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优秀课件_第1页
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优秀课件_第2页
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优秀课件_第3页
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优秀课件_第4页
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微生物与合理应用抗生素第1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超级细菌魅影

一名59岁男性印度籍瑞典人于2007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一家医院做了手术,2008年1月回到瑞典。在新德里住院期间,他使用了阿莫西林、丁卡那霉素、加替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2008年1月9日,从他的尿液中分离到一株KPN。后来发现,这株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携带一种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被命名为NDM-1。这就是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NDM-1。Timothywalsh---2009《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第2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超级细菌魅影

一类细菌的统称,对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抗生素均有强劲的耐药性:

MRSA(最著名的超级细菌,世界三大难治感染性疾病之一)

ESBLPDR-PAEPDR-ABAVRENDM-1第3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1941年青霉素的发现和提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抗生素使用较为集中的医院是培养超级细菌的温床。1975年182所医院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数的2.4%,1991年上升至24.8%。

------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第4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一个鲜明的对比:

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74%中国22%~25%美英等发达国家VS第5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第6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Thetimemaycomewhenpenicillincanbeboughtbyanyoneintheshops.Thenthereisthedangerthattheignorantmanmayeasilyunder-dosehimselfandbyexposinghismicrobestononlethalquantitiesofthedrugmakethemresisitant.”-------In1929Flemingsaid第7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菌治疗的附加损害”“附加损害”一词指的是抗菌治疗引起的生态学不良反应:选择出耐药菌株,出现不期望的发展:如耐药菌的定殖或感染。第8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对抗生素耐药菌的选择作用使用头孢菌素和喹诺酮导致的“附加损害”药物种类,选择的病原体第三代头孢菌素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产超广谱ß-内酰胺酶的克雷白菌耐ß-内酰胺类的不动杆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喹诺酮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喹诺酮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孢菌第9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耐药是选择出来的SandersCC,SandersWE.JInfectDis1986;154:792-800敏感菌落中存在着自发的突变菌株药物治疗给予抗菌治疗后,因为敏感菌株的相继死亡,突变菌株被选择出来在治疗过程中耐药成为临床表现耐药的克隆在过去曾是敏感的菌落中生长第10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共选择的一般机制对X敏感

(MIC<8mcg/ml)对X耐药(MIC64mcg/ml)X20mcg/ML对Y耐药

(MIC64mcg/ml)敏感菌落中存在着自发的突变菌株(同时对X和Y抗生素耐药)给予X抗菌素后,因为敏感菌株的相继死亡,突变菌株被选择出来耐药的克隆繁殖并成为临床表现,同时对X和Y耐药,即使没有使用Y抗菌素第11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细菌耐药的三个主要趋势1940-1960penicillin时代: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但逐渐出现了葡萄球菌耐药1970--------头孢菌素时代:革兰阴性菌,包括PAE、ABA1990--------万古霉素时代:革兰阳性菌耐药问题再次出现,MRSA、肠球菌感染增加,静脉导管的使用也使CONS感染增加第12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面临三大耐药问题G-β中的β内酰胺酶问题:ESBL、AmpC酶所致耐药问题MRSA继续增加,出现VRE非发酵菌耐药问题第13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菌药物滥用的最主要领域内科无指征预防使用:病毒性感染;无细菌感染征象的预防用药;放化疗病人的常规用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常规预防。外科:手术前常规预防用药;手术后使用率几达100%,且长期预防性给药;围手术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第14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微生物监测与合理用药关系检出致病菌,做到用药有的放矢。积累本地区耐药资料,观察耐药趋势,定期向临床发布-----真正提供经验用药依据。第15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耐药发生率和氟喹诺酮类使用量的关系Years第16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MRSA的发生率

与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关系第17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成员由来自专业领域、政府以及工业界的代表组成,其中包括微生物学实验室、政府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教育者、制药厂和微生物诊断制造商等,每年通过发展新的或修订已有的方法、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参数,不断地改进标准并优化对出现的各种耐药机制的检测。选用药物及敏感性判断依据第18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CLSI标准的制定

考虑了临床疗效、耐药的流行情况、减少耐药性导致的出现、价格、FDA规定、目前关于首选与次选药的公认推荐意见、以及其他需要考虑到问题。相类似的药物由于它们的解释结果和临床效力都很相似,因此不必重复试验,特别是在临床常规大量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按照其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分组,每一组药物有几乎一样的抗菌谱、解释标准,对于这些药物,交叉耐药和敏感是必然的,因此只需选择一种药物用于药敏试验。第19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结果报告敏感是指分离菌株能被使用推荐剂量在感染部位通常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第20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结果报告中介包括这些菌株,其抗菌药物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微生物药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株。“中介”分类意味着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具有临床效力(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或者可用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β-内酰胺类)第21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结果报告耐药是指分离菌株不被常规剂量用药通常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和/或证明抑菌环直径落在可存在某些特定的微生物耐药机制范围(如β-内酰胺酶),并且治疗研究显示药物对分离菌株的临床疗效不可靠第22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下列抗生素/微生物组合在体外可出现活性,但在临床上无效,不应报告敏感微生物不作为敏感报告的抗微生物药产ESBL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Ⅰ、Ⅱ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

