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_第1页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_第2页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_第3页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_第4页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8农业遗产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处燕山山地丘陵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310-460mm,历经8000年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仍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这里至今还有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201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粮农1.敖汉旗收集、保护和传承传统种子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B.种植结构多样化C.降低育种成本D.保护种子多样性2.敖汉旗仍有牛耕人锄传统耕作方式的主要原因是()B.地貌多样,坡地面积广C.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D.复种指数低,生产规模小3.以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B.安吉白茶生态园C.新化紫鹃界梯田D.芒康彩色古盐井4.为宣传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下适合在文化遗产地建设的项目是()A.商品住宅区B.大型加工厂C.儿童游乐场D.主题博物馆5.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6.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土地污染7.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A.休闲观光旅游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D.水禽类养殖某地理研究小组针对上海市苏州河岸带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历史上河段一主导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河段二主导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河段三主导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苏州河河岸带经历了“工业化一逆工业化”的进程。下图示意上海市苏州河河岸带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km8.苏州河河岸带“逆工业化”进程表现为()A.河段一工业用地不断增加B.河段二工业用地不断增加C.河段二工业用地不断减少D.河段三居住用地不断减少9.相较于建设专题博物馆,在工业遗产原址上建立公共休憩空间可以()A.充分利用空间资源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提升环境的观赏价值D.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北有闽中大山带为屏障,东南临台湾海峡,茶产区海拔800-1500米,群山环抱,峰峦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0%,终年云雾弥漫。当地最负盛名的铁观音茶源于18世纪,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型乌龙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终年云雾弥漫的主要原因有()①东南临台湾海峡②群山环抱,峰峦绵延③受冬季风影响较弱④茶树蒸腾作用强烈11.下列对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有明确的界线②内部无连续性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④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12.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铁观音茶产业的()A.单位面积产量B.加工工艺C.经济效益D.产品质量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均以我国传统果树为主。这些果树多为乔木,可以长期存活,有的已存活超过千年之久,一般都具有发芽晚、落叶早、枝干修剪稀疏、根系发达且分散等特点。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果园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的果树能够长期存活,其主要是由于()A.地下水充足B.风沙天气少C.劳动力丰富D.土壤深厚肥沃14.推测黄河流域传统果园里能长期存活的果树是()A.荔枝树B.苹果树C.梨树D.葡萄树15.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果树()A.林间为其他作物提供生存空间B.多为耐阴植物,对水肥要求高C.生长期可与大田作物错开D.树下散养畜禽,加剧资源竞争浙江省东南部的青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延续近1300年的“稻鱼共生农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和有机物质鱼粪成了鱼群藏身池与稻田的最低水深水稻的肥料(考虑鱼群可通过之高度)35cm水位线16.青田县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A.地势平坦开阔,耕地数量多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C.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D.河流航运发达,对外运输便利17.对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合理的是()①养鱼可减少水稻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度②稻鱼共生提高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③水稻田只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的食物④稻鱼共生系统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价值18.为传承和保护青田农业文化遗产,合理的措施是()A.多用化肥、农药提高水稻亩产B.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C.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D.获得绿色认证,提升品牌效应斯里兰卡农民依托小流域(面积20km²)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位于斯里兰卡东北部,主要原因是东北部()A.蒸发旺盛B.降水很少C.旱季较长D.人口密集20.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A.扩大耕地面积B.调节局地气候C.增加径流总量D.提高航运价值21.斯里兰卡积极吸引中国民企投资,主要是为了()A.完善基础设施B.优化产业结构C.加大资源开发D.促进城市发展图例山召%水稻耕作土层红泥层水平石板层22.在建设板石梯田之前,制约青山岛水稻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B.土壤C.水源D.劳动力23.推测梯田水平石板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是()B.净化水中杂质C.增加保水功能D.便于农业耕作东北部。该岛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北部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多且短小。据此完成——流域界限24.该岛国东北部地区修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的自然原因为()A.热带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不足,需跨流域调水C.河流水位变化大,航运受制约D.河流短小,调蓄能力有限25.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3)简述上述稻田养鱼方式的转变对当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河北省张家口市气候大陆性强,年降水量约为400mm。宣化区的葡萄栽培有1300多年历史,以庭院式栽培为主,漏斗型葡萄架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第一个(1)根据材料分析宣化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2)根据材料分析葡萄架采用漏斗型的优势。(4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积河漫滩,是千百年来人们围垦的重要目标,圩垸就是自古以来围垦的产物。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1)分析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道附近发育大面积河漫滩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和右图,说明长江中下游的圩田如何提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6分)(3)1984年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再鼓励圩垸建设,说明这样做的理由。(6分)热点8农业遗产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仍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这里至今还有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201.