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_第1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_第2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_第3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_第4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法学1.判断及选择部分1.教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法学与教育学边缘性质的法学分支学科,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西德、美国2.教育法学是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分支学科。3.教育法学的特征:时代性(指教育法学及时反映了现代商品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边缘性(指在教育法学领域法学和教育学两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社会性(指教育法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综合性(指在教育法中,法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相互融会贯通)3.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具研究教育法律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实践层面(即研究教育法律的制定、适用和遵守,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等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理论层面(即研究教育法律的观念、学说和原理,教育法律现象与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等4.现代教育立法萌芽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5.我国的教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已有20余年的时间。6.我国的教育行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执行国家意志的国家教育以执行国家意志,即通常所说的国家教育行政7.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教可定义为:广大公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教育法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教育事务,保证国家各项教育工作都依法第二章1.比较正式意义上的国外教育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动态意义上讲,则是指贯穿教育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阶段的法治运作过程,体现了依法治教、法治教育的法治精神和原3.教育法制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程序法治原则(由重实体到重程序的过程);责任教育原则第三章1.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国家行政机关与教育机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教育行政关系和平等主体之间形2.教育法的调整对象实质上是教育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教育法调整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育关系。可以依据其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纵向隶属性质的教育行政关系(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教育管理职责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但教育行政关系不用药一般的行政关系,教育行政关系的主体有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不同意一般行政关系主体之间严格的领导与服从、命令与执行的隶属关系。);另一类是具有横向平等性质的教育民事关系。(指平等主体之间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活动,主体的权利要受国家权力的某些限制和干3.教育法的特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法;教育法的国家主导性;教育法的政策导向性;教育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教4.所谓教育法律关系,是指国家通过教育法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在教育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其他与教育有关的社会主体之间依据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5.教育法律关系除了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独有教育法律关系受国家意志的主导;教育法律关系具有在教育过程中6.任何教育法律关系都是由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7.教育法渊源,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效力层次和8.教育法渊源的种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制定法 单行条例、规章,法律解释,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法规,国际条约)和非制定法(包括判例法和学理(又称学说))。其中制定法即成文法,非制定法即不成文法。政法的一个分支体系。我们认为,教育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仍是一个相对对立的法律部门。但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性又是相对的,它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即教育行政法。第四章1.法的制定,又称“立法”,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2.教育法的制定,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一定的法定权限、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和解释教育法的活动。3.教育法的遵守,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教育法的规定从事某种事务和作出某种行为的活动。教育法的遵守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法实施的重要方4.教育法遵守的条件:法律的可遵守性(前提);良好的法律意识:5.教育法监督,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所有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6.教育法律监督的要素:教育法律监督的主体;教育法律监督的务;二是行为人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但本节所讲教育法律责任属于狭义上的)2.教育法律责任分类: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教育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指行为民事法律责任(指由于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指由于实施刑事违3.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在高等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给在校学生带4.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主体的特定性和多样性;损害地点时间是特定的;与中等教育学校和初等教育学校相比,高校对在校大学生不具有民法规定的监护责任。5.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使自己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第六章1.《教育法》主要对教育领域中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基本的规范,并成为其他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因此,教育法又在2.《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3.《教育法》不仅具有国家基本法律地位,而且在教育法律体系中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我国的而教育法体系以《教育法》为4.《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5.《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6.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教育必须遵循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7.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9.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10.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以各级财政拨款为主,以依法征收教育费附加、发展校办产业、社会集资捐资、收取学杂费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家举办学校的教育经费实行以财政拨款为11.我国《教育法》还就农村教育费附加、勤工俭学、校办产业,12.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多国家办学的补充,其办学经费则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1.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1998年8月29日,九届去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3.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非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又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4.高等学校可分为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5.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本科生入学资格。(√)6.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本科4-5年,硕士研究生为2-3年,博士研究生3-4年。7.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学术称号,表明获得者8.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考生自学高等教育层次的课程,参加国家统一的专门考试,考试合格,达到高等教育专科或本科的学业标准,国家发给相应的学业证书的高等教育制度。9.继续教育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落学专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10.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划分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标准,不在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否有收入,也不在于是否高收费,而在于是否将办学和其他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依法用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如改善学校的基础建设,提高教师工作待遇,提高教学设备水平等,使营利只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12.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13.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依法招生的自主权;依法设置学科、专业依法自主对外交流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14.