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安全专篇-新提纲_第1页
探矿安全专篇-新提纲_第2页
探矿安全专篇-新提纲_第3页
探矿安全专篇-新提纲_第4页
探矿安全专篇-新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详查坑探工程安全专篇

XX编号:XXXX

(XX版)

xxxxxxxxxxxxxx

二Oxx年x月

xxxxxxxxxxx

xxxxxxxxxx

详查坑探工程安全专篇

工程编号:HJTZ-007

(备案版)

经理:XXX

总工:XXX

项目负责人:XXX

XXXXXXXXXXXXXX

二。一二年一月

xxxxxxxxxxx

xxxxxxxxxx

详查坑探工程安全专篇

设计人员

姓名专业职称签名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1

1.1地质勘探项目批准、批复文件及相关合法性证明...............1

1.2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1

1.3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3

1.4其他设计依据.............................................4

第二章工程概述................................................6

2.1工程基本概况.............................................6

2.2探矿区范围...............................................6

2.3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7

2.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8

2.5.区域地质...............................................9

2.6矿区地质...............................................10

2.7矿体地质................................................12

2.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2

2.9详查实施方案主要内容....................................13

2.10矿区现状...............................................16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计...........................................18

3.1设计范围................................................18

3.2探矿工程................................................18

3.3运输...................................................21

3.4通风与防尘..............................................21

3.5供防排水...............................................22

3.6压气...................................................23

3.7供电与通讯..............................................23

3.8总平布置...............................................24

3.9爆破器材管理............................................26

3.10探矿工程量及进度计划..................................27

3.11劳动定员...............................................28

3.12主要设备...............................................28

3.13安全设施投资估算.......................................29

第四章影响探矿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31

4.1影响探矿工程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31

4.2防范措施...............................................39

4.3坑探工程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的总体评价..........46

第五章地质安全影响因素.......................................48

5.1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分析..……48

5.2地表水系和地下水对坑探工程的影响........................48

5.3矿区老胴、采空区、塌陷区等对坑探工程的影响.............48

5.4自然灾害对坑探工程安全的影响............................49

5.5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倾向的矿床对矿山安全的影响.….…49

第六章坑探工程安全评述.......................................51

6.1坑探巷道安全可靠性分析..................................51

6.2防尘措施安全可靠性分析..................................51

6.3爆破器材的选用,爆破作业安全,爆破警戒等安全可靠性分析….51

6.4通风措施可靠性分析......................................53

6.5灾变设施安全可靠性分析..................................54

6.6供防排水措施等安全可靠性分析............................54

第七章总平面布置.............................................56

7.1工业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分析................................56

7.2废石场安全状况分析......................................56

7.3坑口及坑口设施安全状况评述.............................56

7.4建筑物之间间距可靠性分析................................57

第八章机电和其它.............................................58

8.1风机可靠性分析..........................................58

8.2压气设备可靠性分析......................................61

8.3通讯与调度系统等安全可靠性分析..........................62

8.4供配电安全可靠性分析....................................63

8.5工业与民用建筑可靠性分析...............................65

8.6坑口安全保健辅助设施...................................65

第九章安全机构及设施.........................................67

9.1安全管理机构............................................67

9.2配备人员资格的合法性....................................67

9.3协作单位的合法资质......................................67

9.4安全管理制度............................................68

9.5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68

9.6矿山消防...............................................68

9.7探矿应急救援............................................70

第十章职业危害防治专篇......................................72

10.1职业危害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防范措施.......................72

10.2个人防护...............................................74

10.3医疗救护...............................................74

第十一章存在问题及建议.......................................75

附件与附图....................................................76

第一章设计依据

1.1地质勘探项目批准、批复文件及相关合法性证明

(1)营业执照【证号:411224000003785);

(2)探矿权证【证号:XXXXXXXXX);

(3)详查实施方案评审意见表【编号:10-159】。

1.2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0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01.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05.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01.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16);

(10)《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2006.09.01);

(1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01.01);

(12)《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

令第549号,2009.5.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部令第4号,1996.10.30);

(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号,2010.07.19);

(15)《XXX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10.1.);

(16)《X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1997.11)。

1.2.2行政规章

(1)《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35号令,2010.12.03);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

号,2008.2.1娜);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2009.5.1);

(4)《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2009.7.1);

(5)《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3

号2009.9.1);

(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

2009.11.1);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

令第30号,2010.7.1);

