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1页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2页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3页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4页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文档标准文档

例5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思路导引:此题可以根据所成的像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先推出物距,像距,当物和光屏位置调换后,物距和像距刚好互换,再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出所成的像的情况。解析:由于前面口诀中没有涉及像距,现将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物距物距u像距v像的情况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U>2ff<v<2f缩小倒立实像u=2fv=2f相等倒立实像f<u<2fv>2f放大倒立实像u=f不成像u<f不研究放大正立虚像我们可以发现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需物距f<u<2f,像距v>2f。保持镜的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后,则物距为u>2f,像距为f<v<2f,所以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B题型点评本例题涉及的难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常是从这些角度来考查:已知物距或者像距,问像的特点;已经像的特点求物距、像距等。阅题笔记此类题目关键是要牢记成像规律,最好能记住解析中给出的表格。在牢记这张表格的基础上,一般问题都能解决。如问像的特点,我们可以先找到焦距、再找物距或像距,然后比较,按照表格得出结论。另外我们还能从表格中发现,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增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倒立的一般为实像、正立的为虚像。当然也有同学会觉得这张表格太复杂,记忆不方便,也可以记前面讲的口诀,但是口诀中没有涉及像距,可能会给解题带来不便。题练9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斑,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的像。题练10小丽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她将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厘米B.8厘米C.12厘米D.16厘米题型3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例6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前伸一些D.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思路导引:相机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的重要应用,相机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有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成的像太大,为了使大家都进入镜头,需要使成的像小些,根据成像规律,要使像变小,则像距要变小,而物距要变大,所以应该使照相机离人远一点,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小一点,镜头往里缩一些。答案:A题型点评涉及的难点照相机原理。这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般都会想到把像缩小点,可以通过改变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和人到相机的距离来调准。

实用文案成为发散光,并且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1-6-20(A)所示。而根据光路可逆可知,通过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1-6-20(B)所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1-6-20(C)所示。题练2BC解析:发散光线指延长线不会相交的光线;会聚光线指延长线会相交的光线。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和会聚光线入射,经凸透镜折射后必定成为会聚光线,但发散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偏折后仍可能是发散光线;当然也可能是会聚光线或平行光线。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平行光线和发散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必定是发散光线,但会聚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偏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有可能成为发散光线,也可能成为平行光线或会聚光线。题练3A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像为虚像,虚像没有实际的光通过,所以在光屏不能接受。故A正立的像不能在光屏上看到。题练4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用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说明此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其物距要小于一倍焦距。故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5cm。题练5A解析:根据其所戴的眼镜可以来判断他两眼的视力情况。因为他的眼睛有放大作用,可以判断是凸透镜,因为佩戴的是凸透镜就可以知道他患的是远视。题练6B解析: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较小,所以焦距较大,当转到看距离较近的物体时,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曲度会变大,所以焦距将变短。方法题练题练7答案:如图1-6-21所示。解析:根据题目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是发生了折 射由此我们可以考虑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它们的交点在 实际交点之前,说明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认为是凹透镜。题练8答案:如图1-6-22所示。 解析:如图1-6-22甲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反 射光线相对发散了,说明光学器件是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如图1-6-22乙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图发射1-6-21光线相对会聚了,说明光学器件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推测是凸透镜。题练9答案:倒立放大实解析:根据题意焦距f=15cm,物距u=20cm时,则 f<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题练10D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得到 倒立、放大的像,像距应该为v>2f,已知v=16cm,则f<8cm,故A正确。题练11答案:DBAC 图1-6-22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则像就越大,因此可以判断甲拍的像最大,故甲对应的为D,同理可以得出乙对应B,丙对应A,丁对应C。题练12C解析:人近视是由于成像在视网膜前,而近视的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睛是为了看清楚字,眯着眼睛是为了使晶状体变形,晶状体的焦距变大,使成的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能力题练一、1.D解析: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相当于凸透镜,当夏天中午往叶子上浇水时,就像在叶子上放了许多个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会把叶子烫伤。2.C解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方法是佩戴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这样使光先经过凹透镜发散后再经过眼睛会聚,就能使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清物体。而凹透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应大于0.05mm。3.D解析:酒瓶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人参是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4.C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只有C是正确的。5.C解析:虚像时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显示,但可用眼睛观察到,所以A的说法错误;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区,不是虚像,故B错误;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如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是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也是错误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显示,所以C正确。6.D解析:放映时投影仪上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是上下左右都要倒过来,以前说平面镜成的像是左右互换。所以选择D。7.A解析:要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则物距u>2f,因为u=18cm,所以.f<9cm,故选A8.C解析:光屏上要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物距f<u<2f,此时u=8cm,可推出4cm<f<8cm;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时,物距u=10cm,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物距u>2f,可推出f<5cm;综合后可知焦距范围为4cm<f<5cm9.B解析:题中要求找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选项,近视眼是成像于视网膜前,故③正确;矫正时使用凹透镜,故①正确,所以选择③①组合。10.B解析:视网膜上视神经传出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所以成像在这个位置时无法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因此形成了盲点。二、11.答案:CDFEG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是: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而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12.答案:缩小解析:瞳孔能够变化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多少,当光线强度大时,瞳孔会变小,当光线强度小时,瞳孔会变大。当从教室走向操场时,光线强度变大,则瞳孔要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13.答案:放大虚解析:圆弧玻璃中间比边缘厚,因而相当于放大镜,所以成的像为放大正立的虚像。14.答案:(1)a(2)d(3)e(4)变大变大解析:要在屏上出现最小的像,说明成的肯定是实像,并且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越大,像距就越小,成的像就越小,故要在光屏上得到最小的像,应该在a点;要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则物距应该最小,并且要是实像,故应该在d点;如果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说明这时凸透镜成的为虚像,所以应该在e点,因为这时物距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