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单元第()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①西汉初的“休养生息”:吸取秦亡教训,黄老无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文景之治,奠定强盛基础。②西汉初年的政治形势:汉承秦制,郡国并行;七王作乱,孝景平叛。);2.西汉的强盛(①汉武帝的治国方略: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中央设立中朝,提升尚书令的作用,加强皇权以削弱丞相权力;察举选官,招贤纳士;设立刺史巡游郡国,分部监察地方官员及子弟和豪强;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不法行为。经济上,改革币制,收铸币权于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干预商业贸易,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发展,征收财产税如算缗和告缗。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设立太学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②汉武帝的开疆扩土: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设立河西四郡加强管控;平定南越国,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沟通西亚、欧洲和北非,开通丝绸之路;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军政管控。总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3.东汉的兴衰(①王莽篡汉与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改革的失败;绿林赤眉起义,推翻新莽政权。②东汉的重建与中兴:东汉初年光武中兴,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制,惩处腐败。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恢复农业生产。文化上重视儒学。释放奴婢。田庄经济的发展和地主豪强势力的膨胀。③东汉中后期的衰败:中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日趋腐朽黑暗,士人太学生品评朝政,清议导致镇压,酿成“党锢之祸”。后期桓灵昏聩、黄巾变乱,诸侯并起、割据混战,帝国名存实亡。);★总结两汉衰亡的原因(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吏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专权乱政、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君主幼冲即位或者昏聩怠政等。);4.两汉的文化(①史学、文学成就: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史书》、班固撰写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汉赋和乐府诗。②科技成就: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传播和发展;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一、史料研读材料一

汉初:《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班固曾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武帝继位时:“至汉武帝初七十余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西汉前期60余年社会经济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情境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初的“休养生息”(公元前202年)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分析西汉前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结合拓展教材,概括其积极效果。一、史料研读材料二“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对恢复和发展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具有哪些推动作用?情境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材料三

针对西汉初年赋税徭役太重,加之许多人弃农经商,致使农业生产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帝采纳了贾谊等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以发展农业经济。文帝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文景时期又减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在恢复经济,“惩恶亡秦之政,议论务在宽厚”,施行“约法省禁”,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连坐、断残肢体的肉刑等。以致“刑罚大省”,“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和秦时“断狱岁以千万数”的惨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文景之治”的具体措施,分析其积极效果。(2)西汉初年的政治形势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概述西汉初年的政治形势和统治者的应对措施。结合拓展材料,评析这些措施的影响。材料一

刘邦曾任沛县一个亭长,秦制十里一亭,设亭长,掌治安警卫、治理民事,多以服役期满的农民担任,相当于现今一个行政村的村长。这种低贱的身份,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庶民皇帝。他手下的大臣,除了张良的韩国丞相之子,张苍是秦朝的御史,叔孙通是秦朝的博士,其余都是一接平民,即所谓布衣。萧何是沛县的小吏,曹参是沛县的牢头禁子,王玲、陆贾是所谓“白徒”(平民),等而下之,樊哙是杀狗的屠夫,周勃是为人操办丧事的吹鼓手,灌婴是一个丝织品小贩,娄敬是一个车夫,彭越、黥(脸上刺字)布则是盗贼出身。这些人在开国以后,都当上了将军、丞相级别的官僚,所以被称为“布衣将相”。这是在秦汉之际社会大动乱中形成的大变局,贵族世家纷纷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使平民布衣成为舞台的主角。这种“庶民皇帝,布衣将相”格局,对汉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庶民皇帝,布衣将相”格局对汉朝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巨大影响?材料二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东汉王充《论衡》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西汉初年“能制九州者”的原因。材料三

(右图为汉高祖分封异姓王示意图)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他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封建了大批异姓诸侯王、同姓诸侯王。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从客观上看,当时恢复封建制的呼声一时甚嚣尘上。秦统一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是基础并不牢固,法律秩序与政治制度并未深入人心,被打败的六国仍拥有各自的传统势力。刘邦的封建异姓诸侯王则是迫于形势,出于无奈。他为了利用各种势力,击败项羽,封建了7个异姓诸侯王国。这种妥协,埋下了分裂的潜在危险。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以后,又封建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原因在于错误地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以为是废除了封建制,“孤立而亡”。希望同姓诸侯王起到“屏藩”作用,使皇帝不至于“孤立”。他在封建同姓诸侯王时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其目的显然想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的屏障。然而事与愿违,效果适得其反。这些王国封地大,权力重,俨然独立王国。郡县制与封建制同时并存,形成奇特的“郡国制”。这种“一国两制”是历史的倒退,不久就遭到了惩罚,同姓诸侯王联手反叛中央,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右图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示意图,红圈为“七王之乱”主要诸侯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西汉初年采取郡国并行制的原因,评析这种制度带来的影响。材料四

