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

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

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20°N)B.(60°W,20°N)

C.(120°E,23°26,N)D.(60°W,23°26,N)

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分别为

A.76°347N,36°52,B.80°N,10°

C.76034,N,10°D.80°N,30°

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D.先东南后东北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交通

5.由上图可知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H、III类

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③n、in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④市

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I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下图为2002年亚洲、欧洲、北美洲(除墨西哥)的谷物进、出口量

和生产量占世界的比例。据此图并结合表1完成7-9题。

7.与①、②、③三幅图所示内容相符的是

A.①进口量②出口量③生产量B.①生产量②出口量③进口量

C.①出口量②生产量③进口量D.①生产量②进口量③出口量

8.表1为亚洲某地干湿年份出现的概率及农作物收益(元/亩)的统计。

表中显示收益受干湿变化影响最小的农作物是

干旱程度极旱年干旱年平年湿润年极湿年

发生彳既率0.10.20.40.20.1

水稻100126180200220

农作物小麦25021017012080

收益大豆120170230170110

燕麦118130170190210

A.水稻B.小麦C.大豆I).燕麦

9.依表1也可知该地区经营者首选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大豆D.燕麦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

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2℃〜5C,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回

答10-11题。

10.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量

11.如果全球气温持续这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暧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D.一月0℃等温线将南移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12〜13题。

12.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

13.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导航型GPS接受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

西方为270°)、导向、设定路标、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

(早期的GPS接受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回

答14-16题.

14.若GPS接受机显示屏上显示225°,则表示前进方向为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15.某日一外国游客在上海时,其早期的GPS接受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

时间分别是21:30.10:19。则上海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5:30、18:19B.10:19、21:30

C.13:30、02:19D.6:30、17:19

16.此”的“期最可能接近的我国传统节II是

①除夕②清明③端午④中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读“3S技术的综合运用图“,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

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各个圆的重叠部分代表R

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④和①

B.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③

C.乙部分可掌握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

以及分析水灾损失

D.丙部分可以用来判断火势蔓延方向,获

取火场精确位置

18.某兴趣小组要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公交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运用了GIS系统。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②交通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水系图层⑦管网图层⑧城市图层

A.①②⑤⑥B.③④@⑦

C.②④⑤⑧D.⑤⑥⑦⑧

读“某交通网络图”,回答19〜20题。

19.交通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甲图中

通达性最好的点是

A.aB.cC.dD.e

20.交通的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

顶点数量之比)表示。图中交通连结度排序,正确的是

A.丙>乙>甲B.甲>乙>丙

C.甲>丙>乙D.乙>丙>甲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

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分盈余最大的季节是受梅雨的影响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分亏损最大的季节是受伏旱的影响

C.长江中下地区的的水分盈亏与气温成正相关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分盈亏与降水关系密切

22.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拉萨水分亏损与气温成正相关

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D.蒸发量越大,阿克苏水分盈余越多

粮价的不断上涨,已经形成次贷危机之后对全球经济又一严重的威胁。

据统计,自2007年中期至今,全球粮价上涨了大约40%。仅今年前两个月,世

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回答23-24

23.造成世界粮食上涨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反常导致粮食歉收

B.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粮食供应紧张

C.世界粮食储备减少,以及部分粮食被用来生产生物燃料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使粮食生产成本上涨

24.我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主要对策

A.减少饲料用粮,大量扩种水稻

B.严格保护耕地,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增加供给

C.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严格控制主要粮食品种出U

D.增大外汇储备,扩大粮食市场开放,实行自由贸易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图例N气压带底固M气压带^^

甲乙

2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

2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1月份、冬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27.下列各图与上图P、Q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气相(℃)降水(mm)

下图是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血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

答28〜30题。

28.如图所示时间,关于A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29.下列关于A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枯水期B.此时正处于汛期

3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岭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为变质岩D.②处比①处易被侵蚀

第n卷综合题(共80分)

31.右图若为西北太平洋热带或副热带

海域,该地中部有一个低压中心,中心地

区气压不大于1002.OhPa,气压梯度为

2hPa/100km»据此完成有关要求:(10分)

(1)用铅笔在图中绘出该地等压线(至

少2条),并在相应等压线上标出其气压值。0100km

(2)绘出围绕气压中心的水平气流运行情况。

(3)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引发局部地区在水圈中的灾害有,引

发在岩石圈中的地质灾害有、等。

(4)每年,我国都有部分地区受此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

员伤亡,请举出对此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至少举两个):

32.我国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

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嫦娥1号”绕月卫星,下图是

卫星发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局部立体图,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7分)

(1).该图象的获取是依靠“嫦娥1号”绕月卫星所携带设

备具有技术做保障的。

(2).卫星发射时,承担监控任务的“远望一号”船舶在南

太平洋执行任务,为确定自身位置,需使用技术。

(3).人类探索月球也是为了发现更多的资源,其中月球富含地球上缺乏的

矿产资源是()

