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合体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春雨江南,秋风蓟北。”这短短两句分明道出了江南与北国景色的不同。当然喽,谈园林南北的不同,不可能离开自然的差异。我曾经说过,从人类开始有居室,北方是属于窝的系统,原始于穴居,发展到后来的民居,是单面开窗为主,而园林建筑物亦少空透。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为棚,故多敞口,园林建筑物亦然。产生这些有别的情况,还是先就自然环境言之,华丽的北方园林,雅秀的江南园林,有其果,必有其因。园林与其他文化一样,都有地方特性,这种特性形成还是多方面的。“小桥流水人家”,“平林落日归鸦”,分明两种不同境界。当然北方的高亢,与南中的婉约,使园林在总的性格上不同了。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自然条件却有所制约,当然也有所创新。首先对水的利用,北方艰于有水,有水方成名园,故北京西郊造园得天独厚。而市园,除引城外水外,则聚水为池,赖人力为之了。水如此,石南方用太湖石,是石灰岩,多湿润,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多姿态,有秀韵。北方用土太湖、云片石,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自然之态,终逊南中。且每年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因此多用长绿树为主,大量松柏遂为园林主要植物。其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而在江南的气候条件下,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所谓“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落叶树的栽植,又使人们有四季的感觉。草木华滋,是它得天独厚处。北方非无小园、小景,南方亦存大园、大景。亦正如北宗山水多金碧重彩,南宗多水墨浅绛的情形相同,因为园林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正与诗画相同,诗画言境界,园林同样言境界。北方皇家园林(官僚地主园林,风格亦近似),我名之为宫廷园林,其富贵气固存,而庸俗之处亦在所不免。南方的清雅平淡,多书卷气,自然亦有寒酸简陋的地方。因此,北方的好园林,能有书卷气。所谓北园南调,自然是高品。因此成功的北方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我喜欢用昆曲来比南方园林,用京剧来比北方园林(是指同治、光绪后所造园),京剧受昆曲影响很大,多少也可以说从昆曲中演变出来,但是有些差异,使人的感觉也有些不同。然而最著名的京剧演员,没有一个不在昆曲上下过功夫。而北方的著名园林,亦应有南匠参加。文化不断交流,又产生了新的事物。在造园中又有南北园林的介体——扬州园林,它既不同于江南园林,又有别于北方园林,而园的风格则两者兼有之。从造园的特点上,可以证明其所处地理条件与文化交流诸方面的复杂性了。现在,我们提倡旅游,旅游不是“白相”(上海方言:玩),是高尚的文化生活,我们赏景观园,要善于分析、思索、比较,在游的中间可以得到很多学问,增长我们的智慧,那才是有意义的。(摘编自陈从周《中国文人园林》)材料二:在中国的文人历史上,古典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园林的建设造就融入了文人的情思与意趣,成型后的园林又给文人们带来不曾有过的心中悸动,时间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期的文人对于园林文化的认识也不尽然相同。园林文化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在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文化达到成熟的阶段,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园林建筑就是那个时期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园林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全方面的成功,因此也是最能反映文人看园林时产生的心中意境,心中审美的情怀,心中发散的思想。文人用意境造园林,园林又以实际产生的化学反应补给文人的心中世界,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段落顺序已被打乱)①大观园的植物布置更是每个人品格的写照,爱什么植物,说明你喜欢这个植物所具有的品格,也间接说明了这个人的品格,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体会也就近乎全面展现了。②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是贾府文人们吟诗作画的场所,恰当的小建筑能够带领这些文人感受大观园最极致的美,循序渐进地体会大观园中的神秘美感,一步一步地将大观园的全貌展现给来人,这是文人园林意境的灵魂所在。③大观园的造地选址在宁国府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彰显贾府气势,距离贾府又比较近,可以时常去大观园写生游玩,在宁国府内的建筑又贴近贾府的大山祖脉,更能让贾府文人将这种祖脉给一代一代继承下去,这是贾府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根基。④山和水的搭配将大观园的景色都带活了,真给游览的人带来一种深处自然的感受,在近乎真实的大观园里,文人们更容易在山水之间吐露最真实的想法和心声。园林重要的还有匾额楹联,一个题人用什么字什么词都在一字一句说着这个人的文化素养、个性特点。(摘编自《<红楼梦>: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大观园背后的文人园林意境》)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方园林建筑物的“少空透”与南方园林建筑物的“多敞口”,都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住形式。B.

