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投资学

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韩民春第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一章国际投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第一节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资本流动的几种形式(一)国际商品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一种形式是国际商品资本流动(即国际贸易)。以商品出口为直接目标的企业出现是国际商品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

第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国际货币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二种形式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即国际间接投资)。大型跨国银行的出现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国内“过剩资本”和国外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的存在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产生的内在动因。第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国际生产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三种形式是国际生产资本流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国际生产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第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在20世纪初,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国际生产资本流动的规模极为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生产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并呈多向化发展趋势,既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垂直流动,也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流动,还有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水平流动。第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随着国际生产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一批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成长起来,这些跨国公司将其垄断优势加以内部化,并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在世界各地建立生产基地,取得巨大的规模效益。

第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0世纪60年代之后产生了一些国际生产资本流动的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第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国际资本流动的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需要不同的理论作指导。国际商品资本流动是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货币资本流动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生产资本流动是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对象。第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界定(-)国际投资的研究范围目前国际投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综合学科。国际投资是研究跨国投资运行及其规律和其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影响的经济学科。第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投资的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包括对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国际投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的经营决策;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的管理;官方国际投资主体的管理;国际证券投资:其中包括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方式与管理;对国际投资的法规管理。第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是研究商品和劳务在国际间的流通及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国际投资则是研究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在国际间的交易与增值。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两者的联系:首先,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研究领域都涉及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其次,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第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一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往往是国际投资行为的基础和先导。例如,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企业通常是首先以出口方式来开辟海外市场,当出口逐步受到竞争压力和关税等阻碍时,就会考虑转向在海外就地生产,进行国际投资。另一方面,国际投资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反作用。国际投资行为的发生,会引起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当国际直接投资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后,又会引起东道国进口的减少。第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两者的区别在于:1)体现的关系不同国际投资侧重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资本交易关系,这种交易导致两国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国际贸易则侧重于商品交换关系,而这种的商品劳务和交易一经结算后,债权债务关系也随之完结。第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在国际收支表中所处项目不同国际贸易的情况反映在一国国际收支表的经常项目之中国际投资活动的情况反映在资本项目方面。不同的项目,反映不同的对外经济活动。从国际收支平衡与维护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看,由资本项目反映的国际投资对一国的影响,应与由经常项目反映的国际贸易对该国的影响相互抵消。第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3)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当代经济活动实践表明,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由国际贸易转向国际投资。国际投资的增长幅度较长期地快于国际贸易增长幅度。国际投资作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一种形式,不仅在国家之间表现出已超过贸易往来的趋势,而且与国际贸易不同的是,国际投资的互补性体现在要素而不是产品方面,尤其是直接投资具有带动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全面转移的功能。第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关系国际金融是研究货币在国际间的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与国际投资的关系密切。1.两者的联系:首先,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都包括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其次,由于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活动相互影响,因而在研究中也会共同涉及一些相互制约因素:一方面,作为国际金融研究内容的利率、汇率变化会影响国际证券的价格及收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进而对国际投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投资的效果也会制约国际市场上的货币流向,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利率和汇率的变动。第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两者的区别:1)在学科研究领域方面的基本区别国际金融以货币为学科研究对象国际投资不仅涉及货币要素,而且还涉及其他作为要素资本的实物资本和无形资本:设备、原料、技术、管理及专利等。因此国际投资对货币资本的研究是将其作为能够带来增值的交易关系的要素之一。第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国际投资更偏重于中长期资本的经济性流动(即划归资本项目下的一年期以上的国际投资项目资本)。国际金融的范围还涉及各种短期资金及非经济性流动(包括捐赠、个人汇款和援助等在内的不发生偿还的转移收支项目)。

第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3)行为主体的区别国际金融研究范围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或国际组织,侧重于研究资本运动对国际收支平衡、利率、汇率波动及其对国家长期经济贸易地位的影响等。国际投资研究范围的行为主体是企业、跨国公司,更侧重于研究资本运动对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第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投资行为与国际投资(一)国际投资的几种资产形式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预期回报而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行为过程。投资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的基本特征。且二者呈现正相关性,即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也会越大,存在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第二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具有如下形式:1.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其他货币形式。其中如股票、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本身具有资本属性,但它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故称为虚拟资本。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实物次产实物资产包括土地、建筑、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其中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被用于投资的较多,也被称为资本货物。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生产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方法和渠道、商标、商誉、专利等。以上几类资产和劳动一起,构成了生产要素。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国际投资的实施主体1.国际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是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行为过程。作为跨国经济行为,国际投资涉及两类国家,即投资国与东道国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