(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

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210号;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

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93号;

(10)《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

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

[2005]29号)

(H)《关于做好淘汰导火索、火雷管、镂梯炸药相关工作的通知》(科

2

工爆[20081203);

(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

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

44号;

(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

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177号);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

2006.01);

(15)《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

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

(1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005.9.1);

(17)《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安全监管

总局、人民银行,财建[2006]369号;

(1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劳动部发口993]442号;

(1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

字[2004]56号,2004.4.27)。

(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

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68

号,2010.10.09);

1.3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4)《铜、铅、锌、银、银、铝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3

(5)《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630-2010);

(6)《钻探、井探、槽探操作规程》(YS5208-2000);

(7)《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测定办法》(GB5748-1985);

(8)《电器设备安全导则》(GB4064-1983);

(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1)《用电安全导则》(GB13869-1992);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4)《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

(1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9)《噪声作业分级》(GB12801-1991);

(20)《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21)《工业企业总平布置设计规范》(GB50187-93);

(2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

(23)史1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GBZ2.1-2010);

(24)《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化学因素》

(GBZ2.2-2010)o

1.4其他设计依据

(1)《XXXXXXXXXX详查实施方案》;

4

(2)委托书;

(3)设计人员在现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5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基本概况

2.1.1探矿权人情况介绍

XXXXXXXXXXX成立于XXX年XXX月XXX日(营业执

照号:XXX,发照机关:XXX工商行政管理局),位于XXX镇管道

口街,法人代表XXX;注册资金XXX万元,经营范围:XXX。

2.1.2探矿工程情况介绍

XXXXXXXXXXX于2008年5月获得XXXXXXXXXX

普查探矿权,批准面积XXXkn?,有效期自XXX年XXX月XXX日

至XXX年XXX月XXX日,勘查单位为XXXXXXXXX院。

为了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力度,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

优势,XXXXXXXXXXX决定在原有普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展

开本该区铅矿详查工作,XXXXXXXXX勘查区由普查转为详查,

委托勘查单位XXXXXXXXX院进行详查工作,经XXX省国土资

源厅批准,取得了勘查许可证,勘查证号XXXXXXXXX,有效期

XXXXXXXXX—XXXXXXXXXo

2.2探矿区范围

探矿区范围有4个拐点连接构成,其拐点地理坐标见表2-1o

探矿区拐点坐标(80坐标)表2T

点号东经北纬XY

1

2

3

4

备注:详查实施方案提供的矿区范围坐标为经纬度坐标,该坐标通过软件转化而得。

详查区东西长XXX,南北宽XXX,探矿区面积XXX。探矿区内

6

无其他矿权,没有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及名胜古迹,不在禁止、限制

开采矿产的区域内。

2.3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XXXXXX镇XX义村以东的X义X一带,XXX城北约

51km处。XXX北距陇海铁路XXX火车站80km,至XXX镇38km,有

G209国道相通。XXX至矿区约13km,有简易沙石路面通过,交通条件

比较便利。见交通位置图(图2-1)。

图2T探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地处熊耳山坡,地势陡峻,南高北低,海拔高度1250〜840m,

高差达410m,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剧烈,坡度35°〜60°,沟谷发育,

植被茂盛,灌木丛生,通视条件差,攀登困难。基岩露头不好,谷底两侧

陡崖处有裸露外,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覆盖,盖层0.5〜2.5m,局部大于

5m,工作条件差。

矿区内水系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洛河支流XXX河自本矿区北部穿

过,由西向东流入洛河。次级山间溪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充,其流量受雨

季影响变化较大。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冬冷夏凉,据XXX气象站观测赘料,

年平均气温9~10℃,日最高气温34℃,日最低气温一15℃,年平均降雨

量725毫米,7〜9月雨季,11月中旬开始降雪,来年3月解冻。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域图》(GB18306—2001),XXX基本地震峰

值加速度为0.05g,烈度为VI度。

7

2.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1956〜1957年,秦岭区测队完成了《洛宁幅》1:20万区域地质测

量,并提交了土壤测量及重砂测量成果。

2、1956年,豫18队在康山进行金矿普查,评价了范家洼11号脉,

获金地质储量621公斤。

3、1968年,陕西第三物探队在该区开展化探工作,在康山一带圈出一

个Mo、W、Cu、Pb、Zn>Ag>Mn>Bo等多元素组合异常。

4、1978〜1982年,X义X省地调三队完成了洛阳南部1:5万区域地

质测量。

5、1981〜1984年,XXX省区测队完成本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圈出一个以康山一大洞沟为中心的金异常。

