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青茶初制技术_第1页
闽北青茶初制技术_第2页
闽北青茶初制技术_第3页
闽北青茶初制技术_第4页
闽北青茶初制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茶(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闽北青茶初制技术传统制法分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足火、焙火等工序。现已普遍采用机械制茶,用萎凋槽萎凋,摇青机摇青,短滚筒杀青,揉捻机揉捻,烘干机烘干。所以制法也相应地简化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因为手工制法炒、揉是交替进行的,因此,下面分萎凋、做青、炒揉、烘焙四个过程来介绍。闽北青茶初制技术—武夷岩茶萎凋的目的:蒸发少量水分,为做青加速“走水”创造条件;发展以物质水解作用为中心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可溶性物质增加,为以后工序形成武夷岩茶香味奠定物质转化的基础,对岩茶香气和醇厚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萎凋(晒青与凉青)晒青:就是日光萎凋,将鲜叶均匀地薄摊在水筛上,每筛(直径90cm)摊0.3~0.4kg,叶子尽量不重叠,放在晒青架上置阳光下照晒,中间翻叶一次,二筛并一筛,使萎凋均匀。操作时动作要轻,尽量不损伤叶子。否则,部分叶子先期红变和水分蒸发过快而干瘪,俗称“死青”,死青后摇时无法走水,对品质影响很大。所谓“走水”,就是通过振动作用,促进茎梗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通过输导组织往叶片组织输送的过程。水筛晒青大规模晒青用晒簟(竹席),每平方米摊叶0.5kg左右,中间翻叶2~3次,动作要轻,且摊叶逐渐加厚。晒青时间根据鲜叶含水量、阳光强弱、温度高低、空气湿度大小等而定,一般是10~60min,主要看晒青程度。晒青适度的叶子,叶质稍柔软,叶缘稍卷缩,手握茶梢基部第一叶或第二叶自然下垂,叶面光泽减退,由鲜绿稍转暗绿,青气减退,清香显露。减重率10~15%。

晒青过度:失水过多,部分叶子枯萎干瘪,先期红变,产生“死青”,做青过程中不会走水还阳,无法做出乌龙茶的香味。

晒青不足:成茶香气不高,滋味青涩,叶底暗,同时使做青时间延长。但一般宁可偏轻,不可过度。

晒青程度南北不同,武夷岩茶晒青相对较重,摇青相对较轻。所以说,武夷岩茶的制法特点之一是重晒轻摇。安溪铁观音则相反,轻晒重摇。武夷岩茶叶片肥大、含水量多的品种鲜叶要“二晒二凉”,避免伤青,阳光强烈时也要“二晒二凉”。

萎凋槽萎凋:风温35℃为宜,不能超过40℃;摊叶厚度15~18cm;风量宜大,适当翻叶;时间1h左右;程度宜偏轻,防止红变。

凉青:把晒青叶移入室内,二筛并一筛,轻轻用手抖松摊匀,放置凉青架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散发热量,避免红变死青。一般需要凉青30min左右。再把三筛并二筛,轻摇十几下,转入做青间做青。做青是摇青和静置交替进行。1、做青目的①使叶缘细胞逐步破坏,多酚类局部缓慢地氧化,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特点;②实现走水,增加叶片内有效成分的含量;③叶片水分缓慢蒸发,内含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走水、叶缘红变和化学变化三者相互联系。做青做青方法:在做青间进行,门窗要关闭,保持温、湿度相对稳定,防止香气损失。一般室温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80%左右。做青过程要调控温、温度。做青过程中,摇青的振动作用,加速了茎梗的水分和可溶物往叶片输送,叶片由萎软状态恢复鲜活状态,这种现象俗称“还阳”。静置时由于叶片水分蒸发速度大于茎梗水分往叶片输送的速度,叶子又萎软下去,俗称“退青”。摇青和静置交替进行,“还阳”和“退青”反复出现。摇青分手工摇青和机械摇青两种。(1)手工摇青进入做青间的叶子放在凉青架上,静置大约1h,进行第一次摇青。手摇使叶子在筛面上作圆周旋转和上下跳动,使叶子与叶子、叶子与筛面碰撞摩擦,使叶缘细胞破坏,促进多酚类氧化,逐步形成“红镶边”。摇后仍然摊放在水筛上,放回凉青架上静置,过一段时间再摇,中、后期适当结合做手,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时间一般需要8~12h。武夷岩茶做青技术参数

(水仙品种)制法做青次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手工摇青转数做手(下)静置时间(min)10-1540-5020-3060-7030-4060-8040-506-760-9050-6010-1290-12050-60120-15040-5015-2012030-4015-2050-607-8

灵活掌握(2)机械摇青采用摇青机。筒壁用竹篾编制,带有网孔,摇青筒由电机带动,转速25~28r/min。机械摇青把凉青工序和做青工序合并。直接把萎凋适度的叶子装入摇青筒,投叶量一般占筒容积的1/2,开始要经常地转动几下筒体,散发热量,达到凉青的目的。30min后开始第一次摇青,摇后就放在筒内静置,每隔1h左右摇青一次,每次摇2~4min左右,全程摇青8次,需要8~10h。武夷岩茶机械摇青的做青技术参数

