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注拼音狼藉()唾()手陨()落讪()笑差()使狞()笑轻蔑()簌簌()迂()腐颓()唐交卸()妥()帖琐屑()奔丧()懵()懂淹没()骚()乱喋喋()彬彬()鄙()视荆棘()()忸怩()()凌()辱叱()骂隘()口蹲踞()荒莽()蝉翼()轻嘘()鼾()息窒()息厮()守遮蔽()心弦()拯()救嬉()戏火钵()悉()索山巅()愤慨()作揖()暴躁()忌惮()嗫嚅()()喃喃()萧()条纨绔()()爵()位造谣()官衔()钦差()()糟蹋()煎熬()枷()锁兑()现呱呱()蜕()变赎()罪心急如焚()彷徨()()赋予()不知所措()磐()石匿()迹惊骇()义愤填膺()一隅()悚()然蹂躏()()褴褛()()凶神恶煞()蛊()惑寻觅()惨绝人寰()诚挚()黯()然耗()尽倏()然疲惫()色()子黑魆魆()岿()然不动瘫()软目眩()忐忑()()仓皇()()怯懦()()填词语寄人()下有()无恐数以千()()往直前()目伤怀不能自()()拾皆是()手可得立()之地()井()乡()若木鸡文质()()()固不化无所()()安()守己寻欢()乐()无忌()造()生()鸡犬不()南腔北()()手旁观不知所()()人听闻义()填()安之若()摇摇欲()心急如()()()坠地幸()乐()毛骨()然令人发()凶神()()()然不同高山()止()然而生千古()唱疲惫不()()命()从孤注一()()然不动优柔()断()篇巨制(0人心弦()雀无声震耳欲()()目相待()鸡起舞()风相应文学常识1、《背影》的作者是_____。2、《永久的悔》的作者是_______.3、《铁骑兵》的作者是________4、《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_________5、《日出》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6、《钦差大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__8、《细柳营》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9、《孙权劝学》、《祖逖北伐》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史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__10、《公输》选自_____________11、《清平乐·村居》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12、《朝天子·咏喇叭》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13、《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14、《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15、《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16、《湖心亭看雪》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18、《山居秋暝》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19、《长相思》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四、熟记注释下的词语解释和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五、修辞方法辨析

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六、病句辨析语病类型《考试说明》中规定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例题分析.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1、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语序不当,“焚毁并洗劫”改为“洗劫并焚毁”。)2、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搭配不当,两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和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构成一个宾语。前两个短语是动词性的,后一个是名词性的,谓语“充满”只能跟最后一个短语搭配。)3、在我们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实材料之后,就一定能彻底揭开地球变暖的奥秘。(成分残缺或赘余,本句缺主语。可将“我们”移到“在”之前。)4、当校团委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结构混乱,本句把“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和“大家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两种句式套在一起,关系纠缠不清。改正的方法是保留一种句式。)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也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副总经理”跟他是同伙。)6、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不合逻辑,“避免”的应是“再次发生”。)7、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这是个反问句,“谁又能否认”和“不”构成了三重否定,结果就否定了需要学习雷锋,不合逻辑)练习一、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例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独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例4.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二、数量短语数量短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增减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例5.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例6.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例7.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例8.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三、介词短语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的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例9.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例10、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例1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例12.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四、否定词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容易犯否定失误方面的语病。例13.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例14.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当局对"XX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例1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例16.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例17.无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例18.翻译的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1991年全国高考题)例19."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例20、《徐霞客游记》本是部很有创造性的地理考察著作,但对祖国很多名山大泽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六、两面词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时,宜从前后是否照应的角度检查语病。例2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例22.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七、赘余词前面用了一个词语,后面又用一个与之相重复的词语,造成句子成分多余。例2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立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2003年全国高考题)例2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2003年北京高考题)例25.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例26.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八、时态词"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例27.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例28.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熟悉这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之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要点]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