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一、学习目标重点: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及思想情感。重点:勾画关键句段,揣摩其含义。难点:理解文中句式多变的语言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难点:理解对比、引用等手法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二、教材预习问题提示问题1:张爱萍将军在给邓稼先的挽诗中写道:“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课外搜集资料,了解邓稼先的功绩与品行。【示例篇】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轰炸模拟试验。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品质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问题2:作者杨振宁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有着50年的友谊。边读边体会作者纪念亡友的深情,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出来。[示例]最让我感动的话:“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感到骄傲。点拔:阅读全文,在课文讲述的人物事迹中感受作者对邓稼先的感情,还可以通过议论抒情句来神体会作者对亡友的深情。三、作者简介杨振宁,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由于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他还曾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四、背景资料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能在报刊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他说:“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一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后来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五、知识链接:“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六、文体知识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一要体现真实性,对人物的记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二要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三要抓住人物本质,以达到反映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目的;四要叙述生动,体现人物的个性;五要选材典型,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还要注重在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邓稼先》一文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人物传记。七、必考字词知识1.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2.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3.选聘(xuǎnpìn):挑选聘用。4.谣(yáo)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5.背诵(sòng):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6.昼(zhòu)夜:白天和黑夜。7.昆(kūn)仑: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8.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9.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10.鲜(xiǎn)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11.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12.鞠躬尽瘁(cuì):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13.当之无愧(kuì):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字形易错,注意偏旁。14.家喻(yù)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15.锋芒毕露(lù):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16.妇孺(rú)皆知:妇女和儿童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多音字yàn(燕子) tuò(开拓) pō(湖泊) xiān(鲜花)燕 拓 泊鲜yān(燕京) tà(拓本) bó(停泊)xiǎn(鲜为人知) 九、形近字 瘁(cuì)心力交瘁 口诀记忆法:“心力交瘁”易得“病”; 铤(tǐng)铤而走险悴(cuì)憔悴 口诀记忆法:面容“憔悴”“心”会累;粹(cuì)纯粹口诀记忆法:有“米”纯净叫“纯粹”。 蜓(tíng)蜻蜓十、近义词辨析词彷徨犹豫同两者均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异不仅指心理上犹豫,还表现在行为上,多用于书面语中。指拿不定主意,侧重于心理活动。例句①我为此彷徨不前,不知何时能走出来。②面对老师的询问,胡峰犹豫起来:到底是如实相告呢,还是继续撒谎? 十一、课文精讲邓稼先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小标题式结构】批考点:小标题的作用【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能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6个小标题串缀起邓稼先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十分醒目,又突出了文章中心。】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两个“最”字从程度上说明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程度之深。“只”表明这样的事例有很多。】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触目惊心的史实摆在读者面前,说明“一百年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的,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铺垫】段解(①一⑥):写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历史。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总结句。指出中国发生巨大转变是无数英雄人物努力的结果,并高度评价了这一巨变的历史意义。“最重要”“最深远”从程度上指出这种转变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大。〕⑨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巨大贡献”和“鲜为人知”的极大反差突显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和他默默奉献的精神。〕第一部分(①-⑨):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百年屈辱——任人宰割 对比时至今日——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⑩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立即”指立刻,写邓稼先没有停留就马上回国了,表现出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段解(⑩):介绍邓稼先研究原子弹之前的求学经历。⑪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始终站在”“第一线”表现了邓稼先坚持不懈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他才能领导许多学者及技术人员成功设计出“两弹”。〕段解(⑪):概述邓稼先的工作业绩和贡献。⑫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⑬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第⑫⑬段单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显示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⑭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深意句。写“两弹”爆炸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邓稼先的巨大贡献。〕⑮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引用句。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进行了概括性总结。〕⑱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引用】【引用张爱萍的评价再次高度赞颂了邓稼先的功勋,高度评价了他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崇高精神。】段解(⑰⑱):对邓稼先进行高度评价。第二部分(⑩-⑱):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生平经历邓稼先“'两弹'元勋”杰出贡献邓稼先与奥本海默⑲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段解(⑲):简述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经历和深厚友谊,从侧面证明本文内容真实可信。⑳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段解(⑳):写自己结识奥本海默的缘由。㉑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第四段是过渡段,先指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相同点,然后用“可是……”指出他们的不同,引出下文对两个人的不同点的叙述。】㉒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总领句。指出奥本海默的性格特点,总领本段文字。〕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段解(㉒):介绍奥本海默其人,突出其“锋芒毕露”的性格特点。㉓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纯”字在里有高尚、无私、忠诚的意思,概括了邓稼先“忠从不骄人”的品格。)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㉔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侧面描写】〔“绝对”表示人们无条件地相信他,从侧面准确地表现了邓稼先事业心的本质--无私,也正是因为这种无私,他能够很好地领导各阶层的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贡献。〕㉕“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在特殊时期,邓稼先依然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并且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功地制成了氢弹,可见他的人格魅力之大。】㉖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惨案”和“奇迹”形成对比,在那样的特殊时期,别人办不到的事,邓稼先能办到,足见人们对他的信任,同时也表现出他巨大的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美之情。〕段解(㉕㉖):在“文革”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邓稼先也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可见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非同一般。㉗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㉘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崇高品质和没有私心的精神境界。【第㉗㉘段两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邓稼先的崇敬与赞扬之情。】㉙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对比】【本文讴歌的对象是邓稼先,而在第三部分,作者为什么还写了奥本海默?这是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通过对邓稼先、奥本海默在性格、为人处世方面的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第三部分(⑲——㉙):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写邓稼先。 , 邓稼先——忠厚平实、无私奉献对比奥本海默——锋芒毕露民族感情?友情?㉚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寒春曾于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姆斯武器试验室做费米的助手,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的制造,那时她是年轻的研究生。)