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人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1页
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人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2页
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人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3页
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人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4页
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人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句话新闻标题拟写

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一、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又叫标题新闻,却不等同于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通常有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

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意义。引题,位于正题之上,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副题,位于正题之下,常用于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正题的不足。因此,一个正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引题或副题共同表达。但一句话新闻不行,只能用一句话的标题来解决问题。一句话新闻,从形式上看,是一句话的新闻,这句话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从内容上看,既然是新闻,就必须体现新闻的属性,应尽可能地严格而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

2.新闻标题

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

新闻标题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而一句话新闻,就不一样,它既要在一句话中将新闻事件中必须报道的内容表达出来,又要在语言表达上必须符合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做到“准、鲜、活”,即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

二、一句话新闻的拟写

1.一句话新闻的拟写要求

“一句话新闻”题型是在1999年高考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新题型,它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这种题型到现在还很受出题者的青睐。我们知道,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即“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据此,“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一句话新闻的拟写方法(1)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主体的任务主要是用充分、典型、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导语所提示的事实或观点,同时补充导语未涉及的其它具体内容,提供新闻背景,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使之更为充实。

由上可知,信息区间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当然,为了保险,有必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对新闻材料作一个分析,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或语句。

例如

(新华网兰州2004年12月12日电

)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地方出现强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

当日晚11时36分,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往永登县拉煤的司机张先生称,他驾车驶至永登县通远乡时,突然一道亮光在头顶闪过,面前突然豁然大亮,感觉如同白昼一般。他急忙将车靠边停住,看到一个如同初升太阳般大的火球拖着长约3米尾巴由西向东而去。在兰州工坪区某单位值夜班的冯先生说,他看到院子突然变得通红,急忙出院查看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片红色的雾状物在移动,接着就听到两声巨响。家住西固区西柳沟的米先生说,他正在休息,突然被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当时他还以为地震了。

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西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的下落。

这则新闻的信息区间就集中在导语一段,正文是对导语的进一步说明和适当补充,最后一段是次要信息。

现在,我们就根据新闻要素,以“导语”为搜寻概括的重点,同时兼顾其它内容,筛选答题信息点:(一)、筛选主要信息点

1、时间:分别有(1)、“2004年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2)、“当日晚11时36分”、(3)、“12日下午3时”分析:其中,第一、第二个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信息,其实是同一个信息,如果要受字数的限制,还应该压缩或改变说法,这里可压缩为“12月11日晚”。

2、地点:

甘肃省兰州市

3、

人物(对象):

兰州警方、

张先生、

冯先生、

米先生、分析:

其中,兰州警方是主要的。

4、事件(过程、结果):

表述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关键性动词。这里有“出现”、“爆炸”、“震感”、“搜寻”等。5、原因(目的):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这一点不是主要点,可以略去。

其中以:“搜寻不明分行物”为重点(二)、遣词合成

现在,我们将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组合,就可以写成一句话新闻了:

(时)

12月11日晚,(地)

兰州(人物)警方(事)搜寻不明飞行物。

三、新闻标题的拟写

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

1.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由主题、引题和副题组成。主题是对新闻中最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引题和副题则是用来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任务的。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引题和副题就可以省去。

2.新闻标题的要求(1)、题文一致。

题文一致主要是指: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

(2)、一语破的。

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因此要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以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

对标题内容,不仅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细节、消息来源和不必要的议论,还要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

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5)、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而外,还要让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染到什么,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语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3.新闻标题的拟写方法

(1)拟写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2)拟写引标题时,我们要把目光锁定在新闻的背景中,因为背景是介绍主体事件发生的背景、目的、原因的,引标题正是要告诉读者主题所发生的背景、目的和原因。所以,要注意“在……下”“为了……”等表明事件背景或行为目的的词语。如果没有相关的提示,我们要注意分析隐含着背景或目的信息的语句,并从中筛选出关键词语,连缀成大致的引标题。

(3)、拟写副标题时,应把目光锁定在结束语部分,这因为结束语是交代新闻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的,而副标题正是告诉读者主题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所以,应注意捕捉那些能够表明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未来发展方向预测的关键词句。总结:

无论是主题,还是引题、副题,应该说以上所得还不算正式标题,充其量是所需的关键性信息,或者叫标题雏形。所以,我们还要对“雏形”进行加工润色。从词语方面讲,就是要使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从修辞方面讲,就是要通过用比喻、排比、借代、比拟、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从句式方面讲,就是要多用对偶、排比等句式,造成严谨、整齐、凝练、鲜明的印象;从语态和时态角度讲,就是要多使用主动语态,因为它便于正面直接表达,收到简明、生动、有力的效果,还要尽可能用现在时和将来时,而不采用过去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能不使读者产生明日黄花之感。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考考点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考点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为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考点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考点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而不能笼统的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凡认为存在是本原,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是本原,就是唯心主义。考点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基本历史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本原。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考点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认为原于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B、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C、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考点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伟大的思想武器。考点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