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组织细胞B.心脏C.肺D.血液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观点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B.由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脊柱从“S”形变成弓形C.北京猿人属于能人D.不同种族体质特征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苏州市的市花。仲秋时节,丛桂怒放,香气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生物分类中,桂花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木犀科植物。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A.属 B.种C.门 D.目4.人是铁,饭是钢”下列有关人体所需营养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米、面粉中都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B.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脂肪是人体备用的供能物质C.既不参与细胞构成,也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维生素D.终身食素的人不患夜盲症是因为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5.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A.听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6.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从而获得免疫能力,那么乙肝疫苗及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7.在设计航天食品时,午餐包里已经准备了八宝米饭、酱香牛肉肠、五香鲽鱼、柠檬茶。根据均衡膳食原则,你认为还应增加的食物是A.黑米炒面 B.花椰菜 C.宫保鸡丁 D.桃汁饮料8.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靠___________进行运动。A.纤毛B.食物泡C.细胞核D.胞肛9.“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是因为哪个结构受损伤(
)A.肌肉 B.血管 C.大脑 D.脊髓10.如图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部位依次是()A.1、2、3B.1、3、4C.2、4、1D.2、3、411.下列生理过程不包括在排泄含义之内的是()A.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B.少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由皮肤汗腺排出C.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呼吸系统排出D.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1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突起B.神经元C.细胞体D.神经末梢13.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C.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14.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中分别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结果是()A.两试管都变浑浊B.甲试管不变浑浊,乙试管明显变浑浊C.两试管都不变浑浊D.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15.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D.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16.“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说明了饭对我们的重要性,下列相关解释科学的是()A.米饭中主要成分是脂肪,吃了会使人体长胖,因此可以选择不吃B.米饭中主要成分是糖类,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C.米饭中主要成分是维生素和无机盐,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D.米饭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促进青少年身高迅速长高17.在炎热的夏天,出大量的汗液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 B.体内的代谢废物被排出C.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D.体内无机盐排出,可降低体温18.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C.是由于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19.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B.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C.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开始发育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20.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21.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后,在循环系统中运输的形式是A.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 B.溶于血浆C.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 D.游离态22.加入抗凝血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血液开始出现分层现象,从上到下依次是()A.血浆、血小板、血细胞B.血清、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23.下列各种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 B.胸腺 C.肠腺 D.胰岛24.我们为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外出 B.少开空调、少吹风扇C.提高炼钢技术,减少燃烧排放 D.电脑、电视始终是开机状态25.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26.如图中,图1是神经系统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图2是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1中的结构①和③合称_____。(2)人体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叫_____,膝跳反射属于哪类反射:_____(复杂反射,简单反射)。(3)人类特有的,最复杂的反射是与_____有关的反射。(4)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人体内的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27.观察下边的显微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结构的名称:[1]_________[9]_________(2)现有一台显微镜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x、15x),有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x、40x),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最大能被放大到______倍。(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4)如图是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正确顺序是______(填数字)28.下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A~F表示器官或某一结构,请回答问题∶(1)图中①过程为肺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透过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__,之后血液在肺部携带氧气,最终进人心脏的[_____]______,进而通过[_____]______泵出含氧丰富的血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2)小乐同学喜欢吃馒头,馒头最初在_______部位中被消化成麦芽糖,最终主要在小肠部位以最终消化产物______的形式进入毛细血管,进而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_____]______。29.资料一: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现年17岁,刚引进时,饲养员发现他有抽烟的嗜好,抽烟的姿势还非常的酷,他已经会使用打火机,调皮的他也能按照饲养员和游客的指令,还回打火机。后来,又在游客的唆使下学会了喝啤酒,它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资料二:刚出生的小袋鼠像铅笔头大小,长两厘米,重不过4克。它刚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前肢和灵敏的嗅觉,小袋鼠沿着妈妈给他舔舐的道路,爬进了育儿袋,叼着袋里的乳头发育成长。请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依靠本能爬进育儿袋中,这属于_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_决定的。(3)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和袋鼠,常常有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他们还有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在动物群体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可通过声音、动作和___________来进行。3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世界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一个人的血糖浓度升高到正常参考值之外时,就有可能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和调节,在饮食方面也应该注意减少高热量食物、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的摄取。