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_第1页
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_第2页
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_第3页
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_第4页
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健康测量评价第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主要内容健康促进测量的指标体系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及意义生命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原则第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测量的转变趋势躯体健康测量——躯体、心理、社会的测量;从提高生活质量的测量——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量;只对负向健康的测量——正向和负向两方面;对组织器官的客观状况测量——个体主观体验和满意度的测量;以患病或死亡为终点的测量——以患病后个体功能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点的测量。第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促进测量: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测量方法,采用特异、敏感的测量指标,以了解人群健康状况的分布和趋势,讨论和分析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促进社会制定有益的经济和卫生政策,以及评价健康促进效果。健康促进指标包括对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两方面。第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健康促进结果的测量范围:健康政策和组织措施、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社会行动、社会经济、健康社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社会结果等。过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采用特异、敏感的指标,以理解人群健康状况的分布和趋势,讨论和分析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促进社会制定有益的经济和卫生政策等。第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促进测量指标的分类1.按照健康测量的对象:个体和群体指标;2.按照健康测量的内容: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指标;3.按指标和健康状态的关系: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4.按健康测量方式:客观指标、主观指标;5.按健康测量指标本身的性质:指标、指数第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状况测量指标的体系1.健康状态的个体和群体指标体系;2.健康状态的生物(理)、心理和社会学指标体系;3.健康状况的直接、间接指标体系

4.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第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状态的个体和群体指标体系个体指标:①定性指标:老人活动项目测量,儿童发育测量等;②定量指标:身高、体重、活动幅度等。群体指标:①定性指标:群体生命活动类型及实际情况,如交往、婚姻、生育等;②定质指标:群体素质;③定量指标:

第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状态的生物(理)、心理和社会学指标体系生物(理)学指标:生物学方面特性的指标,是医学研究最早的一面。心理学指标:心理学特点的指标。社会学指标:社会经历、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环境、物质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等以及社会发展群体构成等指标。

第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状况的直接、间接指标体系直接指标:直接度量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间接指标:①度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GNP,人均住房面积,每千人口医生数,安全饮水普及率,文盲率等。②度量自然生态环境:如人均绿化面积,食谱,土壤中元素缺乏或过多等,天然资源占有量第1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体系生活方式和行为:消费类、业余活动和职业方面指标;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指标;

生物学:生长发育、生理和心理指标;保健服务:医疗服务、预防服务等;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数、社会健康指标、生活质量量表,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开始研究并使用一些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框架》指出的健康促进结果评价(2000年)第1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知、信、行的测量: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动机、行为、个人技能的改变和自我效验。(2)社会行动与影响的测量: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社会规范和公众舆论。

(3)健康政策和组织实践的测量:政策制定、立法、规章、资源分配、组织实践、文化和行为。第1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的测量:烟草使用、食物选择和获得、体力活动、饮酒、违法性药物滥用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下的安全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比值的测量。(5)有效健康服务的测量:提供疾病预防服务、卫生服务的获得以及健康服务在社会文化上的适应性。

(6)健康环境的测量:使用烟草、酒类、违法药物、为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的健康环境、远离暴力和药物滥用。

第1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7)社会结果的测量:生活质量、职能独立、社会支持性网络、社会公平和平等。

(8)健康结果的测量:发病率、致残率、可避免性死亡率的改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以及生活技能的改变。(9)能力建设结果测量: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和社区赋权。第1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一、生理健康测量指标二、心理健康测量指标三、健康结果指标四、社会健康测量指标五、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六、卫生政策指标七、社会经济测量指标八、卫服务测量指标九、健康行为测量指标第1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生理健康测量指标第1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生理健康测量指标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行为发展指标:营养摄入指标:EAR、RNI、AI、UL(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第1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从健康的概念出发,判断是否健康和分析评价其健康水平,常用健康指标。(一)人群健康状况测量指标及评价1、人群健康状况测量指标(指标)(1)人口学指标总出生率、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第1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2)生长发育指标主要是指0~14岁或0~17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包括形态(身高、体重、胸围)、功能(心肺功能、肌力)、智能(通过智力测定来鉴定,有资料表明:生于温暖月份的人的智商比寒冷的高)、性成熟。(3)疾病、伤残指标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病率、职业病和职业性外伤的发病率、慢性病的患病率、因病(因伤)致残的残疾率。第2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4)社会心理卫生状况指标青少年犯罪率、青少年吸烟率、自杀发生率和离婚率等。(注:自杀发生率与出生的月份有关:2~3月出生的人自杀的发生率高)2、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方法)我国目前常用健康指数法来评价群体健康状况。健康指数有:寿命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患病率指数、发育状况指数、心理健康指数、发病率、伤残率指数。第2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二)个体健康状况测量指标及评价1、个体健康状况测量指标(指标)(1)生理健康状况指标①形态、功能、性成熟②营养状况指标③疾病史和疾病家族史(2)心理健康状况指标包括人格、智力和情感。第2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3)社会特征指标②生活方式③人际关系血缘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④个人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⑤个人经历第2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群体健康测量指标(3)社会特征指标①行为模式美国心脏病医生费里德曼把人的行为分为A、B两型。A型行为模式的特点: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具有竞争性、努力工作、急躁易怒。B型行为模式的特点:心地坦荡、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不计个人得失、做事从容不迫。

