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阴影。幼儿攻击性行为产出原因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幼儿园教育因素、社会影响及性别年龄等因素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从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减少及矫治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效预防幼儿不良倾向,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制止和反思幼儿攻击性行为,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对策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存在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违反社会性行为的体现,由于它具有故意伤害别人的目的,故而并不被社会规范所容许。在孩子身上的攻击性行为,尽管不受人欢迎但仍然经常出现。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孩子都曾或多或少的存在过攻击性行为的情况。当孩子们发生攻击性言行时,往往会给自身或者别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又或者带来难以挽回的结果。而这些攻击性言行对孩子身体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他们的攻击性现象最为突出。在孩子之间的攻击性言行常让家长与教师们深感不安和头痛,并且一旦任其发展,结果将会不堪设想。作为中国幼儿心理与健康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问题,儿童攻击性行为已开始引起健康教育学研究者和社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建议:我们必须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心理氛围,使孩子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心,从而帮助孩子们表达自我的情感,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也应该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创造温馨、关爱、和平的家园和集体生活气氛,形成积极良好的亲子交流、同学沟通和同事人际关系,使孩子们从积极健全的人际交往中获取安全和信任感,从而发展信心和幼儿园生活,在积极良好的社区氛围和人文熏陶中会坚守原则,从而建立基本的社会认同感和家庭归属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训练孩子"了解并严格遵守生活中的社区行为","爱父母长辈、教师和伙伴"。分析并遏制孩子的攻击性言行,促使孩子良好社会性品格的养成,是我教学实践中需要仔细探索的一项课程。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剖析 1.家庭环境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现在的小孩们大多是独生子,是家里的中心人物,是外祖辈心中的"小皇帝"。因为家长工作繁忙,所以很多幼儿在小时候基本是由奶奶、姥爷二位老年人带,而此时正值孩子们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发展阶段,是个性养成的关键阶段。但老年人带幼儿往往有这样的习惯,一旦幼儿不小心摔跤,老年人便赶忙说道:"都是这条路不怎么样,把我孙子(孙女)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也不怎么样,该打!"尽管用这个办法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挺奏效,但时间一长,也就在无形间滋长了孩子的不良思维和行为习惯,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容易暴躁发怒,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需要"动手"发泄心中不满情绪。因此,他们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就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一旦被欺凌者退却,则更助长了他们的威胁性行为。(2)父母家庭教育误导。家庭中对自己的儿女过多关心,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顺从多、溺爱多,要求低、管教少,结果往往是父亲"得罪宝宝,母亲过来赔礼",母亲批判几句,爷爷奶奶成了小孩的"后台"。这就养成小孩骄傲、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的个性,从而养成了小孩独占独霸的习性,在家里什么好物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其他人和自己分享,在幼儿园里也就常出现了抢玩具、抢位子等现象。有的家长指出,未来的中国社会充满竞争,为了让子女们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该培育子女们不要吃亏的意志,有时候还要教育孩子"他人打你一下,你要打人家三下",使他们从"以牙还牙"逐渐发展到欺凌弱小。 2.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二
幼儿园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来说,幼儿都渴望被教师关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很可能采用攻击性的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幼儿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的素养也尤为重要。在幼儿出现不当的行为表现,例如攻击性行为时,有的教师不能及时发现,给与指导,或是发现后采取无视的态度,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强化幼儿的攻击,使幼儿把攻击行为合理化。除此之外,由于幼儿园的空间相对有限,幼儿在进行各种游戏时很容易发生肢体间的碰撞行为也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或者游戏中由于材料道具准备得过少,幼儿也有可能会因为争夺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3.社会环境影响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三
社会学理论指出,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主要是经由二种渠道所获取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练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对孩子行为所获得的最主要源泉,也就是说孩子总是在各种社交情景中。通过观察对其他动作与犯罪行为结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了攻击性动作的。例如,我园幼儿李弘弘,他本来就很规矩,从来不打人,因为他的朋友都是班上的调皮鬼,没事就打了别人几下,但是时间一长,他也受了影响,在别人碰着他插的小汽车时,就抬手打人。心理学家班杜拉所署名的攻击性玩具试验,也证明:看到了对别人攻击性言行的孩子比没看到的孩子,在之后相同的情景中显示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言行。所以,社会影响也是引起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许多社会教育影响中,电视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却又是不能忽略的,也就常常是对其他社会影响的重要媒介。而由于现代媒介技术和媒体等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孩子们观看电视的持续时间也愈来愈长。而电视,特别是暴力电视作品,如《奥特曼》、《神龙斗士》、《红猫蓝兔》等作品,对儿童心理的不良影响已成为了不少心理医生深入研究的课题。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个幼儿摆着各种奥特曼的姿势,吵吵嚷嚷的,如一不小心有身体上的接触,就演变成相互攻击。