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第1页
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第2页
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摘要】放线菌病是指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程表现为慢性,部分表现为亚急性,由于其为口腔黏膜正常菌群,多通过口腔黏膜突破导致发病,因此多发生在面颊部、颈部,占所有患者中的60%,肺部、腹部、皮下局部均可发病,但相对罕见,其中皮下局部发病报道较少,本例患者表现为腋窝下包块,最终通过抽出分泌物培养、涂片、鉴定为苏黎世放线菌。【关键词】放线菌;腋窝脓肿;苏黎世放线菌【中图分类号】R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067-021.资料与方法患者,胡某峰,男,23岁,因"右侧腋窝包块伴红肿疼痛5天〃到重庆市某镇医院就诊,给予输注左氧氟沙星治疗5天,症状无减轻,右侧腋窝疼痛加重,右上肢活动受限。为进一步诊治,于2018年5月21日到我院就诊,以“右侧腋窝脓肿”收入院。入院查体:T37.3C,P90次/分,R20次/分,BP:137/90mmHg。急性痛苦表情,步入病房,右侧腋窝皮肤红肿,皮温高,皮下扪及一包块,约5.0x3.0cm,质中,无明显波动感,明显压痛。体表包块彩超提示:右侧腋窝皮下低至无回声区,考虑脓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血常规:WBC15.44X109/L,N0.79.44L。在全麻下行了右侧腋窝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右侧腋窝皮下脓腔,约5.0x3.0x3.0cm,脓腔内有分隔,且切开过程发现包块坚硬,切开困难,切开后有颗粒样物质流出,脓液立即行快速现场评价(raPIDon〜siteevaluation,ROSE)检查,将分泌物送微生物室细菌培养及涂片(电话沟通怀疑放线菌病)。术后诊断:右侧腋窝脓肿。因疑诊腋窝下放线菌病,在引流同时,根据《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指南》及《ABX指南: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予以替卡西林钠3.2givdriPq8h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术后观察2天,患者手术切口生长良好,无脓液渗出,术后第3天微生物室报告:分泌物培养出放线菌(图1、图2),并送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质普分析提示苏黎世放线菌,经静脉抗感染5天后好转出院,并制定了6个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方案。图1二氧化碳培养6天图2革兰染色2.文献复习放线菌是丝状分枝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它可以导致人畜共患疾病,有病程缓慢、渐进性、化脓性、肉芽肿形成的致病特性,导致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以色列放线菌[2],而该患者为苏黎世放线菌感染,同时皮下感染多为外伤后继发感染,原发皮肤放线菌病较为罕见[3],加之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比如红肿热痛等症状并不典型,查体一般表现为外周包块体征,容易误诊为外周包块,影像学虽然有一定价值,但与典型外周脓肿有所不同,表现为边界可见,外形较规则,透声差,内可见低弱回声,加彩后周边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而典型脓肿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也是导致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加之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等原因,易误诊为肿瘤或者结核脓肿,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极其重要。放线菌感染导致慢性化脓性病变,可出现实质性块影、积液、窦道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好发于口腔周围的组织,偶发于肺,而本例患者则发生于右侧腋窝皮下且无外伤史,表现为腋窝皮下包块,考虑腋窝皮下原发苏黎世放线菌引起的脓肿,极为罕见,且无窦道,无明显的硫磺颗粒流出,因此容易误诊。该例患者在多数情况下均会考虑右侧腋窝包块,并建议其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但最终在综合患者一般情况23岁男性、右侧腋窝皮下包块,质中,伴有疼痛,查体:虽然表现为包块,但触诊局部皮温增加,有压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故考虑感染可能性,加之局部麻醉时抽出脓性积液,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诊断。因此临床应尽早完善脓液的涂片、培养、细胞学等检查。同时由于慢性炎症反应,形成硫磺颗粒,导致触诊波动感不明显,类似包块,有别于外周脓肿的波动感,因此遇到外周类似肿块,需切开引流,或者切开过程如同在木板上操作时,一定警惕该病。由于放线菌感染的特殊性,导致其误诊率高,虽然目前PET〜CT在鉴别感染性疾病与肿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特异性较差,可能导致误诊[4],因此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其中病史采集、查体人至关重要,同时取得病原学证据及病理学证据至关重要,故应尽早完善这些检查。由于该菌生长环境苛刻,需厌氧或者微需氧培养,5%的二氧化碳可促进其生长,不易培养,假阴性率高[5]。针对放线菌病的治疗,主要可采取药物、手术、支持治疗[6],其中切开引流至关重要,同时药物长疗程至关重要,否则容易复发,首选用药物为青霉素,多数患者使用200〜1000万u肌注或者静滴数天或者数周,然后改为口服[7],重症患者,可联合丙磺舒500mgbid,研究认为丙磺舒可减缓青霉素的排泄,同时为加强青霉素疗效,也可同时联合使用磺胺类药物,剂量建议1g/g。对青霉素过敏或者无效时,可选用或者联合红霉素、氯霉素、磺胺嘧啶、克林霉素、利福平,但由于疗程长,建议选用低毒类药物[8],另外,在药物治疗放线,我们也可加用碘化钾,因其可加快药物进入病灶组织,为抗生素起效,同时局部治疗也至关重要。该病为良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预后较好,治愈率高达90%,但由于其误诊为肺癌及肺结核情况较多,因此,存在过度医疗、过度手术情况,需提高诊治水平,从而减少不必要手术,降低患者及社会负担。【参考文献】SchaalKP,LeeH.Actinomyceteinfectionsinhumans—areview[J].Gene,1992,115(1—2):201—211.KimSR,JungLY,OhIJ,etal.Pulmonaryactinomycosisduringthefirstdecadeof21stcentury:casesof94Patients[J].BMCInfectDis,2013,13:216.CheonJE,ImJG,LeeJS,etal.Thoracicactinomycosis:CTfindings[J].Radiology,1998,209:229-233.MabezaGF,MacfarlaneJ.Pulmonaryactinomycosis[J].EurRespiJ,2003,21:545-551.张曼林,汤兵祥.肺放线菌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811-812.SunXF,WangP,LiuHR,etal.ARetrospectiveStudyofPulmonaryActinomycosisinaSingleInstitutioninChina[J].ChinMedJ,2015,128:1607-1610.HerrakL,MsougerY,OuadnouniY,etal.Pulmonaryactinomycosiswithchestwallfistulaformation[J].Revuedesmaladiesrespiratoires,2007,24:349-352.KimTS,H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