6、1982〜1986年,XX义省地调一队完成了栾川县北部1:5万区域

地质测量,通过重砂及水系沉积物测量,再次在康山康山一大洞沟一带圈

出Au、Ag、Pb、Zn、Cu、As>Mo、Mn等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

7、1987-1991年,XXX省地调一队曾三次进入该区,开展金矿、

铅锌矿普查工作,发现了数条远景较好的含金、含铅锌断裂构造带。

区内以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矿产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涉及本矿

区的地质资料较为零星稀少。

2008—2009年,XXXXXXXXX院受矿业权人义XXXXXXX

XXX委托,对本区进行了铅矿普查工作。投入工作量见表2-2o发现1

条铅矿脉(含矿构造),位于矿区中部,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65。〜

70°,铅矿化较好地段以构造蚀变带石英脉形式产出,地表槽探工程控制

长度约600m,宽1.2-2.5m,铅矿品位4.1〜8.3%,锌矿品位1.2-2.8%。

8

深部施工沿脉坑道X个、钻孔X个,控制斜深Xm,据坑道和钻孔取样化

验分析结果,矿体铅矿平均品位X%,铅矿平均品位X%,厚Xm,矿化良

好。

上述工作为本次详查奠定了工作基础。

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览表表2-2

工作项目单设计工作完成工作量备注

1/1万地质简测km2

槽探m3

钻探m

坑探m

基本分析样品件

2.5.区域地质

详查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马超营断裂以北,华熊台隆熊耳山隆断区

北部。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重砂异常及水系沉积物异常十

分发育,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为一变质岩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变质火山岩

系,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多期性,致使区内地层遭受多期变质作用,形成

大面积的变质岩系。变质作用类型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其次为动力变质

作用。

区域变质岩为本区主要岩石类型,由于区域变质作用的不均衡性,形

成不同变质项的岩石组合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安山岩类(包括变安山岩、

变安山粉岩、变玄武安山岩)、变质流纹一一英安岩类(包括变流纹斑岩

和变英安斑岩),以轻微变质岩类为主。根据变质程度,本区熊耳变质相

带属绿片岩相黑云母——钠长石带,属低压相系区域低温动力变质的产

物,该代表性变质矿物为娟云母及钠长石。

9

动力变质作用系伴随断裂活动而产生,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断裂带及其

附近,形成各种构造岩——碎裂岩、角砾岩、糜棱岩等。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多呈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延展。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多数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

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熊耳期大面积的火山喷发作用。

区域成矿作用良好,目前已发现铝、鸨、铁、硫、铅锌、铜、重晶石、

白云石、磷灰石、石棉、萤石等矿产。其中以金、银、铅矿找矿远景最好。

2.6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底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马家河组、许山组陆

相火山岩系,北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发育,区域性岩浆岩活动及变

质作用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2.6.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马家河组,少

量第四系。详查区外围出露中元古界蓟县系XXX群龙家园组。现分述如

下:

(1)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

鸡蛋坪组(Chj):分布于详查区南部,其岩性为一套中酸性、酸性熔

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主要包括紫灰-紫红色英安斑岩、流纹斑岩夹石泡英

安斑岩、球粒流纹斑斑岩及薄层英安岩、流纹岩。局部夹灰绿色安山岩、

玄武岩。

马家河组(Chm):分布于详查区内的大部,其岩性为中-中基性熔岩

组合,灰绿色安山岩,上不粗安山岩、夹多层凝灰岩,走向变化大,熔岩

10

喷发单层发育,杏仁流层清晰,分层标志明显,与下伏鸡蛋坪组呈喷发组

合或喷发不整合接触。

(2)中元古界蓟县系XXX群

龙家园组(JxL):分布于详查区外围西北部,其岩性为中上部含燧石

条带白云岩,底部钙质砾岩为浅海沉积的镁质碳酸盐岩,下部为灰白、肉

红色中-薄层状硅质条纹结晶白云岩夹厚层状结晶白云岩及白云石千枚

^6*0

(3)新生界第四系

分布于详查区的沟谷及低凹处,主要为黄色粘土、亚粘土及现代河床

堆积的砂砾石。

2.6.2构造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褶皱不发育。地质为单斜构造,倾向南东,倾角