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男生多于女生,这能得到已有研究的支持。有研究指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与人体雄性激素分泌有关。而男性身体的雄性激素更高,荷尔蒙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因此,男生比女生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更多,这可能与生理因素的差异有关。其次,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于男生和女生攻击行为的反馈不同。女生的攻击行为会得到更多的消极反馈,而男生的攻击行为在某些时候会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甚至加以赞赏,这种不同的评价也会大大强化男生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女生的攻击行为往往不同于男生。男生常用打斗、欺负或者其它的外显的方式进行攻击。女生的攻击方式大多数比较隐秘,她们会使用拒绝、排斥以及其它不外显的方式进行攻击,以关系控制的方式。由此可见,男生和女生攻击的表现方法大不相同。 2.年级差异分析
小班的儿童攻击性活动常体现为工具性威胁。在攻击时,他(她)往往会采取殴打别人的方法。造成攻击的起因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或其他的物品。这种攻击大多数由于天性与本能,不带有伤害的动机。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工具性攻击也逐渐变得少,转变成敌意性攻击。他们减少了身体的直接攻击,转而采用侮辱、说坏话、起绰号等方式来达到其攻击的目的。虽然人们仍会因为抢夺某样物品而产生攻击行为,但一般表现为故意进攻,主要目的是想要给别人带来损失。 3.家庭结构差异分析
来自离婚家庭中的孩子攻击性行为明显大于来自非离婚家庭中的孩子。这可能因为离异家庭的父母离异前往往家庭气氛不和睦,父母亲的行为表现会给幼儿树立不好的榜样,无形中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造成幼儿对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特别敏感,从而为攻击性行为埋下了诱因。另外,在离异家庭中,由于幼儿是由单亲抚养成长的,幼儿从小就会有感情的缺失,缺少另一半的亲情与爱,这样的幼儿与他人相处时更易封闭自己,不能敞开心扉接纳他人,不爱交朋友,也更易对他人产生敌意,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 1.成年人要树立良好榜样
重视成人的模范示范作用,是从观察与学习视角上提出的管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对策,例如:通过限制幼儿观看暴力电影等,要求成人自身的言行必须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不带有攻击性,并利用对成人的教育让孩子们建立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的认识,从而培养孩子分清是非的能力,并引导孩子通过练习、模拟电影中的积极动作,批评攻击性动作。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其他的社会情景中也可以通过利用内部良好的知识框架调控、管理自身的攻击性行为,从而逐步提高对自己控制能力的程度水平。 2.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儿童在获得攻击性行为后,以表象的形态储存于大脑中,并重新融合为一个心理反应模型。但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一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激活,实际的攻击行为才出现。孩子大多数攻击性活动出现在争夺玩具等一些为达自己目的的时候。针对这些特征,老师在设置校园环境时,为孩子设计活动范围应略有间隔,避免孩子因环境过分拥挤,引起无心的矛盾或产生磨擦。另外,老师要尽力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心理环境,使孩子能够轻松地接纳教师、同事的意见,让孩子产生正面心态,善待别人。 3.教育方法得当,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家里是孩子主要的生活场地,因而家庭教育在矫治孩子攻击性行为中有着关键的意义。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在家庭教育管理方面,家长用忽视放任或严格的惩罚来管理孩子攻击性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二种态度都促进并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管理孩子攻击性行为时,需要给予孩子一定处罚,在处罚时应该注意:(1)处罚要及时,让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能够获得迅速的反应。在处罚时要给孩子讲清楚错误在哪儿,需要如何做。(2)处罚应该与激励紧密结合。对孩子的处罚也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自身",反而可能通过制止玩玩具、看漫画等手段。当孩子表现出父母所希望的良好举动或言行有明显改善时,父母要进行给以表彰与奖赏,促进孩子的攻击性言行有逐步好转,形成孩子行为的良性循环。四、结语本论文对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对幼儿进行了观察,并对教师进行访谈,从中收集数据,找到攻击性行为的真正成因,把理论与实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准确科学的结果。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大不相同,相同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因此,发现攻击性行为的差异,从而具体分析问题,因材施教,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辅导策略进行干预与疏导,不是千篇一律,这对减少与消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每个家庭乃至社会与国家都至关重要,目前针对幼儿的这一研究比较少,希望能够更多的关注幼儿,通过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来找到适合的辅导策略。本论文只关注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辅导策略,没有对幼儿的更多不同行为表现做分析,没有找到其它行为表现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每一位幼儿都能收获快乐成长的童年。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奇的大树250字14篇
- 我学会了责任400字11篇
- 早餐专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爱看书的女孩200字9篇
-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650字(13篇)
- 早期孕妇保健知识培训课件
- 早教老师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纪念白求恩app课件
- 假如我是一条蚯蚓作文800字(11篇)
- 纪念抗美援朝课件
- 2025年调度持证上岗证考试题库
- 小区物业薪酬制度方案(3篇)
- 2025年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操作题及答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
- 2026届潍坊市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新教材)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
- 2025反洗钱知识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院感控制管理
- 高二语文秋季开学第-课:笔墨山河待君行
- 阆中古镇管理办法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