明清之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与唐宋时期的园林相比略有变化,这是南方园林影响的结果。C.

不同时期的文人有着不同的情思与意趣,这使得不同时期的大众对于园林文化有了不同的认识。D.

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全方面的成功,也是最能反映文人意境、思想与情怀的。2.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方园林的“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这些都与江南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B.

赏景观园的过程中也应该扩大见闻,增长智慧,如果只是“白相”,就不是高尚的文化生活了。C.

那些较为成功的北方园林,都注意到了水的应用,因此形成了绚烂夺目、华丽炫人的园林风格。D.

扬州园林兼有南北园林风格的介体特征,可以证明其所处地理环境与文化交流诸方面的复杂性。3.

材料二的后半部分已被打乱,根据论证的结构与逻辑,下列各项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4.

材料二提到“大观园的植物布置更是每个人品格的写照”,请在“潇湘馆”“蘅芜苑”中任选一个,对此观点简要分析。5.

据报道,我国的园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请结合材料,从改造传统园林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促进园林旅游业发展。【答案】1.A

2.C

3.C

4.

①林黛玉住的是潇湘馆,那里最多的植物就是竹子,竹子的生命力顽强,具有高洁不屈的精神,也是变相的表达了林黛玉虽纤细但不曾折腰的高洁品质;②薛宝钗住的是蘅芜苑,那里大多都是香气馥郁的香草,能够得到众人的喜爱,这也在说明宝钗是世故圆滑、同时才华横溢的品格。

5.

