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成语_第1页
寓言故事的成语_第2页
寓言故事的成语_第3页
寓言故事的成语_第4页
寓言故事的成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寓言故事的成语寓言故事的成语篇1

1、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望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肯定很奇妙,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视察着,后来又静静走出来,当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特别恐惊。然而,老虎反复视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别本事,而且越来越熟识驴的叫声了。

老虎起先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渐渐靠近驴,越来越放纵,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特别愤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罢了!”特别兴奋。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似乎有德行;声音嘹亮,似乎有本领。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领,老虎虽然猛烈,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

2、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以擅长相马出名的人物,著有《相马经》。

《相马经》上记载:良马的样子是高额映日、四蹄圆实。他的儿子就手拿《相马经》,出去找寻良马。

他儿子一出门,望见了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良马,和《相马经》上说的大体相同,只是蹄子不圆实。”

伯乐了解儿子很蠢笨,只得转怒为笑说:“你找的这匹马喜爱跳,只是不能架车。”

3、好谀亡国

虢(guo)国的国君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看法,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最终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情愿顾及国君的,虢国的国君终于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没精打采,车夫抓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惊奇,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擦擦嘴问车夫:

“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

车夫回答说:“我事先打算好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打算呢?”

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打算,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国君不兴奋地又问:“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

国君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知我?”

车夫说:“您只喜爱听奉承的话。假如是提看法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看法,您肯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日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谁来给您吃的喝的了。”

国君听到这里,生气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赶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说话,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究竟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慈爱贤明白。”

国君很感爱好地接着问:“为什么慈爱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欢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全部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国君听了,心里舒适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莫非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非常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这时,车夫终于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渐渐从国君头下抽出自己的腿,换一个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终,这位亡国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了。

假如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指责看法,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非常可悲的。

4、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齐的蓝布新衣,打算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便利。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马上宁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打算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连忙上前挡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常常从父母那里学习学问,听取训诲。假如我们现在说一些欺瞒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瞒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信任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化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知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恳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当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5、兰子献技

古代,人们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靠着他所怀有的绝技求见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技艺。

只见这个兰子用两根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7把宝剑。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精确无误地去接不断下落的剑。7把明晃晃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番而过,而空中则总有5把宝剑像一个轮回的光圈那样飘然飘舞。宋元君看了这令人纷繁芜杂的绝技,特别惊讶,他连声喝彩道:“妙!妙!”旁边围观的人也无不拍手叫绝。宋元君非常快乐,立刻叫人赏赐给这个卖艺人金银玉帛。

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听说了宋元君赏赐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去求见宋元君。这一回,宋元君却不但毫无爱好,而且大怒说:“从前那个有绝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虽然他的技艺毫无用处,但是我仍旧赏了他金银玉帛。今日这个兰子肯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希望向我讨赏的吗?这种人实在可气!”

于是宋元君命人把那个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宋元君原来准备杀了那个人,后来又觉得他并无什么大的罪过,只把他关了一个月就放了。

一个只凭自己的喜怒来确定人的价值的昏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必定是没有原则的。假如凭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为他“识才”,那也是愚蠢的。

6、棘刺刻猴

燕王有保藏各种精致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颖 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宠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特别兴奋。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立刻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意的人才能看得见。假如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得偿所愿。”

不能立刻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办法。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须要有锐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肯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用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锋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假如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马上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办法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所终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快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才智;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相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7、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许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始终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知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焦急,拉住他的马,阻挡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旧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事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引劝说,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8、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打算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顺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喧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终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足的鞋子。他正打算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突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遗忘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抓紧回家去。他急连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连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非常懊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状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牢靠,我的脚是不行靠的。我宁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而那些不敬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9、夫妻妒影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假如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没细看,一见缸中有个女人,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嫉妒和生气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联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混蛋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过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抓紧跑过来往缸里瞧,望见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你究竟安的是什么心眼!”

“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从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有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

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行开交。

最终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忽然明白了大半,就叮嘱手下把缸打破。一个侍卫抡起大锤,一锤下去,葡萄酒从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来。不一会儿,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没有人影了。

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于是就相互致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时,毫不思索分析就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了,伤了和气。我们遇到怀疑的事,不要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

10、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殊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态特殊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确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他来到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发了呆,不知该怎样迈开步伐。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实在令人艳羡。于是等那人走过,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神,他就搞乱了左右,搞得他非常惊慌,哪还顾得了什么姿态。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国青年慢慢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缘由确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态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起先学习走路,肯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来的盘缠已经花光,自己一无所获,他非常懊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伐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样子好不狼狈。

看起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行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寓言故事的成语篇2

1、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方出了问题以后想方法补救,能够防止接着受损失。

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方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相宜。

3、守株待兔:原比方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胜利的侥幸心理。现也比方死守狭隘阅历,不知变通。

4、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方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依据。

5、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方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惊。

6、自相冲突:比方自我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7、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我的耳朵。比方自我欺瞒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8、庸人自扰: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方不必要的或缺乏依据的忧虑和担忧。

9、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方用自我不成熟的看法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看法或好作品。

10、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宝。比方没有视力,取舍不当。

11、叶公好龙:比方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事实上并不真爱好。

12、缘木求鱼:比方不懂事物已发展改变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3、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方事先实行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14、滥竽充数:比方无本事的冒充有本事,次货冒充好货。

15、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方见识狭窄的人。

16、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17、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须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寓言故事的成语篇3

晏安鸩毒

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马上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迟疑不决。

雁足留书

汉朝时期,苏武出访西域匈奴,被匈奴扣下。汉昭帝与匈奴和亲,要求放回苏武等,匈奴假称苏武已死。汉使又到匈奴,常惠买通保卫趁夜与汉使见面。

眼中之钉

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常常搜刮民脂民膏。

一举千里

西汉时期,刘邦当上皇帝后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听从张良的办法,

驿寄梅花

南北朝时期,陆凯与范晔是很好的挚友,两人常常书信往来。一年早春,陆凯遇到去长安的驿使,就折下一枝盛开的梅花,托信使带给远在长安的范晔,

移花接木

从前有个花匠辛苦一年赚不到什么钱,一天他突发奇想,他把两种一般花的枝条嫁接起来培育出一种美丽的花,卖了一个好的价钱。

一哄而散

清朝时杭州府仁和县财主袁凤宾的儿子袁绍芬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哥儿,他生性好赌,与赌家沈七欠下273银圆,

薏苡明珠

东汉初年大将马援率军远征越南,在交趾采了许多薏苡果子,该果子可以强身健体,反抗瘴气的侵袭,形态像夜明珠一样。

一团和气

宋代洛阳理学家程颢提倡“主敬存诚”的观念,表面上宣扬孔孟之道,事实上兼采佛老之学,他死后,文彦博给他题墓碑“明道先生之墓”,

一挥而就

公元1256年,20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