汉初的统治者绝大多数都沿袭了秦朝的统治制度(汉承秦制),不过高祖在集权统治问题上却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也许是十分必要的改革:他把一些亲属与部将封为王或是侯。不过他后来又铲除了那些异姓王,并在临死前的公元前195年立下非刘姓不得封王的法律。其继任者通过削藩、准许王国和侯国分封子孙的政策消灭了残留诸王的势力,最终干脆直接委派官吏来管理各国事务。公元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更完全扫清了诸王对中央构成的威胁。终西汉200余年,诸国仍有遗存,但数量甚微,如西汉末年仅有20个王国,侯国亦不过241个,而全国却有103郡及1314个县。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汉统治者如何解决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综合以上材料,思考西汉前期60年的制度创建和经济发展为西汉中期的强盛提供了哪些条件?情境2:西汉的强盛(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87年)(1)汉武帝的治国方略情境设问:通过右图和教材内容,概述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的主要表现。结合拓展材料,正确认识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他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汉武帝时中枢机构的变化。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卷六《武帝纪》。)把大的王国分为几个小侯国,西汉一代王子侯计408人,大都是在汉武帝行“推恩令”时分封的。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租税”,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汉武帝时解决地方诸侯王国势力过大问题的具体措施。材料三

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那六条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二、“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四、“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所谓代天子巡查郡国。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的原因。材料四

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同时,汉武帝还采取了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西汉初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豪强势力大为膨胀。他们利用封建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兼并土地,横行乡里,独霸一方。对于这种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采取了限制和打击的政策,一方面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豪强的办法,把他们迁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利用以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第一条就是对“强宗豪右”的限制。通过上述措施,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有的甚至倾家荡产。此后,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综合上述材料,评析汉武帝在制度建构方面对促成西汉臻于强盛的积极影响。材料五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城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其中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新铸的钱重如其文,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财政,任命理财家桑弘羊主管财政,进行改革。首先是“盐铁官营”,把生产与销售盐铁的权利收归国家垄断,打击操纵盐铁经验的地方豪强势力。其次是“平准均输”。平准法是由中央政府在首都长安设置平准官,按照价格波动,收购或抛售货物,调解供需,控制市场。均输法是中央政府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调节各地运往首都的物质,以保证军需供给,都市消费,仓库积储。平准均输政策打击了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既维护了民众利益,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财政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前119年)颁布了算缗令。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算。元鼎三年(前114年)又实行告缗,即鼓励告发算缗不实。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评析其作用。材料六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就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史料阅读,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原因。材料七

汉代的选官,除了少量的世袭任荫和赀选买官外,主要用三种办法来考察选拔官员。一是不定期的,由皇帝提出并命题,命各地诸侯王公卿、郡国选送人才,诏举“贤良方正”;或由皇帝指名道姓地征召,委以要职。二是由地方官以“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为标准,定期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经中央考察后委任的各级官员。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中的“举”和“察”,就是这种制度。这首童谣讽刺以道德选拔官吏的虚伪,其实官员个人品德的好坏与选官标准是两回事。第三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太学,学员是各地推荐的优秀平民子弟,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这三种选官方法有一共同点,这就是以信奉儒学、考核士子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准。……这种文官制,同时满足了士阶层的个人修身与政治及社会道德实践之双重需求,使这个信奉儒家的道德精英阶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

《汉书·儒林传》总结说:“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可见,武帝时“兴太学”、“置五经博士弟子”,即“进‘教化’,立官制,重文士,轻武夫;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

——引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秦汉思想简议》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汉选官制度的类型,并分析选官制度与儒学教育相结合的本质目的。(2)汉武帝的开疆扩土情境设问:通过右图和教材内容,概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主要贡献。结合拓展材料,认识这些贡献对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影响。材料一

