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资转身的民间标本
“春节怎么过?”
“没什么特别,回老家全家团圆。”
“这一年能代表你事业的主题词是什么?”
“喝茶
喝茶?做出这个奇怪回答的人叫做华晔宇,浙商创
投集团的行政总裁。空闲时他喜欢看书、喝茶。春节
时,他少不了和家乡的老朋友一起喝茶,但是心情已
经不同。小小的茶杯容纳了他一年的情绪变化。
之前,老朋友在一块喝茶,谁都不会主动问他创
投行业的情况。和做实业的朋友相比,朋友看他的眼
光甚至有点“怪异”。但前不久一个熟悉的朋友要请他
喝茶,却带了一帮朋友来了解他所做的事业。
2009年,像这样主动找上门“喝茶”的情况多起
来。这是他所在的公司成立两年多来的新景象。
喝茶的朋友对他大发感叹:“你的创投生意不
得了了!”
“火了。”华晔宇也承认。
过去的一年,以浙商圈子为募集对象的浙商刨投
新筹备了3支基金,投资了9个项目。华晔宇对《中
国周刊》描述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意外惊喜。”
彼时的“时尚”产业
刨投行业是有钱人的生意,具体说来就是寻找有
高成长价值的项目投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退出获得
回报。
2007年11月底成立的浙商创投股份公司是一家
专门从事股权投资的民营企业。其原始股东汇集了喜
临门集团、传化集团、滨江集团等一批著名的浙商企
业。
起初,这只是两个不安分的浙商“富二代”的想
法。出身浙江大学新闻系的华晔宇毕业后在当地的媒
体工作,而后在陈越孟、他的隔壁系(中文专业)学长
的推掇下自立门户,共同运营一本经济类的刊物。陈
越孟投资,华晔宇管理。借助这个平台他们了解到很
多企业有融资的需求,同时很多企业家也有转型的需
要。
办创投公司的想法一直时隐时现,不过当时在国
内,本土私募公司还属于新鲜事物,他们一直没有下
定决心。
直到2007年9月的一个饭局。席间,身边的企业
家朋友感叹,传统行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积累
的资金不知道投向哪个领域。而身边的政府相关部门
领导竟然也和他们的想法一致:将来,创投产业将是
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这顿饭吃完,他们的决心也坚定下来。陈越孟和
华哗宇一商量,决定再拉一个朋友共举大事,于是,
第三个发起人徐汉杰出现了。
和一般的浙商创业不同,这三个发起人都可称得
上“富二代”。陈越孟的家族企业最大,其父创建的惠
康集团以小家电和中央空调为主业。华哗宇的父亲创
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徐汉杰的父亲则开着一家皮
革服装生产加工公司。
彼时,陈越孟担任惠康集团执行总裁,华晔宇担
任那本杂志的高层,徐汉杰是金融创投领域的职业选
手。三人早就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心生疑窦。陈越孟曾
说:“父亲那一代,是靠吃苦耐劳发展起来的,他们更
多的是考虑生存的问题,考虑如何过得更好,那或许
是最初的动力和想法。而到了我这一代,已经具备一
定的资本积累,考虑的就应当是在浙商精神的基础上,
超越传统浙商的范畴。”
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的想法得到浙江省民营企业协
会和省工商局的支持,手续两个月办理下来。在这两
个月的时间里,陈越盂奔走、游说了诸多民营企业,
其中包括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和喜临门集团董事长
陈阿裕。
两个月后,浙商创投公司以本土私募股权公司的
形式诞生。
陈越孟具有多年企业经营管理与项目投资实践经
验,出任浙商创投管理公司董事长;华晔宇具有多年
新闻媒体和政府经济部门工作经验,任董事局秘书和
浙商创投管理公司行政总裁;曾在多家公司担任总经
理职务的徐汉杰是公司风险合伙人,擅长资本运作及
海外风险投资的对接。他们还请了西方的两个投行机
构作为业务伙伴,同时也可以从“洋先生”那里学习
专业的项目评判技能。
从企业结构开始,这几个“富二代”就改变了家
族企业的模式,以合伙的形式招保伙伴,请来股东,
探索新的资本组织形式。同时背离了父辈的传统实业
道路,“有钱后想着怎么更有效率地花钱,怎么投
资。”
不过,在2007年,当华晔宇以新身份出现在同学
和以往的同事面前时,他感到一种异样的眼光。“说我
做的是一件时尚的事业。”华晔宇知道,他们所说的“时
尚”,其潜台词可能是“前卫但不主流”。