段解(㉚):作者提到一个关于中国原子弹工程的谣言,它是关系到国家实力的重要问题。㉛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深意句。邓稼先的工作是涉及国家机密的工作,作者与邓稼先如此亲密,邓稼先对工作问题都避而不谈,这表现出邓稼先对工作的谨慎、认真,而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表现。〕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㉜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除了最早”“极少”强调中国的原子弹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措辞准确,表现了邓稼先坦荡的胸怀、诚实的态度、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极高的爱国热忱。〕㉝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段解(㉜㉝):作者写自己得到邓稼先传来的确切消息,中国原子武器工程除了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第四部分(㉚——㉝):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面对谣言→邓稼先:认真求实 爱国情怀谣言破解→杨振宁:自豪骄傲“我不能走”㉞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引用】〔大意: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像一条带子弯曲萦绕,远处无数的山峰重叠交错。阴暗凄凉,寒风悲啸,天色昏暗。飞蓬断落,野草枯萎,寒气凛冽好像降霜的早晨。鸟儿飞过也不肯落下,野兽疾走失群。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经常全军覆没。每逢阴天就会听到鬼哭的声音!”〕㉟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疑问句。这句话揣测邓稼先埋葬同事、下属时的心情,虽未作答,却不难想象埋葬与自己并肩奋斗的战友时,邓稼先的心情该是何等悲痛,令人不忍思量。这里的“不知道”其实是“知道”,是一个科学家对另外一个承担重任的科学家的理解、怜惜。〕㊱“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段解(㊱):连续指出三个必备的高标准的素质,有力地说明了邓稼先的杰出才能。㊲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自然环境描写】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我不能走”四个字,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表现了邓稼先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精神。〕(第㊲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用风沙呼啸、低气温再次点明环境的恶劣,同时也说明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困难重重,突出了邓稼先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坚忍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㊳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 入带黑的红色。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引用】段解(㊳):引用歌曲赞扬邓稼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日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红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对应教材思考探究二答案)】㊴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第五部分(㉞——㊴):写邓稼先坚强的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赞扬他是“中国男儿”。困难重重→勇敢克服中国男儿不怕牺牲问题层出→身先士卒永恒的骄傲㊵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㊶——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段解(㊶):从朋友的角度对挚友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美。㊷——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段解(㊷):从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民族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㊸——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段解(㊸):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的人生价值等给予赞颂。㊹——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议论】第六部分(㊵——㊹):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课文主旨→人物传记主旨归纳方法:人物事迹+品质。 本文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集中表现了这样的主题: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而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三、课文结构展示背景——百年屈辱(引子)非凡经历——“'两弹’元勋”邓稼先名人对比——忠厚平实(补充)爱国奉献面对谣言——认真求实(拓展)真诚朴实中国男儿——献身奉献赤子情怀——永恒骄傲(总结)十四、全篇问题探究1、[难点]有人说,文章应该对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做详细介绍,你认为呢?点拨: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文章未这样写的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无尽思念;同时,作者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所以,我认为文章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写法。2、[发散思维]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也是一篇散文,你认为呢?点拔:本文的体裁是人物传记,但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的写人的记叙文,它是一篇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邓稼先的文章。故有人称此文为“至情文”。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文章的主题是集中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而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故亦为散文。特色总结1、以小标题构思全文。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通过6个小标题构思全文,从背景到具体内容,再到总结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2、选取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如在写邓稼先的个性与品格时,“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一事例就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又如在出现危险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这一材料也具有典型性。3、朴实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本文语言补实无华、自然流畅。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这使得文章蕴含深厚的感情,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十六、一课一法一练【一法】对比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其作用主要有:使作品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深刻,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等。如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通过对比得出了“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使得邓稼先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一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怪;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以及热带的毒日光对比,得出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并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一练】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以他对国家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让蘑菇云升腾而起。他的这份爱国情怀令人敬仰。请你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人物,要求突出“爱国情怀”的主题。示例:去年暑假,我们参观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地。我们来到杭州市栖霞岭南麓岳飞墓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墓门下边四个铁铸的人像,他们被反绑双手,面墓而跪,他们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高四人。用铁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供人唾弃,向人们展示卖国贼的下场。而在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同时,门前照壁上还写着“尽忠报国”四个字,供人瞻仰,这是对爱国者的礼赞。点拨:习作将卖国者与爱国者进行对比:卖国者永遭唾弃,爱国者永受敬仰。在对比中突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十七、教材习题答案及点拨思考探究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示例:“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邓稼先高尚的情操和博大、深沉、谦逊的品格。“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邓稼先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表现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读之让人感动不已。点拨:根据阅读体会找那些感动人、体现全文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并字斟句酌地进行揣摩和品味。(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参考答案: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做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做。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日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红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3、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参考答案:第㊹段中这几句议论性的话作为全文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表明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选择。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几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参考答案: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课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作者善用短句,使篇章显得简洁、明快,形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作者用了四个短句分段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表现力强。5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示例: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浙江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