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_第1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_第2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_第3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_第4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1.(2020广安,2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20东营,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______(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3.(2020呼和浩特,15)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4.(2020河池,2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他们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选填“A”或“B”);A.让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B.让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2)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3)若将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5.(2020西藏,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1)在桌面上铺一张坐标纸,纸上竖立一块______(选填“5mm”或“2mm”)厚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3)比较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格子数,并记录下来,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6.(2020临沂,29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间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1)实验探究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B后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7.(2020青海,28)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2020柳州,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平面镜M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1)让一束光沿着E板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2)转动F板,当它与E板共面时,F板上可找到反射光找OB,它与入射光线AO分别位于______两侧,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下表记录了光做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入射角30°45°60°反射角30°45°60°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若一束光以7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对应的反射角为______度。9.(2020湘潭,26)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i30°40°50°60°∠r30°40°50°60°(1)图表中∠r表示(选填“入射”或“反射”)角。(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2,把纸板NOF向后折,光沿EO入射在纸板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1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10.(2020益阳,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1)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蜡烛,为了观察像的位置,实验者要在玻璃板的_________(“前面”、“后面”或“任何位置”)进行观察;(2)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玻璃板放置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蜡烛的像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A”、“B”或“C”);11.(2020苏州,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能/不能)呈现出像;(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12.(2020齐齐哈尔,24)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13.(2020淮安,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14.(2020河北,3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而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激光笔和铅笔。(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5.(2020龙东,28)(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16.(2020天水,1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17.(2020本溪,29)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将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像。18.(2020无锡,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19.(2020衡阳,5)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20.(2020天门,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光具座、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茶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透明薄玻璃板;(2)实验选用器材有两种组合: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刻度尺和白纸,白纸既要记录玻璃板的位置,也要记录____;另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光具座。这两种组合中光屏的作用是____;(3)用光具座完成本实验比较方便,因为其上的刻度值便于比较____关系;(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填字母)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21.(2020青岛,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22.(2020武汉,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____(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

B的像”或“蜡烛A的像和蜡烛B”)。(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23.(2020福建,2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0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24.(2020丹东,2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像。(3)当把蜡烛放在A2点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4)将蜡烛放在A3点完成实验后,将玻璃板前的蜡烛沿A'3A3直线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2cm,此时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c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2020陕西,19)按要求填空。(1)如图﹣1,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2)如图﹣2,用蜡烛B找到并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不能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3)如图﹣3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鸳鸯锅左右两侧锅体中(中间隔挡加装了隔热层),用电磁炉加热。该装置可以较好地控制a、b两种液体在相同加热时间内相同。加热时,若a液体升温较快,则表明(选填“a”或“b”)液体吸热本领较强,比热容较大。26.(2020安顺,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27.(2020重庆A,15)请按要系求完成下列实验:

(1)小曹同学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路像(选填“实"成“虚");图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小墙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

C;

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丙中(选填“A"或“B"

)一致:将酒精灯撒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热(选填“吸”或“放”)。

28.(2020长沙,33)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的环境中进行;(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29.(2020山西,31)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30.(2020鄂尔多斯,20)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中,纸板A、B的作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让入射光线沿FO方向射入,则发现反射光线沿______方向射出;(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装置如图乙,却发现点燃蜡烛A,在平面镜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根本无法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B。小明可用______代替平面镜,让实验顺利完成;(4)实验结束时,小华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如图丙。现将平面镜移至图丁位置,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31.(2020常德,2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2020重庆B,1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他在利用图11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一块较(选填“厚”或“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探究中,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2)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1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2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测水的沸点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3.(2020赤峰,16)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小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可折转光屏,利用它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___。34.(2020温州,1)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35.(2020北京,25)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______方向射出。36.(2020扬州,30)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温度/℃部位甲乙丙丁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相同,实验数据如表:间距(cm)123451015202530温度(℃)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cm以内。(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四十六:光现象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2020广安,2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大小(2).虚像(3).6(4).不变2.(2020东营,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______(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答案】(1).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A(3).平面镜未与桌面垂直(4).远离(5).不变(6).在蜡烛B处放置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像,确定像的虚实3.(2020呼和浩特,15)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答案】(1).增大(2).可逆4.(2020河池,2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他们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选填“A”或“B”);A.让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B.让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2)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3)若将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答案】(1).B(2).等于(3).可逆5.(2020西藏,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1)在桌面上铺一张坐标纸,纸上竖立一块______(选填“5mm”或“2mm”)厚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3)比较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格子数,并记录下来,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答案】(1).2mm(2).虚(3).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4).相等(5).垂直6.(2020临沂,29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间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1)实验探究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B后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答案】(1)较暗;(2)像的位置;(3)无关;(4)虚。7.(2020青海,28)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2mm厚的透明玻璃板

