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_第1页
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_第2页
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_第3页
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_第4页
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产科第8章的课件资料第1页/共37页定义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第2页/共37页第一节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第三节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第八章正常产褥目录第3页/共37页第一节产褥期母体的变化第4页/共37页(一)子宫复旧

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约需6周。主要变化为子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不能触及宫底;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孕前大小。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第5页/共37页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娩出后,子宫表层的蜕膜发生变性、坏死、脱落,成为恶露的一部分排出体外,子宫内膜基底层再生形成新的功能层。

胎盘附着部位之外的子宫内膜修复,约需3周,胎盘附着部位的内膜完全修复,需至产后6周。

第6页/共37页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二)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

产后l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未孕时形态。宫颈外口:初产妇:“0”形(未产型)经产妇:“一”字形(已产型)。

第7页/共37页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三)阴道及外阴(四)盆底组织若盆底肌肉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骨盆底松弛,或产后过早从事蹲位、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导致阴道壁膨出及子宫脱垂(五)卵巢及输卵管的变化哺乳产妇,平均在产后4~6月卵巢恢复排卵不哺乳产妇,产后6~10周月经复潮,10周左右恢复排卵。第8页/共37页二、乳房的变化

二、乳房的变化产后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第9页/共37页二、乳房的变化

(一)泌乳的机制胎盘娩出后,产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水平上升,乳汁开始分泌。婴儿每次吸吮乳头时,腺垂体产生的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能促进乳汁分泌。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乳汁分泌量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保证产妇足够睡眠、营养饮食,避免精神刺激,均有利于乳汁分泌。

第10页/共37页二、乳房的变化

(二)母乳的成份及其变化

初乳是指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稠,含较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抗体,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可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过渡乳是指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蛋白含量较前有所减少,乳糖和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第11页/共37页二、乳房的变化

成熟乳是指产后14天以后分泌的乳汁,乳汁呈白色,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多,还有维生素、矿物质、酶、免疫抗体,这些成份对新生儿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某些药物可经过母血进入乳汁中,故哺乳期妇女用药应考虑对新生儿是否产生不良影响。第12页/共37页第一节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三、血液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变化(一)血液的变化(二)循环系统的变化四、其他系统的变化(一)泌尿系统的变化(二)消化系统的变化(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四)腹壁的变化第13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第14页/共37页经产妇,32岁,1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今日主诉: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喂奶时加剧。查房时检查:体温37.20C,脉搏7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mmHg,双乳房不胀,有少许乳淡黄色乳汁,宫底脐平,质硬,无压痛,恶露鲜红色,量如月经量,有血腥味,无臭味。会阴后-侧切口缝合处无红肿、硬结、渗出。思考:1.该产妇下腹疼痛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该产妇的临床表现,应作何项处理?3.该产妇应取何体位休息?【案例分析8-1】第15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一、生命体征

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与产程延长致产妇过度疲劳有关。产后3~4日出现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伴37.8℃~39℃发热,称为泌乳热,持续4~16小时体温下降,为生理现象。产后脉搏略缓慢,约60~70次/分。呼吸深慢,14~16次/分。产褥期血压平稳。

第16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二、子宫复旧

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在脐下1横指。产后第1日宫底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l~2cm,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三、产后宫缩痛

产褥早期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经产妇多见。哺乳时疼痛加重。不需特殊用药。第17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四、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宫颈粘液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持续约4~6周,总排出量约为250~500ml。若子宫复旧不良、宫腔内有胎盘胎膜残留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长,且有臭味。第18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一)血性恶露

含大量血液,呈鲜红色,量多,有时有血块血性恶露持续3~4日。

(二)浆液恶露

血液含少量,浆液含量多,呈淡红色。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三)白色恶露

色泽较白,粘稠,量少。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第19页/共37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五、褥汗

产后1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为生理现象。第20页/共37页第三节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第21页/共37页(一)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宫底高度、膀胱是否充盈等情况。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肌注子宫收缩剂。(二)饮食

产后1小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哺乳妇女多进富含蛋白质及汤汁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一、产褥期处理第22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三)防治产后尿潴留

鼓励产妇产后2~4小时内排尿1次。若排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①用温水冲洗外阴诱导排尿;②下腹部热敷、按摩膀胱部位,促进逼尿肌收缩;③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④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排尿;⑤上述方法无效时,可在严格消毒下导尿,必要时留置尿管1~2日,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第23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四)防治便秘

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弱,加上产妇卧床,容易发生便秘。鼓励产妇多吃蔬菜水果,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车前番泻颗粒或开塞露塞肛。第24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五)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日应于同一时间,嘱产妇排尿后,用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每日还应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红色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应给予子宫收缩剂。若恶露有臭味,子宫有压痛,提示有感染,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25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六)会阴处理

用0.05%聚维酮碘液擦洗外阴,每日2~3次。会阴部有水肿,可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灯照射。会阴有缝线者,应观察局部有否红肿、硬结及异常分泌物。缝线于产后3~5日拆除,已化脓者应提前拆开缝线,及时换药,全身抗感染。产妇应取健侧卧位。第26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七)乳房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母婴同室,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于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哺乳前,乳母应洗手并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和乳头。可选择合适坐位或卧位,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新生儿口中,产妇用“C”形手法扶住乳房,防止乳房堵塞新生儿鼻孔,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每次哺乳后将新生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哺乳期以10个月至1年为宜。第27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第28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哺乳期,若出现以下的情况应进行处理:1.乳胀:多因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不通畅所致。哺乳前湿热敷3~5分钟,并按摩、拍打抖动乳房,增加哺乳次数,促使乳房排空。有明显的硬结时可用散结通乳中药煎服。2.催乳:出现乳汁不足,鼓励产妇树立信心,指导正确哺乳方法,多食汤类,可用猪蹄炖烂食用,促进乳汁的分泌。还可用中药催乳。

第29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3.乳头皲裂:多因婴儿含吮不正确所致。轻症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后哺乳,哺乳后再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乳晕上,乳汁蛋白丰富利于组织修复,或在皲裂处涂抗生素软膏或10%复方苯甲酸酊,于下次哺乳前洗净;皲裂严重者不能直接哺乳,可挤出乳汁喂养新生儿。第30页/共37页

一、产褥期处理

4.退奶:简单方法是停止哺乳的同时,限制汤类饮食。其他退奶方法有:①生麦芽60~90g,水煎当茶饮,每日1剂,连服3~5日;②芒硝250g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侧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③维生素B6200mg口服,每日3次,共5~7日。④口服己烯雌酚5mg,每天3次,连服3天,以后每天服5mg,再服3天,其后每天服2mg,再服3天。第31页/共37页二、产褥期保健(一)适当活动及做产后保健操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适当活动,按时做产后保健操。做产后保健操,有利于体力恢复、利于恶露及大小便排出,预防静脉栓塞的发生,还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产后保健操的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第32页/共37页产后保健操

第33页/共37页二、产褥期保健

(二)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生殖器官已恢复可性生活,但应采取避孕措施。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三)产后检查

产妇访视至少3次,分别在产妇出院后3日内、产后14日、产后28日,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母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