2.国际投资实施主体国际投资主体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对投资结果负责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政府机构及各类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3.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投资就要讲究投入产出,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就这一意义上,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只是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划分不同,最终目标均是利润最大化。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国际投资的类型国际投资是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要素、投资方式、投资流向、投入与产出间关系等诸因素的内在统一。通常有多角度的分类方式:(一)按投资主体类型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民间投资与官方投资。国外则从借贷角度以贷方为中心进行分类。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民间投资指资本的借方为私人、企业或公共机构,贷方则是私人或私人企业,如私人或私人企业购买外国股票或债券的行为。这类投资一直是国际投资中的主要部分。官方投资指资本的借方与民间投资相同,而贷方为一国政府或国际公共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以投资时间长短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短期与长期投资。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称为短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称为长期投资。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按照投资方式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国际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在海外投资兴办企业,以取得国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特征的投资行为。国际间接投资则指投资主体仅以获取资本增值或实施对外援助与开发,而不以控制经营权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如国际证券投资和长贷款项目等。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四、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directinvestment)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第三种形式——国际生产资本流动,通常又被称作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是目前国际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国际投资政府界普遍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但在具体确定数量标准时,又有较大的差异。第三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被投资的企业中拥有25%以上的股份,可以作为获得有效控制权的合理标准,即一笔跨国性投资,不考虑其绝对额的水平,只要达到这一标准,则可视为国际直接投资,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美国商务部:如某外国公司完全受美国公司控制,或5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相互没有联系的美国人所拥有,或2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有组织的美国人所拥有,或10%以上的股份被一个美国人(或法人)所拥有,则美国人对该公司的投资就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畴,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日本政府:日本在国外企业中出资比例达到25%,但符合下列条件中某一项者,也属于对外直接投资:派遣董事;提供制造技术;供给原材料;购买产品;援助资金;缔结总代理合同;与被投资企业建立其他永久性经济关系等。法国:海外投资人持有超过1/3的资本才为外商对法国的直接投资。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美国学者P.H.林德特和C.P.金德尔柏格(P.H.LindirtandC。P.Kindleberger1982)认为,只要投资企业拥有接受投资的国外企业的10%以上的股份,则无论是新购人股份还是单纯贷款,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1981)认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则被视为对外直接投资:以参加经营管理为目的,取得外国现有企业的股份,或购并国外现有企业;在国外建立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子公司,或建立合资企业,并持有其股份;伴随有参加经营因素的长期贷款(如跨国公司总公司对其国外子公司的贷款)。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理论上看,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获得所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不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是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和利息收益。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

(二)对外投资者的权限不同国际直接投资者亲自到东道国新建或购并企业,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国际间接投资者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小部分股份,并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有效的控制权。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资本的构成不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都表现为资本在各国间的流动,但流动主体(即资本)的构成不同。前者表现为“一揽子”生产要素,如货币、原材料和零部件、设备、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和劳动力等,由投资国流向东道国,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无形资产,货币资本的流动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后者则表现为单一的货币资本由投资国流。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四)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的敏感程度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反应迟钝;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反映十分敏感。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五、绿地投资与并购投资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实际意义的是联合国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分类方式,把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分为两大类:绿地投资方式和跨国并购方式。(一)绿地投资绿地投资方式(greenfieldinvestment,简称G方式)即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法律设立新的企业。

第四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投资者的绿地投资目前一般都是以股权参与的形式进行的,其突出优点就是投资者在投资项目、投资地点以及投资规模等问题的选择上拥有较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受外界的干扰因素影响较少,因而能在较大程度上把握投资的风险,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国外的绿地投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因为相比于跨国并购投资,绿地投资直接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从而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将起到直接而快速的作用。绿地投资的缺陷是:其前期的筹建工作比较长,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而其投资收益产生较慢,特别是一些较大型的项目。

