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l_第1页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l_第2页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l_第3页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l_第4页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l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内容:子宫颈疾病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子宫颈癌滋养层细胞疾病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卵巢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性病变

乳腺癌现在是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子宫颈疾病

(DiseaseofCervix)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子宫颈癌现在是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慢性宫颈炎(ChronicCervicitis)发病情况:病因:生物因素: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物理因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疾病现在是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慢性子宫颈炎分型4型

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颈腺囊肿子宫颈肥大现在是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正常的子宫颈肉眼观:宫颈口表面粗糙不平,

红色、细颗粒状。1、子宫颈糜烂现在是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糜烂

真性糜烂:鳞状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缺损

假性糜烂: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取代。镜下:间质内慢性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粘膜腺体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糜烂愈复

非典型增生→癌变现在是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慢性子宫颈炎(镜下)出血VS正常的宫颈鳞状上皮淋巴细胞浸润现在是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鳞化乳头状糜烂现在是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头状糜烂现在是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Squamousmetaplasia现在是1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慢性炎症时由于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使局部粘膜上皮、腺体、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而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并有蒂与之相连的肉芽肿块。多见于鼻咽、子宫;2、子宫颈息肉属良性瘤样病变。炎性息肉:现在是1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息肉状物向粘膜表面突出,1个或多个,蒂可长可短,质地较软而脆,易出血,直径一般小于2cm,粉红色或粉白色。肉眼观:现在是1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Polypofcervix现在是1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结缔组织、腺体及血管增生并有炎细胞浸润。被覆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镜下:表面:内部:(肉芽组织成分和实质增生)现在是1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慢性炎症时增生的上皮或结缔组织压迫阻塞腺管,导致腺体分泌物潴留,腺体扩张成大小不等的囊肿物。3、子宫颈腺囊肿(纳博特囊肿,NabothianCyst)概念:现在是1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纳博特囊肿(大体)表面、切面有小囊肿,直径小于1cm,囊内含有清亮液体或粘液。肉眼观:现在是1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NabothianCyst囊肿壁被覆腺上皮为单层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镜下:现在是1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子宫颈结缔组织和腺体弥漫性明显增生形成子宫颈肥大。4、子宫颈肥大肉眼观:镜下:宫颈增大,质地变硬。结缔组织增生,腺体增生。概念:现在是1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白带增多;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炎症程度不同,白带的量、性质、气味及颜色不同。如乳白色粘液状、淡黄色脓性等。临床表现及临床病理联系:白带带血现在是1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ervicalepithelialdysplasiaandCarcinomainsitu)现在是2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属癌前病变,指上皮细胞在增生的基础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①细胞异型性,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②排列组合异型性,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1、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ervicalepithelialdysplasia)概念:

现在是2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异型细胞类似正常基底细胞或体积较小,大小不等,细胞核较大深染,核膜不规则,细胞浆稀少,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分裂。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l/3区。轻度不典型增生(I级):分级:根据非典型性增生的程度和范围分为:现在是2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中度非典型性增生(II级):异型性细胞占上皮层下的1/3-2/3,细胞异性明显,排列紊乱。现在是2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重度非典型性增生(III级):异型性细胞超过上皮层的下2/3,异型性更显著增多,上皮细胞层次消失,仅表层可见某些成熟的扁平细胞覆盖表面。现在是2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宫颈上皮内异常核分裂分别显示流产型核分裂(B)二级不对称核分裂(C)三级不对称核分裂(E)现在是2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原位癌的癌细胞由表面沿基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子宫颈腺体内,但仍未突破腺体的基膜。仍属于原位癌。2、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insitu)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性生长。原位癌累及腺体:概念:现在是2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近年来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CIN。根据非典型增生的程度和范围,分Ⅰ、Ⅱ、Ⅲ级。CINⅠ、Ⅱ级分别相当于轻、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3、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分级:概念:现在是2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图1CINⅠ级图2CINⅡ级图3CINⅢ级图1图2图3现在是2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0%2%98%CINⅠ级CINⅢ级自然消退注:非典型增生如合并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则癌变率更高(高危型HPV为16,18,33型)

转归CIN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CINⅡ级CINⅠ级停滞不动现在是2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NormalDysplasiaCarcinomainsituInvasivecancerBasementmembrane现在是3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好发部位: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带(移行带)SquamousepitheliumColumnarepithelium