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5.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学习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获得公正评价权;民主管理权;社团组织活动权;16.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1.《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1994年1月1日起生效。2.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1.教育行政与依法治教的关系?(一)依法治教的核心在于教育行政的法制化、规范化(1)依法治教要求教育行政各项活动的进行以法定的职权作为必要的前提,即严格按照法定的职权开展活动,而不能有任何超越职权或任何滥用职权的行为。(2)依法治教要求教育行政的各项活动样依照法定的程序进是要求教育行政主体切实承担起各种教育行政责任。(二)教育行政的革新促使依法治教持续发展(1)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教育行政的革新。(2)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也为依法治教的发展提供了动力。(3)教育行政领域内的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政司法乃至教育行政法制监督等各个阶段的完善,直接成2.国外教育法的发展趋势?(1)教育立法权出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趋势。(教育分权制国家适当集权,不断扩大国家中央立法主体的教育立法权限,如美国、加拿大;而教育集权制国家适当分权,授予地方立法主体更多的教育立法权,如法国。)(2)教育法调整的范围扩大,教育法规增多。(教育法的调整范围日益拓展,不仅调整纵向的具有隶属或管育行政管理关系,还调整横向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教育民事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其更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4)注重有关教育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定。(教育工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程序加以规范的,例如招(5)教育法制监督体系日趋严密。(受控权理论的影响,国外教育法制监督不仅针对教育行政相对方进行监督管理,更3.教育法的作用?法的作用,实际上是指法对人的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于教育法的作用,我国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和内容之不同分为教育法的规范作用和教育法的社会作用。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教育法作为行为规则而直接作用于法律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教育法的社会作用则是指教育法作为社会调节(1)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根据教育法对不同行为的不同影响,可以将教育法的规范作用分为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和强制等。教育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对主体行为的导向、引导作用,以及主体根据法律规范预先估计相互之间将怎样行为和有什么行为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教育法的评价作用和教育作用,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对他人行为标准所起的作用以及通过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和运用而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教育人们正当行为的作用。教育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教育法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来维教育法是保证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法是按照教育规律举办教育事业的重要保障;教育法还是我国全面实现依法治教,使教育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的客观要求。4.关于教师权益救济制度:请求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并依次进行。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育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由受理的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请求,依照法定程序对发生争议的具体教育布的《新年工作复议法例》是其根本依据。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审理,作出判决,给教师的合法权益以特殊保护职务的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受害人---教师有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赔5.关于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学校给予的处分有异议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学校有关部分申请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行政申诉,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学校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外,学生权益救济的另重要渠道就是寻求外部救济:向高校所隶属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行政救济。此外,学生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学生对于学校或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作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原教育行政机关提出复议,请求给予补救,由受理的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后进行救济的最终渠道。启动教育行政诉讼制度,为学生提供一条最权威、最终极的救济途径。6.关于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会主义建设伟业的成败。所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教育活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五、教育的终身化原则。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各个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种类和形式的教育。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七、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7.联系实际说明侵害教师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46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国家教育经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侮辱、殴打教师给教师造成经教师职业道德I.判断及选择部分第九章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是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4.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这种特殊的规范性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6.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7.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8.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用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维护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9.奴隶社会的道德,是第一个阶级道德类型。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是奴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主要的道德规范。11.所谓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在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体系。具体地说,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12.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4.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人们从事的各种只要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5.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道德在广度上越分越细,字深度上注重了人的价值。17.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体力劳动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18.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于唐宋。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19.法国建立巴黎师范学院,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人。21.教师职劳动的特点: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师范性;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复杂性;创影响结果的深远性(所谓深刻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是对人一生的作用)第十章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一切规范和范畴的依据。2.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其中,人道主义原则居于基础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3.人道是道德的根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最一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首先,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要求;其次,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再次,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讲,要使人类社会沿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人们除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之外,还要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教育。5.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词序不能乱),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6.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9.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十一章1.敬业精神始于胃业。天下之事,成于惧而毁于忽。2.师生关系的特点:关系上的特殊性;角色上的差异性;人格上4.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权威,不是慈父,而应当是朋友、助手和导师。5.