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期报告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期报告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期报告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期报告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批准号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县***乡***小学校(报告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报告时间:2022年8月10日评议专家:***(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参与人员:***(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乡中心校教研员)乡中心校教研员)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左右)本课题从2022年2月开题至今,课题在上级教科研部门关心领导下、学校领导的识以及抽查学生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学课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好,经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声光耗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初机和欲望,在这个环节中寻找是什么内容吸引了(一)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2)自主探究,适时评价题。“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自主练习,巩固提高课堂练习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部分,在设计时除了要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作科学安排外,还要考虑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教师适时、适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如“找朋友”“给小马虎治病”“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等形式的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4)归纳总结,提高升华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首先从心态方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归纳引导。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强化认识。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做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再次结合讨论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二)、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形象直观,激发意向,寓教于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化、情境化。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画创设教学情境,以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参与,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求、发现、创造。教学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学《24时记时法》,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听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再说说《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接着媒体播放这段片头视频,利用屏幕上的“19时”设疑:19时是怎样一种记时法?它与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24时记时法”的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以上片段中的媒体就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探究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学生是在趣味盎然中带着已知走进新知的学习的。(2)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数学更多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借助计算机展示抽取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的图象,具体形象地呈现出各种方位、大小不同的角;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计算机直观地展示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距离、运动的时间与各自的速度,对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计算机演示不同形状车轮在前进中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这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犹如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加强合作,强化感知,发展思维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如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了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组合成的物体投放在屏幕上,问学生这些物体象什么,分别是用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组合出来,让他们动手拼,这时就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拼组成各种美丽的图形,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不仅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每件小作品无不闪烁出艺术创造的灵感和美。(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体验成功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加快教学速度,减小教材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及质量,并能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智慧的生成。2、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生命质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内涵、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例如,“元、角、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教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3)、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需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教师身上。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课题组的教师们确立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基本掌握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3、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成员大胆实践,勤于探索,积极总结,推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使本课题研究者的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三、主要创新点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实验教师能够确定如何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跟国内外其他研究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不仅仅针对老师进行理论学习与知识更新,同时我们会不断跟踪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以此来更好的确定某种信息技术是否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通过研究我们确定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喜好排序,动画>图片>图形>声音>文本。四、存在问题及不足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并不适合所有的课型,而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很难以网络为平台来架构,它必须有相关的教学平台作为基础,而有些教学平台的设计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了研究开展的难度。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平时资料的积累还不够及时;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上还要做不懈地努力。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本课题的研究为基点,不断改进完善研究的措施与方法,推进我全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工作,为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五、下一步计划及可预期成果(一)下一步我们计划进行如下内容的研究:指导思想:在总结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交流和和总结,将研究工作推向高潮,为高质量完成课题结题而冲刺。具体措施:1、分析总结和反馈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应用认可程度。2、教师理论知识更新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3、教师实践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学习微课制作和动画制作,提高声光效果的信息技术运用。4、调查学生对于优化后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感觉,分析并总结找不不足之处。5、再次实践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6、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二)可预期成果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确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初步探索形成一种可行性的新型教育模式。2、课题组成员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参研人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深入地学习了问卷法、文献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意识,合理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提升,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题负责人签名:***《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现代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我国教育部已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强调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集中发挥传统电教器材的优势,图、文、声、像、影并茂。由于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并伴随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骇的解说,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发挥动静结合优势,及时反馈,更好地创设合作探究机会,给学生印象中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学习,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中,如何体现整合的优势,乃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而言,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信息技术将成为他们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强调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前,必须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我们知道现代媒体教学过程与一般传统教学过程是一样的,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利用和更新,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倾向。