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从周边细胞自噬的产物中获取氨基酸和能量促进肿瘤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无法区分正常细胞与癌细胞B.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促进周边细胞的自噬作用是抑制癌细胞増殖的有效途径之一D.致癌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诱发人的细胞癌变2.三叶草的野生型能产生氰酸,这一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突变品系(突变体1和突变体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亲本F1F2实验一突变体1×野生型有氰酸240无氰酸,740有氰酸实验二突变体2×野生型无氰酸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实验三突变体1×突变体2无氰酸1172无氰酸,271有氰酸注:“有酸”和“无酸”分别表示能产生氰酸和不能产生氰酸的植株A.两个突变品系中可能有一个为杂合子B.实验三F2“有氰酸”自交后代出现“有氰酸”的概率为4/9C.实验一F2“有氰酸”与实验二F2“有氰酸”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无氰酸”D.突变体2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其突变前的表达产物可能不催化氰酸的合成3.植物细胞中不含有DNA的结构是A.细胞核 B.核糖体C.线粒体 D.叶绿体4.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B.5:2:1C.11:6:3D.9:42:495.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的方式合成DNA分子B.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C.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的遗传物质RNA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6.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A.核糖、核酸和磷酸 B.核糖、碱基和磷酸C.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苷、碱基和磷酸7.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的组织水肿C.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D.局部代谢旺盛导致组织水肿8.(10分)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该细胞内A、B、C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填数字),各种膜的基本骨架都是_______,该类物质的合成场所是______(填数字);小泡内物质释放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2)图乙中的B和C分别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数字)。(3)获取各种细胞器时,一般先采用_____法破坏细胞膜,再采用______法进行分离。10.(14分)图甲表示某绿色盆栽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乙表示将该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将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物质Y分解的场所是___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__、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2)图乙中该植物18时的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20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的产生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Y的产生速率。11.(14分)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高表达MT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_______获得cDNA用于PCR扩增。(2)设计一对与MT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3)图中步骤1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代表退火,步骤3代表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4)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______________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________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5)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升高退火温度②降低退火温度③重新设计引物)。12.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2中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2)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人的骨骼肌细胞进行了_________(填标号)反应。(4)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在__________点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1中的P点以后,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可用显微镜观察来区分正常细胞与癌细胞,A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癌细胞可从周边细胞自噬的产物中获取氨基酸和能量促进肿瘤生长,因此阻断周边细胞的自噬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C错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其中引发细胞癌变的病毒中,有些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以及细胞癌变发生的原因,明确癌细胞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2、D【解析】
根据题意,突变株1×野生型杂交后代为有氰酸,F2无氰酸:有氰酸=1:3,说明F1中有一对基因纯合,推测F1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突变株2×野生型杂交后代为无氰酸,并且自交后代无氰酸:有氰酸=3:1,推测F1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突变品系无法产生氰酸,野生型能产生氰酸,突变株1×突变株2杂交后代为无氰酸,因此判断无氰酸为显性性状,并且F1自交后代F2中无氰酸:有氰酸=13:3,推测F1的基因型是AaBb,推测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是aabb、AABB,野生型个体基因型为aaBB。【详解】A.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是aabb、AABB,A错误;B.实验三F2“有氰酸”为aaB_,其中2/3为aaBb,自交后代出现“有氰酸”的概率为1/9,B错误;C.实验一F2“有氰酸”为aaB_,实验二F2“有氰酸”为aaBB,杂交的子代均为aaB_,不可能出现“无氰酸”个体,C错误;D.突变体2为AABB,突变前的表达产物可能不催化氰酸的合成,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表格中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并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熟练识记并运用孟德尔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分析问题。3、B【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A错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B正确;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C错误;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D错误。4、C【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AA占2/5,AA自交后代仍然为AA,Aa占3/5,子代中AA数量为2/5+3/5×1/4=11/20;子代中Aa数量为3/5×2/4=6/20;子代中aa数量为3/5×1/4=3/20;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11:6:3,故选C。5、C【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表示HIV病毒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③表示转录过程,④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A错误;B、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直接流向蛋白质,B错误;C、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病毒的RNA,C正确;D、过程①、②、③、④都在人体内进行,D错误。故选C。6、B【解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分别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详解】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而核糖核苷酸是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所以RNA的组成成分是磷酸、核糖、碱基.