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跨国并购方式跨国并购方式(cross-borderM&A,简称M&A方式)是指外国投资者兼并或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迅猛增长,不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跨国并购高潮,而且在金额和数量上都已超过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1999年的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已占到了83%的比例,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数额占其FDI流人额的比例已接近100%。多数发展中国家此比率从1987~1989年的10%左右提高到1998~1999年的30%。

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并购的优点:可直接获得东道国现有企业的资产,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从而能把握机会,使白己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其他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如国际租赁、国际工程承包、补偿贸易等

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创立者斯蒂芬·海默(S.H.Hymer)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的平等权利,形不成对国内其他企业和对东道国企业的任何优势,没有必要也难以对外直接投资。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实际上对外直接投资所面对的海外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至少有四种类型的不完全竞争产生企业的垄断优势:①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少数企业能够凭借垄断影响市场价格;②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性,即投入同样的资本,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递增效益;③由于政府的介入形成了市场障碍;④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竞争。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以美国为基地、向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汽车、石油、电子、化工等制造业部门中具有独特垄断优势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占性生产要素”:资本集中度较高、技术先进、开发设计能力强、有完备的销售系统、管理水平高等,能够生产出东道国企业无法。生产的高技术优质产品,借以控制东道国市场,谋取高额垄断利润。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C.P.Kindleberger)在《美国公司在国外》一书中对垄断优势论进行了补充——仅以国外利润率高或劳动成本低廉还不足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原因,还必须解释清楚为什么不由东道国当地企业生产,而是由美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来生产。原因是外国投资者因拥有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规模、管理、资金等,可以抵消国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取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海默与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后,西方学者对该理论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一)核心资产论

核心资产论者认为资产的核心部分为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技术诀窍、管理技能、市场技能等。第五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案例:微软为了保持垄断优势可能改进“IE”微软公司于2003年6月份宣布,它将不再以单独的产品的形式发布任何新版本的IE,IE将成为Longhorn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4年6月微软公司通过任命新的产品管理团队成员,提高了改进IE浏览器的可能性。这一任命意味着受到大量批评的IE浏览器在代号为Longhorn的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问世前将变得更完美。微软公司决定改进IE的原因是想保护它在浏览器市场上“事实上的垄断地位”。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风险分散论1979年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认为,从事国际经营的跨国公司可以借鉴国际证券投资中用多元化投资选择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的理沦,不仅要使自己的产品多样化,也要使自己的投资布局多样化,同时可避免国际经济波动或东道国经济波动对其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取得较为稳定的利润。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寡占反应论

1973年美国学者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在运用垄断优势论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发现,美国这类对外投资主要是由垄断程度较高的少数寡头公司进行,这些寡头公司具有成批地在同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这就是“寡占反应”。寡占意指少数跨国大公司处于行业或市场结构的支配地位。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案例: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的寡占反应过程根据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最大的汽车市场,任何一家汽车寡头在华的投资都会使其他竞争对手做出强烈的反应,从而避免因对手的投资而使自己的竞争地位受到任何的削弱。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共出资15.2亿美元,各占股份50%,建成年产10万辆生产能力的别克轿车生产线,并承诺向中国转让重要技术。同时通用和上汽的合作敦促大众公司向上汽转让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档次。1998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本田工业株式会社共出资11.4亿人民币,各持50%股份,生产1998型本田雅阁。1999年丰田公司在天津投资生产定价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夏利。到2001年底,全球九大汽车厂商在我国都有大规模的投资,建立了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内部化理论问题:跨国公司为何不将技术和知识当作商品通过许可证等形式在外部市场公开出售,而要通过内部交易转移给海外子公司呢?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内部化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后来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在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内幕》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内部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公司为了保持自身利益,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例如,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未来在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内部化理论认为,基于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实行市场内部化。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的动机与其产品的性质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知识产品具有特殊的性质,知识产品的市场结构和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知识产品及其交易具有如下特点: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1)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一次性在外部市场转让:知识产品,难以全额补偿最初研究与开发费用。(2)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3)知识产品的价格不易确定。(4)知识产品的市场外部化可能导致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的中间产品、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农副产品与矿藏分布集中的原材料产品等,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其他一些中间产品,拥有者对其实行内部化的动机要差一些。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论果。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六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1)统一协调企业各项业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3)消除买方不确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4)减轻或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5)保持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6)避免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实行市场内部化并不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途径,但却可以给行为主体带来利润的最大化。

