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1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同学相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同学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相识,为同学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学问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同学用米尺丈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同学相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布置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同学驾驭丈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和同学的实际状况,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学问技能、数学考虑、解决问题和情感看法几方面动身,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相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同学在实际丈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同学在活动中提高参加学习的意识和实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战略。

(4)、让同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同学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详细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同学参加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详细观念。

5、依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当进行,在教具上须要打算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须要打算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分米、毫米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运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特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情感看法、培育实力的关系。在《分米、毫米的相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学问,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意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视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获得学问,应用学问。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实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变更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实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毫米的相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觉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例如老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学问,学习学问。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当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究和探险的经验,学生随之失去了培育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

会发觉学生把学问“抛”得很快,究其缘由,是学生缺乏对教学学问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相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问阅历动身对老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说明,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学问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学问,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相识毫米时,老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觉了哪些有关毫米的学问?”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老师立即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老师接着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相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学问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及沟通等等数学活动。

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觉了错误,笑声不断,老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学问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爱好和主动地情感。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3

《相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运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特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相识时采纳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终说诞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相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纳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觉问题,须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专心体会。最终,老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纳引导发觉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视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运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特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情感看法、培育实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相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学问,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意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视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获得学问,应用学问。

三、说教学过程:

1、用自主探究,育实践实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变更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实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相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觉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例如老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学问,学习学问。

2、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当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究和探险的经验,学生随之失去了培育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觉学生把学问“抛”得很快,究其缘由,是学生缺乏对教学学问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相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问阅历动身对老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说明,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学问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学问,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相识毫米时,老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觉了哪些有关毫米的学问?”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老师立即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老师接着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相识。

3、让趣味练习,促学问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及沟通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觉了错误,笑声不断,老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学问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爱好和主动地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相识,请指责指正。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5

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论认为,学问不能简洁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主动去探究发觉,亲自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实现学问、实力与情感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学问动身,供应充分的动手测量和沟通的机会,使他们体验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探讨中相识毫米、分米,形成长度概念。不同的探究过程,满意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须要,为他们富有特性的发展供应了空间,同时培育了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运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本着这一理念,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学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育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敏捷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相识。

三、说教法

1、教学毫米相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纳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再用尺子测量,发觉问题,须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感觉硬币的厚度,视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专心体会。最终,老师让学生从学具和日常实物中找出厚度约为1毫米的实物来。

2、教学分米的相识时采纳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量,找一找、议一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说出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最终抛开学具,用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纳引导发觉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先让学生视察学生尺子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再数一数有几小格,告知学生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从而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找、摸、量、摆的自主试验、自主探究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实际的应用实力。

2、通过分组学习,分组探讨,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育了学生合作实力。

五、说教具和学具

1、教具:米尺、1分硬币、1分米长的小棒、1分米长或宽的实物、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2、学具:1分硬币、小棒、剪刀、直尺、1分米和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六、说教学过程

一、相识毫米

1、小组学习,温旧迎新

(1)课件展示:视察直尺1厘米长度

(2)课件展示:测量纸盒。

(3)估计数学书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4)实际测量,小组沟通。

(5)发觉问题,引出毫米。(板书:毫米的相识)

(意图:通过动手测量,发觉数学书的长、宽、厚不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产生悬念,发觉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2、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思索:关于毫米的学问你都知道什么?

(2)沟通与碰撞

(3)老师引导、归纳(课件演示1毫米长度)

(4)探讨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教学生,把自己通过课后自学或其他渠道知道的学问告知大家,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初步对毫米有了相识)。

3、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估计1分硬币的厚度

(2)实际测量,验证与估计的差距。

(3)感知1毫米有多长。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厚约1毫米。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用眼视察,用手操作,专心体会,用脑思索而后建立感知,使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把“称”)。

4、实际测量

(1)测量橡皮擦长约几毫米。

(2)测量字典厚约几毫米。

二、相识分米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每个学习小组估计、测量铅笔长度。

(2)沟通、汇报。

(3)相识分米。

(4)探讨分米、厘米的关系(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那么从刻度5到刻度几是1分米?