现在是3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临床特征:用碘涂宫颈,变紫蓝者正常,不变色者为异常不变色者为正常,变白色者为异常血管吻合,红白夹花图象,提示有病变*在上述基础上必须行病理活检而确诊肉眼观无特殊形态改变(妇科普查的重要性)*Schiller试验:*阴道镜检:*醋酸试验:现在是3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红色:表层脱落细胞,蓝色:中层脱落细胞。CINⅠ:少量异型细胞,核大。CINⅡ:核边缘毛糙,核染色质增粗,胞浆嗜碱性。CINⅢ,异型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呈巢团状分布现在是3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三.子宫颈癌(CervicalCarcinoma)

婚姻

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糜烂、包皮垢。病毒

HPV感染(HPV16、18型)内分泌紊乱1、发病情况:是女性生殖系统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为多发,高峰年龄为45岁左右2、发病相关因素:现在是3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3、组织来源:鳞状上皮下的基底细胞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占90%)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非典型腺性增生腺癌(占10%)现在是3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子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带(移行带)4、病变及临床联系好发部位:多中心发生

多点活检SquamousepitheliumColumnarepithelium现在是3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大体分型(肉眼观)糜烂型外生乳头状、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现在是3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组织学类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CarcinomaofCervix(90%左右)子宫颈腺癌AdenocarcinomaofCervix(约10%)其它(少见)腺鳞癌现在是3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宫颈鳞癌(Squamouscarcinomaofthecervix)原位癌(前面已讲)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现在是3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早期浸润癌或微小浸润癌

少数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并浸润到基底膜下方的间质,浸润深度不超过5mm,癌条索无融合,没有血管浸润也无淋巴结转移。

多由CINⅢ级发展而来。临床无明显症状,多经妇科普查、阴道镜检及病理活检而发现。现在是4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早期浸润癌现在是4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浸润癌癌组织突破基底膜,明显浸润间质;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者。现在是4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镜下分型高分化鳞癌(20%)GradeⅠ中分化鳞癌(60%)GradeⅡ低分化鳞癌(20%)GradeⅢ浸润型鳞癌现在是4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Well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癌珠

现在是4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Moderately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现在是4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Poorly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现在是4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宫颈腺癌

(Cervicaladenocarcinoma)

分高、中、低分化。但以高或中分化腺癌多见。比鳞癌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占子宫颈癌的10%左右。镜下:现在是4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宫颈腺癌(高分化)癌组织由癌性腺体和间质构成;癌性腺体结构,形状大小不一,细胞层次增多,有异型性。现在是4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3)宫颈腺鳞癌现在是4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直接蔓延向上:侵犯宫体向下:侵犯阴道两侧:侵犯盆壁向前:侵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5、扩散现在是5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宫颈癌累及阴道累及膀胱、宫体现在是5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淋巴道转移为最重要最多见的转移途径

少见少数晚期患者可转移至肺、骨及肝血道转移:现在是5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6、临床分期(ClinicalStaging)

临床上根据子宫颈癌累及的范围分为0—Ⅳ期

(自学)现在是5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0期:原位癌Ⅰ期:癌局限于子宫颈

Ⅰa期:早期浸润癌(深度<5mm)Ⅰb期:浸润深度>5mm

Ⅱ期:癌侵犯阴道,但未达下1/3;侵犯宫旁组织,但未及盆壁

Ⅱa期:侵犯阴道,但无宫旁浸润Ⅱb期:有宫旁浸润,但未达盆壁Ⅲ期:癌侵犯阴道下1/3,或扩展至盆壁Ⅳ期:癌超越真骨盆,或累及膀胱或直或已发生转移现在是5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7.治疗原则Ⅱa期以前(含Ⅱa期):

根治手术(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Ⅱb期以后(含Ⅱb期):局部放射治疗现在是5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8、预后宫颈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可完全治愈Ⅱb期以后浸润癌5年生存率可达70%~90%现在是5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滋养层细胞疾病

(gestationaltrophoblasticdiseases,GTD)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现在是5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其共同特征为滋养层异常。患者血清和尿液中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含量高于正常妊娠,可作为临床诊断、随访观察和评价疗效的辅助指标。现在是5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葡萄胎

(Hydatidiformmole)

现在是5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概念(Concept)