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公司实行市场内部化,还需额外支付一些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成本。(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一)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内部化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①企业在有各种贸易障碍的所谓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②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统一管理经营活动,以内冲淡市场取代外部市场;③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跨国公司。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管理专长等的市场是不完全的,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市场缺陷,企业间通过市场发生的买卖关系纳入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中去,就可避免时滞、讨价还价及购买者对产品了解的不确定性,并将政府干预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内部化意愿的四个决定因素有四种因素将会影响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它们分别为:①行业特定因素,指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②地区特定因素,即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③国家特定因素,即有关国家的政治和金融因素;④企业特定因素,指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管理的能力。内部化理论主要强调分析行业特定因素和企业特定因素,其中涉及的知识因素最为重要。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评论: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内部化并不是指企业拥有这些特有财产本身的特殊优势,而是指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赋予了企业以特有的优势。内部化理论通过对中间产品市场缺陷的论述,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在市场缺陷的讨沦,加入了与交易成本相联系的一面。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论证了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这一角度适于分析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也能够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做出一定解释。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分析: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跨国公司不可能将所拥有的一流先进技术以技术转让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出去。巴克利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动机最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免外部化导致的技术泄密和壮大竞争对手;跨国公司实行核心技术锁定,所谓“技术锁定”(technologylock-in),一般是指具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包装广告、营销网络等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破解其诀窍的障碍,使东道国在本地化生产过程中难以破解,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公司为了控制其核心技术,都采用绝对控股的方式来经营。一般都是在国内直接设立子公司或者是分支机构,采取独立经营;即使采取合资或合作的方式,也严格控制和新技术的扩散。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案例1.金融市场不完全与跨国公司内部资本市场RUGMAN认为,内部化理论广泛应用使公司国际融资的基础性概念发生变化,为国际生产理论的扩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方向。金融市场不完全的后果是严重限制了企业接近市场的机会,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成本。金融市场不完全使得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交易成为企业克服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正常选择。第七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替代在子公司间进行资本配置,可以获取的利益包括:1.税收套利。即将利润从高税负国家单位转移到低税负国家单位,或者从应税单位转移到亏损单位,以减轻总体税负,2.金融市场套利。即通过在单位之间转移资金,来绕过外汇管制,使过剩资金带来更高的风险调整收益,降低借入资金的风险。调整成本,获得以前未能获得的资金来源。

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3.管理制度套利。即跨国公司对那些利润受政府干预或工会压力影响的子公司进行调整,把利润在这些子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之间进行重新调配,使这些企业在当地有更大的讨价还价能力。4.绕过资本控制。即东道国实施信贷限制或管制时,通过国际资金转移,使该子公司的融资需要得到满足。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区位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被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投向问题。最初的区位理论由索思纳德(F.Sovthard)于’1953年提出,用于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将其发展成为用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主要观点:国际企业在某一区域进行投资,是由于要获取一定的区位优势,这些优势可能是其他东道国不具备的。区位因素角度包括:1.劳动成本2.市场位置与潜力3.贸易壁垒4.国家风险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从供给与需求导向分析:供给导向看: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在竞争产品足够多时,买方决定市场价格水平,达到最大的盈利后,将寻找供给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直接投资。需求导向看:市场需求方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者的分布情况决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例如,寡占反应,或当地竞争者的加入,引起直接投资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区位优势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吸引FDI区位分布的新特点及相关解释

2002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量达到527亿多美元,超越美国成为该年全球最大的引资国,2003年尽管受SARS的困扰,我国仍然吸引了53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当年世界第二大引资国。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仍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外资西进的态势并不明显,但外资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东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85%以上,我国的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基本保持在3%以下,而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则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其比重从1990年的3.52%上升到2002年的9.83%。至2004年上半年这一格局基本保持不变。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中,东部地区占87.91%,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2.74%,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平均额,东部地区占86.37%,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4.76%。从至2004年上半年为止的外资使用的平均额看,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的18倍,为中部地区的9倍,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人员素质等方面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落差较小,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所以成为外商渐进式西进的首选地带。

第二,中部地区虽远离沿海,但许多省份都具有长江沿岸的万吨级港口,水路运输便利,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第三,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低的劳动力成本、物美价廉的土地,较好的工业基础,较强的配套能力有助于跨国公司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