20°;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走向,编号为Fi。

E出露于矿区中部,区内出露长度约Xm,破碎带宽度X〜Xm。走向

X左右,倾向西,倾角65〜70°。破碎带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具

膨大狭缩之特征,偶见分枝复合。破碎带内主要以破碎岩所充填,主要蚀

变矿化有硅化、黄铅矿化及方铅矿化、闪锌矿化,为矿区主要含矿构造,

本区铅矿床就赋存在Fi构造带内。

2.6.3岩浆岩

火山岩主要为长城纪熊耳期火山喷发的产物,喷发作用强烈,规模巨

大,区域上形成了一套巨厚的中基(中)-中酸(偏碱)性火山岩堆积。

这些火ill岩在本矿区范围内广泛分布。

11

区内未见侵入岩出露。

2.7矿体地质

区内仅发现1条铅矿脉,产于马家河组构造蚀变带中(含矿构造),

具体特征描述如下。

矿化(构造)蚀变带位于矿区中部,走向195°左右,倾向西,倾角

65°〜70°,宽1.2〜3.8m,南北走向长约1160m,其中铅矿化较好地段

以构造蚀变带石英脉形式产出,地表可见方铅矿化,矿石呈灰褐色或铅灰

色,长度约600m,宽1,2〜2.5m。地表取样化验分析,铅矿品位4.1-8.3%,

铅矿品位1.2〜2.8%o

经坑道和钻孔对矿体深部初步了解,矿脉沿倾向向深部有延伸的趋

势。距坑道和钻孔取样化验分析结果,矿体铅矿平均品位7.4%,铅矿平均

品位2.6%,厚1.6m。

2.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8.1工程地质

矿(岩)性和构造是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含矿岩体主要是

一套陆相火山岩系,对工程地质条件影响甚微。

矿化带坚硬致密,稳固程度较高,由地表至地下深处,岩石裂隙发育

程度和风化作用强度逐渐减弱,岩石稳固性则逐渐增强,矿石结构致密,

稳定性强,掘进巷道坚硬稳固,一般无需支护。但在个别构造破碎带发育

部位,需进行局部支护。

总之,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强度中等偏上,风化作用弱,工程地质条

件中等——良好,对未来矿山开采有利,在未来矿山开采设计中,建议对

强风化带和构造裂隙发育地段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12

2.8.2水文地质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和构造破碎裂隙含水层。

①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地表基岩风化带内,潜水面随地

形而变化,流场后期受地形控制,该带富水性不均一,基岩风化因受岩性、

构造和地形的影响,使得风化带的厚度不均一,在山顶,风化裂隙水埋藏

深度大,水量很小,在山坡地段,随着地形坡度变缓,汇水面积增大,风

化裂隙水埋藏变浅,易形成富水性含水层,但水量亦很小。

②构造破碎带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受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构造破

碎带中。

主要隔水带: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以下,为风化的完整变质岩、岩浆

岩均为隔水层。除近地表裂隙发育,接受降水渗入补给外,其中深部岩石

裂隙不发育,含水性极强,可视为不含水层,从而成为裂隙脉状含水带的

隔水层。

2.8.3环境地质

根据岩矿石光谱分析结果,本区基本不存在对人体有害因素、放射性

元素及其它有害气体成分。但本区地形较陡峭,如果废石等处置不当,有

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9详查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2.9.1勘查工作部署

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1/2千地质填图XXXkn?,槽探XXXn?,钻

探XXXm,1/1千勘探线剖面测量XXXm,基本分析样XXX件,组合

分析样XXX件,矿石化学全分析样XXX件,小体重样XXX件,物相

13

分析样XXX件。

工作任务:①全面收集区内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产、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资料,对有关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成矿规律和控矿

因素,指导找矿工作。②开展1:2000地质填图。面积XXXkm)以矿脉

地质调查为主,对I号矿(化)体地表以50nl间距进行槽探工程控制,基

本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品位变化、顶底板岩性及分布、夹

石及矿体连续性;基本查明测区内底层、构造、岩石分布及矿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③重点开展深部钻探工作。在已完

