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_第1页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_第2页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_第3页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_第4页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学概论2021/5/91第九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2021/5/92几个关键问题1.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P177)2.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P182-183)3.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P191)4.主流媒体,主流价值观5.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2021/5/93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文化、经济、政治等)也存在密切关系,这个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2021/5/94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1)决定媒介制度(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2021/5/95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P174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社会信息系统,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基本定位。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P175:媒介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服务:维护既有社会秩序。2021/5/96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2021/5/97三、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P177)对中国传媒业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除了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全球化时代2.高风险社会3.多元社会2021/5/981.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基础是信息在全球化时代从事信息传播,需要有国际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甚至仅仅局限在中国。报道国内事务要有国际视角,而不能仅仅考虑国内需要;报道国际事务要有国家利益考量,而不能人云亦云。例:双十一的报道2021/5/991.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最基本的问题是对话语权的争夺。新闻舆论领域交锋不断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不可能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没有强大的传媒业,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2021/5/910所谓国际话语权主要指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就国内外重大事件表达观点、阐释意见、陈述主张的权利。当今世界的传播格局发展极不平衡,国际舆论的话语主导权依然掌控在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80-90%的新闻,都由西方的通讯社垄断。而国际上以华语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只占总量的5%左右,影响力和话语权还明显偏弱,与目前中国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都严重不相称。2021/5/911中央级媒体集体扩张争夺国际话语权2010年●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正式上星,向海外播放。开始只有两个中文频道:环球新闻频道和财经频道。2010年7月开播面向海外的英语频道。●《人民日报》从16个版扩到20个版,其旗下的《环球时报》增办英文版。●中国共产党党刊《求是》创办英文版,并向海外发行。2021/5/912案例:拉萨“3.14”打砸抢事件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他们大肆纵火,辱骂、殴打、砍伤执勤人员,冲击新闻、金融、学校、公安机关等要害部门,抢劫并烧毁商店、学校、汽车、宾馆。

事后调查统计,当天闹事分子纵火多达300多处,共908户商铺、7所学校、5座医院、120间民房受损,10个金融网点被毁,20多处建筑被烧成废墟,84辆汽车被砸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在这次事件中有18名无辜百姓被烧死或者砍死,受伤百姓多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2021/5/9133月14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是一起“藏独”分子所谓“利用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会,展开各种活动,迫使中国政府在2008年或者未来两年内解决‘西藏问题’”的一场阴谋。2021/5/914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以分裂中国为背景的“拉萨暴力事件”,竟然被西方某些媒体美化为所谓追求“自由”与“人权”的“民主”运动,而中国政府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举动却遭到了西方媒体的丑化和污蔑。2021/5/9152021/5/916BBC给出的图片说明却写道:“在拉萨有很多军队”,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救护车上大大的“急救”二字。2021/5/917《柏林晨报》网站将一张西藏公安武警解救被袭汉族人的照片硬说成是在抓捕藏人。2021/5/918德国NTV电视台也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抓捕藏人抗议者说成是“发生在西藏的新事件”。2021/5/919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报道迅速,官方应对有度,第一时间发布伤亡人数,在事发数小时之后邀请外国记者前往采访。然而中国政府公开的态度,并没有赢得一些西方媒体的公正“回报”。2021/5/920些西方媒体将暴力事件的起因归咎于中国政府和军队,而对暴徒们残忍的屠杀行为只字不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日在一篇题为“中国乌鲁木齐出现骚乱”的报道中,大量引用一个所谓匿名目击者和“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的话作为新闻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这场暴乱被写成“抗议”、“示威”。不止一家西方电视台在播放中国媒体提供的画面时,配发充满偏见的解说词。2021/5/921中国媒体如何争夺国际话语权?2021/5/9222.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不明白和无法预测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人们心存恐惧,时时提心吊胆等。不是历史分期意义上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社会和国家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中国不但处于风险社会中,而且处于高风险社会中。特征:传统社会的风险(自然灾害)现代社会产生的新风险(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时空压缩,共时态化——中国2021/5/923例:群体性事件频发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和罢工等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多、层次广、规模大,而且组织化和对抗程度在加剧。社会风险的累积,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与现实的威胁。据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21/5/9242021/5/9252021/5/9262021/5/927传媒可以化解风险,但传媒本身也可能是个风险源,甚至会人为制造灾难。应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信息。2021/5/928图为该报11月24日头版。2021/5/9292021/5/9302021/5/9312021/5/9323.多元社会区域利益、行业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共存社会的多元诉求传媒:既要宣传国家一元诉求,又需要有多元意见充分表达,两者不可偏废。必须要有主流价值观2021/5/933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负价值的主要形式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者金钱至上,把攫取金钱当作人生唯一目的或最大追求,道德、良心、人格、尊严、荣誉等都可以出卖,都可以用金钱衡量。主流价值观:爱国主义,共同富裕、发展……2021/5/934政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2021/5/935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新闻体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媒介的所有制:国有、私有、公有。(媒介、政府以及公众之间关系)一、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利用主要包括:★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进行舆论导向2021/5/936政治人物当选时《人民日报》头版2021/5/9372021/5/9382021/5/9392021/5/9402021/5/9412021/5/9422021/5/9432021/5/9442021/5/9452021/5/9462021/5/9472021/5/9482021/5/9492021/5/9502021/5/951二、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己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2021/5/9522021/5/9532021/5/954三、新闻媒介对政治的作用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2、参与政治决策

公民或公民团体以大众传媒为中介

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实现的方式:沟通信息;影响舆论3、塑造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指关于政治体系或体系之内人们的态度、信仰和感知,也包括关于政治目标的知识和信息。4、进行舆论监督

注意:媒介的监督之所以对政府有强大的压力,并不是媒介本身,而是凭借公众的影响。2021/5/955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作方式的三个决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最活跃的。2、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1)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计划经济年代:单一的宣传功能市场经济年代:信息传播的多种功能2021/5/956年份印张(亿)用纸量(万吨)1990463.00108.6020001276.08296.0520052231.67524.45(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传者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受者为中心(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电视台:1978年100多座;目前2000多座。报纸:1978年186种;目前1937种

2021/5/957大众传媒的快速扩张是依靠经济增长来支撑的:第一,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第二,为大众传媒提供大群消费者。(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30多年的时间,县级以上城市从100多座增加到目前800多座,城市人口超过6亿。2021/5/958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收集和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3、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的就业机会。美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十大产业中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十五位解释性报道:针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并超出一般人的理解的艰深性。2021/5/9592021/5/960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一、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1、主流媒体在宣扬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过程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相契合。3、主流媒体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2021/5/961什么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媒体”——《我国“主流媒体”的概念与实践》,胡思勇著《党报未来》主流媒体不能简单等同于政治宣传,也不能简单地根据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来确定。2021/5/9622000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召开的以“世界新闻传播100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我国学术界提出了“主流媒体”这一概念。新华社于2004年开展了“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研究,最终形成主流媒体的六条评判标准:(1)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2)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2021/5/963(3)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4)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记录者;(5)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6)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2021/5/964西方国家(如欧美)主流媒体:代表社会优势群体和精英分子的媒体,具有高端性和严肃性,不仅拥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和美誉度,同时拥有不错的发行量。如久负盛名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2021/5/965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大众文化:突出体现为以城市工业为基础,主要流布于都市的消费文化。它靠大众传媒传播。基本特征:商品性、产业性、娱乐性、复制性等。具体形式:热播电视连续剧、畅销小说、流行歌曲等2021/5/966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1、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无阶级差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