第八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在沿海地区中,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正从传统的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经济圈转移,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区位要素需求的升级。

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曾占全国的60%多,但现在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直接投资额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的投资比重己从41.87%逐步降低至21.49%,降幅达49%而同期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的直接投资比重从9.94%上升到33.25%跨国公司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但位于环渤海地区的辽宁、山东、天津和北京近几年也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地区。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北上行为反映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区位要素需求的升级,因为:

第一,我国加入WTO后,全国范围利用外资政策逐步正走向均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传统优惠政策效应正在消失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基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加上高素质人才的相对匮乏,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不断消失。第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提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交通运输设施等高级要素再加上厚实的产业科研基础,良好的劳动力素质,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吸引众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三,以北京、天津为依托的环渤海经济区优势:以高质量的研发力量,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2008奥运经济的辐射等要素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由此可以看到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要素的需求已从低级转向高级、静态转向动态。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开始出现集聚的趋势。

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必将在业务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当地管理中心,即地区总部。UNCTAD认为跨国公司做出设立地区性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决定通常需要考虑所在区域的以下指标:良好的交通条件;精通和掌握多种语言的技术队伍;吸引国际职员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低水平的公司和个人税收等等。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能提供这些方面的要素条件,从而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现在,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地区总部已超过了70家,在北京设立的地区总部已达到30多家,占据了在华地区总部的极大多数。

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四)不同来源地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偏好。

欧美资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占领中国巨大的市场,并把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营销网络体系中,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欧美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主要属于市场开发型投资。据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欧美在华投资企业的产业、产品以大陆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占59%,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占19%,以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为主要市场的分别占15%和17%,可见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在欧美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中占据了较大的权重。

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日韩等国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动的主要动机在于试图把中国大陆变为其产品销往第三国或返销国内的“加工基地”和“生产车间”,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即其产品以远销中国以外的市场为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2年在华日、韩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企业数分别占69.9%和70%,而出口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超过90%的企业数也分别占据日、韩在华投资企业总数的49.5%和50.91%。这样劳动力工资及土地等成本因素在日韩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中权重较大。

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

港澳台等亚洲跨国公司由于其发展空间的狭小或者是自然资源的贫乏,对外投资的目的是增加国内失去的比较优势或国内不可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其结果是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例如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少港澳台资本加快向我国西部地区流动,以期通过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取得国际化经营中的自然资源优势。所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是港澳台跨国公司在作出区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另外,“市场知识”以及“心理距离”等因素对港奥台跨国公司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结论:不同跨国公司由于其来源地及自身条件的不同,在对外投资时所考虑的区位因子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是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宁(JohnH.Dunning)在1976年所撰写的一篇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中国企业:一种折衷方法的探索》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1981年,他又出版了《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对折衷理论作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该理论在继承海默的垄断优势论、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区位优势理论,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成为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流。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活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国际贸易搞出口;另一种是对外直接投资与海外生产,必然会引起成本提高和风险增加,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之所以还愿意且能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这三大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九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1、所有权特定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优势。这里的技术是广义而言的技术,包括生产诀窍、营销技能、研究与开发水平等。②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起大,就越容易向海外扩张,成为国际企业,这一点与垄断性市场结构有关。寡头企业多利用直接投资来扩大化规模经济的优势。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③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大批各种专业的人才,形成管理方面的优势。④资本优势。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货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问题:所有权优势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非充分条件吗?为什么?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所有权优势只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它不一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开拓这些优势,通过出口或技术转让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这些优势。由此导入了内部化优势概念。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善而把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美及市场失灵,企业必须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和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所有权优势指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而内部化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形式。但是,一个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将之内部化,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直接投资活动,因为出口也能发挥这两种优势。因此,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例。由此导入区位优势概念。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3.区位特定优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另一国家或地区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或本地区投资设厂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的优势,也即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该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布局的地点选择。具体的区位因素包括:①劳动成本。对外直接投资在选择区位时,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标准化以后的产品。

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②市场潜力。多数情况下,国际企业只有当其产品能够进入或部分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才会作出直接投资的决定。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壁垒会影响国际企业在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进行选择。④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情况和投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投资的国家风险,包括有关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运输通讯等情况。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理论模型有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用这样一个简明的公式概括: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特定优势十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这三组因素的组合可以用来决定:①一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②企业是否可以通过出口、技术授权或其他渠道更好地开拓这些优势。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根据企业所具备的优势,邓宁提出了一个方案选择的模型