①在改造传统园林时,注意营造寓学于游的游览环境,融合文化交流,促进游客在游览园林中可以通过思索、比较来得到学问,增长智慧;②在保留园林意境根基的基础上,在园林的改造融入古代文人的情思与意趣,并将山和水合理搭配,从而把园林景色带活以吸引游客。【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略有变化”错误,原文为“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是“有了很大变化”;C.“这使得不同时期的大众对于园林文化有了不同的认识”错误,原文是“园林的建设造就融入了文人的情思与意趣,成型后的园林又给文人们带来不曾有过的心中悸动,时间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期的文人对于园林文化的认识也不尽然相同”,陈述对象不是“不同时期的大众”是“各个时期的文人”;D.“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错误,原文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园林建筑就是那个时期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园林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全方面的成功,因此也是最能反映文人看园林时产生的心中意境,心中审美的情怀,心中发散的思想”,“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应该为大观园的园林艺术。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此形成了绚烂夺目、华丽炫人的园林风格”错误,原文为“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可见“水的应用”和“形成了绚烂夺目、华丽炫人的园林风格”强加因果。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段落介绍大观园的园林艺术特点,结合“大观园的造地选址在……是贾府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根基”可知,③是总说,介绍大观园地理位置,应放在首位;接着按照从人文到自然的顺序介绍人文场所和自然环境,承接②④;最后具体介绍园内植物布置与个人品格的关系,照应上文最后提到的“心中发散的思想”,应放在最后。顺序为③②④①。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林黛玉住的是潇湘馆,潇湘馆是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其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潇湘”变相的表达了林黛玉虽纤细但不曾折腰的高洁品质。薛宝钗住的是蘅芜苑,蘅芜是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多为草本。“只见许多异草……味香气馥,非花香之可比”,那里大多都是香气馥郁的香草,能够得到众人的喜爱,这也在说明宝钗是世故圆滑、同时才华横溢的品格。【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文中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结合“北方的著名园林,亦应有南匠参加。文化不断交流,又产生了新的事物。在造园中又有南北园林的介体——扬州园林,它既不同于江南园林,又有别于北方园林,而园的风格则两者兼有之。从造园的特点上,可以证明其所处地理条件与文化交流诸方面的复杂性了……现在,我们提倡旅游,旅游不是“白相”(上海方言:玩),是高尚的文化生活,我们赏景观园,要善于分析、思索、比较,在游的中间可以得到很多学问,增长我们的智慧,那才是有意义的”分析可知,在改造传统园林时,注意营造寓学于游的游览环境,融合文化交流,促进游客在游览园林中可以通过思索、比较来得到学问,增长智慧;结合“在中国的文人历史上,古典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园林的建设造就融入了文人的情思与意趣”“大观园的造地选址在宁国府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彰显贾府气势”“在宁国府内的建筑又贴近贾府的大山祖脉,更能让贾府文人将这种祖脉给一代一代继承下去,这是贾府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根基”“山和水的搭配将大观园的景色都带活了,真给游览的人带来一种深处自然的感受,在近乎真实的大观园里,文人们更容易在山水之间吐露最真实的想法和心声”分析可知,在保留园林意境根基的基础上,在园林的改造融入古代文人的情思与意趣,并将山和水合理搭配,从而把园林景色带活以吸引游客。(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团圆(节选)巴金晚会结束,小刘打手电给我照路,走原路回去。一路上我很兴奋。不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节目都使我激动。我接触到那么丰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广阔的心灵。我离开军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辞了行回来,小刘给我打好了铺盖卷,在住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来那个连队去。他向我表示了歉意。他虽然高兴回连队,可是他的讲话和举动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这么匆匆地跟他分别。最后我同他约定过两个月到那个连队去看他。我并不曾失信。可是我去晚了些,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了。这中间我到过几个部队。我常常怀念小刘,因为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来忽然听说小刘在的那个连队打了胜仗,把敌人占据的一个无名高地拿下来了。这些日子为了迎接国庆三周年,为了欢迎第二届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各个部队都在打胜仗,到处都听得见这样的说法:“争取立功,迎接亲人。”我听到了许多捷报以后,再得到那个连队的胜利消息,我很难制止想会见小刘的欲望。过了国庆节,我便动身到那个连队去。我们在坑道里见到了连长。他已经得到了通知,又热情又亲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谈了半个钟头的光景,便提起小刘的名字,还说我想见见小刘。“对,对,刘正清,是个好战士!”连长点头说。我连忙说明我跟刘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别的情形也讲了。“不凑巧,他回国去了。“连长略略皱起眉毛说。我诧异地问道:“他回国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马上兴奋地接下去说:“参加国庆节观礼吗?”连长摇摇头说:“他挂了花,送回去了。”“他挂了花?伤重不重?”我愣了一下,惊问道。连长看了我一眼,声音低沉地答道:“两条腿都断了。”我变了脸色,着急地追问:“危险吗?”连长昂起头说:“这个小青年还嚷着要回朝鲜来打美国鬼子呢!”“他能回来吗?”我顺口问了这一句。话出口我才觉察到它是多余的了。连长看了我一眼,激动地说:“要是真依他的话,他一定要回来。那天他跟着我上战场,打到最后,主峰上还有个敌人的大母堡攻不下来,火力猛得很,我们牺牲了几个同志。我十分着急,拿起一包炸药,打算自己冲上去炸掉它。刘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务交给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决了。可是他自己满身是血,两条腿都完了。担架员来抬他,他还说‘我要坚持,我要打’。我后来去看他,他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我却没听见他哼过一声。我告诉他要给他请功,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应当检讨。”……小刘虽然回国,但是我总算践了约,我在这个连队住下来了。头两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总听见小刘在讲梦话,其实全是我自己在做梦。我本来打算在这里多住些时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电话,说是祖国来的慰问团就要到了,叫我马上回到军政治部去。我到了政治部,还是住在从前住过的地方。我几个月不来,山沟里也有了不小的改变。人多了,路宽了,房屋增加了,树木也茂盛了。沟口用松枝搭了一个牌楼,上面有这样九个字:“欢迎祖国人民慰问团。”走了一段路,见到好些熟人,还隐约听见文工团同志们的歌声。我放好行李就去见王主任。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谈话,一面在看手里的几张稿纸。他见我进去,跟我握了手,就把稿纸塞到我手里让帮忙修改。我摊开稿纸一看,原来是她写的一首欢迎慰问团的《献诗》。我还看到王主任修改的句子。她看见我不提什么意见,便挑出几个她自己认为不大妥当的句子要我替她解决。这次我总算给她帮了一点忙。她满意地拿回诗稿就向我告辞。我要留住她,她却笑着说:“我还要准备节目,再不回去,我们陈团长可要急死了。下次来吧。”我就说:“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她还要推辞,我却跟着她走出了洞子。出得洞来,我一开口就问起小刘的事情。她听到小刘的名字,马上说:“小鬼有个东西要我交给你!”我连忙问:“什么东西?”她侧过头看了我一眼,脸色马上变了,压低声音说:“笔记本。小鬼还说——”“他怎么说?”我打断了她的话。“他说他等了你几个月,他还以为你回国去了呢!”她答道,埋下头往前走,也不再看我了。我过了半晌,才再问一句:“他伤得怎样?”我心里不好过,我好像又看到小刘那张皮球似的脸,他笑得那么高兴地说:“我一定等着你!”王芳一面走,一面说,好像在自言自语:“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她一直不讲话,我后来实在忍不住又问一句:“他没有危险吧?”她忽然抬起头,提高声音说:“他一定会活下去,比我们还活得久。他没有腿,也能做许多、许多好事情。”她很激动,不过声音很坚决。但是这以后她又不作声了。我们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团的住室。我拿到笔记本,马上打开翻看,在第一页上,我看见小刘亲笔写的四行字:“忠于团,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爱祖国,就要爱自己的同志。”王芳站在我旁边,低声念出了这两句话,然后解释道:“小鬼说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你,请你留下这个做纪念吧。这些字是他入团的时候写的。”我郑重地放好了笔记本,跟王芳紧紧地握一次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去。(有删改)文本二:巴金的小说理论是他大量小说创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他视创作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主张创作面向读者,“把心交给读者”,和读者进行诚挚的情感交流;同时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肯定情感是创作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技巧只是它的附庸。(摘编自许德《论巴金的小说理论与批评》)【注】1952年3月,以巴金为团长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17人访朝代表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度过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据在朝鲜的真实经历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我”离开军政治部时,小刘作为通讯员种种表现透露出对“我”这个祖国来的客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B.