故选B.【点睛】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RNA分子的组成,只要考生识记RNA的基本单位及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再结合题干要求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D【解析】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B、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逸出至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蛋白尿即肾脏病变,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而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D、组织中代谢废物的累积,直接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把血浆中的水分吸了过来导致水肿,与血浆蛋白浓度无关,D错误。故选D。8、D【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因此改变温度会使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BC、B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到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当B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变化,BC错误;D、从曲线图可知,A点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正确.故选D.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二、非选择题9、②④磷脂双分子层⑨胞吐②⑥吸水涨破法差速离心法【解析】
根据图甲中各细胞器的形态可判断其名称;图乙中A仅含有蛋白质,应为中心体;B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应为线粒体;C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应为核糖体。【详解】(1)图甲中②为线粒体,④为核膜,二者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各种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磷脂属于脂质,该类物质的合成场所是⑨(滑面)内质网;小泡通过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其中的物质,该运输方式为胞吐。(2)根据分析可知,图乙中的B和C分别对应图甲中的②线粒体和⑥核糖体。(3)获取各种细胞器时,一般先将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再根据各种细胞器密度的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点睛】根据细胞器成分判断其名称:(1)没有脂质:应为核糖体或中心体;(2)含有核酸:应为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其中线粒体、叶绿体含有DNA,核糖体含有RNA。10、①②线粒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减少增加>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8时、17时>【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或酒精途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暗反应阶段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④表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X表示三碳化合物,Y表示丙酮酸。图乙中,两条曲线在20时前沿水平虚线上下对称,说明装置内只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20时后不对称且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说明植物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是①②,物质Y表示表示丙酮酸,其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或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被分解;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生成受阻,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而短时间内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2)据图分析,图乙中该植物18时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20时的,所以其18时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20时的有机物积累量。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0时后该植物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3)密闭容器内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曲线中,曲线的拐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图乙中的8时和17时。由于此时只有绿色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体内还有许多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却还有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三碳化合物)的产生速率大于物质Y(丙酮酸)的产生速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甲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和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图2曲线图中不同时间段内可以进行的代谢类型。11、逆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变性引物与模板GC含量高②③【解析】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详解】(1)PCR扩增目的基因,首先要有目的基因作为模板,所以从高表达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从而用于PCR扩增。(2)构建重组质粒,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所以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设计的引物之间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否则引物自连,而不能与模板相连。
(3)图中步骤1、2、3分别代表变性、退火、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
(4)退火表示引物与模板相连,若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引物与模板的碱基配对;由于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所以G-C含量越高的引物,退火温度越高。
(5)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可能是退火温度过高,导致引物与模板不能相连或引物间相互配对,引物自连,不能与模板相连,因此,可通过②降低退火温度或③重新设计引物进行改进。【点睛】易错点:PCR技术的核心部分就是Taq酶,这种酶可以忍耐较高的温度而不至于在高温变性过程中失活而无法发挥作用;PCR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12、①④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④氧气细胞质基质①③C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康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海东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济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b卷)
- 兴安盟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宣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年南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广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鸡西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年白银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政府驻外招商笔试答题技巧
- 马术体验研学课程实施方案
- 【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3100字(论文)】
- 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作文范文大全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市政道路工程)
- 艺术疗育余涵
- 自考《现代设计史》(05424)考试复习题库(汇总版)
- “农药水悬浮剂加工及贮藏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课件
- 铁路下穿高速公路安全评价报告
- 农民工工资舆情应对培训交底资料
- 楼宇自控系统报价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