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九年级《鱼我所欲也》全文及翻译九年级《鱼我所欲也》全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这样相互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晰,给人的印象特殊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以下是我整理的《鱼我所欲也》全文及翻译,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鱼我所欲也》全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假如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假如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赛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行用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行以干呢?采纳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愿采纳;采纳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愿采纳。由此可见,他们所宠爱的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峻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情愿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生疏的穷人感谢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熟悉穷困贫乏的人感谢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莫非不行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丢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解释
(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害,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行用呢?用,采纳。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由于。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勿丧:不丢掉。丧:丢失。
(27)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8)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29)则:就。
(30)弗:不。
(3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32)呼尔:呼喝(轻视地,对人不敬重)。
(33)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叫卖着给他。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消失了严峻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叫卖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由于不吃被轻视所赐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34)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5)蹴:用脚踢。
(36)而:表修饰。
(37)不屑:因轻视而不愿接受。
(38)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9)何加:有什么好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40)宫室:住宅。
(41)奉:侍奉。
(42)得我:感谢我。
(43)得:通“德”,感谢。
(44)与:给。
(45)乡:通“向”,从前。
(46)已:停止,放弃。
(47)本心:本性,原来的思想,即指“义”。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见: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当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需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详细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状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状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宝贵就像熊掌比鱼更宝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见。这个主见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宝贵,在二者不行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假如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假如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开祸害(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宝贵,在二者不行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值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情愿采纳;通过这样的方法(指不正值的方法)就可以避开祸害(死亡),而有的人不情愿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丢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宝贵,在二者不行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简单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详细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假如是轻视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假如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污辱性的施舍。连无人熟悉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白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宝贵,在二者不行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行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险的状况下可以拒绝别人污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静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的确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由于给了所熟悉的穷伴侣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伴侣的感谢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时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缘由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由于贪求利禄而丢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行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当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傲岸的人,他不愿迁就,不愿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由于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打算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预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概充足,感情剧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共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爱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五五普法考试题及答案
- 油气管道保护工安全实操考核试卷含答案
- 有机硅生产工岗前技术理论考核试卷含答案
- 地毯剪花工冲突管理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珍珠岩制品工岗前实操知识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汉代纹饰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研究-以满城汉墓景区为例
- 白酒灌装工安全风险考核试卷含答案
- 宠物入门知识培训班课件
- 某超高层带裙房结构的转换桁架抗震性能分析
- 液化气体生产工持续改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幼儿园中国速度主题课件
- 学堂在线 极区航海导航保障 期末考试答案
- 初中诚实守信说课课件
- 医务人员思政教育
- 执业药师(药学)重点题库和答案分析2024
- 2025年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水利工程)》考试真题(后附专业解析)
- 体检中心健康宣教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Ⅰ卷(含解析)
-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 纪检干事考试题及答案
- 脑卒中中西医综合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