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9课件_第1页
基础生态9课件_第2页
基础生态9课件_第3页
基础生态9课件_第4页
基础生态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永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Tel/p>

E-mail:lyqlinda@163.com普通生态学GeneralEcology4/8/20231第四章群落生态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2群落种类组成§3群落的外貌和结构§4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4/8/20232§1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一、生物群落的定义二、群落的基本特征4/8/20233§2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性质分析最小表现面积优势种和建群种:

亚优势种:伴生种(companionspecies):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species):4/8/20235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高度:重量和相对重量:重要值注意相对指标与指标比的差异4/8/20236三、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类型α多样性:β多样性:

γ多样性4/8/20237§3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二、群落的外貌和季相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优势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三、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成层现象四、群落的水平结构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镶嵌性4/8/20239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ecotone)边缘效应(edgeeffect):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4/8/202310§4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1、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生物因素(竞争:生态位分化及排斥。捕食:泛化种、特化种)、干扰、空间异质性、岛屿化2、简述抽彩式竞争发生的条件?群落中有许多入侵断层能力相等和耐受断层中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这些物种中任何7天连锁酒店一种在生活史过程中能阻止后入侵的其他物种的再入侵。3、中度干扰假说和理由?4、干扰理论在生态管理中有何现实意义?5、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4/8/202311第二节生物群落的动态一、群落动态的类型内部动态、群落演替、生物群落的进化波动:限于群落的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4/8/202313二、群落的演替演替的概念群落演替(communitysuccession):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4/8/202314二、群落的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按基质性质,可以分为:水生演替旱生演替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可分为: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按群落代谢特征,可分为: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演替的划分类型4/8/202315典型撂荒地演替系列撂荒年限逐渐增加4/8/202317典型草原带功能群组成变化经典的演替模式4/8/202318演替模式中常用的几个概念演替系列:在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先锋种(pioneerspecies)和先锋群落(pioneercommunity):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具在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4/8/202319四、演替的方向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化环境的利用趋于充分生产力的提高群落中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强烈化新兴特有现象存在,以及对植物环境的特殊适应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下降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轻微改造残遗种现象存在进展演替逆行演替4/8/202321五、演替的顶极学说演替顶极的概念演替顶极: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演替顶极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也就是说,演替顶极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单元顶级学说。Clements为代表多元顶级学说。Tansley为代表演替顶级格局学说。Whittaker为代表4/8/202322五、演替的顶极学说单元顶极学说(F.E.Clements,1916)在任何一个地区内,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特征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7天连锁酒店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所有的演替系列最终都将趋向一个顶极群落(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而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总是趋向于中生型的生境4/8/202323五、演替的顶极学说多元顶极学说(A.G.Tansley,1954)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任何一个区域的顶极群落都是多个的,都可以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的,如土壤的湿度、土壤的营养特性、地形和动物活动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极、土壤顶极、火烧顶极和动物顶极等。4/8/202325五、演替的顶极学说单元顶极和多元顶极的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决定因素不同方向不同单元顶极学说和多元顶极学说实质上的差异是在开对于测定相对稳定的时间标准的差异,即以地质时间还是以生态时间。4/8/202326促进模型(facilitationmodel)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面促进了后来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和具方向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原生演替中。(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ABCD4/8/202329抑制模型(inhibitionmodel)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者难以入侵和发育,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序,各种可能都有,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一种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的生活史对策,因而难以预测。在该模型中没有一个物种可以被认为是竞争的优胜者,而是决定于先到该地,所以演替往往是从短命种到长命种,而不是由规律、可预测的物种替代。(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ABCD4/8/202330忍受模型(tolerancemodel)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演替途径上并不重要,任何物种都可能开始演替,但有一些物种竞争能力优于其它种,因而它最后能在顶极群落中成为优势种。至于演替的推进是取决于后来入侵还是初始物种的逐渐减少,可能与开始的情形有关。(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ABCD4/8/202331演替机制可定居的空间只有演替初期物种能定居所有生长到成体的物种能定居定居的首批物种改变环境环境不适于早期物种但较适于后期物种,早期物种被淘汰环境较不适于早期物种,但对于后期物种,既非较适宜,又非较不适宜环境不适于所有物种最后存留的物种是不再使环境有利于其它物种最后存留的物种能够耐受早期物种产生的环境变化,而其它物种无法耐受最后存留的物种阻止其它物种侵入,直到受到干扰为止干扰破坏顶极阶段演替开始促进耐受抑制顶极顶极顶极4/8/202332第三节、群落的分类和排序分类和排序的区别4/8/202333机体论学派分类个体论学派排序丰度地理范围大量的单一物种丰度地理范围4/8/202334一、植物群落的分类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

