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抚松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_第1页
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抚松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_第2页
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抚松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_第3页
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抚松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_第4页
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抚松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抚松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化学与生活知识竞赛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80分1.春季复工、复学后,公用餐具消毒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可直接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的是A.95%的乙醇溶液 B.40%的甲醛溶液C.次氯酸钠稀溶液 D.生理盐水【答案】C【解析】【详解】A.95%乙醇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变性凝固,妨碍乙醇再渗入,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故A错误;B.甲醛有毒,故B错误;C.次氯酸钠稀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且产物无毒,故C正确;D.生理盐水不能消毒杀菌,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日常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生理盐水就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没有消毒杀菌的功效。2.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水瓶胆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B.福尔马林用于标本的制作是利用了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含钙、钡、铂等金属元素的物质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D.在清理厕所时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否则可能发生中毒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热水瓶胆中的水垢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沉淀,均能被食醋反应除去,故A正确;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标本的制作,故B正确;C.铂没有焰色反应,不可用于制造焰火,故C错误;D.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进行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故D正确;故答案为C。3.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故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选项A正确。B.氨气可以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晶体颗粒),选项B正确;C.碘是人类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适当食用含碘元素的食物,但不是含高碘酸的食物,选项C错误;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组成,选项D正确。故选C。4.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常将硫磺撒在汞的表面以除去不慎洒落的汞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C.硫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D.“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所描述的“石胆”是指FeSO4·7H2O【答案】D【解析】【详解】A.常温下,硫磺能与汞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汞的挥发,A正确;B.葡萄酒中添加SO2,可减少葡萄中单宁、色素的氧化,B正确;C.硫酸钡不溶于水不于酸,不能被X光透过,可作消化系统检查的内服药剂,C正确;D.“石胆”是指CuSO4·5H2O,D错误;故选D。5.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其展示的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许多伟大成就都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使用的耐超高压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中国天眼”FAST传输信息用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D.港珠澳大桥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耐超高压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项正确;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项错误;C.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D.钢柱、铝块、海水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铝被氧化,可看作阳极,钢柱被保护,故此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正确;答案选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庆70周年大典放飞的气球由可降解材料制成,主要成分是聚乙烯B.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一种金属合金材料C.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广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等,以减少术材的使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聚乙烯材料不可降解,A错误;B.氮化镓,化学式GaN,是氮和镓的化合物,并不属于合金,B错误;C.碳纤维是碳的单质,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D.聚氯乙烯是塑料,不可降解,且不可于用于食品包装,D错误。答案选C。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变质失效B.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C.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净水和杀菌消毒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故最后会变质失效,A正确;B.餐饮废弃油(即地沟油)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与石油炼制产品之一的汽油成分不同,“地沟油”分馏得不到汽油,B错误;C.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纳米。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C错误;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但不能起净水作用,D错误;答案选A。8.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最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副作用,可长期服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乙烯是一种催熟剂,而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乙烯,A正确;B.添加剂要合理使用,不能大量添加,B错误;C.含磷洗衣粉只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部分,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错误;D.天然药物也有副作用,不能长时间服用,D错误;答案选A。【点睛】9.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变为,是因为雨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答案】C【解析】【详解】A.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盐酸,A错误;

B.饱和CO2溶液的pH等于,pH由变为是因为2H2SO3+O2=2H2SO4,B错误;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杀菌消毒,C正确;

D.碘有毒,碘化钾也易溶于水,碘化钾易被氧化为碘单质而不作食盐添加剂,D错误。

