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多看高一地理学科的必修二的学案,能让我们对课本了解更透彻。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今日要共享给大家的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看看这是否为你所须要的资料?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的数量改变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改变趋势,并能一一说明其缘由;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相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实行的人口政策也不同。【学习过程】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诞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①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诞生率=诞生人口/总人口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诞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为单位计算。②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问题探究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假如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人口会增加多少?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数量多少的因素:、【学问梳理】(一)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觉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之后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状况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数量人口增长状况增长增长增长快速增长人口增长缘由人类主要从事(和业获得食物实力低,抵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问题探究2】(1)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根本缘由是什么?(2)请说出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总数之间的关系(二)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而改变,而且在上也是不平衡的。自然增长水平人口增长特点缘由今后改变趋势典型国家人口政策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激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增长很快人口增长起先趋于缓慢【问题探究3】(1)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2)随意选择两个国家或地区,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同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缘由。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人口增长模式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向,继而向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缘由是:。转变的因素:、国家政策、、自然环境、。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改变特点人口增长模式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缘由原始型高高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挡自然灾难和疾病的实力很差传统型高低高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挡灾难实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靠大现代型低低低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削减,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20世纪50年头后,发达国家的人口诞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头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由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诞生率仍较高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问题探究4】(1)你认为确定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2)分析评价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利弊【精题演练】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A.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B.高诞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极低死亡率,很低诞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D.高诞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确定于()A.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诞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难和斗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4.若某城市人口诞生率1.22%,死亡率O.62%,自然增长率0.6%,其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O~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B级)A.93%B.23%C.13%D.60%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级)A.限制人口盲目流淌B.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8.下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C级)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9.上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B级)A.①B.②C.③D.④10.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组人口数2005502501000死亡率0.5%0.6%2%0.92%乙组人口数350600501000死亡率0.8%0.7%2.2%0.81%(1)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2)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缘由是。(4)社会经济更加达,死亡率应当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缘由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依据国家××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诞生人口1608万人,诞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诞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材料2:我国将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料图材料3:20世纪80年头,我国起先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材料4:我国诞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状况图(诞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等三大高峰。(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缘由是,预料2019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3)材料4反映我国诞生人口性别比有何改变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缘由及由此产生的后果。11题答案:解析:第(1)题,由材料1中的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主要的缘由是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得诞生率在短期内大幅下降,导致新生儿童数量削减,社会负担减轻,抚养指数下降。人口红利期结束后,老年人口比重会上升,形成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第(3)题,由材料4可干脆看出我国男女性别比严峻失衡。这个特点的形成和我国个别地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关,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在管理不严的状况下,可能会有人通过技术手段人为限制新生儿性别,从而使男女比例严峻失衡,这势必会带来肯定的社会问题。答案:(1)现代增长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2)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峻(3)偏高并持续上升。缘由:有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在很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须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夫有后顾之忧等,这是产生对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社会性别不同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等。造成后果: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峻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及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总结】略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能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相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通过组内分析探讨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通过探讨体会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并能运用其说明一些人口迁移的现象。【预习导学】(复习提问)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怎样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缘由是什么?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新课预习)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引起人口迁移的常见因素有哪些?【课堂学习】一、合作探究,导学提纲:1.结合教材上部,思索: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方式?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响?2.)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淌有何区分?3.)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组内探讨完成教材P17页活动1、2题。3.结合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淌路途示意图组内探讨完成下列表格。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的缘由?????????4.结合P17阅读,探讨完成下列表格。时间组织形式迁移方向影响因素20世纪80年头以前______________为主主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80年头以来______________为主主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图1-10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教材图1-112019年我国跨省流淌人口地区构成图、图1-122019年我国流淌人口城乡结构图完成P19课堂活动题.7.结合教材P20-21两个阅读(斗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体会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要哪些?8.完成P21课堂活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1.读80年头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淌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主动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推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①巴勒斯坦人沦犯难民或迁居国外②我国历史上贫苦农夫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自然生态环境因素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经济因素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政治因素⑤20世纪80年头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社会文化因素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巩固提高】课时讲练通P8的课堂达标选择题19题。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人口增长模式我的目标:1、了解人口诞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探讨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特征;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学习方法和策略:比较法,探究法,图表分析法,兵教兵。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凹凸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导学过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口现状:年,世界人口超过60亿;阅读教材图11历史上的人口增长(J形曲线),思索:1、世界人口的改变经验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人口自然增长=-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经济基础、斗争、自然灾难、上层建筑思索: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一)高凹凸模式: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诞生率,死亡率,极的自然增长率。社会时期:社会;社会活动: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极为低下。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诞生率,死亡率,较的自然增长率。社会时期:奴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经济活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人口增长缓慢。(二)凹凸高模式:(过渡型)发达国家:(欧洲)进入时间:18世纪中期(1750);结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1820)缘由:发生了产业革命:(1)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生产,生产力明显提高(2)医疗卫生发展;(3)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基本特点: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进入时间:20世纪50年头缘由:政治上的独立、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粮食产量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基本特点: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政策:实行人口限制政策,但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年龄结构轻)(三)低低低模式:集约模式,现代模式转变缘由:现代科学学问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步入的国家:(2019)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负增长;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国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接近于零人口增长特征:一是三低特征,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自然增长率仍旧保持下降趋势。我国的增长模式:(1)诞生率下降: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安排生育(2)农村转变过程中,城市基本实现转变,总体从凹凸高向三低过渡问题思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