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_第1页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_第2页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_第3页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_第4页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阅读答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告成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那么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成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选自《张中丞传后叙》有删节)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察觉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细致周密。但怅然还有缺乏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头尾。

许远虽然才能貌似比不上张巡,但他开启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结果和张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时罢了。许、张两家子弟才能聪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质疑许远怕死而降贼。许远假使怕死的话,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阳城,把自己的奴僮杀了给土兵们吃,来同敌军抗战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的时候,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而叛军那么报告许远唐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许远望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确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来,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自身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愿这么做。唉!莫非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谈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别守城,城池失陷是从许远所分担的一面开头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区别。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确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确定是绳子的某一段。查看人死、绳断的人见到处境是这样,据此就责怪某一内脏和绳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热爱非议,不情愿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哇!象张巡、许远对国家作出的付出是如此卓越,还不免遭遇指摘,别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公初守睢阳的时候,怎能料到人家终究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退走呢?假设这座城不能够守住,即使退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确无救兵,处于困难的境地时,率领着他们那些因受伤而残废、因挨饿而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离睢阳也断定不成能了。张、许二公这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是谁的功勋呢?在当时,丢弃城池而考虑活路的不是少数几个人,掌管强兵、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他们不去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责怪张、许不该死守,也就可见他们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说扶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屡屡经过两州之间的睢阳城,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致祭过,那里的老人往往谈到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授之柄而处其下柄:权柄

B.战百万日滋之师滋:增多

C.引绳而绝之引:拉断

D.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擅:独揽

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其他那么又何说?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B.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C.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D.宁能知人之卒不救,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7.以下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B.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C.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D.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李瀚给大量人作传,都写得很好,更加是《张巡传》。可他就是不容许给许远作传。

B.张巡为人勇于承受责任,在睢阳时不受许远的的官职比自己高的约束,指挥张远守护睢城。

C.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痛斥了那些丢掉城池只想保全性命的人和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

D.文章以人死和绳断作比喻,斥责“小人之好探讨,不乐成人之美”,虽然断定张巡、许远对国家作出了卓越付出,可还是认为他们这种愚忠思想不成取。

9.根据概括要求分别完成以下各题。(10分)

(1)将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3分)

②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表达张巡“不畏死”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阅读答案

5D擅:拥有,掌管

6C而:表递进,并且(A其:表反问语气,莫非/其:代词,他们(余部)B以:介词,把/以:介词,拿D之:连词,表承接,不译/之:代词,叛敌)

7B

8B(A(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李瀚给“大量人”,也没说他“不容许”给许远作传.

C强加因果,在文中并没有探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D无中生有,推论不合理,并不认为张巡许远愚忠,只是批评有意制造谣言,攻击有功之人的小人)

9(1)将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细致周密。

(3分,“自”“名”“为”各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