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科学和时代发展对教6.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对教育规7.所谓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8.未来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未来的设计者;9.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智力、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但“师表”一词的出现是在汉朝,第一次将“师表”二字连用的是11.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12.教师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在举止上,1.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况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作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概念。如教师职业义务、教师只要良心、教师职业荣誉、教师职业幸福、教师职业公2.道德义务就是个人自觉地对社会、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二是“实际权威”,来自于学生的认可,因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同而4.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5.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两个特点:层次性高;教育6.在教师做出某种职业行为之前,选择自己的行为;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在教师做出7.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7教师的幸福应具备以下三方面内涵: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享受和劳动创造相统一;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相统一。9.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已经渐渐不是最主要的问10.制约教师成功的知识瓶颈主要是文化性(背景性)知识和条件11.伦理上的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办事情,坚持真理,公平正直,合乎情理,不存私心。12.教师职业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重点则是对自己、对同第十三章1.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个人自觉地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行为上所进行的自我改造和磨练的活动,以及经过长期锻炼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3.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4.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性善恶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可变性。5.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地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7.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和取舍的过程。(√)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自愿、自主、自择的过程。(√)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道德行为主体意志的体现。(√)8.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进行行为选择9.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10.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道德认识(知)、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道德习惯11.教师道德情感是以爱为基本特征的。爱学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12.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13.道德认识是整个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14.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精神支柱。II.论述部分1.理论联系实际,试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4)从现实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2.如何做到教书育人或怎样做到教书育人?(1)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总的要求1)(2)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总的要求2)(3)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育人)(4)拓宽教书育人的空间。(课外育人,第二、三课堂)(5)形成全员育人局面。(全校无闲人,人人是教师;全校无闲事,事事关教育)(6)进行科学管理。(管理育人)3.教师应如何做到严谨治学?(结合实际,学术腐败等)(1)树立优良学风。学风,即治学方面的风气,包括治学的态度、(2)刻苦钻研业务。(科研方面)(3)强化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教学方面)4.教师应如何做到对学生公正?(1)教师对学生的公正的主要含义是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为标准。(2)教师对学生的对象性公正最主要的是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学5.试论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1)理论学习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学校现代教(2)实践锻炼的方法: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为;通过实践魔炼道德意志。(3)慎独的方法: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方法;慎独是教师大学教学论1.判断及选择部分第一章大学教学引论1.大学教学论是由高等教育学与教学论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2.从学科发展渊源来说,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以基础教育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3.教学问题是教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群中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分析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学论的经典著作,奠定了基础。前者是教学论的开山之作。5.赫尔巴特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他的体系中,教学问题是核心问题。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道德,而教6.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术语,其含义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人从出生起就在心中不断形成着各吸收、融合、同化新观念并形成观念体系,这一过程成为统觉。联想--系统---方法。9.在教学内容上,杜威反对单纯传授书本知识,主张以儿童的自认为班级授课制是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划一,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上,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10.赞可夫提出了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主导思想,即以最好的教1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可分为: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潜在在发展水平,处于形成状态或刚刚趋向成熟的过程中,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智力任务,字啊老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努力才能完成。在教学要走在发展前头和四条新教学原则:以提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2.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突出表现在对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视和对“发现法”的提倡上。他认为,使用“发现法”可以提高智慧的潜13.大学教学论要真正成为一种理论研究,不仅要有研究对象,更要有研究的问题,既要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所构成的14.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急切地呼唤着大学教学论的诞生,大学教学的专门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阵地。15.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追求数量与外延方面的增加和扩展,而且还要注重质量与内涵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大力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教学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16.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有开放的意识、进取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17.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英国大学传统、德国大学传统、美国大学传统和苏联大学传统其教学传统也经历了与此相对应的递变过程。(注意次序)18.大学在创办伊始就表现出了教学上的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七艺”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进入神学、医学、法学学科学习。不管是西方的现代大学,还是中国的现代大学,都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建制,中世纪大学传统奠定19.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与心灵训练(培养绅士);德国大学教学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19世纪德国通过制度创新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德国的大学制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初始模板);美国大学教学传统:从象牙塔到服务站(使用倾向);苏联大学教学传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0.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出现了一所学府--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思想重镇。BC124,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的奏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汉代的太学和其后历代的国子学(国子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到宋代出现了书院,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21.