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第1页
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第2页
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第3页
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第4页
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

文体不限与明确文体_出题思路背后的考量

提及高考作文,坊间多有调侃,曰: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

一、命题形式变迁

一般而言,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主要有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19511999年主要是命题作文一统天下;19992023年话题作文大放异彩;2023年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上海开始采用材料作文;20232023年开始出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局面,话题作文逐渐降温。对文体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文体多要求为"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000年为"文体不限',2023年至今为"文体自选'。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好多地方的高考作文已经明确提出了文体限定。譬如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写探讨文或记叙文,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同样也要求写探讨文或记叙文,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写探讨文,2023年、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中都要求明确文体。

文体要求的回归充分表达了命题者对高中生探讨、记叙、说明能力的重视,也是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敲响了警钟,对我们平日的作文训练和考场上的写作有了一定的要求,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考试说明》规定的高中生能"写记叙文、探讨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体',这也是高考作文的一贯要求。

高考作文的要求,从最初的大行其道的"话题'作文,到明确限制为探讨文,再到后面出现书信体等文体,进而变成不限文体,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其表现的是出题者出题意图的转变。不限文体,试图让考生更能说话,更好说话。俗称:有话说,说好话。显然,出题者试图为考生开启更广阔的空间,让考生有更多发挥空间。

然而,虽然不限,但依旧是高考考生主要选择的文体形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如何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让阅卷者感受到考生的水平能力,探讨文毫无疑问是最正确选择。但由于不限文体,考场探讨文也开始了忽略文体的状况。文体不清,文体意识薄弱。

二、文体意识基本概念

那么,何谓文体意识?童庆炳认为: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而文体意识,则是对这种文本体式的明确的认知。能否区分是否为该种文体,知道如何运用该种文体进行创作。简而言之,应当具备明了的"文体感觉'。王元臣认为,"文体感包含文体体裁规模方面的形式感,文体语言方面的语体感,结构层次方面的文序感,内容、主题乃至文化方面的意蕴感,还有对文体风格方面的把握和感受。'即不同的行文方式、具体内容、主题表达乃至文化精神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章体裁,创应当明确把握。陶东风的观点很具有总结性:文体意识是长期文化熏陶下产生的对某种文体的意识。

简而言之:文体意识是对将要创作的作品的语言、内容、主旨和行文方式有相对明朗的认知的创作意识或心理图式。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卷高考试卷的作文题的用词出现了变动。2023年"自拟标题',此后拉下了"不限文体'的大幕。2023年写信,明确为书信文体。2023、2023、2023、2023四年间,题目表达皆为"明确文体'。2023年,题目中明确为"发言稿'。

三、转变原因和明确方式

为何出现这种转变呢?显然出题者已经意识到在高考写作之中,学生的文体意识不清的文体。文体意识不清,只是在表达上不好看,"四不像'吗?李烨青认为远没那么简单。她认为:文体意识的缺失,一方面让学生写作无力,一方面让教师教学无法。写作无力表现在构思时无从构建,写作时没有重点;教学无法表现在不明所以,无从着力。简而言之,文体意识淡薄产生的文体不仅仅在考场上的一篇作文上表达,更表现为学生和教师语文实践的缺陷。看似是文体模糊文体,实际是思考与实践的混沌文体。

因此,高考卷上,"不限文体'被改成了"明确文体'。那么,如何才能明确文体呢?综合各类文章的观点,无外乎这么几条:

(一)熟悉各种文体形式,是为起步;

(二)锻炼各种文体形式,是为发展。

(三)审清题意选择文体,是为实操。

(四)复盘练习反复训练,是为总结。

需要注意的则是持续性与渐进性。前四条人所共知,后二性人所难为。这也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的难点所在。

从"指定文体'到"不限文体',表现了出题者想要开放的心理;从"不限文体'到"明确文体',又表现了出题者想要规范的心理。开放和规范,客观上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和谐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各种情感都发出,但各有归处,则是和谐。《老子》说: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终日号哭却不消极,和到了极处了。高亢、长久仍不改其本质,是大和谐。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出题者背后的意图:要明确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但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要熟练使用各种文体,但要在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