敖汉旗收集、保护和传承传统种子的主要目的是()C.降低育种成本D.保护种子多样性2.敖汉旗仍有牛耕人锄传统耕作方式的主要原因是()C.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D.复种指数低,生产规模小【解析】3.以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B.安吉白茶生态园C.新化紫鹃界梯田D.芒康彩色古盐井4.为宣传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下适合在文化遗产地建设的项目是()A.商品住宅区B.大型加工厂C.儿童游乐场D.主题博物馆【答案】3.A4.D【解析】4.文化遗产是人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文明结晶,以上四种做法中,商品住宅区、大型加工厂和儿童游乐场不利于保5.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6.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土地污染7.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A.休闲观光旅游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D.水禽类养殖【答案】5.A6.C7.A【解析】5.本题要求选择“生态效益”,B、C选项属于经济效益,错误。图中芋头叶子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A正确。图中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也包括了经济效益,D错。故选A。6.兴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C对;当地降水充足,盐碱化不严重,A错;地势平坦,甚至低洼积水,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土地污染不是农业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且选择垛田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壤污染关系较小,D错。故选C。7.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故A正确。芋头叶编织经济效益较休闲观光旅游低,B错;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可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C、D错。故选A。某地理研究小组针对上海市苏州河岸带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历史上河段一主导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河段二主导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河段三主导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苏州河河岸带经历了“工业化一逆工业化”的进程。下图示意上海市苏州河河岸带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长寿路至苏州河口8.苏州河河岸带“逆工业化”进程表现为()A.河段一工业用地不断增加B.河段二工业用地不断增加C.河段二工业用地不断减少D.河段三居住用地不断减少9.相较于建设专题博物馆,在工业遗产原址上建立公共休憩空间可以()A.充分利用空间资源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提升环境的观赏价值D.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答案】8.C9.A【解析】9.相较于专题博物馆,公共休憩空间人口流动量更大,利用率更高,因性、提升环境观赏价值方向的作用相似,差别不大,排除BC;专题博物馆可以通过为游客服务获得经济效益,而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延,森林覆盖率达70%,终年云雾弥漫。当地最负盛名的铁观音茶源于18世纪,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10.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终年云雾弥漫的主要原因有()①东南临台湾海峡②群山环抱,峰峦绵延③受11.下列对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的认识,正确的有()12.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铁观音茶产业的()A.单位面积产量B.加工工艺C.经济效益D.产品质量山环抱,峰峦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0%,终年云雾弥漫”,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临台湾海峡,扩散,②正确。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冬季温和,利于水汽凝结成雾,③正确。云雾多,光照弱,ABC错误。故选D。ABD错误。故选C。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均以我国传统果树为主。这些果树多为乔木,可以长期存活,有的已存活超过千年之久,一般都具有发芽晚、落叶早、枝干修剪稀疏、根系发达且分散等特点。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果园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的果树能够长期存活,其主要是由于()A.地下水充足B.风沙天气少C.劳动力丰富D.土壤深厚肥沃14.推测黄河流域传统果园里能长期存活的果树是()A.荔枝树B.苹果树C.梨树D.葡萄树15.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果树()A.林间为其他作物提供生存空间B.多为耐阴植物,对水肥要求高C.生长期可与大田作物错开D.树下散养畜禽,加剧资源竞争【解析】13.考查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水分和热量是影响其主要生长的原因,黄河流域位于我国温带地区,以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冬春季节降水稀少,气候较为干旱,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的果树能够长期存活,其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下水充足,为果树的正常生长提供了水源,使得果树能够长期存活,A正确;风沙天气少、劳动力丰富以及土壤深厚肥沃不是其长期存活的因素,BCD错误,故选A。14.荔枝树属于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A错误;葡萄树为藤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D错误;苹果树和梨树都属于温带地区的果树,二者相比梨树的根系,与苹果比较,其显著特点是分布深,根系稀少,枝干稀疏,苹果树,枝干较为稠密,因此该树种最有可能是梨树,C正确,B错误,故选C。15.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果树,林间为其他作物提供生存空间,A正确;生活在温带的区,晴天较多,“30cm”“30cm”宽田间水稻害虫成了鱼的饵料鱼类起到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稻谷为鱼类遮阴、提供氧气稻谷为鱼类遮阴、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鱼群藏身池与稻田的最低水深(考虑鱼群可通过之高度)水稻田鱼粪成了水稻的肥料鱼群藏身池16.青田县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A.地势平坦开阔,耕地数量多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C.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D.河流航运发达,对外运输便利17.对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合理的是()①养鱼可减少水稻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度②稻鱼共生提高了农③水稻田只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的食物④稻鱼共生系统18.为传承和保护青田农业文化遗产,合理的措施是()A.多用化肥、农药提高水稻亩产B.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C.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D.获得绿色认证,提升品牌效应【解析】价值,④错误,故选A。投入,扩大耕地面积以及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该地的水稻种植向商品化方向19.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位于斯里兰卡东北部,主要原因是东北部()A.蒸发旺盛B.降水很少C.旱季较长D.人口密集20.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A.扩大耕地面积B.调节局地气候C.增加径流总量D.提高航运价值21.斯里兰卡积极吸引中国民企投资,主要是为了()【答案】19.D20.B21.B【解析】部降水在1750mm以下,不是很少。B错误。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明显,东北部是冬季20.梯级蓄水池农田能够有效调蓄河水,减轻洪涝灾害,蓄水池农田本21.斯里兰卡积极吸引中国民企投资,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当误。故选B。图例耕作土层红泥层水平石板层22.在建设板石梯田之前,制约青山岛水稻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B.土壤C.水源D.劳动力23.推测梯田水平石板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是()C.增加保水功能D.便于农业耕作【答案】22.B23.C【解析】22.通过在坡地上铺设石板,并在石板上添加红泥和可耕作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