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作为分类依据中国植物分类系统单位

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高级单位)Vegetationtype、群系(中级单位)Formation和群丛(基本单位)Association。每一等级的上下再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和单位:4/8/202335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植被型组:如草地

植被型:如温带草原(植被亚型):如典型草原群系组:如根茎禾草草原

群系:如羊草草原(亚群系):如羊草+丛生禾草草原群丛组:如羊草+大针茅草原

群丛:如羊草+大针茅+柴胡草原(亚群丛)4/8/202336植被分类单位植被型:最主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如温带草原群系:主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如大针茅群系、羊草群系。群丛:基本单位。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优势种或共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4/8/202337植被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最高的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因而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植被亚型:辅助单位。根据优势层片或批示层片的差异划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丛生禾草草甸草原、根茎禾草草甸草原亚群系:辅助单位。根据次优势层片及其所反映的生境条件而划分。如羊草+中生杂类草草原,羊草+旱生丛生禾草草原群丛组:片层结构相似,而且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如羊草+大针茅草原、羊草+丛生小禾草草原。亚群丛:反映群丛内部在区系成分、层片配置、动态变化等方面出现的若干微细变化。4/8/202338中国植被的分类

《中国植被》(1980)将全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Suiteofvegetationtype),29个植被型,560多个群系,至少几千个群丛。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荒漠、冻原、高山稀疏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4/8/202339二、植物群落的命名群丛的命名习惯用联名法。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学名按照顺序排列。前面加Ass.不同层次用“-”相连如果是同一层,用“+”相连对草本群落,习惯用“+”4/8/202340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植物区系-结构分类系统,被称为群落分类中的归并法,以植物区系为基础。(都是以群落的种类组成为依据)群丛门群丛纲群丛目群丛属群丛亚群丛群丛变型亚群丛变型群丛相4/8/202341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双轨制分类系统根据群落动态发生演替原则的概念来进行群落分类的。群系型群系群丛单优种群丛群丛相组合集团季相层顶极群落系统演替系列系统演替系列群丛演替系列单优种群丛演替系列演替系列组合集群季相层4/8/202342群落的数量分类-多元分析技术、相似系数用植物种的数据(属性)去划分样方(实体),可以较客观地揭示出植被本身可能存在的自然间断。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数据去划分样方,可能揭示植被间断的环境原因。以植物种的分类与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出植被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用样方数据去划分植物种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种组,它本身可能反映出种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用样方数据去分割环境因素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环境梯度,反映不同环境之间的组合关系。以样方数据分割出的种组与环境梯度进行比较,可能找到种组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样的种组被称为生态种组。4/8/202343三、排序(自学)利用环境因素的排序,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序位,称直接排序或梯度分析。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称间接排序,又称组成分析。4/8/202344第四节、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及其分布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类型4/8/202345第四节、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及其分布植被(vegetation):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叫做这个地球的植被。森林草原荒漠冻原4/8/202346一、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1、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称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4/8/2023471、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以热量为主导,使植被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分布,称为纬向地带性。以水分为主导,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称为径向地带性。4/8/2023481、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地带性植被:指分布在显域地境上的植被类型。非地带性植被:不是固定在某一植被带,不是气候的指示者,它们的分布常常受制于某一生态因素。4/8/2023491、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律4/8/2023501、陆地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