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1页
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2页
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3页
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4页
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件:第11单元-第3课时(kèsh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一页,共40页。考点(kǎodiǎn)深化素能提升(tíshēng)演练(yǎnliàn)提能梳理整合第二页,共40页。梳理(shūlǐ)整合梳主干理脉络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2)空间分布不均(bùjūn):方多,方少。(1)我国的丰水区:人均和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均于全国平均水平。(2)年径流量,季节分配相对。(3)地理条件优越:上游靠近,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相邻。南北高稳定(wěndìng)均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华北平原第三页,共40页。点拨“水资源(zīyuán)〞、“水力资源(zīyuán)〞与“水利资源(zīyuán)〞的区别:水资源(zīyuán)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zīyuán),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的。水力资源(zīyuán)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zīyuán),又叫水能资源(zīyuán),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的。水利资源(zīyuán)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第四页,共40页。二、南水北调工程(gōngchéng)方案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可

供水,但供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

地区和

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

级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

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

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黄河以南需

北送,以北可自流输水自流(zìliú)西北(xīběi)华北三丹江口自流抽水第五页,共40页。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积极意义社会效益改善

区的投资环境;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为例)长江径流量减少:引起河口地区

升高,影响长江

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

淤塞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土壤易发生

1对水质的影响:沿线地区工业发达,污水排放多,降低水质调入卫生条件盐度(yándù)下游(xiàyóu)航道(hángdào)盐碱化第六页,共40页。考点深化(shēnhuà)解疑难提知能考点一南水北调工程

★★★图解(tújiě)考点第七页,共40页。见附表3.南水北调的意义(yìyì)及影响(以东线为例)第八页,共40页。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fēnxī)及解决措施造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即需大于供,其主要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影响“供〞,后者主要影响“需〞,具体分析(fēnxī)如下:淡水短缺原因解决措施自然原因储量有限海水淡化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修建水库人为原因用水量大大增加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水污染严重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浪费严重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第九页,共40页。小试牛刀(xiǎoshìniúdāo)(2014年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xiànlù)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xiànlù)图〞,答复(1)~(2)题:第十页,共40页。(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yǐngxiǎng),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yǐngxiǎng),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第十一页,共40页。【思路点拨】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下游的水调入华北地区,调水会使调入区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调水可以增加丙地运河的水量,有利于改善运河的航运条件;根据图中海拔信息,丙至戊段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故丙地至丁地河段不能自流引水;调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状况。第(2)题,调入北方的水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质直接影响人们(rénmen)的生活质量,因此长江水质问题一定会引起更多地社会关注。【尝试作答】(1)D(2)A第十二页,共40页。考点二我国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图解(tújiě)考点第十三页,共40页。(1)线路组成:西气东输一线、二线(èrxiàn)和三线,川气东送等。西气东输二线(èrxiàn)和三线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中亚。第十四页,共40页。(2)西气东输对东、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影响(yǐngxiǎng)。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yǐngxiǎng)。见附表②对生态环境(shēnɡtàihuánjìnɡ)的影响。有利影响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第十五页,共40页。华东(Huádōng)、华南地区第十六页,共40页。小试牛刀(xiǎoshìniúdāo)(2014山西四校联考)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chǔliànɡ)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开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据此答复(1)~(2)题:(1)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②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③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缺乏④我国中东部很多地区煤炭资源已没有多大开采潜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第十七页,共40页。(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特有影响是()【思路点拨】第(1)题,结合题干材料,我国开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有资源的分布不均,生产与消费不均衡,东部需求大而能源相对缺乏,煤炭等常规能源开采潜力小,而新疆地区由于受经济、技术等的限制,煤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chōngfèn)开发利用。第(2)题,注意题目要求,A、C两项是“疆电外送〞和“疆煤东运〞均有的作用;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可以减少东部地区煤炭使用量、减少煤炭的运输,故“疆电外送〞可以减轻东部环境污染,减轻交通压力。【尝试作答】(1)D(2)B第十八页,共40页。素能提升(tíshēng)析图表强应用资源调配线路示意图的判读(pàndú)与应用典图(diǎntú)例如第十九页,共40页。根据经纬网、海陆位置(wèizhi)等信息确定地理位置(wèizhi)。图1有五个调出地,三个调入地,如b从黄河上游调出。图2中①和④线路均调入长江三角洲。3.确定线路的走向(沿途经过的地区)有的地区线路近似于直线,有的地区线路有明显的弯曲。这与沿途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根据调出地和调入地资源的差异判断。如图2的①和③线路为南水北调线路。判读(pàndú)方法第二十页,共40页。迁移(qiānyí)应用1.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的共需矛盾(máodùn)等)2.分析线路弯曲的原因(保护自然环境、保证某地需求等)3.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第二十一页,共40页。强化训练(2015吉安模拟(mónǐ))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示意图〞,答复(1)~(2)题:第二十二页,共40页。(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2)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没有走直线(zhíxiàn),而是经过了陕西北部的靖边,其主要目的是()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第二十三页,共40页。解题思路:第(1)题,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东部沿海地区及沿线城市输送气源,所以城市分布(fēnbù)是影响其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地形类型是自然因素,人口分布(fēnbù)及交通线路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第(2)题,陕西北部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参考答案:(1)C(2)C第二十四页,共40页。当堂(dānɡtánɡ)演练演练提能练速度(sùdù)提能力测控(cèkònɡ)导航考点题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4、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1、3、6、7第二十五页,共40页。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yīɡè)正确选项)(2015哈尔滨高三一测)以下图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答复1~2题:第二十六页,共40页。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2.以下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①—荒漠化防治 B.②—水土流失治理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D.④—沙尘暴治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工程起点(qǐdiǎn)为新疆轮南,终点为上海,应该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该工程向上海输送天然气,可以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第2题,①和②为西北地区,位于内陆,气候比较干旱,环境治理的重点是土地荒漠化;③大致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是水土流失;④大致位于华北地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是旱涝、盐碱和风沙。第二十七页,共40页。(2015株洲月考)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开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yīqī)工程方案于2014年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以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答复3~4题:第二十八页,共40页。3.以下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4.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兴旺,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缺乏③地面硬化(yìnghuà),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⑤ D.②④⑤第二十九页,共40页。解析:3.D4.B第3题,大量调水,汉江水量会减小,从而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晋煤主要是靠铁路运输,不是水运;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影响(yǐngxiǎng)不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开展。第4题,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较少,径流量缺乏;人为原因有人口稠密,经济兴旺,需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第三十页,共40页。(2015辽宁实验中学检测)以下图为澳大利亚(àodàlìyà)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答复5~6题:第三十一页,共40页。5.造成(zàochénɡ)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6.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主要有()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④加重了环境污染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第三十二页,共40页。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该地位于35°S附近,故不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该地夏季为偏东风,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冬季盛行偏西风,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第6题,东水西调,甲区域为水资源输入区,会缓解当地供水紧张的状况,提高土地生产力;甲地降水少,调水后,地下水位上升,易蒸发旺盛,加剧土壤盐碱化;甲区域的水资源增加,河流的自净能力增强,不会(bùhuì)加重环境污染。第三十三页,共40页。二、非选择题7.(2015盐城检测)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gànxiàn)分布及长江局部水电站分布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第三十四页,共40页。(1)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对上海环境的影响。(2)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平安的意义。(3)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经济、社会(shèhuì)、环境等方面考虑。第(2)题,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平安和稳定供给。第(3)题,水能资源与流量、落差有关,对资源开发、产业开展、扩大就业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第三十五页,共40页。答案:(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