为迎接国庆三周年和欢迎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捷报频传,“争取立功,迎接亲人”的口号彰显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革命豪情。C.

小说通过写“我”向连长了解小刘的情况和夜里做梦两件事,表现了“我”对小刘的思念之深,也有对他受伤之后的牵挂,更有未能按时赴约的愧疚。D.

从写王芳创作欢迎慰问团的《献诗》和请人反复修改稿件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富有才情、做事认真、具有革命热情的文工团青年。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通过连长和王芳的讲述和“我”的回忆,塑造了小刘的好战士形象。B.

小刘两条腿都锯掉了,还是坚信自己能回到前线去,表现出勇敢执着、坚强乐观的人物特征。C.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王芳的胆小懦弱反衬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D.

小说中“我”的形象带有一定的作家自我抒发的色彩,读者可以从中窥测到作家的家国情怀。8.

文本一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请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9.

文本二中巴金的小说创作理论在《团圆》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6.C

7.C

8.

①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

②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小说以“我”对小刘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加集中连贯;

③有利于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形象。通过“我”的视角,直接感受到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表现我对志愿军战士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

9.

①在战场的真实经历感染了作者,给了他强烈的创作冲动,让他有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

②作者把与志愿军的真挚情谊和对志愿军的由衷赞美通过小说诉诸读者,体现了“把心交给读者”;