成钻探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第HI勘查类型,采用沿走向、倾向50m(50m

X50m)工程间距,对I号矿体进行深部控制,以了解矿体在深部延伸情

况及矿化特征。④开展综合勘查评价研究。应基本查明矿体有工业利用价

值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种类、含量、分布特征及与主元素的相互联系;基

本查明矿床氧化带发育程度、分布范围、氧化深度及其不同矿石类型选冶

加工技术条件。⑤估算矿石资源储量,并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进行概略评

价。

2.9.2探矿工程

2.9.2.1槽探

探槽施工以人工掘进为主,必要时要爆破。开口宽XXX-XXXm,

底宽XXX-XXXm,深度应揭露到新鲜基岩XXXm以上,最大深度不

超过XXXm,槽底、槽壁要平整,以便于刻槽取样。探槽垂直矿体走向

布置,探槽长度以揭穿矿化带岩层为原则,工程间距为XXXm,对矿化

带及矿体进行稀疏揭露。(323)地段加密为XXXm,设计探槽工作量X

14

XXm3o

2.9.2.2钻探

设计勘探线XXX条,垂直矿体走向布设,勘探线方向XXX。,间

距XXXm,每条勘探线施工钻孔XXX〜XXX个,根据见矿情况进行

调整,设计钻孔XXX〜XXX个,控制矿体斜深XXXm或XXXm。因

矿体倾角较陡(XXX°〜XXX。),设计钻孔倾角XXX°〜XX

X°,工作量XXXm。

2.9.2.3坑探工程

由于矿体倾角较陡,在浅部首采区施工沿脉坑道,以查明矿体变化情

况,控制矿体倾向XXXm,坑道规格XXXXXXXm(高X宽),以便

将来矿山生产所利用。坑探工程质量按DZ/T0141-94《地质勘查坑探工程

规程》执行。地质编录采用压顶法,编录两壁一顶,比例尺XXX,设计

工作量XXXm。

2.9.3工作时间

1、2010年4月-5月,完成探矿权延续审批工作。

2、2010年6月-2012年3月,完成1:2000地质填图及深部钻探、坑

探,并进行必要的样品采集、地质编录和样品测试分析工作。

3、2012年4月-6月,进行资料综合整理、资源储量估算、编写报告

及报告送审备案工作。

2.9.4工程概算

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结合

探矿工程市场价格实际编制,详查资金预算为102.63万元。详见设计工

15

作量及经费预算一览表。

设计工作量及经费预算一览表表2-5

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单价(元)金额(万元)

1/2000地形测量平方千米

1/2000地质填图平方千米

1/1000勘探线坡面测量千米

槽探立方米

钻探米

坑探米

基本分析样件

组合分析样件

矿石化学全分析样件

小体积质量样件

物相分析样件

其他(工程编录)

