏,形成稠厚的糊状补膏,以达到补养身体、调理疾病和祛病延年的疗效。自古以来,膏方就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以其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当前16页,总共84页。膏方中医认为,临床多种慢性疾病存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情况,膏方为调补之剂,长于平调阴阳、恢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适合全面调理。中医膏方调理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对病人和亚健康人群,判断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寒热虚实变化,详细辨证,遣方用药,一人一方,体现中医药个体化“治未病”的特色,使寻求养生保健的人们都能享受到规范、适宜的膏方服务。当前17页,总共84页。膏方适合下列人群(1)无慢性疾病,但身体虚弱,春秋季节经常感冒者;(2)中青年工作量过大,体力消耗透支过多,难以自身恢复者;(3)中老年人繁忙操劳,体质下降,虽无明显疾病,但常感疲乏困倦,精力下降和睡眠质量下降者;(4)体内有一些慢性疾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但相对稳定,服用膏方以继续治疗,巩固疗效,改善症状,增强体质;(5)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包括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当前18页,总共84页。膳食除了使用膏方调养,我们还要注意膳食调养。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养肺润燥。当前19页,总共84页。“食”亦有道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昭示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之时,亦彰显饮食之道。中医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饮食方面更是如此。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膳食”。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就不宜多吃。而在地域方面,由于夏季南方多为梅雨季节,因此应多吃健脾燥湿食物,如薏米。当前20页,总共84页。“冬季养生”的要领《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养生之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当前21页,总共84页。冬季怎样顺应自然规律(1)晨炼要点——“必待日光”(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当前22页,总共84页。穿衣

冬季天气寒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寒保暖。衣着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以温暖舒适为原则。如冬季衣着过于单薄,易感受寒邪;反之,衣着过于厚重,则腠理开泄,亦易导致寒邪入侵。中老年人更应该注重提高抵御寒冷的能力,外出时要穿暖和些,避免受到寒冷的刺激。当前23页,总共84页。穿衣冬季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后背正中的脊柱是督脉循行之地,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病。冬季寒风凛冽,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疾病。因此,寒冬宜暖背。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损伤阳气而致腰背疼痛,或使旧痛复发加重。还可能通过脊神经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得病。当前24页,总共84页。穿衣对患有过敏性鼻炎、风湿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老年人冬季最好穿件皮背心或棉背心,护好前胸后背,以平安过冬。当前25页,总共84页。养护寒冷使人体裸露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缓慢,使耳、鼻、手等远离心脏部位常发生冻疮。这些部位应时常涂些护肤油脂,并适当进行按摩,外出时可戴帽子(或耳套)、口罩、手套等,以防寒保暖。当前26页,总共84页。老寒腿患者老寒腿属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患有本病的老人,应注意腿部的保暖。当前27页,总共84页。饮食

冬季饮食宜多温少寒,以滋阴潜阳为指导思想。传统养生学将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3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当前28页,总共84页。温热性质的食物素食: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肉桂、辣椒、花椒、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等。肉食: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等。当前29页,总共84页。体质不同进补有别寒性体质的人多手足不温、面色黄白、喜热食,可适当食用姜、葱、橘子、鸡肉、牛肉、羊肉、狗肉、酒等;热性体质的多手足温暖、面色红赤、喜冷食、尿黄等,可适当食用白菜、西瓜、梨百合、葡萄、萝卜、鸭肉、猪肉、甲鱼等。对一般体质的人,冬季宜多食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品,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但须注意燥热之物应适可而止,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当前30页,总共84页。补水冬季气候干燥寒冷,人体皮肤变得干燥,有的出现便秘,其原因之一,就是饮水量减少,水分只单纯地从食物中获得,达不到人体体液平衡的要求。如不另外补充,皮肤细胞因缺水而收缩,形成皱纹,弹性降低;同时人体代谢所需的大量水分不能满足,结肠内水分被吸收,便造成便秘。所以要使肌肉柔软、皮肤滋润,冬季应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以防皮肤皲裂。当前31页,总共84页。饮食冬季素食养生适合于喜欢素食或血脂高的人。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虽有些夸张,却很有道理。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如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等等,既简便,又有效。其它如核桃、栗子、红薯、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当前32页,总共84页。药粥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因粥能补液填精,且水分充足,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除了依据以上进补事项进行冬季滋补外还应该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进补调配。当前33页,总共84页。药粥中老年脾胃虚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当前34页,总共84页。药粥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当前35页,总共84页。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当前36页,总共84页。山药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当前37页,总共84页。核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取核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当前38页,总共84页。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当前39页,总共84页。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百合当前40页,总共84页。红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用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的红枣糯米粥,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当前41页,总共84页。冬季进补应因人而异人参、阿胶等高档的滋补品并非适合所有的进补者,这类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进补方法,切勿盲目进补。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当前42页,总共84页。茶道养生四季有别

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饮茶不但是生活中的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其中还蕴藏着深厚的养生文化内涵。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大有讲究。中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当前43页,总共84页。冬季润燥自制茶冬季可从一些方便自己煎煲的保健茶入手。大多具有抗菌、消炎、解毒、抗病毒、调节肌体免役功能等作用,但一定要在饮用前分清疾病的阴阳属性,再结合体质的寒热虚实,辨证地选择。从大多数人适用的角度出发,推荐几道保健茶方,可对应参考选择。当前44页,总共84页。清燥润肺茶材料:麦冬15g,沙参15g,杏仁10g,桑叶12g,百合20g,雪梨1个功效:养阴清燥、润肺止咳适用:干咳、口干、咽燥、尿黄、便干等。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