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22.1912蔡元培主持制定《教育部大学校令》,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形成所谓的“教授治校”的制度。第二章大学教学的哲学基础1.约翰.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儿童为中心,做中学)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须根据普通原理而实施,而普通原理则须根据教育实施的结果来考核。(√)3.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教育的过程就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以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而顺利应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4.永恒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教育流派,它以实在论的哲学观为依据,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反对当时极为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观,属于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新传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6.永恒主义教育最根本的思想基础来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塑造成人,并且人的本性是永远不变的。他们认为,人文学科应当永远居于课程的中心,经验科学只能处于次席。在师生关系上,永恒主义者批评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认为它过分夸大了儿童的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7.在高等教育内容上,永恒主义者主张通识教育。赫钦斯认为,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应该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就是8.“完整的人”应具有四种心智特征:能有效地思考;能清晰地沟通思想;能适切地判断是非;能辨识普遍性的价值。9.“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2001年启动的,旨在通过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一种培养模式。10.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的。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的内在倾向。11.“患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治疗方法,这一方12.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13.人本主义的教育者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14.建构主义理论的主义代表:让.皮亚杰、维果斯基、劳伦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带哦质疑、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第三章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客1.大学课程体系是大学教学范畴中具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这些2.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极爱哦学编制的基本依据。3.课程即学科的观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组织;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表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4.课程即经验的观点: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课程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5.课程即活动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个因素之间的关系。6.隐性课程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7.隐性课程不反映在课程计划中,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却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南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主要特点潜在性和非预8.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9.学科课程的优点: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缺点:容易忽视学生的现实需要、经验和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被人为地分解为不同学科领域;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讲10.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是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并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课程。11.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仅仅面向某一学院或某一系科、专业开设。12.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所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地方或学校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方向出发开发和设置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可以自由选择的边缘性课程。13.教学大纲一般分为说明、正文和附录。应突出重点,贯彻“少14.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15.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逻辑式组织(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材的方法);心理式组织(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16.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直线式排列(对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其缺点是不能连续重复编排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螺旋式排列(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第四章大学课堂教学1.所谓教学方法设计,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手段条件因素,设计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及其组合。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二叩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雅典剧院的兴起和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以全班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教材中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大学课堂教学的讨论根据讨论的目的可分为:知识性讨论,以理解和应用教材的有关知识为目的,其应用性较广;学术性讨论,5.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以往教学中所掌握的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或者在教授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来组织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7.专业性阅读包括消化性阅读、独立阅读和研究性阅读8.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9.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和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耳坠子形式。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我国采用班级授课最早始于1862年开办的京师10.专题研讨最早见于16世纪初德国虔敬拍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11.20世纪7、80年代,美国人凯勒提出“个别教学制”,主要用12.小队教学的做法:由若干名教师组成教学小队,共同负责一个分工合作,完成教学认为并评价教学效果。13.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课程教学的互动与探究提供充分的机会和便利。但它也必将增加教学成本,这也是在大学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强大阻滞力。14.传统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媒体的总和。其基本的特点是对自然物的直接利用,形态较为原始。(√)15.多媒体技术通常是指对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16.所谓现代教学手段主要体现为以多媒体为外显标志的教学手第五章大学教学新模式1.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最先运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其后运用于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199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提出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要大2.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种形式,而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的一3.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生动的情景性(情景性也即案例性,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根本所在);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鲜明的针对性。4.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要在拟真的情景中进行亲身体验,要把学校的主动权给学生,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在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填鸭式,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讨论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但不是权威性的。6.按列的涉及应遵循的原则:针对性(针对性是案例选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案例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必须针对教学目的选编案例;必须针对学生选编案例);真实性;新颖性。7.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选编案例、引入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和评价案例四个环节。8.案例呈现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录音录像展示法、真是情景表演法等。9.分析讲解案例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步。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使学生对案例有较深刻的认识,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理论,进而促进知识的内10.