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国家农田污水灌溉的效益、问题及解决措施,农田水利论文污水灌溉是指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灌溉和地下水库回灌。我们国家是全球水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每年有360多亿吨城市污水排入河流,造成宏大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用污水灌溉农田,作物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污水中含的有机物、氮、磷、钾等物质,将产生宏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也一直在增加,十分是在一些缺水地区,污水资源化的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为、专家和学者所关注。1国内外污水灌溉现在状况在污水灌溉方面,西方国家起步较早,技术也较为成熟,代表国家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以色列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率高,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收集率达91%,57%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仍用于农业灌溉和园林草地灌溉,每年约有3亿立方米。为了改良农村生活环境和水源水质,日本从1997年开场实行农村污水处理计划,到当前为止,已建成约2000个污水处理厂,而且多数采用日本农村污水处理协会研制的JARUS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废污水各项指标都到达污水处理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稳定,多数是引入农田进行灌溉水稻或果园。我们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场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60年代初,全国污灌面积有4.2万公顷。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污灌面积也迅速增加,至当前为止,污灌面积300万公顷,90%分布在北方地区,污水已成为很多城郊农田不可缺少的灌溉水源。我们国家污灌技术的研究重点还在于污灌对作物与土壤的影响方面。2我们国家农田污水灌溉的效益我们国家污水灌溉的效益主要综合具体表现出在节水、节肥、增收、环保四个方面。根据我们国家19761982年污水灌区环境质量普查总结(全国污水灌区农业环境质量普查协作组,1984),被普查的37个不同类型污水灌区,占有污水排放总量747256万吨/年,灌溉用量143517万吨/年,污水总灌用率19.2%,灌溉总面积37.99万公顷。污水中速效氮、磷肥相当于1.66亿斤硫氨和6000万斤磷酸钙,估计每年污水肥效增产粮食6亿公斤。以西安市沣惠灌区为例,以前是引沣河水的清水灌区,1953年开场引污水灌溉,以后新建了污水库、渠,逐步发展成为以城市污水为主的大型灌区,共灌土地1.51万公顷,年消耗污水量达4200万吨。同样,沈抚污水灌区是以石油化工废水为主的污水灌区,灌溉开场最早,1957年新建李石寨干渠,1960年后又修建沈抚干渠,共灌溉1万公顷农田,以稻田为主,在东北地区实现了水稻稳产高产,在灌水量大的上游地带,不施肥可保证水稻6吨/公顷的高产。其他多数灌区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污水灌溉是很多城郊乡村农业发展、不断走向富有道路和保证供应城市的基础生产条件之一。3污水灌溉产生的影响3.1农田土壤污染污水中铁、锰、钙和有机与无机胶结物质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钙质土壤多年灌溉污水而不注意深耕时,耕层下面会逐步淀积铁、锰、钙等物质,逐步硬结起来。而三氯乙醛通常由农药厂污水中排出,在冬季或早春季灌溉后不引起麦苗立即死亡,但当返青时逐步枯死或麦苗只分蘖减产,不拔节,严重减产。重金属的危害更为严重与持久。当前我们国家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0.2亿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华而不实工业三废污染耕地0.1亿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3.2对地下水的影响无节制的污水灌溉再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将使地下水中的含盐量逐步增加,十分会使地下水中得NO3含量增加,使污灌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北京市一些地区地下水的总硬度、矿化度、混浊度和氨氮含量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65%的井被检出氨氮和亚硝酸盐,讲明这些井的水质已遭到了污染或正在污染,全市地下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3.3对农业的影响污水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如今有害物质被作物吸收后会构成减产和品质下降。酸、碱可引起农作物急性死苗,氮肥厂排出的含高浓度的氮和氰化物的污水和制药厂排出的磺胺类物质,也将引起急性死苗。污水灌溉对农产品品质影响已收集到一些投诉意见,如反映石油废水灌溉的稻米色泽变暗,米质粘性变差,米易碎,米饭有矿物油味等。3.4对环境的影响城市污水含粪尿等生活污物,即便经过沉淀、发酵等初级处理,水质污染程度仍然很高,成分复杂,而且有污水特有的恶臭,容易滋生蚊蝇,污染大气,如管理和使用不当还会污染水源和土壤。污水灌溉已成为我们国家农村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5对健康的影响污水灌溉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多种途径:一是污水灌溉导致地下水遭到污染,通过生活饮用水而使人体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反响;二是污水灌溉造成土壤和作物污染,使得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积累,进而导致多种慢性疾病;三是污水灌溉带入农田的污染物大于农田的自净能力时,则华而不实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病菌、寄生虫卵等会对该地区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4农田污水灌溉存在的问题4.1对污水灌溉的认识不全面对污水灌溉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化学污染的认识还不全面,对污水不加区分地进行灌溉使用,往往会对土壤造成不可修复的毁坏。据1994年中国环境报报道:由于不适当的污水灌溉已使66万公顷耕地遭到重金属和有机化学物质污染。1997年8月辽宁省昌图县2666.7万公顷水稻全部受水污染死亡,牵涉到1.7万人的生活。4.2污水灌溉的管理不到位当前污水灌溉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灌溉水质超标,这既与污水超标排放有关,也与污水处理不到位有关,造成的结果是排往农田的污物总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由于污灌水质无人监督,灌溉部门没有按标准检验把关,在某些排污地区,污水灌溉已成为当地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着污灌区的饮水及粮食安全。污水灌溉问题牵涉水利、农业与城建、环保等部门,城市污水排放属于城建、环保部门管理,而污水灌溉利用属于水利部门,多头无序管理的构架往往不但不能构成合力反而会造成构成部门间管理上的漏洞。5针对当前农田污灌应采取的措施5.1做好污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污水灌溉不同于常规清水灌溉。污水灌溉条件下常规的作物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已不适应,应该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有关科研气力,对此进行深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包括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成分在土壤水植物系统的运移、合理的灌溉制度、不同污水类型之典型成分分析及其污水灌溉水质标准、转化与积累规律,还应研究不同污水类型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污水灌溉农田水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监测技术手段。除此之外,还应充分研究怎样利用生物资源的遗传变异性,根据不同作物的耐污特点和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能力,进行作物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到达利用污水的目的。5.2做好污水灌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污水灌溉管理体系,尽快在跨部门间成立有关污水管理的协调机构。在污水灌溉区建立水土环境监测体系和水环境信息网,完善污水灌溉水质标准及其施行方案的落实;实现对污水灌溉区的规范化管理,从组织管理上保证污水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参考文献[1]古智生.以色列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节水灌溉,1999.6.[2]曾令芳,吴小亮.国外污水灌溉新技术[J].节水灌溉,2002.3.[3]胡焱.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及对策[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电网工程设计考核试卷
- 涂料行业新技术展望考核试卷
- 办公室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考核试卷
- 笔的笔身材料创新考核试卷
- 珠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建筑构造与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临床技能综合训练(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剑桥商务英语(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西片区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健美操主项实践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铲车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反兴奋剂知识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高中专题班会模范课件展示
- 家庭教育指导师模拟题07附有答案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下册第十课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课件
- Whose-dog-is-itPartB-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2023年福建省考评员考试题
- 肿瘤预后评估的新标准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