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_第1页
201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_第2页
201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_第3页
201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_第4页
201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一轮(yīlún)复习物理摩擦力-受力分析解析第一页,共43页。►根底梳理◄摩擦力分滑动摩擦(huádònɡmócā)力和静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huádònɡmócā)力;(2)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静摩擦力.第二页,共43页。►疑难详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cūcāo)的;(2)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3)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2.摩擦力方向确实定摩擦力的方向必定和接触面相切,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第三页,共43页。通常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摩擦力是阻力;摩擦力方向也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此时摩擦力作为动力.所以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摩擦力做功是零).不管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是不是相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qūshì))的方向相反.不管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摩擦力一定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qūshì).第四页,共43页。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物体运动或静止(jìngzhǐ),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而牵涉到“相对运动〞,实际上是规定了参照物,如“A相对于B〞,那么必须以B为参照物,而不能以地面或其他物体为参照物.第五页,共43页。3.摩擦力有无确实定(1)由产生条件确定.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有一个(yīɡè)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2)根据运动状态确定.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物体受其他外力的情况来进行判断.4.摩擦力大小确实定(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成正比),与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常用公式f=μFN求得,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μ叫做动摩擦因数,它跟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μ没有单位.第六页,共43页。(2)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suízhe)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变化而在0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变化.一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跟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有关,但是跟压力FN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用f=μFN计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FN有关.第七页,共43页。►深化拓展◄图11.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也可能(kěnéng)是静止的,但一定发生了相对运动,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运动,物体相对地面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第八页,共43页。图22.同样,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时,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yùndòng)的,但一定是相对静止的.如图2所示,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向上运动(yùndòng),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物体虽然运动(yùndòng)受到的却是静摩擦力.第九页,共43页。3.汽车牵引力的施力物体并非是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带动车轮转动,主动轮与地面接触的局部有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主动轮有向前的静摩擦力,此即为汽车的牵引力.所以说,汽车牵引力的施力物体应该是地面,而不是(bùshi)发动机,牵引力的本质是地面提供的静摩擦力.第十页,共43页。►根底梳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2)然后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以及与其他物体的联系,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其他力等顺序(shùnxù)依次分析.(3)最后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运动状态.第十一页,共43页。►疑难详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根底,也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zhòngyào)方法,受力分析时必须明确的程序是:(1)根据题意来选取研究对象.原那么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某一局部,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对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往往起决定作用;(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这种分析方法称为“隔离法〞;第十二页,共43页。(3)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zhěngtǐ)法〞.用整体(zhěngtǐ)法的简便之处在于不需要涉及内部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而隔离法恰好可以分析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整体(zhěngtǐ)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往往可以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处理问题简洁明快.第十三页,共43页。2.怎样防止在受力分析时漏掉或者多出一些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为防止漏掉力,应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xíguàn),一般应先分析场力,再分析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为防止受力分析时出现多力的情况,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2)分析研究对象受的力,不要把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也加在研究对象上;第十四页,共43页。(3)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场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向心力、下滑力、回复力等);(4)为了使问题简化,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微小粒子的重力、速度(sùdù)不大时空气的阻力等.至于何时忽略某个力的影响,要依据题的目的、具体环境和条件而定.第十五页,共43页。 图3[例1]卡车上装(shàngzhuāng)着一只始终与它相对静止的集装箱,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十六页,共43页。