第2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生长发育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主要评价少年儿童群体健康状况

形态:身高、体重、坐高、胸围

体格发育生长发育指标

功能:肺活量、肌力

心理发育:因操作烦琐,结果不够准确,仅用于个体评价,而不作为群体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

由于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常用身高、体重两项代表生长发育水平。第2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身高:指人体直立时(小儿仰卧时)的净高度。体重:指人体的净重量。

标准体重(kg):男性=身高(cm)-105女性=身高(cm)-100

理想体重(kg)

:男性=身高(cm)-105-(身高-152)X2/5女性=身高(cm)-100-(身高-152)X2/5第2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评价标准:正常范围:标准体重±10%标准超重:体重增加>10%10%~20%超重

>20%肥胖消瘦:体重减轻>10%10%~20%轻度营养不良

20%~40%中度营养不良

40%以上重度营养不良第2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年龄别身高与身高别体重

身高别体重:反映当前营养状况

年龄别身高:既往或慢性的营养不良年龄别身高不足为矮小,身高别体重不足为消瘦。

第2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青少年和成人营养不良

BMI<18.5

中度营养不良

BMI<17.5

重度营养不良

BMI<16.03)腰围、臀为、腰臀比:

4)皮褶厚度:

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腹部皮褶

消瘦男性<10mm

女性<20mm第2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出生体重<2500g。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每100名活产数中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数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第3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3)年龄评价法:具体做法是收集个人生活方式、所在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关家族疾病遗传史、健康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发生的前驱诱发因素,再与当地同年龄、性别组的疾病死亡率水平比较,预测个人发生某种疾病死亡的概率。第3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根据预测发生死亡的可能数值,计算个人的“评价年龄”。如果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危险因素后可能降低死亡率,就可能延长寿命的年龄称为“增长年龄”。通过对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比较。来评价个体的健康状况。第3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①健康型:评价年龄<实际年龄|—————|—————————|414347增长年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②存在危险因素Ⅰ型:评价年龄>实际年龄|—————|—————————|414347实际年龄增长年龄评价年龄第3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③存在危险因素Ⅱ型:危险因素来自过去疾病或遗传家族史,个人不易改变,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接近。|———————————|———|414647实际年龄增长年龄评价年龄第3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④少量危险型:实际年龄、增长年龄、评价年龄三者相接近,说明个体健康状况与当时平均水平接近,降低危险因素,对增加寿命也有限。|—————————|—————|414547

实际年龄增长年龄评价年龄第3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年龄评价法第3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行为发展指标年龄:出生至2月

动作发展:

1.受视听刺激后有眨眼、皱眉的反应,并会左右转动头寻找声源。

2.眼睛能随鲜艳的物体转动。

3.直立怀抱时或俯卧时能抬头瞬间。

4.能空手攥拳。

5.脚会无意识地蹬踹。

语言发展:

1.开始发出“咿呀”声。

2..和孩子说话时,偶尔能出生声应答。

社会性发展:

1.从满月后,孩子经常会笑。

2.母亲怀抱时少哭,比较安静。

3.会用哭声表示需要。

认知:

1.能较长时间注视父母的面孔。

2.能通过嗅觉、听觉、视觉逐渐认识母亲。

3.喜欢注视颜色鲜艳的东西。第3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营养摄入指标

平均需要量(EAR):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第3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心理健康测量指标第3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心理健康测量指标人格:(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multiphasicpersonalityinventory,MMPI);(2)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3)卡特尔(Cattell)人格测验(16personalityfactor,16PF)。智力:进行智商检验,用IQ评价情绪和情感:神经心理测验:总体心理健康评价:总体心理健康问卷心理健康问卷第4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情绪和情感:(1)情感平衡量表