设计编写份

报告编写份

合计

2.10矿区现状

经现场踏查,该坑探、钻探及槽探工程位于XXXXXX镇XXX村

境内XXX东西走向的峡谷内。该沟西高东底,沟内有溪流,地表水流沿

沟谷自西而东流向洛河。

矿区周边没有居民区、没有农田,周边1km内没有高速公路、铁路、

高压输送线路,矿区不属于风景名胜区和军事区。

16

坑探工程位于溪流南侧、钻探工程分布在矿脉沿线以西的山坡上、槽

探工程沿矿脉分布,坑口东侧设置了生活用房,办公管理值班室等,均采

用彩钢简易房。

矿区道路宽约XXX,最大坡度9%左右,办公房至坑口没有道路,其

间XX义可通过溪流的河道通过。

XXX(沿脉坑道)平洞位于沟南侧,其断面XXXXXXXm:该

巷道为普查阶段所修建,长XXXm,为裸体巷道,暂未施工,坑口封堵,

下阶段利用需将坑道断面扩至XXXin?(高X宽),并在破碎段加以支护。

坑口外工业场地已安装有S.-200/10型XXX变压器,运输车辆等设

备。

17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计

3.1设计范围

依据探矿权证和详查实施方案以及现有工程,本次设计的范围为XX

XXXX铅矿探矿权范围内详查实施方案设计的探矿工程所需的安全设

施与安全要求。

3.2探矿工程

设计了XXX个探槽、XXX个钻孔,确定基本工程间距为沿走向X

xXm,其中设计坑探利用原有的XXX平碉XXXm,利用前需将原平胴

断面扩至XXXn?(高X宽),设计采用单侧扩巷,巷道最终断面为三心拱

形(详见平巷断面图),并在其破碎段处加以支护。

3.2.1槽探

探槽长度以矿体顶、底板2〜XXX为宜。开口宽1.0~><><><槽底

宽度0.8-1.0m,深度应揭露到新鲜基岩0.5m以上,最大深度不超过义X

X,槽底、槽壁要平整,以便于刻槽取样。

槽深小于1m的浅槽,坡度应小于90°;1〜XXX的深槽,结实土层,

坡度应为75°〜80°,松软土层,坡度应为60°〜70°;潮湿、松软土

层,坡度小于55°。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时,应设置警戒人员,圈定安全警

戒范围,警戒范围不应小于XXX。槽口两侧0.5m内不得堆放土石和工

具。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两壁及时进行支护。探槽满足地质要

求后,应及时回填。

3.2.2钻探

设计勘探线4条,垂直矿体走向布设,勘探线方向105°,间距100m,

18

每条勘探线施工钻孔1〜2个,根据见矿情况进行调整,设计钻孔6个,

控制矿体斜深50m或100m。因矿体倾角较陡,65°~70。,设计钻孔天顶

角80。〜85°o工作总量设计800m。

机场地基应平整、坚固、稳定、适用。机场周围设排水措施。钻塔安

装避雷针:避雷针与钻塔使用高压瓷瓶间隔;接闪器高出塔顶L8m,引下

线与钻塔绷绳间距为2m;接地极与电机接地、孔口管及绷绳地锚间距离,

为XXX;接地电阻为10机场配备2具干粉灭火器和2n?消防沙。

3.2.3坑探工程

3.2.3.1平巷与支护

设计为XXX沿脉平巷工程,坑口坐标为X:XXX、Y:XXX,标

高XXXm。XXX沿脉平巷利用普查阶段坑探工程,利用长度XXX。

新增XXX沿脉平巷工程XXX。设计断面XXXm?(高义宽)。

设计利用XXX平巷,将其扩帮至XXXm?(高义宽),在破碎段进行

支护,沿脉平巷每XXX设置避让洞,洞深不小于1m,高不低于1.5m,

宽度不小于XXXo坑口应进行支护,支护体在坑口外部分应大于XXXo

穿过破碎带地段时用混凝土结构支护。在松软破碎岩层喷锚作业,应打超

前锚杆预先护顶。

3.2.3.2凿岩与放炮作业

采用1台YT-28凿岩机凿岩。炸药采用乳化炸药,用导爆管配电雷

管引爆,起爆器起爆,微差爆破,采用人工装药。装药及起爆由专职放炮

工操作。

1)凿岩爆破技术规定

19

巷道掘进断面XXXm?(三心拱形);布置炮眼有周边眼、辅助眼、掏

槽眼:20个(按岩石坚硬程度而定)。炮孔直径42nlln;炮眼深度3.2m。

根据金属矿山地下开掘进巷道爆破经验、按照岩石坚硬程度及每日最大掘

进量XXX计算:取总装药量20kg。

2)凿岩与装药

凿岩前必须认真检查作业场所,清理杂物,处理浮石,围岩松软的破

碎地段必须进行支护;检查凿岩机、风水管路、开关阀门是否灵敏完好;

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时必须有二人,炸药、雷管分开装运,有专用的

木箱或布包,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后不得中途停留或离人;

装药采用人工装药方式装药。炸药采用乳化炸药,用导爆管、电雷管

引爆,起爆器起爆,装药及起爆由专职放炮工操作。其他无关人员应撤离

到安全地带。

装药时应首先清理炮眼,起爆药包一般放置于眼底第二个药卷位置,

雷管聚能穴朝向眼底,进行反向爆破;

炮眼装药后剩余部分炮孔填塞炮泥并加以捣固。

3)放炮

装药完毕后,检查作业面有无其他工器具,风水管路是否放置到安全

位置,未用完的爆破器材是否回收交库,清理完现场后,熟悉撤离路线,

避难掩体是否完好并进行修理,待检查准备完毕后方可起爆;

爆破时必须进行正常通风,爆破后进行通风15分钟,待空气质量合

格后进入作业而检查。待炮烟排除后,爆破员必须检查爆破效果,有无盲

炮、残炮,有盲炮、残炮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待处理彻底后其他人员方

20

可进入工作,爆破员应填写爆破记录:爆破记录应载明爆破时间、爆破地

点、爆破作业的原始条件、巷道用途、掘进巷道种类、断面、形状尺寸的

大小,岩石的性质以及有无有害气体,爆破效果、爆破材料的用药量、有

无盲炮、残炮以及安全状况,现场负责人签名,爆破员签名。槽探或坑探

实施爆破作业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在安全距离以外设置警

示标志并安排警戒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爆破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检

