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生物人教版七上导学案6_第1页
步步为“赢”生物人教版七上导学案6_第2页
步步为“赢”生物人教版七上导学案6_第3页
步步为“赢”生物人教版七上导学案6_第4页
步步为“赢”生物人教版七上导学案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现象的过程及影响。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园艺人员在城市的一角种了一块草地,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图1—2—8),人们用网把这块草地罩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四、教材精华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片草原、一个池塘、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例1下列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A选项缺少非生物成分,C选项缺少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D选项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哇物成分,而B选项的烧杯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水、土壤、空气、阳光等非生物成分,所以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答案:B规律总结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生物所生活的环境(非生物部分)组成。2.教材第23页“资料分析”全解(1)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以树木中的天牛、吉丁虫、透翅蛾等害虫为食,啄木鸟的食量非常大,每天能吃掉1500条害虫。啄木鸟的喙强直如凿,舌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适于凿破树皮,啄取害虫,脚有四趾,二前二后,尾羽坚硬富有弹性,适于抓牢树干并支撑身体。(2)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腐烂的树干含有一定的水分、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真菌可以在上面生长,把树木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腐烂的树干慢慢地消失了。讨论答案1.从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可以看出,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昆虫的幼虫以树木为食,啄木鸟以昆虫的幼虫为食,这样,它们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即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树木一昆虫的幼虫一啄木鸟。2.插图中腐烂的树干最终会在自然界中消失,因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成为可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物质。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依次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3.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1)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细菌。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所以说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这种营养方式叫做异养。(3)分解者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作用主要是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等,把构成有机成分的物质和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4.教材第24页“图I-16”苹果的果皮虽然有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果皮受损时,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就附着在苹果上,分解苹果内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苹果腐烂。5.教材第24页“图I-17”生产者为绿色植物,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然后绿色植物作为农业害虫的食物被吃掉,使其转变成害虫自身的物质,害虫又被比它强大的鸟吃掉。绿色植物、害虫、鸟死后,其遗体又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掉,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知识小结生产者——植物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例2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分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C.将生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D.为各类生物提供化学能解析:此题考查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其作用是将生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答案:C知识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不同的?肖费者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叫做食物链,如草一蝗虫一青蛙一蛇一鹰。名师点拨食物链的书写①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只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和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②任何一条食物链都开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最高级的消费者。③食物链的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被吃,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2.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全解教材图中只列举出了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图1—2—9所示的食物链。讨论答案1.图中共有食物链9条,即:①草→鼠→蛇→猫头鹰、②草→鼠→猫头鹰、③草→鼠→狐、④草→兔→狐、⑤草→兔→猫头鹰、⑥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⑦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⑧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每条食物链之间是相互关联的。2.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青蛙数量的增加导致蜘蛛、食草昆虫数量的减少;食草昆虫数量的减少会使草的数量增加,因此,鸟的生活也受到影响;鼠数量的增加会使草数量大量减少,草数量减少了,兔的生活受到影响,所以各条食物链之间是密切联系的。3.食物网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捕食,这样就形成了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4.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由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随营养级的增加逐渐递减,而且是单向流动的。温馨提示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其余的营养级都由消费者充当。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存的能量越少,生物个体的数量就越少。5.教材第25页”进一步探究”全解1、2。根据实际情况回答。3.提示:我们人类在食物网中处于最高位置,如草→猪→人、草→昆虫→蜘蛛→鸟→人。通过对自己在食物网中所处位置的探究,应认识到人类是食物网中的一员,而且位于食物网的最上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其他生物,我们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获得的。例3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捕食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解析:食物链表示了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其起点应从绿色植物开始,后面依次表示其捕食者,用“→”连接,直至结束。关键是“→”的前面表示的是被捕食者,“→”的后面表示的足捕食者。答案:B特别注意在书写一条食物链时不应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知识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也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例如,为了保护人们放养的牲畜,人们消灭了狼,结果却使野兔大量繁殖,破坏了人们的牧场。例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遭到破坏⑥生态平衡不易被破坏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受到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各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就越不易遭到破坏。答案:C知识点四生物富集作用1.生物富集的概念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中大量聚积的过程。2.生物富集作用的危害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这些有毒物质一般不易分解,不易排出,所以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3.教材第26页“资料分析”全解图1—2—10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1)图中所示食物链为:微小的水生植物(A)→剑水蚤(B)→蜻蜓的幼虫(C)→小鱼(D)→大鱼(E)。(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最多的是大鱼,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通过以上“资料分析”说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所以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讨论答案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人会中毒。2.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被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知识链接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千米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硅藻等浮游植物一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一石斑鱼一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一人或猫”逐级富集。鲶鱼体内汞含量达到10~20毫克/千克,最高达50~60毫克/千克,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例5在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存在着这样一个淡水生态系统,其中有一条食物链:微小水生植物一水蚤一蜻蜓幼虫一小鱼一大鱼。当这个生态系统被排放人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A.微小水生植物B.大鱼C.各种生物一样多D.寿命长的生物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难分解且不易从生物体内排出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答案:B五、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赤壁陆水水库B.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C.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奶牛D.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如图1—2—13所示,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A.植物B.鹰C.鼠D.野兔5.(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6.图1—2—14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关系。(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5)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7.在以植物一美洲兔一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2—15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个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状态是。(2)图中曲线表明猞猁与美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