自西汉建国以来,匈奴一直是北部边疆的一大问题。汉武帝凭借已经恢复和充实了的国力,于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三次派兵遣将出击匈奴,收复了河套一带(设朔方郡)、打通了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迫使匈奴向西北远迁,不再能成为汉北边的严重威胁。以后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规附汉朝,后双方一直和睦相处。

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右翼,于打通河西走廊后又进军西域(古代“西域”一词主要指今新疆地区,但也包括了若干今国境外的地方),于轮台(今新疆轮台)驻兵屯田。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设西域都护府,府治乌垒(在轮台县东)。公元前112—109年间,汉武帝向南方进军,设南海(郡治在今广州)、苍梧(郡治在广西梧州)、郁林(郡治在今广西桂平以西)、合浦(郡治在广西合浦西北)、儋耳(在今海南西北部)、珠崖(在今海南东北部)、交趾、九真、日南(以上三郡在今越南境内)等九郡,又向西南进军,设牂柯(郡治在今贵州黄平以西)、越嶲郡(郡治在今四川西昌东南)、沈黎(郡治在今四川汉源东北)、汶山(郡治在今四川茂汶以北)、益州(郡治在今云南晋宁)等郡。西汉中期在边疆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汉武帝开发西南中国,所谓“开西南夷”,把西南山林地区的整片土地和人口收入了汉帝国范围。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汉人的军事和政治力量。——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主要贡献,理解汉武帝“开西南夷”的主要方式。材料二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扩大了西汉的影响,而且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丝绸之路从此畅通。从汉代开始,中国不断输出丝绸,输入西方产品。葡萄、胡葱、西瓜之属,成为中国的常用食物;胡琴、眩戏(今日的魔术)等也成为中国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另一项文化交流的后果,则是有些西方疾病进入中国地区。东汉多大疫,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瘟疫遍传南北。1世纪末出现的大疫,死人无数,其来源可能是西边丝道上的军队将疾病带入中国。然而,东汉的大疫不断,终于有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评析张骞出使西域和丝路开通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认识汉武帝在开疆拓土的贡献对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影响。情境3:东汉的兴衰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结合拓展材料,分析西汉王朝走向崩溃和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1)王莽篡汉与绿林赤眉起义(公元9—23年)材料一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轰轰烈烈的一生以悲剧告终,征伐匈奴的惨败,国内的饥馑动乱,使他处在内外交困之中,他的晚年是在忏悔痛恨中度过的。公元前87年,他在巡行途中一病不起,永别了他统治了五十四年的大汉帝国。此后的汉昭帝、汉宣帝还算称职,能够维持先前的鼎盛局面。以后的继承人每况愈下,相继即位的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一代不如一代。终于导致外戚在宫廷政治中的作用逐渐扩大,王莽篡夺政权就是这种形势的产物。——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从元帝(刘奭)到孺子婴(公元前49—公元8年)时代是西汉晚期。这时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商人势力也重新兴起,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西汉王朝走向崩溃的原因。材料二

王莽主张“托古改制”,如针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问题,不仅要“限田”,而且要恢复井田制。他在诏令中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也就是要恢复井田制,实行土地国有化。当时小农经济蓬勃发展,取消土地私有,禁止土地买卖,显然是倒行逆施,得不到任何社会阶层,包括农民的支持。三年后,王莽不得不承认土地国有化改革的失败,承认原先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王莽还按照《周礼》,企图实行西周的“官商”政策,由专职官员代表国家对工商业和物价进行控制,主要的经济部门与物质由国家专营、专卖。结果是官商的弊端显露无遗,把社会经济搞的一团糟。王莽不得不在垮台前一年宣布废除这项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结果“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2)东汉的重建与中兴(公元25—220年)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结合拓展材料,概述东汉王朝“光武中兴”的主要表现,理解西汉末年以来田庄经济发展和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对东汉王朝的影响。材料一

莽军大败。绿林军乘胜进军长安。王莽在长安暴动中被一商人杀死。至此新朝结束。刘玄(更始帝)建都洛阳,派刘秀招抚黄河以北地区。刘玄派人说降了赤眉军,可是不久又分裂了。公元24年,刘玄迁都长安,迅速腐化。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进入长安,刘玄败降,不久后被杀。绿林军势力解体,赤眉军入关中后也大为削弱。公元25年六月,刘秀宣布即皇帝位,十月入洛阳,定都于此,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公元25—220年)。——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了解东汉王朝重建的相关史实。材料二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后世认为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原因。材料三