双语教学:全外型(即学校采用慰问教材,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起源于加拿大教育实验。);半外型(即学生刚入学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在部分学科中使用第二语言,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也称为“保持型双语教学”)混合型(即学生浸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也称“过渡型双语教学”)11.我国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主义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12.在客场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先从非统考学科开始,或从一些前13.目前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最普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师资14.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教师、学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15.网络教学在国外开展比较早。在我国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湖大、浙大、北邮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16.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利用网络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通讯工具进行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Internet实现的讲授型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第六章大学实践教学2.大学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出来课堂理论学习之外的各种实践环节,既包括与社会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校外实践,又包括与课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4.开放性: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体系,而是延伸到与社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大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时空也突破了课堂、学校的限制和束缚;大学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过程以及评价也都表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共性知识”,把不可以用语言交流的知识成为“默会知识”,前者可进行传授和交流,后者的学习和更新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6.大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首先应构建整体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目7.职业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见习、实习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集中体现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过程中。8.设计性实验教学是由教师指定课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根据所学内客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独立操(次序!)11.批阅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延续。实验考核的方法:笔试(实验方案、仪器原理、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操作考试(每人独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时考核(出勤、实验表现、实验报告情况等)12.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解脱出来,确立了独立地位,这是大学13.实习实训强调真实情景的实践体验,实习可以看成是到职业场14.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是指在一定学年或一门课程范围内进行论文写作或技术设计的初步训练。其性质基本上还是习作性的作15.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组织分三个阶段:选题指导、过程指1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过程:实践中的认识过程和服务过16.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包括;组建科技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基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申报和完成学生科研项目和课题;组织和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17.科技创新活动与创业既相对独立偶相互关联。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义以学生课外兴趣校长为组织形第七章大学教学质量管理1.教学质量既有物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环境的因素,又有组织管理的因素。2.对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通常从两个层面从手:教学工作要素管理(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管理;学生学业质量管理;教务工作质量管理);教学进程环节管理(制订计划、运行调控、检测评估、总结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3-8)3.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以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5.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6.坚持教授上讲台制,建立和完善青年敬爱欧式助教制度,未被聘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子上不得作为基础课堂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7.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知道、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8.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并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9.大学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某一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与质量要求,是大学纸质教学过程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10.参加岗前培训并取得河谷证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5%以上;“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应大于30%;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门数不低于15%;双语授课课程比例不低于1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11.顾客导向原则:所谓的“顾客”,是指高等学校中接受教育教学服务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育官员、高一级学校(培养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等。(下列哪些不属于顾客)12.载明环模式又称“PDCA模式”,是由美国戴明首先提出的。基13.《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对任何部门,全员参与生产的美国流程控制质量)其五个关键要素:起联合作用并普遍承诺的共同愿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战略和过程;以工作团队为中心的组织机构;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组织目标;进行系统的日常管理的技术方法。14.学校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文化(culture)、承诺(commitment)和沟通(communication),简称3C。15.大学教学质量监控的IS09000模式包括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两个环节。16.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两种类型:IS09001(质量保证标准)和IS09004(质量管理标准)。IS0: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第八章大学教学评价1.大学教学评价是指由特定的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大学教学评价客体所实施的评价活动,是导向中介功能(中介功能表现在:它把高等教育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办学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不同的办学机构或紧密或松散地联系在一起;在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之间建立了一条有机的信息沟通渠道);原则---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程序:类型—-从评价主体看,大学教学评价一般分为政府评价、社会评价、高校自我评价三种;从评价性质看,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分为鉴定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目前我国大学教学评价则以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式为主);从评价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大学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自由的领域和效度方面。(从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来看,主要集中在;评价大学学校领导办学和组织教学的效能;评价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设备的效用;评价学校教学运行机制的效率;评价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学校办学传统与特置性评价”。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前期准备情况);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情况的连续性的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信息);诊断性评价(针对的主要是那些用形成性评价没有解决的学习困难,特别是那些长期存在的和周期性出现的学习困难);总结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合适以及教学内容及策略是否有效)。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学生学业平的信息收集方法:笔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论文;教师观察及与学生交流);对结果的分析阶段。5.教师教学评价,又称“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即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预期的一切效6.教师教学评价的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公开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7.