2010年2月,我国科学家首次选育出一种水稻新品种——“降糖稻1号”,与普通大米相比,在这种水稻中,“抗性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都比较高。不同于普通淀粉,“抗性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降解成葡萄糖,不会使血糖过快升高。科学家利用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的相关动物试验证明,该稻米对于保持体重稳定增长、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1)上述提到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构建和修复受损细胞的基本原料是________,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________。(2)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图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食物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3)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A.饮食中含糖过多B.胰岛素分泌不足C.胰岛素分泌过多D.胰液分泌不足(4)进行动物试验是验证“降糖稻l号”降糖功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利用上述模型大鼠还原科学家的简要实验步骤,请你帮助完善: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近的模型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饲喂一定量的“降糖稻1号”大米,乙组饲喂等量的______大米,其他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实验鼠的体重和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是:甲组大鼠保持体重稳定增长,且__________。④要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仅凭上面一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还需要______________31.分析题。资料一: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将再次来临,它将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资料二: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三:“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详解】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点睛】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2、D【解析】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动物没有语言中枢,而人类有语言中枢。有一种能力是人类独具的,那就是会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因此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所以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故A错误;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等,故B错误;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故C错误;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进化历程,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人类的起源。3、D【解析】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详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位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目。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做此题的关键是按大小顺序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4、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大米、面粉中都含有较多的淀粉,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A叙述正确;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占人体体重的70%,脂肪是人体备用的供能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B叙述正确;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构成,也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量少,但作用大。C叙述正确;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A,但是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D叙述错误。【点睛】牢记人体营养物质的作用。5、C【解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详解】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了文字的含义,前方道路不通;小狗却照样前行,是因为小狗没有语言中枢,不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语言中枢。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6、B【解析】给新生儿注射的乙肝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只对乙肝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可见B符合题意。7、B【解析】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酱香牛肉肠、五香鲽鱼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柠檬茶主要提供维生素C,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即花椰菜。B正确。A、黑米炒面主要提供淀粉,错误。C、宫保鸡丁主要提供蛋白质类,错误。D、桃汁饮料主要提供水分和维生素,错误。【点睛】掌握合理营养是本题解题关键。8、A【解析】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9、C【解析】
肌体的活动需要肌肉的收缩,而体内肌肉的收缩需要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才能进行,如果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了损伤,则相关的肌体会出现瘫痪。【详解】人的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中风”的病人损伤了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因而出现身体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点睛】此题考查了大脑的功能: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10、A【解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1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3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2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11、D【解析】试题分析:排泄包括三个途径: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少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属于排遗,不是排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排泄的途径12、B【解析】神经元是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神经系统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13、D【解析】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可见图中的①是周围神经系统,②是脑,③是大脑,④是神经细胞(神经元),⑤是突起。【详解】据分析可见:②是脑,③是大脑,故A错误;③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故B错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可见④是神经细胞,故C错误;⑤是突起,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14、B【解析】
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详解】题干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向乙试管的石灰水内吹入呼出气体,一段时间后,乙瓶中融入了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实验中乙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试管无明显变化(或澄清),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反应不明显。在该探究实验中,甲试管起的作用是对照,实验结果证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故选B。【点睛】熟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5、D【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黑猩猩是类人猿的一种,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黑猩猩和人类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A符合题意。16、B【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蛋白质、糖类、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供能物质,水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米饭中主要成分是糖类,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因此,“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说明了饭对我们的重要性。【点睛】此题考查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17、C【解析】
