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 公开课_第1页
壶口瀑布 公开课_第2页
壶口瀑布 公开课_第3页
壶口瀑布 公开课_第4页
壶口瀑布 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壶口瀑布公开课第1页/共64页壶口瀑布

梁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唐·李白第2页/共64页教学目标:1、积累并运用词语。2、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3、两次到壶口季节不同、感受不同,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壶口瀑布特点的。4、品位文章写景寄情的方法和形象可感的语言特点。5、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第3页/共64页壶口瀑布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第4页/共64页黄河壶口瀑布宜川县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第5页/共64页梁衡壶口瀑布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文章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天下黄河一壶收第6页/共64页学习生字

车厢厢房迸射迸出山崖悬崖千钧一发陶钧蒸发蒸气弥漫弥补色泽光泽蓝鲸鲸鱼淋湿淋漓渺小渺茫晋级晋见涣散涣然第7页/共64页解释词语先声夺人:声:指声威。比喻做事抢先一步。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雷霆万钧:霆:暴雷,霹雳。比喻威力巨大,不可阻挡。花团锦簇:

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形容衣饰华丽的人相聚一起。第8页/共64页弥漫:充满;布满。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惊诧、害怕、茫然而发愣的样子。不寒而栗:栗:发抖。不寒冷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荡然无存: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第9页/共64页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第10页/共64页观赏图片,初步感受。为什么取名“壶口”呢?第11页/共64页壶口瀑布尧山壁第12页/共64页壶口瀑布

梁衡第13页/共64页第14页/共64页第15页/共64页第16页/共64页第17页/共64页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第18页/共64页喜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第19页/共64页怒:“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第20页/共64页哀:“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第21页/共64页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第22页/共64页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第23页/共64页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24页/共64页将(qiāng)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zhāo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第25页/共64页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qiāng)进酒—(唐)李白第26页/共64页柯受良飞越黄河壶口瀑布第27页/共64页柯受良(1953—2003年12月9日),绰号小黑,1953年生于浙江省宁波,著名艺人、特技演员。两岁随父亲移居台湾,定居台东,成名于香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酷爱音乐,擅长卡拉OK,1980年曾获得香港电影导演卡拉OK赛的冠军。他曾经驾摩托车飞越万里长城及西藏布达拉宫地,1997年6月1日驾汽车飞越黄河的壶口瀑布以庆祝香港回归,有“中国第一飞人”的称号。2003年12月9日上午在上海身亡(饮酒过量导致哮喘病发作,未能及时就医),终年50岁。第28页/共64页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合唱曲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奔向抗日的前线,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的鲜血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黄河颂》,它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前途为自己的理想前赴后继,它激励着宝塔山下的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不受侵略者的蹂躏而抛头颅洒热血。第29页/共64页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第30页/共64页第一自然段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看瀑布去!”这几个字,让人们向往、急切期盼看到壶口瀑布的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尽显,尤其是感叹号,将这种感情强烈的表达出来。这简单的“看”,为后面转为“震撼”“拜倒”“领悟”,看到它丰富的内涵,“得到真传”,以及“陶醉”作了铺垫。第31页/共64页【朗读第二自然段】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了壶口瀑布的特点?涛声隐隐如雷……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第32页/共64页

第二自然段起了什么作用?答:“漫长的旅途”消磨了大家的兴致,让车厢变得安静起来,为下文描写壶口瀑布“先声夺人”的响声和雄浑的气势作了铺垫。

第三自然段的第1-3句运用了什么方法?答:“隆隆的雷声”与窗外的“风轻云淡”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不禁让人心中猜疑:这是怎么回事?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激起读者兴趣。第33页/共64页一、读一读课文,说说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开篇点题,写到壶口看瀑布。二、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二:旅途漫长,人们渐入睡梦。

三:写“壶口瀑布”的响声巨大第一部分:(1-3段):写人们还没看到壶口瀑布,却就被它先声夺人的响声所震撼。

理解课文第34页/共64页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描写,再现了什么?动作描写,“跳下去”“快步走下去”“跑过”“来到”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再现了人们“迫不及待”地去看壶口瀑布的情景,照应了上文中大家迫切期望看到壶口瀑布的急切心情和兴奋劲儿。第35页/共64页

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段意。

四:描写了壮观的壶口瀑布。五:写升腾的水雾在阳光下幻化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六:写壶口瀑布催发了作者的很多感悟。第二部分(4-6段)写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催发了作者的顿悟。第36页/共64页第三部分是第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段意)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写壶口瀑布的构造。

第七自然段采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37页/共64页

概括第八、九、十自然段的段意。八:作者历数记忆中的黄河的印象,衬托眼前这个前所未有的黄河,彻底铸造了一个全新的黄河。九:写壶口瀑布曾经滋养了一代代中华豪杰,今天又哺育了我们。十、写作者在感叹自己被壶口瀑布的美景、气势以及丰富的内涵所陶醉。第四部分(8-10段)写作者从黄河及壶口瀑布得到了真传,并被他陶醉。第38页/共64页阅读第七自然段,概括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答:湖口以上河槽很宽,而壶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上有来的巨大流量到了落差很大的壶口处,水急浪高,汹涌澎湃,就形成了一道很大的瀑布。第39页/共64页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1、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明确:其声、其势、其景均不同。第40页/共64页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2、完成下列表格:季节声势景感雨季旱季第41页/共64页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

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第42页/共64页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季节声势景感雨季(铺垫和渲染)略写隐隐如雷震耳欲聋(刚)“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水浸沟岸雾罩乱石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惊心动魄)撼人心魄的壮美旱季(借物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详写隆隆冲去、轰然而下(刚)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如丝如缕(柔)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落”。

(波澜壮阔)“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第43页/共64页体会句子内涵1、“我突然陷入沉思”,黄河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找出“喜、怒、哀、怨、愁”,指代的具体描写?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怒:“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哀:“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愁:“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第44页/共64页体会句子内涵2.“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含义:造物者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既指客观世界,也指主观世界)。句式:反问句。加重语气,感染力强,表达人的情感,立意深刻。蕴含的道理: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外表虽柔弱,内心却无比坚韧,是任何力量也压不垮的,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精神。第45页/共64页齐读文章第五段,体会文章内涵2、作者为什么会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的?

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的特点与人的各种感情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两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与喜、怒、愁相似;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将思辨融入到山水之中,通过描写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第46页/共64页感悟文本,理解主题。

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齐读第六自然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写作意图: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在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47页/共64页到壶口看瀑布去!(首段)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末段)——《15壶口瀑布》首尾呼应,由向往期待,到满载而归。这里表达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丽山川和文化历史的情感。第48页/共64页品味语言,感受力量之美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你喜欢的理由。2.说说你所选择的句子,在字里行间有什么意蕴。第49页/共64页品味优美语言,感受雄浑的意境

品味下列句子,分析文辞优美的原因: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第50页/共64页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第51页/共64页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第52页/共64页品味优美词句,感受雄浑的意境4、“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猛景象。第53页/共64页理解内涵“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压迫的原因?修辞?找出描写水发怒的句子。原因:第3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拟人。描写的是水,体验的是人的情感:人一旦受到压迫,则会愤怒无比。发怒:(1)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2)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3)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到地剁去。第54页/共64页体会词句含义,感受雄浑的意境

1、“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到地剁去”。作者运用“齐齐”“切”“寸寸”“剁”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懈的伟力第55页/共64页体会词句含义,感受雄浑的意境2、“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写河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齐的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民族历尽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第56页/共64页深刻体会,感悟哲理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明确:

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第57页/共64页

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鬼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拓展延伸第58页/共64页拓展阅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