故答案选择C。10.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口罩和医用酒精的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医用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答案】C【解析】【详解】A.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病毒的进入人体感染,故A不符合题意;B.聚丙烯树脂为合成树脂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故C符合题意;D.疫苗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若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合理的是A.将废铁屑加入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B.铝中添加适量钾,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无水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答案】C【解析】【分析】A、氯气能将铁和亚铁氧化;B、根据合金性质判断;C、Na2CO3+Ca(OH)2=CaCO3↓+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详解】A、铁和亚铁能将氯气还原为氯离子,从而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故A不选;B、根据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故B不选;C、Na2CO3+Ca(OH)2=CaCO3↓+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结,故C选;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故可根据颜色判断硅胶中是否能吸水,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易错点C,除杂不只是将反应物反应掉,还要考虑产物在应用中是否符合要求,生成的NaOH仍然呈碱性,达不到降低碱度的目的。12.化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下列涉及有关化学知识及分析错误的是()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B.《医学入门》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溶解、过滤、灼烧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描述“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减是K2CO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产品,其主要原料为黏土,A选项正确;B.“水洗净”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铜绿加热灼烧可失去结晶水,则不能灼烧,B选项错误;C.蜡炬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炬成灰的过程就是石蜡燃烧的过程,蜡炬发生了氧化反应,C选项正确;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钾,D选项正确;答案选B。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赤潮”与水体中N、P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关B.“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和肥料C.游泳池中按标准加入胆矾可消毒杀菌D.制作医用口罩使用的聚丙烯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N、P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宏量元素,若水体中N、P元素的含量较高,水中藻类物质就会生长旺盛,导致产生赤潮现象,A正确;B.“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为了使蔬菜生长旺盛,控制病虫害,也要适当使用农药和肥料,B错误;C.Cu2+是重金属离子,能够使病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游泳池中按标准加入胆矾可消毒杀菌,C正确;D.制作医用口罩使用的聚丙烯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产生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4.对以下古诗文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指的是黑火药爆炸,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B.“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2O3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此文中“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该诗句表明玉的硬度很大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描述是黑火药,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故A正确;B.司南中“杓”能指示方向,说明具有磁性,主要成分为Fe3O4,故B错误;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试玉要烧三日满”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错误;D.“缣帛者谓之为纸”,文中“纸”是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错误。选A。15.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硅可用于制取通信芯片B.《天工开物》中描述:“世间丝、麻、袭、褐皆具素质……文中的丝、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航母上拦阻索中的钢丝属于金属材料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答案】B【解析】【详解】A.单晶硅作为半导体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制作芯片,故A正确;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C.钢丝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D.石灰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都作为原料,故D正确;本题选B。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C.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作消毒剂,A项错误;B.二氧化硫有毒,一般不能用于食物的漂白,B项错误;C.氢氧化铝是两性物质,可中和胃酸,且生成物对人体无害,所以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C项正确;D.硅胶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硅酸钠可用作防火剂,D项错误;答案选C。17.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下列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石质阶梯被游客磨损B石质雕像被酸雨腐蚀C铜质雕像逐渐变为绿色D木质中轴塔在火灾中坍塌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石质阶梯被游客磨损,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A正确;B.石质雕像主要成分为碳酸盐,被酸雨腐蚀,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铜质雕像逐渐变为绿色,铜单质变为碱式碳酸铜,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木质中轴塔主要成分为碳,在火灾中发生燃烧而坍塌,燃烧属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应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18.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分子中有羟基,其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能与水互溶,A说法正确;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说法正确;2H4O3,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说法正确;D.氯仿的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19.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A说法错误;B.湿法冶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C.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故选A。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答案选C。2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分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详解】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2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B【解析】【详解】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故选B。2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详解】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24.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瓷器是硅酸盐,陶瓷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铝,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A正确。B、丝绸有要可怜人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错误;C、茶叶主要含有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属于有机物,C错误;D、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甙类等,主要成份是有机物,D错误。25.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答案】B【解析】【详解】A、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有化学变化;D、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有化学变化。答案选B。【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B.硬度大,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易溶于水,可治疗胃酸过多【答案】A【解析】【详解】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氧气,所以铁粉可用作抗氧化剂,故A正确;B.Si是良好的半导体,可作半导体材料,与其硬度无关,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作干燥剂,故C错误;D.碳酸钠显弱碱性可以和HCl反应,所以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与溶解性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27.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选项ABCD加工或应用油脂硬化玉米酿酒石英传输光信号漂白粉消毒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油脂硬化,是将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从而生成硬化油的过程,A不合题意;B.玉米酿酒是将玉米淀粉先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成酒精的过程,B不合题意;C.石英传导光信号,是利用光导纤维对光进行全内反射原理,从而实现对光进行传输,C符合题意;D.