查、排除未引爆的民用爆炸物品。

4)爆破器材

按掘进断面炸药最大消耗计算,工作日30天/月计算,每月需炸药600

kg;雷管有效用量600发;导爆管有效用量3000m,详查区不设炸药库,

爆破器材从附近的爆破器材库领用,随领随用,没有使用完的及时送还。

3.3运输

巷道内废渣采用人推胶轮车运渣出坑口至废石场排渣;材料及设备用

人推胶轮车运输经平巷送至各作业地点。推车人员应携带矿灯,人推胶轮

车通过巷道口、弯道以及出现两车相遇、前面有人或障碍物、停车等情况

时,推车人应及时发出警号,行人提前进入避车胴避车。

3.4通风与防尘

1)通风

(1)通风方法选择

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在平胴口处安装JK67-2N0.4.5型,

功率为XXX的局扇,另设一台备用,局扇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定;风筒

可选用直径460〜485mm的阻燃风筒,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

21

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减少风阻及漏风,风筒口与工作面距离

不得超过10m,当平胴掘进至XXX时,为保证平胴掘进至XXX时洞内

的风量,在平碉内加装一台JK67-2N0.4.5型局扇。

2)防尘

凿岩作业采用湿式作业,爆堆洒水。井下工作面风速应大于0.XXX

/s。配备中速、微速风表和多种气体检测器、粉尘采样器等空气质量测试

仪器。

3.5供防排水

1)供水

按照掘进每米4t设计,矿山每天用水量12to消防用水量按照一个着

火点一次消防用水量XXX计算,备用水量时间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按照XXX备用,则需用6t消防用水,本次设计利用生产用水系统兼做

消防用水,因此设计在XXX平碉外5m处的空地上建造高位水池,水池

容量12m3,采用静压供水。供洒水降尘设施及消防用水。

生活供水采用谷内溪流取水,供生活使用。

2)防水

该探矿区坡陡沟深,两侧还有河道,有利于大气降水排泄,对未来矿

山生产构不成威胁,因此本区的雨水采用自然排放。

铅矿层含水性差,含水层主要为大气降水直接补给。矿层位于该区潜

水面以上,除大气降水外未来开采时不存在其它充水因素。为防止大气降

水对坑探工程造成影响,设计对老钻孔进行封堵。

3)排水

22

为排出平碉内雨季淋水,在巷道一侧设排水沟,自流排水。

3.6压气

*XX胴口东侧XXX处空压机房设计安装VF-6/7型(6m3)空压机

1台,电机功率XXX,设1个0.7m3储气罐。储气罐、空压机均安设压力

表、安全阀。输气管道采用钢质材料。

压气管网采用单树枝状管网供气系统,由空压机站沿地面至碉口。

压气主管选用管子6108mm的无缝钢管,掘进作业面分支管采用6X

XXm的高压胶管,分支管采用快速接头联接,主管在低洼处设置油水分

离器,支管设置油水清除装置。管道固定在管托上,管道防锈采用防锈漆。

3.7供电与通讯

1)供配电

该工程主要用电设备为局扇风机、空压机、砂轮机及机修、井下照明

照明及生活用电,估算地面电负荷为XXX。现场XXX的变压器满足使

用要求;估计井下用电负荷为20kW,需新增一台XXX的变压器,另设一

台30KW柴油发电机备用。

配电柜采用XL-10-4/60,该配电柜额定电压380V,配套开关为

HZ10-100/3X4,熔断器为R20-100X12。设备采用HR3熔断器。

通向局扇风机的电缆为YJLV32-4X4.0电缆。

2)通讯

矿部外部联系可通过移动公司移动电话联系。

地表值班室至井下掘进点等,各设1部电话。配置1台(多路通)8

门程控交换机1台,地面采用HYA型全塑市话缆,井下巷道采用KVV24X

23

1.5型通讯电缆。通讯线路悬挂在风水管路另一侧,距离照明线路1.0m。

3)照明

地面各建筑物内、废石场、坑口通向生活区道路均需设置照明,照明

采用380/220V照明网路,地面照明电线为BLV-2XL0,照明灯具采用白

炽灯和荧光灯。

运输主巷、工作面照明电压均为36V。运输巷道,应每隔10m安装照

明灯。照明线为ZR-BVV-2X1.0,照明线路悬挂设置在巷道顶部,悬挂点

间距XXX,照明线路距离巷道顶端200nm1。

4)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沿屋顶、屋檐均设避雷带,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地面建筑