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六曹尚书的职掌涉及行政、民事、外交、司法诸多与三公九卿所掌相重的事务,并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大大地削弱了三公的权力。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东汉初年,光武帝的私意,则索性把政权全操在自己手里,三公只是名为崇高而已,实权则在尚书。换言之,则是由皇帝来总其成。所以后代中国人批评汉光武“有事无政”,这是以往的历史意见。汉光武自身是一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只是人事好,没有立下好制度。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关注点:依据材料,归纳东汉王朝政治中枢机构的变化,评析钱穆先生对这一制度的评价。材料四

豪强地主田庄与自耕农经济相比较,具有很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对于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经济脆弱的自耕农只能是背井离乡成为流民,或出卖土地成为佃户、佣者,或携带田产依附豪门成为宾客。而地主田庄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自耕农则是不可相像的。以宗法关系聚族而居的地主田庄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这也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田庄经济比自耕农经济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上古时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也有了发展。战国秦汉时代的宗法制度,是在西周春秋时代的原始宗法制度瓦解后形成的个体家长制家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代以贵贱来划分社会等级,到了汉代,则以财富和权力来划分社会等级。正是战国秦汉时形成在权力、财富基础上的贫富分化,使新兴富人、地主、豪绅、官僚得以利用同姓、同宗、同族、同门的血缘宗法关系,作为役使和剥削同宗族人的工具。到了西汉后期,地方宗族势力强大起来。刘秀是南阳豪族宗法势力的代表,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之上,这也是东汉一代地方宗族势力不断发展,以至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问题探究,对比田庄经济较自耕农经济的优势之处,分析田庄经济发展和豪强地主膨胀对东汉王朝治乱兴衰的重要影响。(3)东汉中后期的衰败(公元25—220年)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结合拓展材料,分析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材料一

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在宫中任命一些官宦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官职,传达皇帝的诏令,批阅尚书进呈的公文,使宦官的权力陡然膨胀。和帝以后,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由母后临朝听政。这两种因素与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相互作用,为外戚、官宦挟主专权提供了方便。由于学问的兴盛,皇帝从名门望族中挑选皇后,结果导致了外戚势力的兴起。为了摧毁这种势力,皇帝不得不起用宦官,于是导致宦官专权。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外戚与宦官为了夺取权力,都必须拉拢一批官僚为帮手,形成政治的帮派,即所谓朋党。

在政治腐败的浊流之中,官僚士大夫中有一批独立不羁、不随波逐流的清流名士,他们品评任务,、抨击时弊,号称“清议”。这种“清议”,在腐败成风的当时,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三万多名太学生是清流派的同盟军,他们熟读经书,却又不忘时政,在舆论上支持清议派。……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东汉王朝中后期衰败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从汉桓帝(刘志)到献帝(刘协)的时期(公元146年~220年)是东汉晚期。桓帝初立时也是太后临朝,外戚专权。后来他又依靠宦官消灭外戚。从此宦官占了优势,朝政日益败坏。于是大量农民流亡,时有暴动发生,至公元184年终于发生黄巾军的大起义。这次起义的主力军虽在一年之内被击败,但各地余部很多。东汉已走上末路。公元189年,灵帝刘宏死,子少帝立。外戚何进准备消灭宦官势力,反被宦官所杀。豪强贵族又杀宦官。在混乱中,董卓领兵到洛阳,废少帝而立其弟,是为献帝。公元190年,各地贵族豪强起兵讨董卓,次年卓兵败退往长安,又次年被杀。但是东汉已国破势衰,各路贵族、豪强据地称雄,互相火并不已。公元196年,曹操出兵把献帝从洛阳迎至许昌,从此汉献帝只不过是曹操手中一张王牌,东汉名存实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两汉王朝衰亡的原因。情境4:两汉的文化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结合拓展材料,归纳两汉时期主要的文化成果,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理解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材料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在“润色鸿业”现实政治需求的刺激之下,汉武帝时代,汉赋空前隆盛。司马相如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铺排苑囿之盛、云梦之美及天子游猎之乐,其文辞之华美,气势之宏丽,将汉赋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如描写云梦景色: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汉赋凸显出盛大帝国政治的烜赫态势和社会心理的闳阔风貌,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司马迁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崇高志向,“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终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完成洋洋五十二万言,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