竞争优势市场渠道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技术转让√╳╳出口√√╳对外直接投资√√√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五、产品寿命周期理论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Ray—mond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首先提出的。维农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特征与产品寿命周期密切相关,即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随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在其寿命周期中这种比较优势的变化又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第一百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产品寿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创新阶段创新国(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凭借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首先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将新产品集中于国内生产并主要投放于具有高收入的本国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尚未定型,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国内生产不仅容易获得所需的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等,而且可以根据市场的反应及时加以调整;另一方面是因为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企业凭借技术的垄断优势可以采用“撇脂法”的高价策略而在投入初期迅速收回投资。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由于其他国家存在技术缺口,无法生产该创新产品,因而不得不依赖从美国进口,而美国企业则凭借技术、产品性能和品牌的优势,能够以较高的价格从国外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无需冒更大的风险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活动。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二阶段即成熟阶段,市场出现了新变化:①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产品在设计和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很少需要变化;②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消费的价格弹性开始增大,因而企业对如何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至价格格外关注;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③随着创新国向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产品,诱导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进口国的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类似产品或生产替代品,使创新国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④其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新的民族工业,保持国内市场,也开始实施关税与非减税壁垒,限制美国产品的输入,极大地削弱了美国新产品的出口能力。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冲破市场障碍,在出口商品的边际成本加上运输成本等其他费用高于进口市场的平均预期成本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到其他发达国家寻找更适宜的区位进行生产和销售,占领当地市场。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和产品技术已标准化,美国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已完全丧失,产品生产也已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及,成本和价格因素在竞争中已起了决定性作用美国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又将生产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将产品返销到美国。如图: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后来费农修正了他的理论,引入了跨国公司寡占行为,把产品周期三个阶段相应地重新划分为:创新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老化寡占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对方不同情况来建立和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理论的评价:产品寿命周期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和要素禀赋原理出发,根据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规律,较好地说明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一定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动机和原因。对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沦的发展所做的主要贡献就在于该理论提出了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并通过对生产区位决策的论证,说明了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但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实践的发展,该理论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1.维农的理论实际上认定了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即“在母国生产并出口一在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出口并减少生产一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可事实上,很多创新的产品并不是从母国扩散到海外,而是一开始就在海外设计、研制并销售的。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2.该理论所强调的母国垄断或寡占优势的削弱以至丧失是迫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也与事实有相悖的地方因为许多大型企业一方面在国外大量投资,另一方面仍然能够继续保持在母国的技术垄断优势。3.这一理论虽然可以预测投资区位的变化过程,但不能量化地描述事件与各事件间的时间间隔。经验数据也许可以拟合理论模型,但对实际决策作用不大。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六、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品扩张理论)

日本著名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专家小岛清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要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进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在制造业,是建立在“逆贸易型”结构基础上,对外投资产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这些企业利用国外投资大量生产,结果使美国丧失了应该通过出口而得到的巨额贸易顺差,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条件恶化,这不符合国际分工原则。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型投资占有相当大比重,在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则属“顺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没有取代出口,反而带动与此产品相关联产品的出口,从而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符合国际分工的原则,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因此是成功的。小岛清在比较双方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理论的核心: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同的比较优势。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境外找到有利的投资场所,是因为它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果。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根据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思想,小岛清出了“若干推论”:

推论之一: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在国际贸易方面,根据既定的比较成本,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同时,缩小比较劣势产业,并进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投资国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样,就可以将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没有发挥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双力进行更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条件。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推论之二: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亦即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是从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的,在东道国廉价进行生产,由日本进口其产品是有利的。随着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带动投资国机器设备等的出口,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投资国增加进口。从创造和扩大投资国的对外贸易的意义上讲,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属于贸易导向型的。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推论之三:应当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传统的企业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往往建立在对一种品、一种产业或一家企业的分析之上,这是不科学的。小岛清认为,应采用先找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的成本比率,然后与外国的该种比率进行比较,亦即运用比较之比较公式,才能做出最后的结沦。小岛清的理论是在比较成本及其变化的前提条件下展开的。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推论之四: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与东道国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由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承担者(因为这类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较小)。推论之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为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产生更大的比较优势,创造更高的利润。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应用主张之一:关于日本式资源开发型投资的政策。日本很大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在境外开发自然资源,以供日本进口,故没有必要取得上游企业(即开发生产企业)的所有权,采取产品分享方式或贷款买矿的“开发进口、长期合同方式”(即非股权安排方式)即可。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应用主张之二:关于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工业进行投资的政策。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工业进行投资政策的要点是:对外直接投资要根据比较成本及其变化,从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依次进行;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移植、移转新技术,起到所谓的“教师的作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应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正效应,即提高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传播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当地企业能够独立进行新的生产,以避免被东道国指责为“过分扩张”;在成功地完成“教师的作用”之后,应分阶段地转让日本在国外企业的所有权。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应用主张之三:关于日本向发达国家(如美国)进行投资的政策。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如日本跨国公司对美国大型汽车生产的投资,美国跨国公司对日本小型汽车生产的投资),是在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很小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岛清将这类投资称之为“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这类投资与日美贸易摩擦等现实问题有密切关系。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

应用主张之四:关于跨国公司的功过。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问题。欧美跨国公司获得的利润来源于“生产性的规模经济”和“商业性的规模经济”.前者是指跨国公司由于实行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而形成的,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规模。这种形成的规模经济对外国投资者、对社会(即投资国、东道国和世界经济)都是有益的。后者在多数情况下是“虚假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内部灵活调度,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而形成的经济规模。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从与欧美学者对立的另一角度立论1.说明了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况2.说明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东盟——中国——越南等为序的产业调整递进的构想和实态,即所谓“雁行结构”从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提高国际直接投资效益的问题。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案例分析:对华直接投资与日本产业空心化新“中国威胁论”

产业空洞化,又称空心化,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指一国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同时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另一方面指经济结构的脱工业化和服务化。日本所指的空洞化,往往是第一方面的意思。

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85年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广场协议”,日元从此大幅升值,日本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本。日元升值使日本国内生产成本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大批民间资本涌向海外,在海外设厂或收购当地企业。针对这一现象,日本国内舆论惊呼出现“产业空洞化”,担忧日本资金和技术外流。结果,大多数资本依然留在国内,投资在证券和不动产方面,导致泡沫经济不断膨胀。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近年来担忧空洞化的思潮再次流行。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持续了10年的不景气。出现了进一步衰退的迹象。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将导致日本就业状况恶化,本土产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空洞。日本经济结构审议会估算说,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下去,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大幅度减少,到2006至2010年期间,本来可望达到3%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停留在0.5%的水平,失业率将达到5%以上。

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90年代中期即已陷入停滞状态,迄今仍未重现此前的强劲增长态势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很快形成迅速增长的势头。到1990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已分别增至341项、4.57亿美元和5.03亿美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了2.6倍、0.6倍和0.9倍,其在中国吸收的全部外来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69%、6.93%和14.44%。到90年代初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其中项目数在1991、1992和1993年分别增长75.7%、201.3%和93.2%,合同金额分别增长77.7%、167.5%和36.3%,实际使用金额则分别增长3.8%、33.3%和86.5%。应该说,这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长的高潮期。

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然而到90年代中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却开始显现急剧萎缩的势头。其项目数从1994年开始减少,到1999年已减少为1167项,仅及1993年最高水平的1/3;合同金额从1996年开始减少,到1999年已由1995年的最高水平75.92亿美元减少为25.91亿美元,同样减少了2/3以上;实际使用金额在1997年达到高点43.26亿美元后,从1998年开始减少,到2000年已减少为29.16亿美元,仅及1997年的2/3稍强。伴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萎缩,其在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和地位也开始下降,尤其是实际使用金额,在1990年曾占到中国实际使用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的14.44%,而到2000年已下降为7.16%。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九页。直到最近两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经历了严重萎缩之后,才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回升势头,但迄今仍远未形成类似90年代中期以前的强劲增长态势。2002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数虽增至2745项,但仍与1993年3488项存有较大差距;合同金额虽增至52.98亿美元,但仍仅相当于1995年75.92亿美元的2/3;实际使用金额虽达到创记录的52.74亿美元,但仍仅比上年增长12.5%,尤其是在中国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甚至还由上年的9.28%下降为7.94%。