教师教学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领导的评价权应低于学校,因为毕竞教师是直接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服务质量与学生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教师自我评价(最有效);专家评价8.教育部正式宣布,从03年起,对高校开展“五年一轮的评估制9.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内客:办学知道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在这7个一级指标中,包括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特色项目: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特色是办学过程中历史的沉淀,它是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偶啊教学质量有明显效果。优秀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良好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1.关于中国古代大学教学特征:(1)学习儒家经典,注重修养齐教育内客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2)注重辩难讲会,无论官学与私学都注重学术交流与对话,提倡自由辩论。(3)注重因材施教,长于启发诱导: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首创并实施了因材施确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4)学而优则仕,学思行合一:古代大学既有精神层面的“明人论”,也有功利层面的“优则仕”;既有学术思想方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有社会实践方2.构建主义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启示;大学教学应从“双边活动”向“多变互动”转变(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伴都是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大学教学应从“被动传输式”想“主动建构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文化的科学谈话、相互作用和共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地构建信息托内容在内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而成的);教师要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教师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更应通过他们之间的语言,为学习的环境);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考核(应3.编写大学教材应主义的问题:编写教材除了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一般化的教材编写原则以及具有上文所提及的优秀大学教材的特点之外,大学教材的编写还应注意--(1)区分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成套话的系列,绝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大学教材的开发应以成套化和系列化的方式进行,围绕教科书,成套地同步推出教师的教学指导书、试听教材和学生辅助读物等教材系列,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并且要促进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2)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作为大学教学中介性要素的教材,必须以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校需要为基本要求。教材的内容应侧重于意义性、辩证性强的材料;应尽量选取那些能够发挥大学生经验的促进作用的教材。另外,在照顾到大学教材的学理性的同时,还应兼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实用性;既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及时把握社会现实,使教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3)符合大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按照前苏联教育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正处于形成状态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不仅仅着眼于单纯适应大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4)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标准中普遍出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5)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大学教师和学生,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投入教学过程中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原有的这些知识经验对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客观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些知识经验完全可以补充、丰富甚至修正教科书上的客观知识)(6)区分知识的产生逻辑与表述逻辑(教学过程应首先从“易于认识”的知识开始,而不是一种产生或形成之后的表述逻辑,这是由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本性所决定4.关于当今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特别是特征--多媒体化;微型化;智能化;大容量化;交互化;网络化。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投入教学活动,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往的教学习惯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一定的学习责任感,在学习上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实施研究性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题(可依据学生自愿和教师指导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以6-8人为宜。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供一些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反思教育,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寻找所要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分析研究选题,形成研究成果(题目选定后,就需要每组分工搜集资料,没人负责不同的部分。首先是了解教材及其他书籍上的相关内容,其实是查阅相关的报刊、资料,鼓励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对于实践雷的问题还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如听课、见习等,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没人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对所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构想,并加以论证,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予适选一个面向全班选读报告或作简要介绍,让全班同学了解每个小组研究的成果,并回答来自同学和老师的问题);总结评价(教师对每组提交的报告进行总结评价,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研究过程中和报告本身的有点与不足,并以此为依据给学生打分,作为重要的6.大学实践教的作用和地位。(一)大学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1)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2)实践教学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3)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有助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5)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实践教学对于大学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质量(2)有利于促进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3)有利于大学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7.大学教学质量推进的具体策略(一)加大教学经费投入: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其次,对于那些静政府批准扩建或新建的校区的高校,政府应为其偿还部分贷款或对其对贷款项进行贴息。(二)大力培训新增教师,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不仅要开展岗前培训,而且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岗上培训,有条件的高校对每门课实行主辅讲制度,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良好又有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愿望的高水平退休教师,应通过返聘或其他方式(如承担教学顾问或督导任务)使其重新回到教学岗位。(三)改善校内管理体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坚决改变科研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倾向,应将教学与科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师资“软件”要硬建设,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开展的教学研究工作可以充当或抵消一部分甚至全班(四)确立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念: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五)将爱情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三级”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制度(六)建立和完善极爱哦学质量管理激励机制:一方面必须构筑全面系统的指标和规范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考核和管理体制面哈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和奖惩机制(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学科建设质量评价;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特(八)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要引入企业质研制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评估体系,特别是应明确界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质量标准(九)加大课改力度,推进教学改革8.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及原则选择教学策略;有助于改进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和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做过研究,其中以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提出的三条原则最为著名。