漂白粉消毒时,利用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的强氧化性,从而杀死病毒,D不合题意;故选C。2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答案】D【解析】【详解】A、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C、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D、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故选D。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宣纸及尼龙的主要成分均为合成纤维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装缆绳,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磨、耐腐蚀的优点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的固体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强树脂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尼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A错误;B.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点,B正确;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固体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强树脂制成,其中树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D错误;故答案选B。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B.浓H2SO4可用作干燥剂C.可用SiO2作半导体材料 D.NaHCO3可用作焙制糕点【答案】C【解析】【详解】A.Fe2O3的颜色是红色,可用作红色颜料,故A正确;B.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C.单质Si是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NaHCO3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可用作焙制糕点,故D正确;答案选C。3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详解】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Cl2,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A选项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B选项正确;C.乙醇具有还原性,可将橙红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还原为绿色的Cr3+,故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C选项正确;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选项正确;答案选A。32.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cmD.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金属于惰性金属,自然界中存在金单质,通过沙里淘金即可获得,故“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单质,A错误;B.淘金利用水流冲走密度小的泥沙,而留下密度大的金,萃取则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实现分离的一种方法,故两者原理不同,B错误;C.雾属于胶体,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即10-7~10-5cm,C错误;D.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计算机芯片成分是Si,由SiO2→Si,Si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故答案选D。3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B.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C.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为使水果保鲜,在水果箱内放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答案】C【解析】【详解】A.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故A正确;B.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原料是黏土,是人类应用很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故B正确;C.丝、毛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H2O和N2,故C错误;D.水果在存放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可以吸收掉乙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故D正确;故选C。【点睛】丝、毛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H2O和N2是解答易错点。34.《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下列关于该描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入药用”的主要原因是鸡屎矾溶于胃酸,产生重金属离子Cu2+B.“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指的是电镀铜技术C.“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涉及两个化学反应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D.“外虽铜色,内质不变”描述的是铁和铜的钝化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不入药用”的主要原因是鸡屎矾溶于胃酸,产生重金属离子Cu2+,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B.“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指的活泼金属置换出铜,故B错误;C.“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涉及两个化学反应,其中,发生盐与醋酸的复分解反应,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外虽铜色,内质不变”描述的是铁和铜的置换过程,铜覆盖在铁上面,故D错误;故选A。35.我国古代水法炼丹的先声之作《三十六水法·矾石水》配方为:取矾石一斤,丹砂二斤,硝石一斤,纳竹筒中,漆固口如上,纳华池中,百日成水。矾石即明矾,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矾石可作净水剂 B.矾石与硝石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C.用矾石水做焰色反应呈紫色 D.KNO3中钾的质量分数高于明矾【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矾石为明矾(KAl(SO4)2·12H2O),明矾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可作净水剂,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基本条件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矾石为明矾(KAl(SO4)2·12H2O),硝石主要成分为KNO3,在水溶液中KAl(SO4)2与KNO3不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二者不反应,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焰色试验中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矾石水中含有钾元素,用矾石水做焰色反应呈紫色,故C正确;D.KNO3中钾的质量分数为,明矾(KAl(SO4)2·12H2O)中钾的质量分数为,因此KNO3中钾的质量分数高于明矾,故D正确;答案选B。36.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后母戊鼎是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故B正确;C.静置后的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在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故选A。3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小识》中“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硇水”是指盐酸B.《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其中“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硇水可以溶解银块,所以硇水是硝酸,故A符合题意;B.丝是由蚕丝织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C.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所以“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故C不符合题意;D.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睛】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主要有:棉花,麻类,蚕丝和动物毛,其中棉花和麻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天然纤维素,而蚕丝和毛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质(呈聚酰胺高分子形式存在);自然界除棉花、麻类外,树木、草类也大量生长着纤维素高分子,然而树木、草类生长的纤维素,不是呈长纤维状态存在,不能直接当作纤维来应用,将这些天然纤维素高分子经过化学处理,不改变它的化学结构,仅仅改变天然纤维素的物理结构,从而制造出来可以作为纤维应用的而且性能更好的纤维素纤维。38.2019年12月17日,我国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列装服役。下列用于制造该舰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舰身无磁镍铬钛合金钢 B.甲板耐磨SiC涂层C舰载机起飞挡焰板铝合金 D.舰底含硅有机涂层【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它是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由此判断。【详解】A.舰身无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