日本国内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是在最近几年才充分暴露并受到高度关注的。而上述分析表明,在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时期,恰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陷入急剧萎缩或艰难恢复的低潮期。这至少可从时间上证明,并非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大,导致了国内产业空心化的日趋严重。

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二)中国大陆始终未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迄今对华直接投资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仍颇为有限

上述“中国威胁论”极力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重心,越来越集中向中国大陆,由此带动了已经或计划向东亚其他经济体转移的日本企业纷纷转向了中国大陆。事实的确如此。按照日本财务省统计,在1990年度,日本对东亚9个经济体(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0158亿日元,其中对华直接投资为511亿日元,仅占5.0%,而到2002年度,日本对东亚9个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总额减少为6356亿日元,而其中对华直接投资却增长为2152亿日元,所占比重也急剧提高到了33.9%。在1990年度,在转入东亚的2862家日本企业中中国大陆只有150家,仅占5.2%;而到2000年度相应数字已分别变为6919家、1712家和24.7%。

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对东亚的直接投资本身即占日本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小一部分,无论对华直接投资在其中占多大比重,都不足以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决定性因素。

日本的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的,而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始终是欧洲和北美,尤其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甚至整个亚洲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小,直到目前这一格局仍未发生明显变化。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如在2002年度,日本全部对外直接投资中欧洲所占比重高达41.4%,北美也占到23.1%,而亚洲仅占15.3%就各主要投资对象国所占比重看,第一位的美国占22.4%,第二位的英国占12.0%,而居第六位的中国大陆仅占4.9%,不足美国的1/4。

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三)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主要取决于其对本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实际影响,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诱发效应”却明显大于“贸易抑制效应”

按照现代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程度,首先会通过其对贸易结构影响的所谓“贸易抑制效应”显现出来:当面向出口的国内企业转移到海外生产时会减少本国出口,产生所谓“替代出口效应”;当面向国内市场的国内企业转移到海外生产时还会增加本国进口,产生所谓“逆进口效应”。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九页。伴随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进展,日本的出口贸易的确出现了较大波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出口贸易增长率平均仅为2.6%,不仅明显低于80年代的5.2%,而且也明显低于6.8%的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日本的出口额为2869.5亿美元,1995年增至4429.4亿美元,之后开始波动,1998年降至3862.7亿美元,2000年回升至4801.0亿美元,2001年减少为4051.6亿美元,2002年再回升至4158.6亿美元。在1990-2002年13个年份,日本的出口增长率依次为4.27%、9.61%、7.99%、6.26%、9.61%、11.97%、-6.89%、2.53%、-8.66%、8.07%、15.15%、-15.72%、2.64%,波动频繁,波幅巨大。

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对于日本贸易结构的上述变化,必须注意如下几点:(1)近年日本出口贸易的波动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决不仅仅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所致。如1998年的出口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东亚金融危机导致,此年日本对东盟的出口减少了33.9%。而2001年的出口大幅减少则主要是由于作为日本第一出口对象国的美国经济衰退导致进口减少所致,此年日本对美出口减少了14.8%。(2)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对一国产业或总体经济的最终影响还要取决于净出口或贸易顺差的变化,而迄今日本仍然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2002年日本的贸易顺差又骤增至794.1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达46.9%!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九页。(3)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之所以不一定导致贸易逆差扩大,主要原因是它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来就是双重的:在产生上述“贸易抑制效应”的同时,还会产生所谓“贸易诱发效应”或“出口诱发效应”,即本国企业转移到海外生产所带来的生产过程必需的部分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和零部件等中间产品从国内出口的增加。当这种“贸易诱发效应”大于上述“贸易抑制效应”时,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不仅不会导致贸易逆差,而且还将扩大贸易顺差。目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对贸易结构影响的基本态势就是如此。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九页。如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分析,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产生的替代出口效果约为8万亿日元,逆进口效果约为5.7万亿日元,合计贸易抑制效果约为13.7万亿日元,比10年前的6万亿日元左右显然有大幅度增长;但与之相应,由此产生的贸易诱发效果更大,仅其中的诱发中间产品出口效果即达13.1万亿日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25.1%,而在1990年度这一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