2、建立1分米的表象

(1)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的长度

(2)找一找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6

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运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相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特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课.件.园)中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情感看法、培育实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相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学问,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意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视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获得学问,应用学问。

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实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变更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实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相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觉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例如老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学问,学习学问。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当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究和探险的经验,学生随之失去了培育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觉学生把学问“抛”得很快,究其缘由,是学生缺乏对教学学问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相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问阅历动身对老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说明,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学问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学问,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相识毫米时,老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觉了哪些有关毫米的学问?”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老师立即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老师接着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相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学问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及沟通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觉了错误,笑声不断,老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学问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爱好和主动地情感。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支配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须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学问,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觉几何的想法,把今日要学习的与几何学问有关的分米、毫米的相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育学生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特别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驾驭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纳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视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专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学问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须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相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精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精确,课堂上采纳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说学法

依据对教材的相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育方面做到: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育学生操作实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试验、自主探究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实际的应用实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视察发觉,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沟通视察发觉的机会。在沟通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简单出错,采纳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育了学生的合作实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出示公园调皮宝的告示:身高80厘米以上,1米30厘米以下的方可入内。你可以进入玩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身高多少,能否进入游玩。

提问:这里涉及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依据学生回答把米和厘米板书黑板上)你能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在课初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稳定学生学习心情,做好学习的打算,同时这个情境是学生常常玩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从情境中自然引出二个已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唤起他们对米和厘米的印象,为新学问学习做好打算)

(二)教学新知

1.相识毫米

①出示二把尺子(一把以厘米为单位,一把以毫米为单位)视察这二把尺子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发觉特点时,揭示课题毫米的相识。

②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出示一支4厘米长的铅笔分别放在这二把尺子上方的图,视察用哪把尺子好点?

得出结论用这二把尺子量这4厘米长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分,再出示图,是4厘米5毫米的铅笔放在这二把尺子上的图,量这支铅笔,用哪把尺子好点呢?

学生通过视察对比,发觉有毫米的尺子去量不是整厘米数时较精确点.

③建立毫米的表象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为了使结果比用米和厘米测更精确些,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毫米。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闭上眼睛想一想,记在脑中。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依据学生回答,老师出示典型的硬币厚约为1毫米,让学生去视察。要求学生视察努力去记住1毫米的长度。接下去要求比划3毫米的长度并与尺子比较调整比划结果,接着报几个毫米数让学生比划比照,最终要求比划10毫米的长度。

④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视察,你发觉什么?

预料学生不难发觉:①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②1厘米=10毫米。假如没有发觉就通过提问:通过视察你发觉: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

提问:假如某人对厘米比较熟识,而对毫米印象不深,你有什么方法让他想起1毫米来呢?

引导学生除了记那典型的物体外,还可以想象把1厘米长平均分成10份来回想1毫米的长度。

⑤应用毫米去估测

谈话:通过学习我们对毫米有了肯定的相识,你会用它来测量吗?看看课初的铅笔是多长?

预料学生有二种不同答案:4厘米5毫米或45毫米。告知学生这二种答案都可以。同时提示学生毫米相对较小的单位,测量操作更要规范,留意把左端与尺子上的刻度线对齐,避开移动造成错误。

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视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二三人说后,

老师拿出带毫米的尺子放在离书有肯定距离的地方,让学生对比参照去估。接下去再把尺子靠近数学书,让学生估一次。最终要求去测量,数学书究竟是几毫米厚?

