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孔子论语资料_第1页
品孔子论语资料_第2页
品孔子论语资料_第3页
品孔子论语资料_第4页
品孔子论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孔子论语资料第1页/共45页教育者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第2页/共45页孔子第3页/共45页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16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67周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语录《论语》更被称为两千年不朽的经典。

第4页/共45页谦谦第5页/共45页修身治国平天下第6页/共45页习总书记爱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一路走来,读书伴随他从延安窑洞到清华课堂,早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习总书记力诫大家“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第7页/共45页习总书记曾在他的一系列重要文章、讲话、访谈中多次引经据典,其中24处出自《论语》,足以看出他对儒家思想的重视。总书记曾表示,儒家思想蕴藏解决当代世界难题的重要启示。品读经典,体悟人生,从《论语》开始。

第8页/共45页教育:第9页/共45页第10页/共45页第11页/共45页第12页/共45页教育:第13页/共45页第14页/共45页教育:第15页/共45页第16页/共45页教育:第17页/共45页第18页/共45页第19页/共45页教子有道《朱子治家格言》中讲: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经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人格饱满,人性光明,德才兼备的孩子。第20页/共45页27个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向孔子学做人有教无类【教育】[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第21页/共45页[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当仁不让【修身】

第22页/共45页[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他,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世称孙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风度成人之美【处事】第23页/共45页

品读经典亲近圣贤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的价值观。教育的另一个使命,是培养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人的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必经之路在于文化经典。论语》是经典,是元典。元者何?始者也,经典中的“源代码”。一本《论语》,不到一万六千字,却包含三个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第24页/共45页中国历史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第25页/共45页中国历史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养德修养身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26页/共45页男人:做男人做一个正直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思想像大海一样深邃,他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他绝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小非斤斤计较,更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闷闷不乐。女人:像水一样柔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尊自爱、善良贤惠。《论语》----中国人的圣经,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修身养性、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的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第27页/共45页经典,果然名不虚传。博大精深的《论语》,不仅是一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本养生保健的百科全书。孔子在行为医学方面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他首次提出“仁者寿”的养生观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世筠教授,多年呕心沥血,始终潜心研究《论语》的保健内容,为你解读其中的养生智慧。第28页/共45页仁者乐以忘忧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养生启示】孔子阐明了仁者、智者、勇者的性格特点。仁者有正确的世界观,谦虚谨慎,故能经常处于乐观状态。智者勤敏好学,头脑清晰,不至于迷惑。勇者无所畏惧,从不患得患失。这对人的心理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反之,遇事斤斤计较,或诚惶诚恐,势必造成抵抗力下降,也会导致精神压抑。第29页/共45页仁德者延年寿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养生启示】孔子指出,长寿必须建立在高尚的道德基础上,也就是说健身要先健心,首先做个心怀仁术的人。因为仁者能调控自己的精神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防止不良因素侵害心身,推迟衰老,活到人类寿命应该达到的限度。知者乐水,是指知者心情愉快,就像流水一样悠然安详;仁者乐山,是指仁者就像高山一样崇高伟大。

第30页/共45页防衰老勤用脑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养生启示】孔子的成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医学、养生学等诸多方面,这些得益于他勤用脑。大脑是人体生命的活动中枢,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所以脑健寿长,脑衰则命短。爱学习,勤用脑,是促使大脑保持活力的灵丹妙药。第31页/共45页用好姜能健康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养生启示】要防止病从口入,首先要从颜色、气味、形状等方面细心地鉴别食物是否变质。其次讲究烹饪技术,尽可能地将饭菜做得鲜美可口,以增加食欲,促进胃肠消化。吃饭按时定量,即使美味佳肴也绝不多食。肉类过量食用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可多食。姜兼具药食两用价值,所以孔子餐桌上少不了姜,但又不多吃。

第32页/共45页做君子有三戒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养生启示】

人至壮年,思维日趋成熟,逐渐形成独立的见解,但容易自以为是,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此时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矛盾重重,应力戒争强好斗而忠厚待人,此为减少矛盾冲突、维持心身健康的良方。

人至垂暮,心理悄然发生巨大变化,对自身的关注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自恋情结,倘不严格自律,不仅危害健康,而且容易贪赃枉法,最终害人害己。

第33页/共45页太操劳伤身心

原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养生启示】保持适度的紧张,能增强适应生活和抵抗侵害的能力,能预防疾病,延年增寿。倘若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心身也会发生退化。凡事皆有度,必须适可而止,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过分自我加压,把弦绷得太紧,会造成脑力体力严重透支,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第34页/共45页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可能性是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哲学体认。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人君子”的道德教化目标,“仁者爱人”的道德范畴体系和“为仁由已”的道德修养方法。第35页/共45页孔子道德教育学说的现代启示一是现代道德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现代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需要;三是现代道德教育需要更加突显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价值。

第36页/共45页全球首档论语竞技益智大赛《2016论语大会》本周日晚首播10月9日19:40-21:00

由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中共济宁市委主办,曲阜市人民政府、山东电视生活频道承办第37页/共45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第38页/共45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第39页/共45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第40页/共45页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41页/共45页子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