(2)流调用抑郁量表

(3)焦虑自评量表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第4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神经心理测验:神经心理学是研究脑和行为的关系的学科。神经心理测验是测量病人在脑病损时所引起心理变化的特点。了解不同性质、不同部位的病损以及不同病程时的心理变化以及仍保留的心理功能的情况。常用的有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第4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健康结果指标第4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发病率:罹患率:表示急性感染发病率,急性病爆发调查患病率:新+旧病例: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第4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围生期死亡率(PMR):妊娠28周至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比例。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第4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孕产妇死亡率(MMR):怀孕至分娩后42天的孕产妇的死亡率。不包括与怀孕分娩无关的意外原因引起的死亡。期望寿命:指某个年龄组人口预期今后尚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是根据各年龄组死亡率用编制寿命表的方法来计算得到,不是死亡年龄的均数。用人们的生存时间长度来反映健康水平,常用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常称平均寿命),是人口中全部活产婴儿估计所能生存的平均年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卫生发展状况和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第4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社会健康测量指标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第4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行为模式行为模式(behaviorpattern):是指个人为满足各种生理、社会的需求和达到特定的目的等所形成的特定的模式,人类的行为都必须得到社会的允许与承认,都必须符合社会准则。常用的是:A型、B型行为测量。第4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生活方式1.生活丰度:指生活丰富程度。在一定时间(天、月、季、年等)内参加活动的项目多少来表达。(业余活动丰度、体力活动丰度等)。2.生活频度:指每项活动的频繁程度。(主观评定法、客观判定法)3.个人活动谱:各种活动在人的生活中所占比例。反映一个人生活的结构。4.主导生活内容:物质享受、精神消费;创造积累、单纯消费等。5.不利于健康的活动:吸烟,酗酒等。6.生活满意程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物质、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第4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标准,同时又促进人的健康。表示:亲密、疏远或敌对等。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影响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第5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五、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主观评估指标生存质量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第5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主观评估指标生活适应度生活满意度第5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生存质量指标

1.失能(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IityadjustedIifeyears,DALYs):是死亡导致的生命时间损失和失能状态下的生存时间相结合的综合指标。2.无残疾期望寿命(disabiIity—freelifeexpectancy,DFLE):指从寿命表中的平均寿命中减去因失能而耗损的寿命后所得的平均寿命。DFLE是以无失能作为观察的重点。3.质量调整生存年(qualityadjustedⅢeyears,QALY):通过生命质量把疾病状态下或健康低下的生存年数换算成健康人的生存年数。4.活动期望寿命(activelifeexpectancy,ALE):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比DFLE前进一步。第5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六、卫生政策指标第5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制定卫生政策的目的:确保提供必要的健康先决条件,促进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社区、家庭和个人远离危险因素和条件,使他们尽早作出最有利于健康的选择。卫生政策的内容: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就业保障、足够的住房、普遍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获得有利于健康的食品、获得健康的相关知识、有安全的交通、有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场所、有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与社会支持性网络连接。第5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常用卫生政策测量指标(1)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是否纳入政府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地区健康促进规划等。(2)卫生资源分配的情况。足够公平?(3)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4)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

更具有宏观性和非定量性。这一指标的评价越来越为政策分析者、决策者和卫生状况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社会卫生状况分析指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5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我国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问题:

1、政府为什么要对卫生领域进行投入?

2、我国政府卫生投入的现状?第5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为什么投入?1、理论上——市场失灵及卫生公共产品的存在2、政策上——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3、政府对我国卫生事业定性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4、卫生事业的“生产性”——政府卫生投入应该占主导地位第58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卫生服务产品的分类第59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0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第61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个人、政府、社会卫生支出比例第62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3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4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5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七、社会经济测量指标第66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比例和效益的重要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经济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常为1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量,是社会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以货币为单位,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货物)价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服务)价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内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常常是1年)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量,是社会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GNP+(外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第67页,共79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人均居民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居民收入指一定时期内从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所得归个人所有的货币形式和实物收入(4)人均住房面积(m2/人)、住房成套率(%)及热量摄人量。其既是社会经济指标,又是社会卫生指标,反映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其中住房面积指调查时点居民的实际居住面积。食物摄人也是反映国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指标,常以热量(焦耳)摄人为单位。(5)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失业(待业)率(%)。是综合性的指标,它既可以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