③小说叙述故事时以顺叙娓娓道来,语言质朴,情感自然,体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更有未能按时赴约的愧疚”说法错误。愧疚之情是在向王芳询问小刘的情况,得知他等了自己几个月后。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用王芳的胆小懦弱反衬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王芳一面走,一面说,好像在自言自语:‘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并没有说王芳胆小懦弱,而是通过王芳的赞扬之语正衬小刘的英勇。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述第一人称作用的能力。“一路上我很兴奋。不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节目都使我激动。我接触到那么丰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广阔的心灵”,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我也不愿意这么匆匆地跟他分别。最后我同他约定过两个月到那个连队去看他”“头两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总听见小刘在讲梦话,其实全是我自己在做梦”“出得洞来,我一开口就问起小刘的事情”“我心里不好过,我好像又看到小刘那张皮球似的脸,他笑得那么高兴地说:‘我一定等着你!’”“我郑重地放好了笔记本,跟王芳紧紧地握一次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去”,小说以“我”对小刘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加集中连贯有利于故事的展开。“我接触到那么丰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广阔的心灵”“刘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务交给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决了。可是他自己满身是血,两条腿都完了。担架员来抬他,他还说‘我要坚持,我要打’。我后来去看他,他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我却没听见他哼过一声”“我告诉他要给他请功,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应当检讨”“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通过“我”的视角,直接感受到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表现“我”对志愿军战士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有利于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由文本二“他视创作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可知,在战场的真实经历感染了作者,给了他强烈的创作冲动,让他有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这也可以从注释“1952年3月,以巴金为团长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17人访朝代表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度过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据在朝鲜的真实经历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得到证明。由文本二“‘把心交给读者’,和读者进行诚挚的情感交流”可知,作者把与志愿军的真挚情谊和对志愿军的由衷赞美通过小说诉诸读者,体现了“把心交给读者”。由文本二“同时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肯定情感是创作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技巧只是它的附庸”可知,小说《团圆》叙述故事时以顺叙娓娓道来,语言质朴,情感自然,体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选自王守仁①《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材料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②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材料三: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③(明)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注】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在写材料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②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③本诗作于诗人谪龙场驿丞,与诸生讲学不辍三年期满离开时。10.

给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工,文中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是对手工业者的总称,有尊敬劳动者之意。B.

笃,文中的含义为“一心一意”,这个含义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不同。C.

要绥,即要服、绥服,这两者均属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区划名,文中泛指边远地区。D.

秋殿,指朝廷在秋天举行的殿试;跻攀,诗中的含义为“上升”。旧时把登科及第喻为折桂。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阳明作材料一为了教诲学生进德与修业,在第二段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B.

王阳明谈勤学,更看重学生们的勤奋真诚谦逊退让;谈改过,他教育学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自问,有错必改。C.

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轩”的原因和孔子有关,他以亲身经历赞扬少数民族质直纯朴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D.

材料三全诗的层次分明,前两联是对龙里道中当下分别的描写,后两联是对分别后生活的想象,虚实结合,意境开阔又情意绵长。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②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14.

材料一第二段谈勤学的问题,请简要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15.

材料三展现出王阳明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16.

前人评价材料三“伤别而不哀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0.

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

11.A

12.A

13.①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②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

14.

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

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

③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15.

①重情重义、饱含不舍:山路不平、溪云重重、风雪凛冽,学生们却相送很远,诗人对学生们饱含感激、难舍之情,展现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

②重学善教、殷切期望:诗人期盼听到学生们蟾宫折桂的好消息,叮嘱学生们别后勤加钻研学问,体现了他重学善教的师者形象。

16.

①有伤别之情:诗人描写溪云压头、霜雪染白两鬓的画面,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②有开阔胸襟:虽然不舍分别,但诗人理智地告诫学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要用心做学问,希望能早日登科及第。【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使”,假使,表假设的连词,其前应断开;“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侪辈”本句主语,其前应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有尊敬劳动者之意”错误。无尊敬之意,手工业者地位低下,一般人多歧视。B.正确。文中“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的“笃”,一心一意;句意: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病重,沉重;句意: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错误。第二段只提到立志的重要性和不立志的危害,没有谈如何立志。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学者”,求学的人;“旷废隳惰”,旷废学业,堕落懒散;“愒”,荒废;②“大贤”,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害”,妨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由“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意思是“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可知,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由“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意思是“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可知,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由“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意思是“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可知,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组诗写离别的愁绪,但意境开阔,伤别而不哀怨。诗人把希望离开龙场却又舍不得与诸子分离的茫然情愫如实写来,词情深婉,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山路、溪云、风雪的衬托,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守仁与学生感情之凝重。前两联写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面对学生依依不舍的送别,王守仁心怀感激,他称学生为“诸贤”,描写他们在乱山高低不平的小路上相送,用“愧”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展现诗人关爱学生、重情重义的一面。后两联写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等着听你们登科及弟的喜讯。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一方面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重要的是勉励学生,“桂枝秋殿听跻攀”,期望学生能在科举中蟾宫折桂;“别后吾言在订顽”,勉励学生要努力研究学问。表达对学生们的殷殷期望和要求,展现诗人重学善教的一面。【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分析题干入手,分别就“伤别”“不哀怨”进行分析。前两联意为: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这两联主要是通过写景表达伤别之情,把希望离开龙场却又舍不得与诸子分离的茫然情愫如实写来,词情深婉,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山路、溪云、风雪的衬托,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而后两联意为: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呀等着听你们登科及第的喜讯。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这两联情感宕开,诗人理智地劝导学生们不用留恋不舍,应专心学问,早日登第。故而虽然伤别,却并不哀怨,反而充满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们也充满求学的信心与向往。参考译文:材料一: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以聪明智能机警敏捷为高尚,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做充实,本来没有却装做已有,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以无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吧?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材料二: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之外,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却很安乐,并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简陋落后。只是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住在深山里,穿着羊皮做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复的礼节,然而这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并不能认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礼记》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用《师说》中的话来说,“经师”是“_________”,“人师”是“_________”,王阳明当属后者。(2)王阳明曾经留下“阳明格竹”的故事,想通过研究竹子来获得道理,这与《礼记·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3)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过含有“心”字的诗词名句,比如苏轼曾写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晏几道曾写过“借问芳心谁有”,李清照也曾写过“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