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有些无奈。
突然成为主流
2008年上半年,浙商创投开始募集旗下第一支私
募基金海鹏基金,当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专业团
队在台上路演,台下的浙商一脸茫然,几个小时都在
给他们解释一些相同的“幼稚问题”。创投机构内部称
为“给浙商启蒙”。
最后,点头愿意出资的浙商并不踊跃。这让团队
成员有点郁闷。
“这和浙商的习惯有关。”一个浙商告诉《中国周
刊》,老一辈浙商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的
产业。自己不懂、不能自己管理,是他们最大的忌讳,
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对于参与创投持观望
状态。
而那些很干脆募集资金的,华晔宇透露,“还是因
为相信我们本人,不一定理解这个产业
当金融危机袭来时,浙商的外贸出口型企业首先
受到重创,本土创投发展也蒙上了阴影。其实,华晔
宇认为,这是一次看清项目的好机会,“就像退潮
后一眼看出谁在裸泳”,适合投资。不过浙商们钱袋缩
水,也不知道金融危机会深化到何种程度,更是捂紧
了钱袋。
到2009年上半年,浙商创投的第二支基金一一钱
江基金募集时,华哗宇感觉跟客户沟通轻松很多。“很
多投资知识和流程都已经普及了。”但是仍有不少浙商
犹豫,无法判断金融危机将会延续到什么阶段。浙商
创投仍然奉行上门拜访“强者”、约访一般性客户的原
则,找钱还是
不容易。
不过,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很快发生了。
2009年6月,暂停8个月的主板IPO重启,32
家拟上市公司携,超过143亿股拟发行股本站上起跑
线。7月26日,资本市场又一次狂欢。十年磨一剑的
创业板终于迎来了首日开闸的历史性时刻。据资料显
示,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背后是20家风险投资公司,
它们在这些公司上市前一共投入了6.89亿元的资金,
赢得了平均5.76倍的回报。
这里面蕴藏了极大的项目资源和可想象的利润空
问,刺激了本土创投行业的神经。资本在这个行业明
显捕捉到了猎物的味道。创投公司一时之间成为街头
巷尾的热谈。
专业人士因此将2009年称作本土创投行业的“创
投元年”。浙商研究会副会长胡宏伟公开表示,目前浙
江的本土创投公司有几百家,涉及的融资在几百亿元
左右。还有一组更为大胆的数字来自温州中小企业促
进会会长周德文,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表示,仅温
商资本就有1500亿元进入创投行业,涉及300多家创
投机构。
于是,华晔宇不知不觉中变得“主流”了。一次
参加一个企业家联合会,坐在华晔字旁边的一个企业
家在会议间歇跟他交谈了一些彼此的事业,然后说“过
两天我去看你”。果然,过了几天,这位企业家就找上
门来。华晔宇笑到,哪里是看我,分明是来看公司的,
“他想投资
接着,慈溪老家的人来了,当地银行界的朋友带
着企业家一起来考察。还有一天,一下子来了几个温
州商人,和陈越孟、华晔宇他们聊了两个小时,然后
一起吃了个工作午餐。两个礼拜后,儿人凑了一亿元
送过来。
甚至有一天,一个2009年下半年才成立的本土创
投公司找上门来希望整体“移交”。这个公司的老板主
业在传统领域,不懂创投公司,也没有专业团队来运
作,成立以后才意识到并不简单。于是,希望浙商创
投托管资产进行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本中还有不少“退”回来
的资金。有因海外市场不景气回到国内的浙商资本,
有山西煤老板的资金,也有从房地产市场退出来的热
钱。一个浙商对华晔宇感叹,“现在房价让我心慌,
不如把资金从房地产行业抽出来做创投J
一个浙商对《中国周刊》表示,2009年中国民间
私募基金火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受市场环境和
政策影响,浙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性企业
都需要转型或者退出,相当多的资本游离着寻找方向。
通过投资上市公司,然后退出,这样的方式“既安全
又收益高”。
由于有投资兴趣的浙商非常多,而且他们“一掷
千金”,2009年浙商创投发展了一种新模式一一“跟
投基金”。这个基金的门槛比较高,针对单个商人,一
次性出资1000万元以上。通常情况下,基金的单个项
目投资额度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20%,如果投资某个