(水仙品种)制法做青次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机械摇青时间(min)静置时间(min)0.5501601.5702802-3703-460-703-450-602灵活掌握综合做青机集萎凋、凉青、摇青、静置及雨青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近年来在闽北茶区广泛应用。鲜叶进厂稍作摊凉后投入筒内,叶量约占筒容积的3/4,过多叶子翻转不良,过少跑风,萎凋、做青不匀。前期主要萎凋,吹风并控制好温度,气温较低时要加温,每隔1h左右摇转1min左右。后期做青,根据需要增加摇青时间。每次摇青后放在筒内静置。做青适度后出叶炒青。做青技术做青技术比较复杂,首先要掌握做青的一般规律。(1)一般规律①摇青转数:少→多→少。

动作(手工):轻→重→轻。开始摇青转数少,动作轻,控制变化速度;然后逐步加重,促进叶缘细胞破坏,摇青不足时,还要加入“做手”。最后摇得少而轻,起辅助作用,以弥补做青不足。摇青转数和动作轻重密切配合,这一技术措施是为了既要适当促进内含物转化,又要适当控制转化速度,以求最佳效果。②静置时间:短→长→短。静置时间与摇青转数相对应,即摇得重些静置时间也长些。③摊放厚度(手工):薄→厚。从第三次摇青后叶子摊成凹字形,摊叶要逐渐加厚,叶堆要逐渐缩小,目的是控制水分蒸发速度,防止失水过快,同时提高叶温,促进物质转化。(2)看青做青,看天做青①看品种做青含水量较多的品种,要多次轻摇。含水量较少的品种,重摇厚摊。叶片较厚的品种,如毛蟹,要多摇,适当重摇。叶片较薄的品种,如黄旦,则适当轻摇。梅占青气重,容易变红,可少摇多摊。②看气候做青北风天,温湿度不高,发酵较慢,则要重摇、厚摊。南风天,天气闷热,温湿度高,则要轻摇、薄摊。③看季节做青春茶季节,气温较低,变化较慢,要适当重摇、厚摊。夏茶季节,天气炎热,应适当轻摇、薄摊。④看晒青程度做青应掌握“轻晒重摇”、“重晒轻摇”的原则。做青程度感官评定:采用看、嗅、触相结合。看:主要看第二叶变化程度。做青适度,叶脉透明,在灯光下透视,呈淡黄色,说明“走水”完成。叶面青绿色或黄绿色,叶缘朱砂红。称为“青蒂、绿腹、银朱缘”,又称“三节色”。嗅:由做青开始的青气(一摇即显)→青气消失,清香显露→有花香→花香显露→花香浓郁。触:手摸叶片较柔软、光滑,叶片失水收缩成汤匙形,翻动时有沙沙响声。1、炒、揉方法(1)手工炒揉:二炒二揉。

初炒锅温180~220℃,投叶量0.75kg左右,以闷炒为主,约炒2min,到叶子柔软粘手时起锅,趁热在特制的、具有十字形棱骨的揉茶匾上快速重揉20多下,解块后再重揉20多下,历时1~1.5min,揉到叶子成条,茶汁外溢时,解块复炒。

复炒主要使叶子受热回软,便于复揉。复炒锅温150~180℃,闷炒15~20秒,炒到叶子烫手,立即起锅趁热再揉,进一步紧结条索,破坏叶细胞,增进茶汤浓度。

复揉时间1min左右,条索紧结即可。炒揉后叶子含水量约50~55%。炒青与揉捻(2)机械炒、揉

炒青:采用短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约300℃,投叶量5~6kg,时间2~3min,炒至手捏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松手略弹散为适度。

揉捻:因为乌龙茶鲜叶具有一定的成熟度,揉捻要趁热快揉,所以多采用小型揉捻机,一般采用30-型或40-型揉捻机。炒青适度的叶子立即上机,趁热揉捻,30-型揉捻机投叶一扒箕,正好一筒杀青叶,机子装满稍捺紧,加压揉8~9min,松压揉1min,至条索紧结后出叶,全程约9~10min。炒、揉技术要点炒青:关键要掌握“高温、短时、多闷”的原则。因为乌龙茶的鲜叶比红、绿茶老,又经过萎凋、做青,含水量较少。高温、多闷,叶温上升很快,迅速破坏酶活性,同时控制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成条。短时与高温、多闷相配合,在高温、多闷的情况下,短时可以避免产生水闷气。

揉捻:要掌握“趁热、重揉、快揉”的原则。因为乌龙茶原料稍老,难揉成条,趁热、重揉有利于揉紧条索。快揉也是为了趁热,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叶子热时易揉成条的特点,尽快把茶条揉紧,同时也避免热揉时间长对内质的影响。1、手工烘焙:分毛火、足火、焙火三次进行。在烘房中烘焙,烘房中设有很多地灶,在地灶中烧木炭,烘笼放在地灶上,叶子摊在烘笼上烘焙。

毛火:采用“高温、薄摊、快烘”的方法。快速蒸发水分,同时发展香气,促进滋味甘醇。毛火烘笼温度100~120℃,每笼摊叶量0.6kg左右,时间10~15min。毛火中,结合换灶进行翻叶,使干燥均匀,焙至大约7成干下烘摊凉。炒青与揉捻

足火:采用“低温、慢焙”的方法,使岩茶香味缓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温度约70~80℃,每笼摊叶量约1.5kg,一般15min翻一次,后期温度稍低,烘至足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