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_第1页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_第2页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_第3页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_第4页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1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很荣幸站在国旗下讲话。今日是十月十五日,那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世界粮食日”,我国也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疼惜粮食、节约粮食宣扬周”。

一粒米的成长要经验秧田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以及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和最终的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随光照、温度、水分、风、施肥状况、品种光合效率、生育期长短及熟期而改变成长,最终经过农夫伯伯的收割,打稻,碾谷后才是我们餐桌上喷香四溢,美味可口的白米饭。过程之漫长,经验之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难怪有人说一粒米的诞生须要经过八十八道工序,而八十八不正可以组成一个大写的米字吗。所以睿智的古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佳言。因为每一粒粮食都凝合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都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应当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当疼惜粮食。

可是,每天我们在食堂里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每天就餐结束后,水桶里的剩菜剩饭总是积累得像小山一样,许多根本就没有吃过的肉圆、排骨以及一些荤蔬小菜全部倒在了水桶里,每当看到这些情景真是令人伤心啊。你们有没有想过,被你扔掉的所谓的“剩饭剩菜”是农夫伯伯们经过怎样的劳动,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收获得来的呢?让我们算笔帐吧,假如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365粒,全国13亿人可以节约4745万斤。这么多的米可以救济5000多灾民吃10年了。曾经有听一位教授这样讲过:中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以供一个非洲国家吃上一年。挚友,请别再对一粒米嗤之以鼻了,因为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生命!

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今后在用餐的时候,每当你想扔掉这些食物时,请你多想想这些,请你物下留情!最终,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疼惜粮食、节约粮食,做珍惜粮食的小卫士!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2

敬重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

我想,许多人同我一样。当听到“世界粮食日”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的惊愕。对于中学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老师节”那样充溢着温馨。的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的主题,然而不行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想,许多人应当同我一样。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的基本国情:狭小的耕地上,哺育着十三亿的子民。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新闻里,我们照旧“淡定”,食堂里,仍旧是几大袋的饭菜垃圾。

我想,许多人应当同我一样。我们知道节约粮食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不挑食、不偏食,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不攀比,不虚荣,用简洁可口代替奢华靡费。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常说,这些事情不重要,我们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的重要性能与“粮食”抗衡?

人类每一项的日常活动,社会每一天的日常发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层建筑。而根基,却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粮食。古书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当我们把上层建筑建设的愈来愈精准和完备,这座金字塔倒塌时的破坏也就愈来愈难以弥补。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当我们面对一碗可口的米饭,我们是否真正体会过“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将是中国八亿农夫的血汗,都将是他们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命运。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面对食堂里大袋的剩饭,我们又是否想过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学生,一周的午饭仅仅是干冷的馒头;遥远的异国又有多少孩子,“吃饱每一顿饭”是他们可望而不行即的梦?

一粒粮食,背后牵挂着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这些,我们还怎会忍心奢侈那一粒粮食?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拥有同等的权利。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曾经忽视过,我们都曾经遗忘过,但是,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先觉醒并付出努力,全部的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3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日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文明用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详的诗,道尽了天下许多劳动人民的心声。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我们校内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餐盘中的午餐只吃了几口,就往垃圾桶里一扔,不一会儿垃圾桶里就倒满了剩菜剩饭,看着真是令人感到惋惜!是呀,惋惜。但那只不过是许多人内心想法,尽管惋惜,却还是坚决果断、天经地义地去奢侈!

而粮食是从农夫伯伯长满老茧的手中困难地“流”出来的。对于我们来说粮食也不怎么贵,所以有很多人会奢侈粮食,对于这些人来说粮食只是一种好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其实它是沾过农夫伯伯辛勤汗水的珍贵物品。我们不应当奢侈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曾深深萦绕心间,曾几何时,我们摒弃了这条美德,残渣剩饭的身影随处可见。只有存有节约的意识,珍惜每一粒粮食,吃饭时不偏食,不挑食,不扔剩饭菜,和父母外出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饭菜应当打包带回家,主动响应“光盘行动”,我们才这是每个人都能做,也应当做的`。它不仅是对他人的敬重,更是对文明的诠释。

或许吧,许多人是想节约的呢,只是不知道详细做法,下面是关于节约粮食的小窍门:

1、在家里吃饭时不要剩饭,如有剩饭放进冰箱明天吃。

2、在饭店里吃饭时,剩下的饭菜可打包带走。

3、在学校里,假如有不喜爱吃的菜,就在吃之前让同学帮忙分担。同学们,让我们接着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内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你爱你的父母吗?那就珍惜他们辛苦劳作得来的粮食。同学们,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吗?那就请为解决世界饥荒问题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气。奢侈粮食就是践踏农夫的劳动成果,就是无视父母的辛勤汗水。同学们,让我们接着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内作出应有的贡献!

粮食日国旗下讲话稿4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疼惜粮食从我做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促进世界各国关切粮食问题于11011年正式规定的。而我们中国,为解决目前粮食奢侈严峻的问题,也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疼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特殊是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所在的这一个星期时间里都是全国“疼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扬周。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个粮食日,主题为“办好农村合作社,粮食平安添保障”。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首次在全国广阔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提倡自愿参与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奢侈”。

可能有的同学对于“节约粮食”不以为然,有的同学心存困惑:我们家从来不缺粮食呀?爸爸妈妈也从来没让我饿过肚子啊?那为什么疼惜每一粒粮食这么重要呢?

信任我们大家都通过唐代大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了解到农夫耕种的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同学们有所不知,其实要把地里的禾苗加工成我们每天碗里香喷喷的米饭,可远远不光是农夫们在田地里头顶烈日、抛洒汗水地劳作啊!粮食从播种、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粮,这其中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得须要有多少农夫和工人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为如此,每一粒粮食我们都必需要珍惜。

退一步说,虽然同学们每天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但并不是全部的人都能有食物吃。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目前全球长期挨饿的人口达到了9亿2500万之多。而在我们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缘由,还有很多人在饿肚子,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又怎能谈得上读书、上学呢?或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假如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我们全校学生吃60多年的时间。现在,同学们还觉得节约粮食没有必要吗?

虽然“疼惜粮食、节约粮食”如此的重要,但在我们的校内里,就在我们的身边,却令人缺憾地是经常有奢侈粮食的现象。上学要迟到了,有的同学就把没来及吃完的早点随意丢弃;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午餐过后,有的班级的盒饭箱经常被剩饭、剩菜塞得满满的……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奢侈呀!同学们,比照老师刚才所提到的现象,请细致回想一下,在你们班级、你自己的身上发生过吗?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希望我们三元中学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把每一天都当做“世界粮食日”,把每一周都作为“疼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扬周,在以后的每一餐里都疼惜粮食,同时能告诫身边的人节约粮食,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开剩餐,削减奢侈。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