首先要明确什么;评价工具的而选择要与被评对象的属性或被评的如下原则:发展性原则(要破除为评价而评价的思想和做法;要反对站在学生对立面的评价,破除“只有难道学生,才能体现评价人的水平”这种陈腐观念,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反馈信息,促进叙述更好地发展;要反对仅仅为之誉而进行的学生学院评价,要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全面性原则(包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与平衡,还包括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应具有的思想、道德及人格品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因而,评价学生的学业须充分反映这些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对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结果性的、量化的验收);明确性原则(评价的目的、要求明确,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要在教学活动之前就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学校明确的方向去努力);过程性原则(要充分利用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不同功能,结合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服务)。I.判断及选择部分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2.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3.人与人心理的差异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方面,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4.1897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5.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观点(一)构造主义,又称结构主义。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结构为研究对象,认为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分解成基本的心理元素。奠基人冯特,铁钦纳。评价:使心理学拜托了这些思辨的羁绊而走上了实验研究的到了。但由于它一直圈于纯内省、纯科学的分析,又(二)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美国心理学家化生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主张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路线用剌激-反映(S-R)公式来表示。这是早期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代表(三)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始于德国,代表: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评价:该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和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四)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佛洛伊德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其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通过们想和日常生活分析等手段,揭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在动机。(五)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特别指信息加工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历程。出现于20世纪初。奈塞尔《认知心理学》是诞生的标志。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洛斯、罗杰斯。主张研究人的本性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6.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首要任务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描述通常是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必要前提;解释的功能是回答“为什么”,即某种心理与行为事件为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即根据已有的理论对某种心理和行为事件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发生的理论推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的事件。7.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1.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3.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等展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依恋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道德与价值观、亲社会与攻击行为,社会认知、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以及自我等方面的内容。5.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Frued);认知发展学派(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人类发展生态学派。12)、青少年期和成年期。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到17、18,将大学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西方大多数认为11、12—-21、22为青少年期(11、12--14、15早期,大致相当于初中;14、15---17、18相当于高中;17、18---12、22相7.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针对儿童):感知运动阶段(0-2认知发展靠动作);前运算阶段(2-6,儿童不具备守恒概念,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具体运算阶段(6-11,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8.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二元论阶段(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景象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相对性阶段(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观点);约定性阶段(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9.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10.性格和气质不同,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性格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与道德性。11.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友谊的发展(六大发展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社会比较;亲密)(二)大学生恋爱关系的发展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在常规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认识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它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组织,后者有时也包括元认知的体验)。第三章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1.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是当前璞接2.大学生的气质教育包含: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主义掌握其中的理论及大学生气质的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而是大学生应了解自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气质与职业指导;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的主义发3.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4.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是不同的,它是由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形成的反映个性本质属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5.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性格明显多元内倾型性格(外向、内向);独立型多于顺从型;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6.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系那个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与技能、实践三个要素构成。7.一般说来,大学生应该具有一下能力:自学、表达、操作、适8.关于智力结构问题:(1)二因素理论;(2)群因素理论;(3)智力三维结构理论;(4)多元智力结构;(5)智力三元理论(当代美国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与1986提出了人类质量的三元理论。主要包括质量的三个亚理论,分别是情景亚理论---阐述质量与环境的关系,表明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质量行为的内涵,即周围环境对个体智力具有制约作用;经验亚理论---讨论个体对任务或情景的经验水平与他们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币哦阿明一个人在完成新颖的任务、处理新的情况和自动对信息进行进行加工时,行为表现不同,则智力高低不同;成分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成分结构。)9.斯滕伯格把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10.美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测验者所获得实际年龄×100.11.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S:标准差/离散程度,15:全世界..差12.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13.能力的类型差异: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特殊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音乐家具备的曲调感、节奏感及音乐表象能一般能力的发展)14.能力的水平差异: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性别差异。15.大学生的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针对大学生的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上要因人施教(掌握学习;个别指示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16.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成为学习方17.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关于认知风格参照P.74表)19.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相信自己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构是由自己的额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发展;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表复杂切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自己的行为。20.焦虑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