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药临床药理课件_第1页
抗炎药临床药理课件_第2页
抗炎药临床药理课件_第3页
抗炎药临床药理课件_第4页
抗炎药临床药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炎药

antiinflammatory概述一、抗炎药的分类:1.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2.甾体抗炎药(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SAIDs)3.疾病调修药二、抗炎药的作用及作用原理: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用: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2.甾体抗炎药SAIDs:

作用:抗炎、抗毒、免疫抑制、抗休克

抗炎机制:1)抑制膜磷脂类释放花生四烯酸,减少PG与白三烯的形成;2)增加毛细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3)稳定肥大细胞和溶酶体膜,减少脱颗粒和溶酶体酶的释放;4)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5)通过抗免疫作用,抑制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6)减少炎症组织的粘连及瘢痕形成;7)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使结缔组织基质如胶原、黏多糖等合成受抑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概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PLA2环加氧酶

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血小板)5-HPETE5-脂氧酶LTA4LTC4LTD4LTE4LTB4(WBC趋化)收缩支气管增加血管通透性非甾体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机制:抑制PGs合成。

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1.解热作用:使发热者的体温降至正常。2.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有中等镇痛作用。3.抗炎抗风湿作用: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机制:抑制PGs合成。

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1.解热作用:使发热者的体温降至正常。2.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有中等镇痛作用。3.抗炎抗风湿作用: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机制

抑制环加氧酶机制

抑制环加氧酶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机制:抑制PGs合成。

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1.解热作用:使发热者的体温降至正常。2.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有中等镇痛作用。3.抗炎抗风湿作用: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s合成。机制

抑制环加氧酶机制

抑制环加氧酶非甾体抗炎药分类:一、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钠二、乙酰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汀三、吡唑酮类:

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四、其他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芬酸类布洛芬吡罗昔康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组成复方(复方阿司匹林,APC)治疗感冒发热及慢性钝痛。风湿和类风湿首选。2.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75mg)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及脑血栓形成。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PLA2环加氧酶

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血小板)5-HPETE5-脂氧酶LTA4LTC4LTD4LTE4LTB4(WBC趋化)收缩支气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组成复方(复方阿司匹林,APC)治疗感冒发热及慢性钝痛。风湿和类风湿首选。2.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75mg)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及脑血栓形成。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PGF2收缩血管收缩支气管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PLA2环加氧酶

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血小板)5-HPETE5-脂氧酶LTA4LTC4LTD4LTE4LTB4(WBC趋化)收缩支气管增加血管通透性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常见机制:1)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2)兴奋延脑CTZ3)抑制PGs对粘膜的保护作用2.凝血障碍:术前一周及临产妇不宜应用。3.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诱发的哮喘)4.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时(≥5g)可引起。5.Reye`s综合征:较严重。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及非那西汀acetaminophenandphenacetin☆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汀体内的代谢物☆二者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1.解热镇痛作用缓和而持久,强度似aspirin;2.抗炎抗风湿作用弱;3.抑制中枢PG合成酶,外周作用弱;4.用于对aspirin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组成复方应用;也可用于尿崩症。5.不良反应:治疗量少而轻。大剂量:(非那西汀)肾乳头坏死高铁血红蛋白症

(扑热息痛)肝坏死吡唑酮类安替比林:少用,个别复方制剂使用。氨基比林: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起效快,但毒性较大。安乃近:解热镇痛作用快而强,解热作用尤其突出,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保泰松和羟基保泰松:保泰松和羟基保泰松体内过程特点:1.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8%)2.关节腔内浓度高(50%),维持时间长(3周);3.可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作用特点:1.抗炎抗风湿作用强(>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弱(<阿司匹林)2.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3.可促进尿酸排泄,用于急性痛风;4.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复方抗感冒药组成1.复方阿司匹林(APC)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咖啡因2.速效伤风胶囊(80年代)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人工牛黄3.新速效伤风胶囊金刚烷胺氨基比林扑尔敏4.感冒通(90年代)双氯灭痛扑尔敏人工牛黄复方抗感冒药组成5.快克、可立克金刚烷胺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人工牛黄6.白加黑(94年)白片:扑热息痛伪麻黄碱美沙芬黑片:白片+苯海拉明7.其他:银翘感冒片、康必得等康泰克:苯丙醇胺扑尔敏康得:扑热息痛苯丙醇胺扑尔敏美沙芬一、生理作用:

1、糖代谢:(1)促进糖原异升;(2)抑制葡萄糖分解;(3)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2、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从新分布。4、水和电解质代谢: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能留钠排钾。二、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有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刺激(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引起的炎症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2、抗免疫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免疫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1)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在免疫过程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释放组胺、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糖皮质激素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释放。(2)抑制免疫系统a、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b、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能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3、抗毒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强大而迅速缓和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反应,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对外毒素无作用。

抗毒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热源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2)近年来研究发现: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可激活巨噬细胞内的NOS(一氧化氮合成酶),产生大量的NO,NO具有细胞毒杀作用及活化细胞免役作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TNFα,使NO产生减少,从而可减轻细胞损坏及细胞免役反应。4、抗休克: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各种严重休克,尤其是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与抗炎、抗毒、抗免疫作用有关:(1)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改善微循环。(2)稳定溶酶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释放减少,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3)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5、血液及造血系统:(1)中性粒细胞增多:a、骨髓中性粒细胞释放增多。b、中性粒细胞半衰期延长。c、从血管内向血管外游走减少。(2)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增加。(3)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三、体内过程:1、主要在肝脏代谢。可的松、强的松在肝脏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龙,所以严重肝功能不良病人不易用可的松和强的松。3、糖皮质激素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同时增加钙从肾脏排泄。四、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1)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3)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6、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7、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但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8、增强应激功能:2、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有效、足量抗菌药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降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降低高温,避免组织遭受难以恢复的损害,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用药注意:(1)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2)在严重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乙脑等应用激素可缓解症状。3、治疗炎症和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某些主要脏器的炎症损伤修复时,如产生粘连及瘢痕可引起严重功能障碍。如脑膜炎、脑炎、心包炎、睾丸炎、损伤性关节炎等早期应用激素可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对虹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眼炎应用后可迅速消炎止痛、防止角膜混浊和疤痕、粘连的发生。4、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肾病综合征等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2)过敏性疾病: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等。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应和抗组胺药合用。5、抗休克治疗:

(1)感染中毒性休克a、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应用前提下。b、早用、短时间,大剂量突击疗法。待产生效果后即可停药。

(2)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合用。(3)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等

6、血液病:

(1)急性林巴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7、局部用药:

(1)皮肤病:湿疹、接触性皮炎、肛门搔痒等(止痒、消炎、退肿疗效显著。(2)眼科:虹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五、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综合征:这是由于影响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血糖升高,引起糖尿。(低糖饮食,糖尿病人不用)(2)高血压、低血钾(低盐饮食)(3)皮肤变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高蛋白质饮食)(4)异常肥胖:满月脸,水牛肩,向心性肥胖。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功能,抗炎不抗菌,尤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生。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促进胃酸和胃蛋白质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黏膜抵抗力。4、停药反应:(1)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久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使原有疾病复发或恶化。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或者疾病症状尚未完全控制,此时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使原来疾病复发或恶化,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六、禁忌症:严重精神病、癫痫、胃十二肠溃疡、糖尿病、骨折、胃肠吻合术、角膜溃疡、严重高血压、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七、用药注意:1、量体重、血压、血糖、血钾、血常规、血钙等。

2、低糖、高蛋白质饮食。必要时,可加用同化激素,对抗负氮平衡(丙酸睾丸酮等)3、低盐饮食,有水肿者更应该限制盐的摄入。必要时加用利尿药。4、注意补钾、补钙。5、不可突然停药。八、用法及疗程:应根据病情,用药目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激素分泌昼夜规律而定。

1、大剂量突击疗法a、适应症:严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种休克。b、剂量及疗程:大剂量,一般不超过三天。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a、适应症:多用于反复发作,累及多种器官的慢性病。如肾病综合征、结绨组织病、顽固性支气管哮喘、中心性视网膜炎、各种恶性淋巴瘤等。b、用法及疗程:一般开始用强的松10—20mg或相应剂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每日三次,待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6—12个月)。3、小剂量替代疗法(1)适应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2)用法:模仿生理条件下昼夜分泌规律,每日维持量于早晨8时一次给予。4、隔日疗法(1)用药根据:a、糖皮质激素有昼夜分泌规律。b、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对某些慢性病,与每日疗法无大差异。(2)优点:符合激素正常分泌规律;对肾上腺皮质影响小;不良反应减轻。(3)常用药物:强的松,强的松龙。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