(这个过程着眼学生毫米观念的建立,给学生一个估测、对比、再估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力)

师:请你象刚才这样,从身边选一个较短小的物体去估一估。

(我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过用厘米和米去测量物体,所以其测量的方法,读多少长的认读法都能正迁移到毫米的有关应用中去。所以我认为测量时把物体与0刻度线对齐或1刻度线对齐等去测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强调,假如学生有出现告知是可以的就行。我把主要精力放在1毫米表象和几毫米的长度视察建立上,放在估计长度,测量长度上。这样教学是符合当前几何教学的改革趋势,做到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等。)

2.分米的相识

①分米

老师承接上面师生估测活动,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

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预料学生能知这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请大家不借助于直尺等有刻度的物体,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比如0到10,10到20的距离都是1分米。让学生用1分米长与所画的线段比一比,思索如何记住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观念。如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手掌宽约1分米等。

②分米与米的关系

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

师:你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发觉1米=10分米。

③应用分米估测

最终让学生去选择身边的物体如桌宽等去估计、测量。

(分米的教学与刚才的毫米教学类似。着眼于学生分米观念的建立,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相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挚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

师:排列后,请你们仔细视察,细致思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呢?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觉: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师:从下往上看,这些单位是从小到大,你还想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比米大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比毫米小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说)。

师告知学生: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比毫米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等。[1][1]

小结:因为各国习惯的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单位,有爱好的同学课外可以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写篇数学小日记。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行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支配了以下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干脆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重复,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去探讨什么问题?

(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好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和整理,完善学问结构,并刚好对所学的学问进行巩固。)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8

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肯定的用尺度量实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支配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须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学问,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觉几何的想法,把今日要学习的与几何学问有关的分米、毫米的相识的教学目标定为①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②引导学生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育学生实践操作实力,简洁的推理实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特别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驾驭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纳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视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专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学问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须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相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精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精确,课堂上采纳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说学法:

依据对教材的相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育方面做到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育学生操作实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试验、自主探究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实际的应用实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视察发觉,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沟通视察发觉的机会。在沟通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简单出错,采纳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育了学生的合作实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出示公园调皮宝的告示:身高80厘米以上,1米30厘米以下的方可入内。你可以进入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身高多少,能否进入游玩。提问:这里涉及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依据学生回答把米和厘米板书黑板上)你能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在课初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稳定学生学习心情,做好学习的打算,同时这个情境是学生常常玩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从情境中自然引出二个已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唤起他们对米和厘米的印象,为新学问学习做好打算)

二、教学新知

1.相识毫米①出示二把尺子(一把以厘米为单位,一把以毫米为单位)视察这二把尺子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发觉特点时,揭示课题毫米的相识。②感受毫米的必要性出示一支4厘米长的铅笔分别放在这二把尺子上方的图,视察用哪把尺子好点?得出结论用这二把尺子量这4厘米长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分,再出示图,是4厘米5毫米的铅笔放在这二把尺子上的图,量这支铅笔,用哪把尺子好点呢?学生通过视察对比,发觉有毫米的尺子去量不是整厘米数时较精确点.③建立毫米的表象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为了使结果比用米和厘米测更精确些,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毫米。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闭上眼睛想一想,记在脑中。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依据学生回答,老师出示典型的硬币厚约为1毫米,让学生去视察。要求学生视察努力去记住1毫米的长度。接下去要求比划3毫米的长度并与尺子比较调整比划结果,接着报几个毫米数让学生比划比照,最终要求比划10毫米的长度。④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视察,你发觉什么?预料学生不难发觉:①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②1厘米=10毫米。假如没有发觉就通过提问:通过视察你发觉: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提问:假如某人对厘米比较熟识,而对毫米印象不深,你有什么方法让他想起1毫米来呢?引导学生除了记那典型的物体外,还可以想象把1厘米长平均分成10份来回想1毫米的长度。⑤应用毫米去估测谈话:通过学习我们对毫米有了肯定的相识,你会用它来测量吗?看看课初的铅笔是多长?预料学生有二种不同答案:4厘米5毫米或45毫米。告知学生这二种答案都可以。同时提示学生毫米相对较小的单位,测量操作更要规范,留意把左端与尺子上的刻度线对齐,避开移动造成错误。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视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二三人说后,老师拿出带毫米的尺子放在离书有肯定距离的地方,让学生对比参照去估。接下去再把尺子靠近数学书,让学生估一次。最终要求去测量,数学书究竟是几毫米厚?(这个过程着眼学生毫米观念的建立,给学生一个估测、对比、再估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力)师:请你象刚才这样,从身边选一个较短小的物体去估一估。(我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过用厘米和米去测量物体,所以其测量的方法,读多少长的认读法都能正迁移到毫米的有关应用中去。所以我认为测量时把物体与0刻度线对齐或1刻度线对齐等去测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强调,假如学生有出现告知是可以的就行。我把主要精力放在1毫米表象和几毫米的长度视察建立上,放在估计长度,测量长度上。这样教学是符合当前几何教学的改革趋势,做到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等。)