对教师而言就要体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师生交往民主化。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对学生而言就应实现角色转换,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即网络技术的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处理者、网络信息的交流协作者、网络信息的创新者。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1、知识点切入策略。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高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利用中控系统的传送功能,先出示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图的信息,再借助计算机隐退实物图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动态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信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BBS功能进行协作学习,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通过网络演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入自主化个性学习,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师再画龙点晴,把显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利用课件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这样利用知识点切入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情境激励策略。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200米,若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段1400米长的隧洞,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现铁路、山、隧洞背景的画面信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出示教学的应用题,接着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洞前时及车尾刚刚出洞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隧洞,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隧洞的距离和隧洞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信息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实践感知策略。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一课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一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实物等,即以静态形象为主,难以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采用化静为动策略,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情境激励策略中所举例的火车通过隧洞要用多少时间,该题的解答关键是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火车怎样才算通过隧洞?通过隧洞所运行的是指哪段路程?为此,通过网络媒体,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前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演示火车通过隧洞的运动情形,将运行的全过程展示,使学生好像正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观察这一运动过程,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逐步得出结论,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传送到学生的桌面。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该策略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学习“统计”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一段交通路口的情境录像,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一段时间内各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通过路口?学生对路口的情境非常熟悉,但没有注意到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机动车的辆数问题,因而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记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这一学习任务,并非是教师要求他们一定要做的。但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愿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而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不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盲目的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准备好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使用计算机。(3)、合适的网络课件和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进行,难以系统化。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不好,而且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4)、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差,使用计算机不当也会带来危害。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传送到学生的桌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达到最优化。既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强调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师生还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如何实现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水米*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社会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转变。当然不可避免的,学校教学也步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近些年来,我校已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原有的一部分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非线性和简约性等特效,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有效整合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探索的地方。下面我就近年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对使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堂教学作探讨。一、教师设计出“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助教形课件,是使用多媒体授课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针对所讲授的课程分析教学内容,理顺该课程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编写脚本。教学内容的选取、表达和组织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符合教学原则,表现形式要具有吸引力。课件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有条理性,易于学生理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照顾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规范,教学内容及其表达方法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使用多媒体授课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画图、板书等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得好,把握恰当,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快教学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实践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在听课时思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消化、吸收,没有时间记笔记,以致许多学生因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对多媒体教学失去兴趣。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适应了教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想,而且速度比较慢。因此,使用多媒体授课后,对它的优越性一定要把握得当,把握好“点”与“悟”的度,“点”到的同时给学生留一些“悟”的时间。对于最初接触多媒体授课的学生,教师一开始应尽量讲慢一些、透一些,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信息量、加快教学进度。对一些重要的、较难理解的内容或表达式,不仅要采用醒目的色彩、较大的字体或动画的手段予以表达,而且要用较慢的速度详细讲解每一项含义。必要时还要有一定的重复,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做笔记。三、使用多媒体授课,应扬长避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和谐、民主、自由、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新颖优美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畅想探索和发现。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灵活多样的特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同一问题,在学生中就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导致思维多元化的发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引起讨论,并进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由学生自身积极构建所学的有关知识。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得以体现,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演示方便、更换显示内容快捷的优势,在达到同等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多用“演绎与归纳”,少用“推理与证明”。四、使用多媒体授课,一切手段都应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表现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授课,应特别注意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来进行,一切表现手段都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课件的设计制作要简洁实用,避免过于追求表面形式,导致似乎“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切忌把课件制作得繁复套叠、眼花缭乱,让形式冲淡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切忌让课件代替学生的思维给出结果。一些不必要的板书性质的内容、提问的问题、不能突出重点难点的图画、千扰学生思维的音乐等不要轻易制作在课件中。五、使用多媒体授课,应特别注意教师不能成为多媒体的附属品。使用多媒体授课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成为放映员。对于课件的使用、内容的选择和课件适时的运作,一定要予以把握,否则教师整节课都坐在电脑屏幕前上课,这样又何来的教态,眼神交流?也不会发挥“领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课程教育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研究者”“榜样”等角色作用,所以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注意别忘了自己的角色。总之,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引导和刺激的独特作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而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只有有效整合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才能增强课堂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