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_第1页
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_第2页
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_第3页
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_第4页
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第1页/共55页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第2页/共55页将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进行连线农历九月初九阳历四月四日农历五月初五农历八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第3页/共55页节日文化我知道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第4页/共55页春节的来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也称过年,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春节”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在新石器时期,先人们就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西周初年已经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交替之际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汉武帝时制定历法,以现今的农历正月为岁首,俗称过年。民国时,改用阳历,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第5页/共55页说一说:

春节的习俗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是怎样辞旧迎新的?第6页/共55页扫尘

贴春联放爆竹贴福字吃饺子

包压岁钱

守岁迎财神看春晚拜年贴窗花……第7页/共55页

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第8页/共55页

春联为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的贴法是上联贴在右,下联贴在左。第9页/共55页

福字要倒贴,谐音“福到了”。

第10页/共55页

放爆竹吓跑怪兽“年”,过春节俗称“过年”。第11页/共55页

“饺子”与“交子”谐音,形同元宝,吃饺子象征发财。第12页/共55页

包压岁钱吓跑小妖“祟”,“祟”与“岁”同音,所以称为“压岁钱”。第13页/共55页扫尘

贴春联放爆竹

贴字吃饺子

包压岁钱

守岁迎财神看春晚拜年贴窗花福第14页/共55页猜一猜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闲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全票通过?为什么?第15页/共55页

春节真好!因为它能让你和最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第16页/共55页猜一猜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闲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全票通过?为什么?第17页/共55页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第18页/共55页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第19页/共55页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20页/共55页

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之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第21页/共55页第22页/共55页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菖蒲、艾叶,是为了避邪、驱除瘟疫。挂菖蒲、艾叶吃粽子第23页/共55页水调歌头

(节选)

宋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第24页/共55页关于月亮的古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常建《十五夜望月》)第25页/共55页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天,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等。第26页/共55页嫦娥奔月第27页/共55页月圆人圆第28页/共55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品尝重阳糕第29页/共55页登高插茱萸品尝重阳糕重阳节的风俗习惯第30页/共55页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故而把九月九日叫做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第31页/共55页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第32页/共55页嫦娥奔月

ben第33页/共55页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中秋节。第34页/共55页

(春节)在(正月初一),有(扫尘、贴春联、包压岁钱)等习俗,这个节日的内涵是(辞旧迎新)。第35页/共55页文化底蕴

美好愿望

精神风貌

第36页/共55页辨一辨:这些习俗好吗?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第37页/共55页发扬光大优良习俗摒弃改革不良习俗第38页/共55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第39页/共55页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第40页/共55页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1第41页/共55页泼水节——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傣族习俗

每逢这个节日,傣族人民都要举行泼水、赛龙船、放高升等活动,希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第42页/共55页火把节第43页/共55页

彝族火把节是火的盛典、火的诗篇、火的精魂,由此演绎出人们对天空与大地、高山和原野、黑夜与黎明、青春与爱情的讴歌。千百年来,彝族人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过火把节,火把节活动一般三至五天,人们每年在节日中,宰杀猪牛羊、吃砣砣肉大摆欢庆宴,在这期间进行唱歌、跳舞、摔跤、爬杆、斗牛马等文体活动。第44页/共55页

在大会上青年男女身穿民族盛装,参加各种竞技活动。在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中的获胜者,总能赢得姑娘们爱慕的目光,如果姑娘对哪个小伙子有意,那么她便会驰马迎向心中的英雄,丢下一块手绢,然后调转马头离去。小伙子则心领神会,躬身拾起手绢,策马追赶姑娘,一旦追上,小伙子就会将一枚戒指珍重地戴在姑娘的手上,一对青年就这样相爱了。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青年追逐爱情的好机会。第45页/共55页那达慕大会第46页/共55页传统的文娱活动第47页/共55页踢毽子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第48页/共55页抽陀螺俗称“抽贱骨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游戏活动,历史悠久。用鞭子连续抽击一圆锥抽陀螺抽陀螺物体,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转。抽陀螺抽陀螺第49页/共55页风筝,杭人称“纸鸢”、“鸢儿”,为民间传统游戏。大都于春风和煦的二、三月放飞风筝。第50页/共55页

猜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的易经八卦。猜谜的形式中以中国灯谜最为常见。第51页/共55页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第5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