又称水泡状胎块(bladdemole),是胎盘绒毛的一种良性病变。可发生于育龄期任何年龄,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女性多见,可能与卵巢功能不足或衰退有关。地区差异明显。欧美少见(约占孕次1/1500),东南亚及我国较常见,约为欧美国家的10倍。2、发病情况现在是6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是绒毛水肿形成的,壁薄,内含清亮液体,大小不等(绿豆大→1-2cm)。3、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完全性葡萄胎:肉眼观:部分绒毛呈葡萄状,仍保留部分正常绒毛,可见胎儿或附属物。部分性葡萄胎:所有绒毛均呈葡萄状,无胚胎或胎儿。宫腔内充满累累成串的白葡萄样物。现在是6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镜下观:1、绒毛间质高度水肿2、绒毛间质血管消失3、滋养层细胞增生

(葡萄胎的最重要特征)

(三大特点)异常出血HCG↑血\尿妊娠试验恶变卵巢黄素化腹部异常增大三无胚胎死亡现在是6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4、发病机制(自学)完全性葡萄胎:男性遗传起源,是一个无胚胎的妊娠。染色体异常起主要作用

现在是6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5、临床诊断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子宫超声检查80~90%:痊愈

10%:侵蚀性葡萄胎2-3%:绒毛膜癌6、预后现在是6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

侵蚀性葡萄胎

(Invasivehydatidiformmole)

现在是6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病变性质:生物学行为介于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之间2、与葡萄胎的主要区别: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甚至侵袭子宫外或远处器官转移(如肺、脑等)。现在是6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宫腔内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子宫肌壁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及紫兰色结节,可见肌壁缺损。肌层内有完整的绒毛浸润绒毛水肿,无血管滋养层细胞异型性更显著肉眼观:镜下观:3、病理变化现在是6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侵蚀性葡萄胎低倍镜可见绒毛结构,是它与绒癌的主要区别现在是6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SyncytialtrophoblastCytotrophoblast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及异型性均较葡萄胎明显

侵蚀性葡萄胎高倍镜现在是6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4、临床病理联系多次清宫后,子宫复旧不全(因肌层内含绒毛);HCG持续阳性或不降;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可出现远处转移灶,如肺、脑转移;大多数对化疗敏感,预后良好;有的转移灶可自然消退。现在是7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三、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现在是7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1、概述绒毛膜上皮滋养层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年龄:30岁左右青年女性常见病因:多继发于下列情况:葡萄胎(50%),流产(25%),正常分娩后(20%),异位妊娠后(5%)现在是7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肉眼观:肌壁内有出血坏死灶,蓝紫色结节,单个或多个,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穿透肌层导致肌壁缺损——出血、穿孔。腔内有肿块血肿样物子宫体积增大现在是7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无间质血管无绒毛结构无葡萄滋养层细胞明显异型性似细胞滋养层细胞似合体滋养层细胞

镜下:三无+肿瘤细胞特点异常出血HCG↑血\尿妊娠试验卵巢黄素化现在是7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3、扩散绒毛膜癌恶性度高,易局部扩散:子宫颈、阴道壁、输卵管、阔韧带等。

侵蚀血管能力极强,极易经血道转移顺流肺、脑、肾逆流阴道外阴结节现在是7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绒癌侵犯血管现在是7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子宫绒癌转移至阴道,可见到呈圆形出血性结节(↑)。现在是7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4、治疗与预后以前,手术治疗为主,多在一年内死亡。现采用化疗,死亡率已降至20%以下,部分可以治愈(肺转移灶均可消除)现在是7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滋养细胞肿瘤小结共同:绒毛间质血管消失、水肿

滋养层细胞增生、HCG↑不同:有无宫壁深层浸润和转移!共同:浸润、转移、HCG↑不同:有无绒毛结构!葡萄胎与恶葡的异同点恶葡与绒癌的异同点现在是7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卵巢肿瘤

现在是8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卵巢胚胎学、组织解剖学和内分泌功能极其复杂,由其发生的肿瘤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分类的方法也很多。目前主要依照其组织发生分为三大类。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现在是8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上皮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粘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一、上皮性肿瘤(根据囊内容物)(肿瘤性质)(肿瘤性质)现在是8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浆液性肿瘤(Seroustumor