项目的额度超出了这个比例,单个的基金不能一口吃
下,跟投基金就能随时把钱补上,跟着投资。
华晔宇透露,浙商创投旗下还有几支基金快要推
出,其中一个是低碳基金,目前“都不缺钱”。
本土私募基金出现全面繁荣态势展现。赛伯乐投
资总裁陈斌在论坛上展示了一组数据:2009年的前11
个月,全国总计有90个基金,其中90%都是民营创
投,且都是人民币基金。创投行业已经成为浙商资本
主流的产业。
竞争和隐忧
高能资本有限公司北京公司首席运营官邢嵩对
《中国周刊》印证,2009年和许多浙商机构与代表合
作,主要集中在创投领域。追溯今年成立的国内很多
大型基金的投资人,最后看到的很多是浙商。
汇丰直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兼中国区首席代表梁
英杰对《中国周刊》说,虽然汇丰目前没有募集人民
币基金的计划,不去江浙一代募资,但是他感觉到“中
心”的南移。“从前去北京论坛接触到比较多的有趣的
项目,创投企业都去北京参加会议找项目。但是后来
会议在广东、上海、长三角举行,这些地方项目更多
些,对项目需求更大。我们认为不一定只能在北京才
能接触到我们认为好的项目。
不过,对于这种势头,浙江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
民也发出了公开警告,他认为目前浙江创投机构的数
量已经超过有效项目,能够在市场持续生存的机构将
浓缩在10家之内,在繁荣的背后将是残酷的优胜劣汰。
随之而来的体现便是行业内部对项目的争夺。
“现在手头钱非常多,担心项目资源。”和很多私
募基金一样,浙商创投往全国各地派出了专业团队找
项目。2009年,浙商创投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分公司,
在成都设立了一个代表处,2010年计划在深圳也驻扎
一个团队找项目,而北京公司也要增加人手。
本土创投公司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一些非常的“竞
争”手段也暴露出来。2009年下半年,当浙商创投和
一个企业接触得差不多时,另一个私募机构跳出来“摘
果子”。这个公司没有专业的团队,惯常的手段就是,
多方打听项目的消息,等双方谈好价格时,它再以高
于当前标准的价格接触项目方。
“项目合作方都喜欢更高的价格。”华哗宇说,“某
种意义上,项目资源决定着创投公司的成败。很多都
瞄着创业板
在这场本土私募的激烈竞争中,外资基金显得有
些冷。
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70%的项目、53%的资
金是由人民币基金投资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内容改革计划
- 临平区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
- 零售行业2025年市场营销总结及计划
- 2023-2024学年广西北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辅导计划
- 2025年上期初中特殊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 某年度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 淮河生态经济带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解析
- 旅游行业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DL-T 1071-2023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 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因为喝酒上班迟到检查范文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跨文化商务交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
- DZ/T 0462.1-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1部分:煤(正式版)
-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表
- 报修申请表(完整版)
- 师带徒培养方案范文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