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_第1页
专题二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_第2页
专题二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一、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十月革命雅尔塔体系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马列主义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经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政权;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引进外国资本,允许自由贸易,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形成苏联模式,但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缓解了经济危机。2、政治: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两次世界大战都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的国际格局,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次世界大战都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国家的民族觉醒,动摇世界殖民体系,二战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实行绥靖(《慕尼黑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3、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活跃;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印度民族独立斗争中,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高考真题:12.(20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13.(2020年)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14.(2020年)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图4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A.① B.② C.③ D.④13.(2021年)表2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表2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14.(2022年)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三、模拟练习:1、如表为苏联拖拉机站的发展概况。苏联大力发展机器拖拉机站的目的是以机械化()年份发展概况1927舍夫琴科国营农场成立第一个拖拉机队,为周围的农民提供生产服务1928舍夫琴科农场的拖拉机队发展到14个,组建了全苏第一个“机器拖拉机站”1929春播时全国已成立70个拖拉机队1930到6月1日,全国已建立158个机器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播种的农庄土地约200万公顷1937全国共有5818个机器拖拉机站,拥有各类拖拉机366300多台A.巩固农业集体化 B.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不足C.促进工业化建设 D.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2、1908年10月28日,某国最高领导人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采访时说:“你们英国人真是很棒,太棒了……到底什么事情,让你们变得如此猜疑?这可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不相称……我的人民中大部分普遍的感觉……对英国不友好。”该国是()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3、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未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1914年8月4日,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17项战争法案。社民党主席等人解释到:“为了我们的人民和他们自由的将来……在这种危险时刻,我们不会置自己的祖国而不顾。”这反映出当时德国政界()A.极力鼓吹战争的正义性B.为发动战争不惜一切手段C.意识到战争的重要作用D.对战争的复杂性有所预见5、1924到1925年间,苏联政府出台了对小业主加以限制的若干措施。1927年,又推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