10

A

不变8.(2020柳州,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平面镜M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1)让一束光沿着E板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2)转动F板,当它与E板共面时,F板上可找到反射光找OB,它与入射光线AO分别位于______两侧,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下表记录了光做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入射角30°45°60°反射角30°45°60°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若一束光以7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对应的反射角为______度。【答案】(1).漫(2).法线(3).不能(4).等于(5).70°9.(2020湘潭,26)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i30°40°50°60°∠r30°40°50°60°(1)图表中∠r表示(选填“入射”或“反射”)角。(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2,把纸板NOF向后折,光沿EO入射在纸板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1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答案】(1)反射;(2)等于;(3)不能;(4)可逆。10.(2020益阳,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1)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蜡烛,为了观察像的位置,实验者要在玻璃板的_________(“前面”、“后面”或“任何位置”)进行观察;(2)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玻璃板放置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蜡烛的像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A”、“B”或“C”);【答案】(1)前面(2)不变(3)C11.(2020苏州,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能/不能)呈现出像;(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答案】(1)垂直;大小;(2)不能;(3)不变;先变大后变小。12.(2020齐齐哈尔,24)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答案】(1)薄;位置;相同;(2)不点燃;(3)等于;(4)远离;不变;(5)虚。13.(2020淮安,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大小相等;(3)距离相同;(4)虚。14.(2020河北,3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而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激光笔和铅笔。(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1)量角器;(2)将纸板F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见下图。15.(2020龙东,28)(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答案】(1)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路可逆(2)光的反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16.(2020天水,1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答案】(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17.(2020本溪,29)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将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像。【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相等(或相同)(3)不动(4)相等(5)不透过(6)虚18.(2020无锡,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答案】A。19.(2020衡阳,5)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答案】C。20.(2020天门,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光具座、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茶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透明薄玻璃板;(2)实验选用器材有两种组合: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刻度尺和白纸,白纸既要记录玻璃板的位置,也要记录____;另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光具座。这两种组合中光屏的作用是____;(3)用光具座完成本实验比较方便,因为其上的刻度值便于比较____关系;(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填字母)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答案】(1).茶色(2).像和物的位置(3).判断像的虚实(4).像距与物距(或“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C21.(2020青岛,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答案】B22.(2020武汉,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____(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

B的像”或“蜡烛A的像和蜡烛B”)。(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答案】(1)平面镜(2)蜡烛A的像(3)23.(2020福建,2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0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答案】(1)等于;(2)同一平面内;(3)可逆;(4)漫反射。24.(2020丹东,2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像。(3)当把蜡烛放在A2点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4)将蜡烛放在A3点完成实验后,将玻璃板前的蜡烛沿A'3A3直线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2cm,此时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c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竖直(2).虚(3).仍能(4).反射(5).10(6).不变25.(2020陕西,19)按要求填空。(1)如图﹣1,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2)如图﹣2,用蜡烛B找到并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不能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3)如图﹣3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鸳鸯锅左右两侧锅体中(中间隔挡加装了隔热层),用电磁炉加热。该装置可以较好地控制a、b两种液体在相同加热时间内相同。加热时,若a液体升温较快,则表明(选填“a”或“b”)液体吸热本领较强,比热容较大。【答案】(1)右;(2)虚像;(3)吸收的热量;b。26.(2020安顺,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答案】(1)玻璃板;反射;(2)虚;(3)相等;(4)距离。27.(2020重庆A,15)请按要系求完成下列实验:

(1)小曹同学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路像(选填“实"成“虚");图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小墙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

C;

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丙中(选填“A"或“B"

)一致:将酒精灯撒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热(选填“吸”或“放”)。

【答案】1薄虚相20A吸;28.(2020长沙,33)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的环境中进行;(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答案】(1)黑暗;(2)等于。29.(2020山西,31)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答案】(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玻璃板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