及厂区照明为220VT-N系统。

3.8总平布置

由工业场地、废石场、生活区、矿区公路构成。

3.8.1工业场地

工业场地主要有空压机房、高位水池、坑口值班室(兼更衣室、医务

室)、运输道路等。

3.8.2废石场

受条件所限,本工程可将初期废石填在不过水的河道边沿形成由坑口

通往外部的道路,后期需在XXX平碉口15m外建立一个可容500m3废石

的废石场。

施工废石挡墙,挡墙采用块石浆砌结构,顶宽2.5m,高XXX,坡比

1:0.2O挡墙基础以上预留泻水孔,规格0.2X0.1m,间距1m。

24

在胶轮车卸车点端部,设置车挡。

3.8.3水源地

本区水质类型为HCO3—Ca・幅型,矿化度Vlg/L,PH值7.7〜8,属

中性水,水质良好,矿区上游没有居民点,而且没有任何厂矿企业,溪水

基本无污染,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生活需要。然而溪水易于污染,必须采取

防护措施,保持水质洁净。设计在坑口东侧建造高位水池,水池容量12m3,

采用静压供水。

3.8.4生活区

生活区、生活设施利用现有设施,设置有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保

健食堂等。

3.8.5运输道路

矿山外部有简易运输道路,不需修建。但路面局部较窄,可进行加

宽处理,按照矿山3级道路标准进行整修,路面宽度4.5m,最小圆曲线

半径不应小于15m,最大纵向坡度8%,最大纵坡长度不应大于150m。为

加强运输的安全管理,在陡坡处、急转弯处以及有行车危险的路段应设

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道路应进行及时维修保养,确保运输安全。

3.8.6爆破器材存放点

探矿区距XxX城直线距离约51km,探矿区西侧的XXX村到XX

X镇有简易公路连接,XXX镇经杜关镇到XXX城有G209国道相通。

交通便利,探矿工程量小,每天爆破一次,爆破器材使用量小,随用随领,

用后退回,使用爆破器材时根据用量就进从爆破器材库送至矿区,因此不

再设计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

25

3.8.7防火

生活区建构筑物之间防火间距:12m;库房之间防火间距:14m;民用

建筑之间防火间距:8〜12m;消防措施:

a、坑口、生活区建筑物,均用非可燃性材料建筑,室内设醒目的防

火标志和防火注意事项,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结合湿式作业供水管道,

设计井下消防水管系统,供水管道采用钢质材料。

b、矿区植被发育,在林区布置工业场地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制定消

防制度,加强动火管理,严禁把火种带入林区。

3.9爆破器材管理

3.9.1爆破器材运输

爆破器材由民爆公司运至探矿区。

井下使用爆破器材运输采用人工搬运。采用人工搬运时应随身携带完

好的矿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一人不应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

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领到爆器

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应乱丢乱放;不应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

不应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一人一次运送雷管不应大于50

发;背运原包装炸药不应大于一箱(袋);拆箱(袋)运搬炸药,XXX0

3.9.2爆破器材领用

建立爆破器材领用记录,如实记载领取、发放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种、

数量、编号以及领取、发放人员姓名。领取民用爆炸物品的数量不得超过

当班用量,作业后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当班清退回民爆公司。领取、

发放民用爆炸物品的原始记录保存2年备查。

26

3.10探矿工程量及进度计划

由于本坑探工程量小,前期探矿已经施工有沿脉工程,本设计对原有

巷道破碎段扩帮支护后进行利用,减少工程量,布置1个掘进工作面作业。

原有巷道可能发生破碎带塌落等隐患,坑探时首先对现有平巷进行扩

帮修复并在在破碎带支护、施工躲避胴室,然后再向前掘进。

考虑到各工作面的平行作业等因素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探矿工程工期

为9个月(不含地质编录、地质测量等工期)。

设计井巷工程量及工期一览表表3-1

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作量净断面(m2)工期(天)

1进矿道路整修m

2

2工业场地平整m

3空压机安装台

3

4高位水池修建m

3

5槽探m

6XXX平巷(修复)m

7XXX平巷m

8钻探m

9避让胴个

10合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