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3.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4.下列食物链中,最典型的捕食食物链是()。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
5.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A.磷B.钙C.氮D.铁
6.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7.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的是()。
A.气候学派B.自动调节学说C.生物学派D.法瑞学派
8.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9.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1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冷杉、云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11.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高B.低C.相等D.有时高有时低
12.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A.藻类B.水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
13.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A.雨量充沛B.温度适宜C.阳光充足D.食物丰富
14.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15.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A.生物量B.生产力C.利用率D.周转率
16.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17.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A.收获量测定法B.二氧化碳测定法C.黑白瓶法D.标志重捕法
18.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19.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1883年的5月至8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30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陆生演替D.内因演替
20.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21.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B.保护天敌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D.保护害虫种群
22.表达人口增长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B.死亡率C.迁出率D.迁入率
23.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24.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生物圈
25.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二氧化硫D.一氧化硫
26.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7.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8.动物生态学直到生态学的()才逐渐成熟。
A.萌芽阶段B.建立阶段C.巩固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29.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30.在PH值为7.5以上的石灰性土壤中,Ca常和下述哪种营养元素结合而降低该元素对作物的有效性()
A.NB.PC.KD.以上三者
二、填空题(20题)31.生理死亡率叫________。
32.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______群落。
33.苍耳的种子具有勾刺,其种子传播方式为传播。
34.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叫______。
35.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即______和动物性生产。
36.能量______流动,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37.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______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8.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_______。
39.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______、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
40.导致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是______。
41.生态系统是个无______、非中心式的自我控制系统。
42.__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
43.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______。
44.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只以箭竹为食,大熊猫属性生物。
45.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46.种群数量的年间变动,有的是周期性的波动,有的是______的波动。
47.岩石风化的产物称为______。
48.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______污染源。
49.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50.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三、判断题(10题)51.生态系统可以缺少的生物组分是分解者。()
52.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是有机整体。()
53.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54.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55.纽芬兰中部冬季的驯鹿常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A.正确B.错误
56.初级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57.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正确B.错误
58.正反馈和负反馈都能控制种群密度的过度增长。
A.否B.是
59.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60.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62.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63.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并说明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64.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65.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植被类型。
五、论述题(5题)66.为什么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67.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68.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9.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70.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71.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6.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7.C
8.A
9.D
10.D
11.A
12.D
13.A
14.B
15.B
16.B
17.D
18.C
19.B解析: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演替被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因它保留了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等,进程是比较快的。题中所述符合次生演替的特征,故选B。
20.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21.C
22.D
23.D
24.D
25.C
26.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7.B
28.B
29.B
30.B
31.最小死亡率
32.镶嵌镶嵌
33.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34.休眠
35.植物性生产
36.单向单向
37.干旱干旱
38.生态因子
39.湿润森林区湿润森林区
40.CO2
41.目标
42.腐殖质腐殖质
43.总和总和
44.还原功能还原功能
45.土壤肥力
46.非周期性非周期性
47.土壤母质土壤母质
48.城市
49.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50.取食与被取食取食与被取食
51.N
52.N
53.Y
54.N优势种是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环境形成主导作用的物种,它们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生产量高,占据的空间也大。
55.A
56.N
57.A
58.N
59.N
60.Y
61.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62.(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63.内共生起源学说:margulisl970年提出的: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原核生物的蓝细菌即蓝藻。主要依据:①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②有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细菌;③两层膜,其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④与细菌有相同的繁殖方式;⑤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主性和共生性的特征;⑥线粒体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⑦叶绿体可能来自原始蓝藻,蓝小体提供了证据。
64.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
65.植被是划分生物群落类型的基础。陆地生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如下:(1)森林,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2)草地,包括稀树草原和草原;(3)荒漠;(4)苔原。
66.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②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容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化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水是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体一般含60%~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出、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器官保持正常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生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水还是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②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原生质的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容,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化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
67.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即使在上述影响改变后也会回到它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②要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水平上。③各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68.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
69.(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司法考试真题(细选)及答案
- 全国BIM工程师考试绝密预测题附答案
-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 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培训试题及答案
-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 莞深高速公路分公司安全生产知识试题(有答案)
- 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细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营养与膳食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化内科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硝酸铵生产培训课件
- 政协提案知识及撰写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年互联网保险市场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冠脉介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五讲 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
- 酒店职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贷款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性指标-编制说明
- 2025时事政治必考题库(含答案)
- 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实务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