A.金B.硅C.氨3D.氮

(4).近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各自的的探月计划,你知道的有____L国家

名称)的计划。如果你和你的同学关注有关探月方面的课题,

你会设立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33.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问题(8分)

地区亚洲欧洲1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干丫

洪水干旱洪水

主要干旱干旱

沙漠化酸雨洪水飓风

灾害洪水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雪灾沙漠化龙卷风

种类水土流失生物灾害

台风蝗灾水土流失

龙卷风酸雨

(1)除欧洲以外其他大洲均存在的农业灾害是,而欧洲雪灾明显多于

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其中显示出的地理特征是()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工业化程度高

C.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过多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⑶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自然原因

是、和O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主要农业灾害是,该灾害对农业生产

造成的主要危害是0

34.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1990—2000年人口增长

人口数(亿)年平均增

1990年2000年长率(%)

中国11.312.61.07

印度8.510.01.62

世界53601.32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年)

少年儿童组成年组老年组

(0—14岁)(15—64岁)(》65岁)

中国22.89%70.15%6.96%

印度33.30%61.70%5.00%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

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该国每年约比另一国多增长

万人,原因是该国。

(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

度,其主要原因是。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o列举一个已

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城市:,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

取的措施有。

(4)、请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中完成中国的柱状图。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年)

35.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8分)

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温变化的是;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

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

上的气流作运动。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①认识什么是②讨论—(主③分析④提出

(主题—>题词)给城市带—►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

词)来的影响

⑶、要改变城市的这种现象,上海近几年在环境建设中采取

了,等措施,有效地

缓解了上述问题。

36.2008年初,低温雨雪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地区。阅读下列图文资料,根据

已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2008年1

月10到2月8

日,我国南方

地区十多个省

四大雪

级行政区经历瞬暴雪

了四次低温、随冻雨

雨雪以及冰冻

天气过程。这

次气象灾害在

很多地方都为

50年一遇,部01月28日未来24小时预报降雪和冻雨落区分布图

分地区的灾害

甚至为百年一遇。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2008年1月28日六时再发暴雪红色警报:受冷暖

空气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右图所示地区将发生大雪、暴雪和冻雨灾

害。

(1)材料所示期间,北太平洋上主要受(气压中心)控制。

(2)图中多个省级行政区发生冻雨灾害,简述发生冻雨灾害地区冬季的气候

特点,该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是、O

(3)1月28日正值运输高峰——“春运”,试述强降雪或冻雨对交通运输的

影响。。

(4)据报道,今年上海新茶上市较往年晚得多并且价格偏贵,试分析原因。

(5)通过今年的冰雪灾害,使我们在预防、减轻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方面获得

怎样的启示?(至少答出2点)

37.下列图示为我国甲乙某两省2006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和耕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分析相关问题(15分)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Q5年

(1)、图中甲为省,乙为省,

其中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的是省。

(2)、沿最短铁路线由甲省省会城市至乙省省会城市,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

是线、线和线;沿途依次经过的我

国温度带有、和。

(3)、读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图,比较两省农业结构的主要差异:

(4)、读甲乙两省耕地面积变化柱状图,2000年一2005年期间,甲乙两省

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其中变化

率较大的是省。造成甲乙两省耕地变化最可能的原因分别是:

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2007年5月以来,全国的猪肉价格上升幅度很快,从上海市场看,与

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上涨了近7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10分)

上海-17.4%

江苏-11.6%

安徽-6.7%

浙江-1.9%

河南0

2006/122007/04

全国-0.3%

(a)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二等黄

玉米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b)部分地区生猪存栏数量同

比下降率(2007年第一季度)

(c)供应上海的主要外地生猪产地

(d)上海大中型猪场主要分布地(2006/6)

(注:括号内为猪场数量。另农场系统有36

个)

(1).根据图a与图b分析,上海5月以来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①;②.

(2).根据图c判断,目前上海市场70%左右的猪肉来自于河南等外地,其

得益于…()

A.海洋集装箱运输B.高速的航空运输

C.便捷的公路运输D.廉价的长江航运

(3)、根据图d可知,奉贤等上海郊区发展生猪养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是……()

A.政府导向B.市场需求C.自然条件D.技术水平

(4)、崇明前卫村的“猪一沼气一蔬菜”生产模式|--------------------

的实质可称其为农业,体现了蔬菜44r-T

发展的理念。根据生产流程ill

分别将丽、|有机肥、@]、画]填注在右面土口a皿号,

1—*1—a—1—1崇明前卫村“猪一沼气一蔬潦

模式图中的方框内。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地理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DCBABBDCCCCCDADCCBA

二、双项选择题

ADBCACBCBDBCACACACCD

31.(1)(2)(4分,见右图,其中画等压线正确得1分、比例尺准确得

1分、气压值标注正确得1分、水平气流运行情况画法正确得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