)最常见,多见于20~40岁,多为单房。良性60%,交界性15%,恶性25%。命名要求:浆液性、单房或多房、乳头状、囊腺瘤,囊内壁有乳头者易恶变现在是8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卵巢浆液囊腺瘤肉眼观:体积较小,可见双侧,多见单房,囊内含清亮液体,囊壁多有乳头。现在是8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Papillaryserouscystadenoma乳头现在是8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Serouscystadenoma镜下:肿瘤表面被覆单层立方上皮,形态一致,无细胞异型性。现在是8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肿瘤呈乳头状生长。乳头现在是8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肉眼观:乳头状结构较多。低度恶性,介于良恶性之间。卵巢交界性浆液囊腺瘤现在是8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镜下:上皮增生活跃,层次增多达2-3层,轻、中度核异型,核分裂像易见,但无间质破坏和浸润。现在是8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肉眼观:伴有实性区的囊肿,实性区质地松脆,易出血坏死,囊内外到处可见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组织,并侵入邻近部位。镜下:细胞层次超过3层,细胞异型性明显,复杂的腺体和乳头,有出芽、搭桥及实性巢区,间质浸润。可见砂粒体。根据乳头或腺体分化程度可分高、中、低分化腺癌。浆液性性囊腺癌现在是9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粘液性肿瘤(Mucinoustumor)较浆液性少见,常为多房性,良性80%,交界性10%,余为恶性,发病年龄及命名要求同浆液性。现在是9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粘液性囊腺瘤肉眼观:体积大小不一,多房,内含粘液,囊壁光滑。现在是9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Mucinouscystadenoma镜下:肿瘤呈多房性,囊壁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于基底部,核的上部充满粘液。无细胞异型性。现在是9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粘液性囊腺瘤,包膜完整,体积往往较大,手术时如果操作不当,易引起囊壁破裂,囊内粘液性内容物种植于腹腔,造成腹腔广泛的种植性转移(医源性种植),预后差,良性肿瘤导致了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现在是9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特点与浆液性相同。只是囊内所含内容物不同。现在是9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肉眼观和镜下表现均与浆液性囊腺癌相似。最主要的区别是癌细胞分泌物性质不一样。另外,粘液性囊腺癌一般不无砂立体出现。粘液性囊腺癌现在是9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9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区别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大体体积体小、双侧小→很大切面单房多房囊内容清亮液粘液囊壁多有乳头多光滑现在是9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囊壁上皮镜下影响单层立方/矮柱状,核居中,胞浆红染。单层高柱状上皮有粘液,核位于基底部,胞浆疏松透亮。破裂(腹膜假粘液瘤)生长活跃易恶变现在是9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注意:

卵巢肿瘤因位于腹腔,不易早期发现,尤其是恶性易引起腹腔广泛种植转移,目前,定期腹部B超普查已受到高度重视,以便早期发现。现在是10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概述:起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和间质组织,分别在男性和女性衍化成各自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颗粒细胞瘤性索间质肿瘤卵泡膜细胞瘤支持-间质细胞瘤现在是10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肿块呈囊实性,有包膜,切面黄白色,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瘤细胞排列

①微虑泡型菊形团或腺泡状,中间有均质红染物,称Call-Exner小体②弥漫型

③梁索型病理变化及临床:大体:镜下:瘤细胞形状较小,大小一致,胞浆少核膜清楚,核沟,葵花子样核。(一)颗粒细胞瘤(granulosacelltumor)现在是10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青春期前(儿童):性早熟,过早出现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初潮提前。属低度恶性肿瘤青春期后(成人):子宫内膜增生,月经紊乱。瘤细胞产生雌激素现在是10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雌激素分泌比颗粒细胞瘤多,并发子宫内膜癌的机会比颗粒细胞瘤高。(二)卵泡膜细胞瘤(thecoma)1、特点:良性肿瘤,常与颗粒细胞瘤混合存在多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现在是10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肉眼观:肿块圆形,分界清楚,切面色黄镜下:肿瘤细胞似正常的泡膜细胞,短梭形,核卵圆形,胞浆空泡状。瘤细胞排列紧密,束带状,不规则交错分布或漩涡状2、病理变化:现在是10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10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瘤细胞由成束的梭形细胞组成,胞核居中,中等量的胞浆淡染,间隔纤维增生与玻璃样变性。肿瘤脂肪染色阳性(油红O染色),瘤细胞胞浆中含有丰富的中性脂肪。现在是10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卵泡膜颗粒细胞瘤现在是10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生殖细胞肿瘤良/恶性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性癌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现在是10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畸胎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根据分化程度分为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良性多见,囊性多为良性,实性为恶性现在是11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三个胚层成熟组织构成

