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01组合列举知识点1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及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3,元朝时期,我国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o知识点2行省制度.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5,元朝设置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知识点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6.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7,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02辨析改错8.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7'・,错误的打“义”,并加以改正。[](1)元朝在继承前代的制度的基础上,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改正:[](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它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立。改正:[](3)宋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便在西藏设立了宣政院,标志西藏归属中央管辖。改正:[](4)元朝时期,我国的疆域达到历代最大。改正:03单项选择知识点1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 B.鲜卑C.蒙古.孙瑞华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中国历代王朝疆域图,通过对比他发现我国历史疆域最大的王朝是A.秦朝 B.西汉C.唐朝.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A.唐朝B.A.唐朝B.宋朝C.元朝知识点2行省制度1212.元朝时上承天子,下总百司,12.元朝时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中枢机构是()A12.元朝时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中枢机构是()A.行中书省B.中书省C.御史大夫.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应该是()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知识点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御史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A.加强了民族融合C.推行了行省制度04材料解析18.阅读材一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政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户部-皇帝一一中书省--礼部-户部-皇帝一一中书省--礼部-

兵部一-刑部-「中书省直辖地-行中书省「御史台L工部」图一图一图一图一图二元宣政院印⑴材料一中“遂一天下”指的是什么?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3分)(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哪朝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高行政机构是什么?图中“枢密院”和“御史台”的职责分别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图二的印章体现了元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在东南地区,元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管辖?(3分)组合列举1.第一个2,台湾南海最大3.回族4,中书省5.行省制度6.澎湖巡检司台湾7.宣政院辨析改错(1)X“郡县制”改为“行省制”。(2)X “西域都护”改为“澎湖巡检司”。⑶义“宋朝”改为“元朝”。(4)V单项选择C10.D1LC12.B13.A14.C15.A16.D17,D材料解析18.(1)元灭南宋,统一全国。(2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1分)(2)元朝。(1分)中书省。(1分)枢密院负责全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