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当代西方史学第1页/共39页
第十三章
心理学理论与当代西方史学第2页/共39页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一,弗洛伊德的发及其与历史研究(一),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法(二),弗洛伊德对历史研究的探索第3页/共39页(一),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法1,无意识理论催眠自由联想
第4页/共39页无意识的两个来源:先天本能;后天经历受到压抑排斥从而进入无意识。梦的解释:梦与神经症状一样,是(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第5页/共39页2,性的动力作用泛性论第6页/共39页3,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快乐原则”,本能的中心所在。自我——“现实原则”,调节个体与外部的关系,以保持人格的和谐。超我——“理想原则”,人格中的道德监督,文化的传递,属无意识范畴。第7页/共39页
(二)弗洛伊德对历史研究的探索
1,俄底普斯情结
第8页/共39页2,对童年经历的注重第9页/共39页3,《列昂纳多·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第10页/共39页4,弗洛伊德对历史研究的积极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的心理的,认为人的童年经历与家庭状况对人的后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第11页/共39页4,弗洛伊德对历史研究的积极影响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历史学家认识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机开辟了新的领域。第12页/共39页4,弗洛伊德对历史研究的积极影响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构成理论包含将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同外部条件联系起来的合理因素,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基础。第13页/共39页二埃里克森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自我心理的注重(二)《青年路德》(三)埃里克森史学研究特点第14页/共39页
(一),对自我心理的注重1,心理八阶段说: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幼儿、幼童(3—4岁)、学童、青春期、青年、成年、老年第15页/共39页(一),对自我心理的注重2,“自我同一”(identity)与“角色紊乱”(roleconfusion)第16页/共39页
(二),《青年路德》第17页/共39页(三),埃里克森史学研究特点第一,他承认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都可以发展变化,从而摆脱了弗洛伊德将童年经历的重要性加以绝对化及必须追溯童年的教条错误,并在实践上拓展了心理史学传记发展的道路。第18页/共39页(三),埃里克森史学研究特点第二,他承认个人与周围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大体上纠正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因素决定论的错误。
第19页/共39页
第二节心理史学在美国的
兴起与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一,威廉·兰格的号召与心理史学在美国的兴起
1,威廉·兰格的号召与心理史学在美国的兴起
第20页/共39页2,美国心理史学状况
(1)历史人物研究:将精神分析理论教条化而导致的各类批评第21页/共39页2,美国心理史学状况(2),托马斯·科胡特与《德国的影象——对德皇威廉二世的探究》第22页/共39页2,美国心理史学状况(3),群体史研究:家庭史、儿童史;群体史与多学科综合研究第23页/共39页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1,行为主义心理学2,戴维·麦克莱兰与特征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与认知不协调理论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第24页/共39页1,行为主义心理学社会学习论
第25页/共39页1,行为主义心理学集团压力理论第26页/共39页1,行为主义心理学服从权威理论第27页/共39页2,戴维·麦克莱兰与特征心理学特征,就是指构成人格(个性)的成分,就是人们在智力、气质和动机等方面的特点第28页/共39页2,戴维·麦克莱兰与特征心理学经济增长的快慢恰好与成就动机的强弱相应,而且经济增长的快慢总是以成就动机的强弱为其前兆第29页/共39页3,认知心理学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心理学:重点研究内容是人如何接受、加工和利用信息;“信息加工心理学”。第30页/共39页3,认知心理学与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当人认知系统中的不和谐状态被打破,产生了互相矛盾的认知时即为认知不协调,由此产生出一系列减轻或消除认知不协调的办法第31页/共39页认知不协调理论“有选择地”领悟新信息,歪曲或改变新的认知。改变原来占主导地位的认知,使之与新认知相一致人们先被诱惑去采取违反意愿的行为,然后改变原来认知的可能性
第32页/共39页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第一,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所应理论的可以验证性,使它具有较大说服力,因而对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利的;精神分析理论——理论的无法验证或间接验证性,导致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第33页/共39页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
第二,非精神分析心理史学:主要是成年人的行为,不要求追溯童年的经历,这与一般历史学的要求完全吻合,因此所需材料较易满足。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仍然十分重视童年的经历,这本身使它经常面临着材料不足的问题。第34页/共39页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第三,共同点是,都可以开辟新的史料来源,如从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传说和神话中析解出对研究历史有用的资料等;从传统的历史资料中发掘出一般历史学无法得到的新信息。但在一般史学家和读者大众面前,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因其所用理论的可验证性,所以它对史料的利用和解释往往比精神分析心理史学更易于为人接受。第35页/共39页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第四,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对历史的解释缺乏时间上的连贯性,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则十分注意所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的前后连续性。因此精神分析心理史学既符合客观历史发展的进程,也符合一般历史学家的思维方式。这是至今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无法赶上或超过精神分析心理史学的根本原因。第36页/共39页4,史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与非精神分析之比较第五,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即使具有某些试验科学的优势,但对人的解释机械而肤浅;精神分析的心理史既能以理论作为其研究的主导精神,又善于从具体情况出发从事个案研究,因此具有锐利的深刻性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安置房转让合同
- 2025年终止患病职工的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合同终止补助费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技术许可合同案例分析
- 2025国内产品销售合同
- 2025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5河北工商房屋租赁合同
- 2025【标准汽车租赁合同】正式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广告赞助合同范本
- 2025茶叶购销合同书范文2
- 2025办公室租赁标准合同范例
- 工业机器人双线码垛工作站设计
- 各国材料对照表
- 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浙江超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零碳智能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露营地评定标准
- 儿童滑膜炎护理查房
- 水闸安全鉴定综合报告
- 2024年蚂蚁云客服支付宝云客服工作证客户工作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酒店水单模板
- 部编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
- 社会单位1234+N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评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