外胚层

表皮、毛发、皮脂、牙、脑

中胚层

结缔组织、软骨、骨、血管

内胚层

消化/呼吸道上皮、甲状腺

常见:皮肤/附属器、脂肪组织、平滑肌1、成熟畸胎瘤多为囊性,内含皮脂样物,毛发、牙、骨质,囊壁上常有一突起的结节,称头节肉眼观:镜下:现在是11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成熟畸胎瘤(大体)现在是11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毛发结肠腺软骨组织(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成熟畸胎瘤现在是11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皮脂腺

表皮成熟畸胎瘤现在是11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未成熟畸胎瘤多为实体性肿块,夹杂有囊性部分肉眼观:现在是11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镜下:三胚层分化而来的未成熟组织混合组成,多为未成熟的神经组织及各种胚胎性组织(骨、软骨、肌肉)。现在是11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腺疾病

乳腺癌乳腺增生性病变现在是11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现在是11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正常乳腺小叶现在是11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proliferativechangeofbreast)

现在是12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乳腺纤维囊性变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25~45岁妇女常见,发病多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孕激素↓雌激素↑)。现在是12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肿块,界不清,可单发,也可双侧乳房多发,可有隐痛或刺痛。1、临床表现:肉眼观:双侧,多灶小结节性分布,界不清;切面囊状,大小、数目不等,含半透明、浑浊的囊液,有时可钙化。2、病理变化:现在是12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腺纤维囊性变(肉眼)现在是12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小导管扩张呈囊状,上皮可立方或柱状→扁平→消失;常伴大汗腺化生。2)导管上皮增生,可形成乳头。3)小叶的腺泡数目增多,腺泡上皮增生。4)纤维组织增生,并常有淋巴细胞浸润。镜下观:注意:囊肿伴有上皮增生尤其上皮异型增生时,视为癌前病变。根据是否伴有末梢导管和腺上皮增生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现在是12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根据上皮增生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增生上皮增多不明显,无异型中度及重度增生(旺炽性增生)无异型、肌上皮存在1.5-2.0倍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有异型、肌上皮存在5倍原位癌异型明显、肌上皮消失10倍现在是12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钙化灶乳腺纤维囊性变(镜下)现在是12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Fibroadenosis大汗腺化生现在是12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腺纤维囊腺病导管上皮细胞轻度增生导管上皮细胞中重度增生现在是12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导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

乳腺纤维囊腺病现在是12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硬化性腺病小导管上皮腺泡上皮肌上皮增生小叶内间质明显增生+2、病理变化肉眼观:灰白色,质硬,与周围界线不清。1、特征现在是13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小叶轮廓可见诊断为良性病变上皮双层结构、肌上皮存在的标准小叶中心区细胞成分多于周边区,中心区为狭窄的小管(纤维组织增生压迫),周边区常为扩张的小管镜下:现在是13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硬化性腺病现在是13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硬化性腺病现在是13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乳腺癌

(Carcinomaofthebreast)

现在是13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

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欧美国家常见,我国亦呈逐年增高,且有城市化、年轻化、知识化趋势,50%发生于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乳头附近)。现在是13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左乳外上象限现在是13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组织发生:乳腺导管、乳腺小叶

2、病变类型及特点:按组织发生导管癌(75%)小叶癌(25%)

按是否浸润非浸润性癌(15%~30%)浸润性癌(70%~85%)现在是13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3、分类浸润性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非浸润性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特殊类型:乳头Paget病伴导管浸润癌、典型髓样癌、黏液癌粉刺癌非粉刺导管内癌乳头Paget病伴导管原位癌现在是13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一)非浸润性癌1)

发生于小叶中小导管

2)

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3)管壁基底膜完整4)

导管肌上皮消失5)原位癌可发展到浸润癌,但不是所有都发展为浸润癌1、导管内原位癌(占乳腺癌的20-25%)特点:现在是13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粉刺癌(Comedocarcinoma):

肉眼观:多位于乳腺中央区,临床肿块明显,质地较硬,切面可见扩张的导管内含有灰黄色软膏样物质(坏死物),挤压时可由导管内溢出,状如皮肤粉刺,故名。现在是14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粉刺癌坏死物1)癌细胞体积大、胞浆嗜酸性;2)核不规则,核仁明显;3)细胞排列呈实心团块。中央有大的坏死灶。

