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程序_第1页
测量设备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程序_第2页
测量设备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程序_第3页
测量设备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程序_第4页
测量设备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1/6版本

订正日期

文件改正记录订正内容

备注文件刊行记录部门散发份数散发号部门散发份数散发号管理者代表1份人力资源部1份业务部2份采买部1份生产部1份质量部1份文件会签记录作成签署职位日期审核签署职位日期同意签署职位日期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2/6頁號改前修訂內容改後核準者修他日期版本改正者版本所有1.0監視測量裝置改正為監視測量設備1.1一、目的2三、定義增添3.4測量系統3.5重復性3.6再現性3.7盲測四.職責增添4.3測量系統剖析的相關職責1.11.23、4增添5.12測量系統剖析的內容六、表單增添6.5《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报告》46.6《计数型量具小样剖析表》一.目的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3/61.1確保測量設備的有效性和靠谱性,從而保證産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1.2對測量系統變差進行剖析評估,以確定測量系統能否滿足規定的要求,確保測量數據質量。二.適用範圍適用於企业用以証實產品切合規定要求的所有測量工具設備的控制以及測量系統剖析管理。三.定義3.1標準件---送交認可機構計量合格後,作爲標準參照物而使用的儀器或設備,其平時不作檢測設備使用。3.2外面校准---設備送交中國政府計量局認可實驗室進行校准.3.3內部校准---企业內部的內校員進行校准3.4丈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征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施以及操作人员的会合,用来获取丈量结果的整个过程。3.5重复性---是指由同一位查验员,采纳同一量具,多次丈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征时获取的丈量值的变差。3.6再现性---是指由不一样查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丈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征时获得的丈量均匀值的变差。3.7盲测---指在实质丈量环境中,查验员预先不知正在对该丈量系统进行剖析,也不知道所测为哪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取的丈量结果。四.職責4.1本程序由品管課歸口管理。4.2品管課負責儀器的內校與外校儀器的送檢、接收、記錄等相關作業;4.3品管課負責拟订測量系統剖析計劃並實施測量系統剖析;4.4各相關部門負責維護、保留檢測儀器設備並配合測量系統剖析。五.程序5.1設備的首次校準品管課負責所有外校議器的送校及管理工作,制訂全企业範圍內儀器設備內校的校驗方法及可接受標準。在接收一套新購置的設備時,品管課應按需要查證其能否已經過校準/校驗,否則必須在使用前交合格的檢定機構或內校員用"標準件"進行校準,合格後方可使用。5.2確定校準周期內校人員必須明確規定檢測設備的校準周期。對國家有規定的計量設備/儀器,必須根據國家規定的周期進行校驗。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4/65.3標明設備狀態每接收一套新設備,經確認校準後,必須貼上標識標簽以表示其設備所處狀態及下次从头校準的日期、設備編號及同意人。5.4成立校準總表內校員編制<<檢測儀器一覽表>>,表內詳列所有檢測儀器的名稱、編號、校準周期、使用地點、校準日期、校驗結果、校準人等。5.5制訂从头校準的計劃內校員根據<<檢測儀器一覽表>>內所列的校準周期、上一次的校準日期確定檢測設備从头校準的日期,並做好校驗安排。5.6回收設備內校員必須根據預定的校準計劃回收應校準的設備,設備使用部門必須對校準工作予以協助。5.7檢定校準內校員使用“標準件”根據適用的<<儀器校准規程>>進行校準,校準工作應在切合校準要求的環境內進行,並做好記錄。對於本企业不具備校準能力的檢測設備,則需交給國家承認的校驗機構承辦檢定校準之工作。5.8更新標識對於進行了从头校準的設備,必須更新設備狀態標識標簽。5.9保留記錄內校人員必須對校準結果進行存檔,同時更新<<檢測儀器一覽表>>。假如是外校之檢測設備,必須获得校準的證明和相關報告並存檔。5.10儀器設備維護和管理設備使用部門應在搬運、保養、貯存和使用期間保留設備在適當環境條件下当心使用,防备設備失准。由內校人員將檢定完畢的設備貼上識別標誌,合格標誌上注明“內校合格"和有效期,不合格標誌上注明“暫停使用"或“報廢"並簽名確認。內校檢測設備必須在規定環境內進行檢測。內校人員保留所有檢驗、計量和試驗設備的使用、鑒定記錄,以證實設備切合要求。5.11不测事件的處理當檢測設備校準狀態高出規定的允許誤差,品管課必須連同使用部門立即評定檢驗和測試結果的有效性,評估其對産品質量的影響,並釆取相應的補救举措。對産品質量如有懷疑,需校準設備後从头檢驗。對於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並將整個事件記錄下來存檔。品管課必須對事件作出剖析,找出原由,包含對校準方法和頻次,人員培訓等進行審查,並釆取糾正和預防举措。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5/65.12測量系統剖析丈量系统剖析范围: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丈量系统进行剖析,也包含更新的量具。對於用於測量關鍵產品/過程特征的測量和測試設備,必須進行測量系統剖析。丈量系统剖析的频次、计划。丈量系统剖析的频次一般为一年一次。品管部负责拟订丈量系统剖析计划,经管理代表同意后,由品管部组织实施。新产品试产过程中依据APQP策划进度由品管部组织实行丈量系统剖析。丈量系统剖析的内容:用来描绘丈量系统变差的散布特征有:A、地点:稳固性、偏倚、线性;B、宽度和范围:重复性、再现性;本企业的丈量系统剖析依据需剖析的用具的详细状况僅選擇重復性和再現性进行剖析。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剖析(R&R剖析):随机抽取10个部件,确立某一尺寸/特征做为评论样本。对部件进行编号1-10,编号应覆盖且不被操作员知道某一部件详细编号。指定3个操作员,每一个操作员独自地以随机的次序选用部件,并对部件的尺寸/特征进行丈量,负责组织此项研究的人员察看编号并在表格中对应记录数值。3个操作员测完一次后,再从头开始丈量2次。将丈量结果挨次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报告》上。负责组织此项研究的人员,依照数据表和质量特征规格,按标准规定的格式出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报告》。结果剖析①当重复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可采纳以下举措:a.改良量具的使用方法。b.对量具进行养护。②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应试虑:a.订正作业标准,增强对操作员的操作技术培训。b.能否需采纳夹具辅助操作,以提升操作的一致性。c.量具校准后再进行R&R。5.12.6R&R接收准则①%R&R≤10%測量系統是可接受的。②10%<%R&R<30%測量系統可能是能够接受的,或许能够要求改進,取決於測試的有限企业文件名称:文件编号:-QP-39測量設備控制及測量系統剖析程序编制日期:散发号:版本号:01页数:6/6重要性以及成本等因素。③%R&R≥30%測量系統是不行接受的,要求改良後才能接受或从头評價。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剖析任取同一型号的产品20件(应包含合格及不合格的产品)并予以编号,编号不行让操作员知道,也不行让他们知道正在做丈量系统剖析,以保证盲测。选择两位操作員分为A、B、C。由这三位操作員丈量所有产品三次,并将丈量结果记录于《计数型量具查验记录表》,符合规格界限的部件则填入“YES”,反之则填入“NO”。结果判读A、若丈量结果同样,则此丈量系统是可接受的。B、若丈量结果不一致,则此丈量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