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服用时间:每日1剂当前45页,总共84页。冬花枇杷茶材料:款冬花12g,枇杷叶15g,蜂蜜适量功效:清燥润肺、化痰止咳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

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服用时间:每日1剂当前46页,总共84页。桑菊枇杷茶材料:桑叶15g,菊花20g,枇杷叶20g功效: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

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服用时间:每日1剂当前47页,总共84页。高血压“茶疗”十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当前48页,总共84页。降压茶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当前49页,总共84页。降压茶3.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4.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当前50页,总共84页。降压茶5.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6.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当前51页,总共84页。降压茶7.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8.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当前52页,总共84页。降压茶9.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10.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当前53页,总共84页。失眠喝酸枣仁粥症状: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非常清醒,失眠了……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当前54页,总共84页。肌肤干燥服菊花蜜汁症状:一宿未过,镜子里的人已是肤色晦暗、面如土灰,细看看,眼角还有几丝鱼尾纹。菊花不仅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制成饮料喝还能润泽肌肤,延缓衰老。做法如下:取鲜菊花30克,蜂蜜适量。把鲜菊花用水煮开,熬至浓汁以后,再加入少量炼蜜制成膏。每晚取15克用白开水冲服。当前55页,总共84页。上火饮薄荷枸杞茶症状:空气干燥,工作繁忙,劳碌一天后再熬夜很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的症状。熬夜后上火最好不要靠喝清热解毒的凉茶来败火,因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上火”,为了人体“阴”的恢复,此时,应该多喝具有滋阴清热的茶饮,如薄荷、枸杞、金银花、麦冬等花草茶。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麦冬易伤胃并会引起腹泻,不适宜长期饮用,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不要再饮用了。而薄荷、枸杞性质温和,可以长期作为保健茶饮用。另外,还可以多吃苹果、梨、萝卜、黄瓜等蔬果。当前56页,总共84页。居住

冬季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温应以18℃~25℃较合适,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因为室温过低易伤人体,室温过高或室内外温差过大,则容易感冒。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当前57页,总共84页。冬季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严寒的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还有的人喜欢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会使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当前58页,总共84页。冬季气候干燥,再加上使用取暖设施,使室内空气湿度更低,常令人感到口咽、鼻腔干燥。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和皮肤瘙痒不适等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因此冬季应注意居室湿度,如果相对湿度低了,可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加湿器,使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并注意多饮水,定时开窗通气。当前59页,总共84页。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当前60页,总共84页。出行

冬季起居宜早睡晚起,避寒保暖。《黄帝内经》认为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在寒冷的冬季,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晚起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当前61页,总共84页。锻炼冬季外出锻炼也不应太早。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运动习惯量力而行。当前62页,总共84页。锻炼在冬季要注意锻炼卫生。清晨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气温逆增的现象,即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因而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而是滞留在下层。这时,如果早早出外锻炼,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冬季的早锻炼不要起得太早,应待日出后再外出锻炼。此外,冬季锻炼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当前63页,总共84页。冠心病患者如何过好冬天秋冬之交是心肌梗死的好发时节,此时,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大。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死亡率以12月~次年2月份最高。寒冷刺激可使外周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缓慢,血粘度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间接地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寒冷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闭塞和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当前64页,总共84页。冠心病患者冬天注意事项1除坚持服用日常用药外,应随身携带保健急救盒以应急。按医嘱定期复查,并注意及时防治气管炎、感冒等疾病。2寒流、冷空气侵袭或气温骤降时,应多穿衣服,以防受凉。选择着装时,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多的衣服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3在风速大、气压低的寒冷天气里,要注意御寒保暖,尽量减速少户外活动;冬季室外散步最好以上午10-11时或下午3时,阳光充足时为宜。当前65页,总共84页。冬天注意事项4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御寒能力。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增加室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和室外逗留时间;但遇有骤冷、大风等天气变化时,应在室内活动。5不可突然离开温暖的房间。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刺激。患者可在楼道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变化。6居室应该保持温暖(18-20℃),但室温不宜过高。7睡前可服用100-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以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当前66页,总共84页。冬天注意事项8提倡用冷水洗脸、温水擦身,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9冷空气直接吸入呼吸道可致冠状动脉痉挛,因此冠心病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戴口罩。10由于冬天活动量相对较少,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大便干结,这时应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不宜过冷,不可饱餐。11患者应当会自我调控,保持心情舒畅,适应环境变化。当前67页,总共84页。冬季养生注意5个部位

一、腹脐部: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当前68页,总共84页。冬季养生注意5个部位二、耳部: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保健方法:

1、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2、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3、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当前69页,总共84页。自我按摩三、前胸:增强心肺功能。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当前70页,总共84页。自我按摩四、背部:提高免疫力,防感冒。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当前71页,总共84页。自我按摩五、脊柱: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现在很多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健方法:按摩、反向运动。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当前72页,总共84页。现代认识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当前73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当前74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当前75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当前76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第五层塔尖: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相当于啤酒瓶盖平平1盖).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当前77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当前78页,总共84页。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

第一层: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

当前79页,总共84页。养生二十宜1、发宜常梳:每日早晨梳发数十次,可以疏风散火,明目清脑。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常梳发则可促进肾功能,使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