镜下:现在是14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非粉刺性导管内癌(noncomedointraductalcarcinoma):肉眼观:切面挤压时无粉刺样物1)癌细胞比粉刺癌细胞小,细胞异型性小2)细胞常单层排列、肌上皮消失失去双层结构,可构成乳头状癌、筛状癌和实性导管原位癌等。3)周围无明显纤维化,无或极少坏死。镜下:现在是14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导管原位癌钙化现在是14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筛状型乳房导管内癌现在是14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导管内原位癌的转归预后良好导管内原位癌需历经几年或十余年,约30%的可发展为浸润癌。现在是14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小叶原位癌组织来源:小叶终末导管及腺泡的上皮。70%为多中心性。

肉眼观:

不形成可触及包块,通常作乳腺其他包块时发现。(因为癌灶小而分散)

发病年龄:多发生于绝经前期,平均42-46岁。

病理变化:现在是14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小叶体积增大,但小叶轮廓尚存。2)小管高度扩张,其中充满单一松散排列的癌细胞。3)癌细胞较小,一致。圆形核。病理分裂象少。4)腺管失去双层结构和柱状上皮特点。肌上皮消失,但基底膜完整。镜下:现在是14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小叶原位癌现在是14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二)浸润性癌

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lobularcarcinoma)特殊类型:典型髓样癌,粘液癌,乳头Paget’s病伴导管浸润癌现在是14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ductalcarcinoma)

发病情况: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70%;组织发生:由导管内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发展而来;临床表现:可触及明显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较硬,固定不动,乳头下陷或乳腺皮肤呈橘皮样外观。现在是15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灰黄色、坚硬、切面有硬粒感,无胞膜。2)肿块边缘不整,有放射状灰黄色小梁从癌实质向四周脂肪组织伸展,呈树根状或蟹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3)晚期可形成溃疡,及侵犯筋膜及肌肉肉眼观:病理变化:现在是15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浸润性癌(肉眼)肿块边缘不整,癌实质呈树根状或蟹足状向四周脂肪组织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现在是15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浸润性癌(肉眼)灰黄色、质硬,乳头下陷,皮肤呈橘皮样外观。现在是15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镜下:1)单纯癌(carcinomasimplex)2)硬癌(scirrhouscarcinoma)3)髓样癌(medullarycarcinoma)(非典型性)根据癌实质和纤维组织间质的不同比例分为:现在是15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单纯癌癌实质:纤维组织间质=1:1现在是15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髓样癌癌实质:纤维组织间质>1:1现在是15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硬癌癌实质:纤维组织间质<1:1现在是157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2、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lobularcarcinoma)

发病率:约乳腺癌的占5~10%,多见于老年妇女。组织发生:由小叶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可触及明显肿块,质地较硬,20%可双侧发生(应引起注意)。

预后:

较差。

现在是158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1)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中2)癌细胞较小,大小一致,胞浆很少,

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

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边缘不清,质坚硬,切面灰白色现在是159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浸润性小叶癌现在是160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3、特殊类型癌种类很多:典型髓样癌佩吉特病(Paget)病粘液癌

现在是161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典型髓样癌

镜下:癌实质明显多于间质。且间质中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预后:比非典型髓样癌好。

现在是162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仅见湿疹样颗粒,不形成肿块,有时有液体渗出;多发乳头乳晕处,沿乳腺导管向表皮生长,多在大导管内;癌细胞大,胞浆透亮,又称Paget细胞。Paget细胞现在是163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腺癌的扩散及转移

局部扩散:乳腺实质、乳头、皮肤、筋膜、胸肌及胸壁淋巴道转移:外上象限及中央区→同侧腋窝淋巴结

内上、内下象限→内乳动脉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血道转移血道转移现在是164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乳腺癌与雌、孕激素受体乳腺是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靶器官、正常乳腺上皮具有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癌变后的细胞可有可无上述两种受体,目前临床上对此两种受体的检测已成为常规。现在是165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受体检测的意义有:评估乳腺癌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受体阳性者可采用受体拮抗药治疗,效果好受体阳性者(受体依赖型)预后好现在是166页\一共有196页\编辑于星期四临床治疗及预后

以往:主要为乳腺根治术(切除乳房、胸大小肌及部分肋骨甚至胸膜)+腋窝淋巴结清扫)。

现在:先细针穿刺确诊,然后行放疗+化疗,待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