2.分米的相识①分米老师承接上面师生估测活动,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预料学生能知这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师:请大家不借助于直尺等有刻度的物体,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比如0到10,10到20的距离都是1分米。让学生用1分米长与所画的线段比一比,思索如何记住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观念。如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手掌宽约1分米等。②分米与米的关系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师:你发觉什么?引导学生发觉1米=10分米。③应用分米估测最终让学生去选择身边的物体如桌宽等去估计、测量。(分米的教学与刚才的毫米教学类似。着眼于学生分米观念的建立,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相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挚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师:排列后,请你们仔细视察,细致思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呢?或者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觉: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师:从下往上看,这些单位是从小到大,你还想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比米大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比毫米小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说)。师告知学生: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比毫米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等。[1][1]小结:因为各国习惯的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单位,有爱好的同学课外可以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写篇数学小日记。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行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支配了以下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干脆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重复,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去探讨什么问题?(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好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和整理,完善学问结构,并刚好对所学的学问进行巩固。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相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相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学问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相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支配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驾驭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学问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及情感看法几方面动身,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相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加学习的意识和实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详细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加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详细观念。

5、依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当进行,在教具上须要打算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须要打算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育实力贯穿始终,运用视察、操作、探讨、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学问详细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精确把握学问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探究,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相识长度单位的详细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养教化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支配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剧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长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建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详细观念,供应了直观材料,并且支配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激起了学生对探究新知的剧烈渴求,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去。)

再说其次层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先支配让学生简洁的相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打算。然后就是厘米的相识。我准备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详细观念,再相识几厘米,在相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洁的测量。详细我是这样做的:

1、相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0-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里是1厘米?让学生尝试着归纳直尺上怎样的长度是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动手剪1厘米的绳子,与图钉比较,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详细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肯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相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05、4—7各是几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相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

(从相识1厘米,到相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沟通,说说究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在学生沟通的方法中或许会出现不是从0刻度起先,或者尺子没有0刻度的状况,这里进一步让学生同桌探讨,沟通测量方法。最终再让学生在学具或身体上找寻物体进行的练习。

(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是肯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对从随意刻度起先的测量方法肯定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干脆告知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阅历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沟通来驾驭测量的方法。)

探究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爱好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觉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精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爱好。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四周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

(这里我将课前打算的大量的感性材料供应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视察老师供应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主动参加的过程中肯定会学得很开心。)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干脆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详细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驾驭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终,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探讨,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觉问题、运用学问、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供应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觉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学问有个“再发觉”。)

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洁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学问进行一次梳理。

最终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支配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嬉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殊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详细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许多,将所获得的学问立刻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学问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终支配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学问进行了延长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驾驭和获得学问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实力的发展,培育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忱,在传授学问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子!

毫米分米的相识说课稿10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教研中心及学校领导们给我这次珍贵的熬炼机会,让我在这么广袤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下面,就来说一说我的这节课。我执教的《毫米、分米的相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其次单元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空间表象,感知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基于以上理念,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导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好玩、好玩、新颖 ”的事物。因此,我结合教材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变金箍棒的好玩情境,形成情境串贯穿全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实践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二年级学生的空间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