[解析]集装箱随卡车(kǎchē)一起由静止加速运动时,假设二者的接触面是光滑的,那么卡车(kǎchē)加速时,集装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因此它将相对于卡车(kǎchē)向后滑动,而实际上集装箱没有滑动,说明只有相对卡车(kǎchē)向后滑的趋势,所以集装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故A对;集装箱随卡车(kǎchē)一起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假设集装箱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那么其受力如图3所示,跟木箱接触的物体只有卡车(kǎchē),卡车(kǎchē)最多对它施加两个力(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第十七页,共43页。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1与G抵消,但没有力与F2抵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木箱在F2的作用下,速度将发生变化,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矛盾,故B错C对;卡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卡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那么(nàme)集装箱相对卡车将向前滑动,而实际没动,说明集装箱受到向后的摩擦力.故D错.综上选AC.[答案]AC第十八页,共43页。题后反思:摩擦力的判断比较复杂,有时只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无法判断出来的,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进行(jìnxíng)判断,这也是在进行(jìnxíng)受力分析时,要把摩擦力放在最后分析的原因.第十九页,共43页。图4如图4(a)、(b)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一起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ùndòng),那么()第二十页,共43页。A.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同B.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反C.两图中A物体均不受摩擦力作用D.(a)图中的A物体不受摩擦力,(b)图中的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解析:分别对两图中的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a)图中如果A受到摩擦力,那么(nàme)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A物体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图中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b)图中,A物体相对于B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答案:D第二十一页,共43页。题型二摩擦力大小(dàxiǎo)的计算[例2]重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为27N.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dàxiǎo)由0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dàxiǎo)为f1,当拉力大小(dàxiǎo)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dàxiǎo)为f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f1=25N,f2=25N B.f1=25N,f2=27NC.f1=26N,f2=25N D.f1=26N,f2=27N第二十二页,共43页。[解析]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拉力应克服最大静摩擦力,此题最大静摩擦力为27N,当外力(wàilì)由0增大到26N的过程中,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与拉力相等,即f1=26N;当拉力为30N时,物体发生相对运动,从30N减小到27N的过程中,拉力一直大于滑动摩擦力(25N),所以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f2=μG=25N.[答案]C第二十三页,共43页。题后反思:在求摩擦力的时候,先判断物体受的是哪种摩擦力,如果是静摩擦力,就用外力等于静摩擦力来求;如果是滑动摩擦(huádònɡmócā)力,就根据公式F=μFN来计算.第二十四页,共43页。图5如图5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匀速运动(yúnsùyùndòng),A,B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求A与B和B与C间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大.第二十五页,共43页。解析:根据题知,物体A,B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即A,B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而物体B,C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B受到一个(yīɡè)与它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F=μFN=μ2(mA+mB)g.答案:A,B之间摩擦力为0B,C之间的摩擦力为μ2(mA+mB)g第二十六页,共43页。题型三受力分析图6[例3]如图6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bǎochí)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 B.3C.4 D.5第二十七页,共43页。图7[解析]A、B保持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应该是零.首先对A、B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mA+mB)g、A与墙壁的摩擦力fA和F,三力平衡;水平(shuǐpíng)方向可判断墙壁和A之间没有作用力,否那么不能保持水平(shuǐpíng)方向平衡.第二十八页,共43页。如图7a所示,隔离物体A,受重力mAg和B提供的弹力NBA,因为物体A保持静止,必然受到B提供的摩擦力fBA,且沿AB的接触面向上;由此再隔离物体B,如图b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dìnglǜ)和条件,物体B共受四个力的作用.[答案]C第二十九页,共43页。(2010.山东济南模拟)如图8,物体(wùtǐ)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图8力的个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第三十页,共43页。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解析:假设拉力F大小等于重力,那么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假设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那么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且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xiàngshàng),故物体就受到四个力作用.答案:D第三十一页,共43页。1.如图9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以下(yǐxi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9第三十二页,共43页。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解析:物块P在粗糙桌面上运动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xiànɡxià),施力物体是地球;受桌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桌面;受拉力、方向水平向右,施力物体是绳;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施力物体是桌面.应选B.答案:B第三十三页,共43页。图102.(2019.山东高考)用轻弹簧竖直悬挂(xuánguà)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10所示,那么物体所受摩擦力 ()第三十四页,共43页。A.等于零B.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解析(jiěxī):由题知mg=kL.设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2mgsin30°=kL+f,解得f=0,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第三十五页,共43页。图113.(2019.全国卷Ⅱ)如图11,一固定斜面上两个(liǎnɡɡè)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第三十六页,共43页。解析:因为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所以把A、B作为一个整体.由平衡方程2mgsinα=μmgcosα+2μmgcosα,得μ=tanα,那么(nàme)A正确.答案:A第三十七页,共43页。4.有一个小实验:当向两片竖直放置的纸片的中间吹气时,会发现两个小纸片不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