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

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如AUG和亚胺培南

肠球菌属

氨基糖苷类(除外高浓度)、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第23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天然或固有耐药的菌属或菌种

有些菌属和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因此,若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敏感应予以怀疑,有必要重复药敏试验和重新鉴定菌种,同时,细菌天然耐药也可作为菌种鉴定的辅助手段之一。第24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菌属和菌种天然耐药全部肠杆菌科细菌糖肽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萘唑胺、喹奴普丁、莫匹罗星鲍曼不动杆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一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甲氧嘧啶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一代头孢菌素、可立斯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部单剂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黄杆菌属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一代头孢菌素克雷伯菌属、变异枸橼酸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摩根摩根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第25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普罗维登斯菌属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庆大霉素、萘替米星、妥布霉素、可立斯丁、呋喃妥因奇异变形杆菌可立斯丁、呋喃妥因普通变形杆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新、可立斯丁、呋喃妥因沙雷菌属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可立斯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一代头孢菌素流感嗜血杆菌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卡他莫拉菌甲氧嘧啶全部革兰阳性菌氨曲南、可立斯丁、萘啶酸肺炎链球菌甲氧嘧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除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外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低浓度氨基糖苷类李斯特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第26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易产生选择性耐药的抗生素和致病菌组合

某些抗生素容易诱导某些菌种产生耐药性,因此,应避免选择这些抗生素进行特定感染的治疗,或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这类抗生素。下表列举了主要易诱导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和致病菌组合。第27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耐药性动态观察

随着用Ⅲ代头孢菌素治疗时间的延长,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可发展为耐药。最初分离的敏感菌株在开始治疗3~4天内可变为耐药,因此对重复分离菌株应重新进行药敏试验。在长期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发生耐药,因此,初次分离的敏感菌株在治疗3-4天后可能发生耐药。测试重复分离菌株可能是必要的。

已经培养阳性的患者为何还要定期做重复的培养第28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耐药性动态观察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青霉素类药物若敏感则需提高治疗剂量。对这种感染,用单一抗菌药物常致临床治疗失败,应考虑增加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的第2种药物(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长期应用喹诺酮类治疗过程中,葡萄球菌属可发展其耐药性。因此,最初敏感的分离株在开始治疗3-4天后可以变为耐药,应对重复分离株测试药敏试验。

已经培养阳性的患者为何还要定期做重复的培养第29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特殊耐药表型MRSESBL克林霉素诱导耐药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第30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MRS对于苯唑西林敏感的SAU和CNS,头孢菌素、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药敏结果,按常规药敏结果解释标准进行报告。对于MRSA及MRS,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和碳青酶烯类,可能会出现体外有抗菌活性,但临床治疗无效。对于这些药物应该报告耐药或不发报告。第31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提示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被FDA批准用于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的其他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也敏感。青霉素耐药,苯唑西林敏感的菌株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青霉素耐药,但对其他β-内酰胺酶稳定的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相关的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对目前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因此,对很多其它的β-内酰胺抗生素敏感或耐药结果可以通过只检测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而得到。常规检测其他的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是不必要的。第32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高含量庆大霉素(每纸片120ug)或链霉素(每纸片300ug)的纸片可以用于筛选,耐药表明当青霉素(或糖肽类)联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时,不会对该肠球菌菌株产生协同效果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时,也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奈替米星和妥布霉素耐药如果高耐青霉素类、高耐氨基糖甙类、高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造成重症感染,如心内膜炎、脑膜炎、严重肺炎、败血症等,治疗非常困难第33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肠球菌应用高水平的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筛选试验,能够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与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其它的氨基糖苷类不需进行测试,因为它们对肠球菌的活性并不优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严重的肠球菌感染,如心内膜炎,需要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株)加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除非证明其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上述药物联合对肠球菌可起到协同杀菌效果。第34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抑菌环≥20mm的菌株对青霉素敏感(MIC≤0.06μg/ml),并经临床证实可以认为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头孢吡肟、头孢他美、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丙烯、头孢布烯、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泊肟、头孢唑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氯碳头孢和美洛培南敏感,所以不需要再测定这些药。第35页,共4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用药的建议重视病原学1、经验用药不可避免2、经验用药的基础是循证医学3、经验用药之前留取标本(血、尿、痰)4、有了病原学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