传其道解其惑者

③.

致知在格物

④.

物格而后知至

⑤.

雁过也

⑥.

正伤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读,惑,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汉服在中国社会所处的生态早已___①___,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官方机构也会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组织相关的活动,在身边随处可见汉服出行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消解年轻人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焦虑,而这一次的困境来自外部,这就涉及迪奥马面裙事件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汇——文化挪用。(1)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2)这其中让我们无比被动的“短板”也是绝对不能用“清者自清”或者“不与你们一般见识”这样的理由轻轻带过的——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力实在是太弱了,弱到不仅和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不相称,也和我们___②___、充满生机的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称,更是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不相称,这种全方位的不相称才是我们焦虑的根源。其实,这两年少数古装影视剧开始端正态度,正儿八经地请来服饰史顾问打造符合历史真实风貌的美术。观众惊讶地发现,无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设计感”,只要是还原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打造大众普遍接受的“美”,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蕴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些真实的文化遗产,就是“中国风”审美的精神源头,也是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对内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①句中的“所谓……就是……”结构和②句中的破折号,二者发挥的语法作用看似相同,都有解释说明的功能,但仔细思考又有所不同,请进行辨析。20.

在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

①今非昔比

②方兴未艾

19.

(1)句中的“所谓……就是……”是阐述概念的常用句式,后面的内容是对“文化挪用”这个概念的解释;

(2)句中的破折号是用于表示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因果),前面的观点句是“果”,后面的分句内容是“因”。

20.

①增文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极大地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气势;

②广文义:从形式到审美再到精神愉悦,句意丰富,全面表述了还原历史真实所能产生的效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强调汉服所处的生态与二十年前相比变化很大,可填“今非昔比”。今非昔比:是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空,语境修饰我们的流行文化,与“充满生机”搭配,强调我们的流行文化发展很有潜力,可填“方兴未艾”。方兴未艾: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①句中“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是对“文化挪用”概念的阐释,“所谓……就是……”是阐述概念的常用句式,后面的内容是对“文化挪用”这个概念的解释;②句“这其中让我们无比被动的‘短板’也是绝对不能用‘清者自清’或者‘不与你们一般见识’这样的理由轻轻带过的——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力实在是太弱了”,句中的破折号的确有解释的作用,但解释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轻轻带过”的原因,因此破折号是用于表示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因果),前面的观点句是“果”,后面的分句内容是“因”。【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就能做到……”“就能打造……”“就能让观众……”,三个“就能……”构成排比,句式整齐,富有气势,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增强了文势。“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打造大众普遍接受的‘美’”“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从形式到审美再到精神愉悦,句意丰富,全面表述了还原历史真实所能产生的效果,起到了广文义的作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持人:

潘鲁生:以民间手工艺资源为例,往往富集于发展相对滞后、开发性破坏相对较少的贫困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双手的文化创造”,是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经验和技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文化价值、发展价值,激发这些土生土长、代代传承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当前“体验经济”发展环境下,要以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为依托,把手工艺制作的“生态环保优势”,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这样既发展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