排汗是人体在外部热应力作用下的一种生理调节机能。当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热量高于向环境的散热量时,人体开始排汗,通过排汗达到热平衡。【详解】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但是体内的热量不会较快散失,所以身体不会很快凉爽下来,A不符合题意。B.D.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能够将人体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等排出体外,但与身体凉爽无关,BD不符合题意。C.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同时,还通过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排汗的意义。18、D【解析】考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颤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解:人感觉冷了,交感神经就会促使肢体各部位,包括牙关附近的肌肉打冷颤,令肌肉及脂肪细胞因紧收而产生热能,抵御寒意,这也就是感到寒冷的时候人会直打哆嗦的原因.此时散热大于体内产热,神经系统才会作出“打冷颤”的反应.故选B.点评:人在寒冷环境中直打哆嗦,可以产生热量,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19、D【解析】
青春期是人生长和发育发生主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详解】A.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一旦形成,立刻进行发育(分裂),发育到12天左右囊胚进入子宫,A错误;B.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就已经发育,婴儿的出生不能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只是体外发育的开始。B错误;C.在胎儿期间,人的神经系统就已经开始发育。C错误;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正确。故选D。【点睛】熟记人生长发育的特点。20、B【解析】试题分析: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1、A【解析】氧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进行运输,据此答题.解:血液中有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这时血红蛋白就与氧结合,而在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血红蛋白就与氧分离,这样血红蛋白就为人体的组织细胞送去氧气,供组织细胞利用.可见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主要是以化合态的形式而不是游离态;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故选A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运输氧的功能.22、D【解析】试题分析: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3、C【解析】试题分析:垂体、胸腺、胰岛腺,都是内分泌腺;肠腺是外分泌腺,不属于内分泌腺。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4、D【解析】试题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碳补偿的方法:捐资给专门机构,用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曾购买238棵树苗,来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飞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理解低碳生活的主要方式。25、D【解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6、突起反射弧简单反射语言文字内分泌腺【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和④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如图:,因此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和④效应器。膝跳反射的⑤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是简单地反射。
(3)人类特有的,最复杂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4)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27、目镜反光镜600生理盐水④③①②【解析】
观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反光镜;⑩镜座,⑪粗准焦螺旋;⑫细准焦螺旋;⑬镜臂;⑭镜柱。据此解答。【详解】(1)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⑨是反光镜。(2)物体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所以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x、15x),有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x、40x),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最大能被放大到15×40=600。(3)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要用0.9%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4)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简单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其正确序是④③①②。【点睛】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28、肺泡D右心室C左心房E左心室口腔葡萄糖B右心房【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图中心脏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分别是B右心房、D右心室、C左心房、E左心室。【详解】(1)图中①过程为肺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氧气的浓度高,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循环是指血液由D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C左心房的循环。流回到左心房的动脉血进入E左心室,然后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进行体循环,使含氧丰富的血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肠壁的毛细血管,汇集到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B右心房。【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过程和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29、学习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社会气味【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如下:(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详解】(1)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依靠本能爬进育儿袋中,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这属于先天性行为。(3)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和袋鼠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和袋鼠,常常有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他们还有社会行为,在动物群体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可通过声音、动作和气味来进行。【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社会行为的特征。30、蛋白质膳食纤维丙DB普通血糖(血糖浓度)血糖降低多次重复实验【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购返利合同模板8篇
- 租房转租合同模板6篇
- 理货员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迪庆木栈道工程方案(3篇)
- 玖龙纸业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猫造型雕塑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德利矿业年产400万吨氧化钙、70万吨炼钢专用石项目(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防盗工程门加工方案(3篇)
- 狼崖山五壮士课件
- 顶梁美化改造工程方案(3篇)
- 血常规室内质控模板
- Welcome+unit +and+Expressions+单词讲解课件 【知识精讲精研】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GB/T 43950-2024工业浓盐水回用技术导则
- 2024年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1+X”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题库(多选、判断题)
- T-CUWA 20059-2022 城镇供水管网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规程
- 火电厂检修培训课件
- 核医学医学影像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
- 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三篇
- YY/T 0698.5-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