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R培训完整演示文稿_第1页
GRR培训完整演示文稿_第2页
GRR培训完整演示文稿_第3页
GRR培训完整演示文稿_第4页
GRR培训完整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R培训完整版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课程目标、效果了解测量误差的构成、GRR的含义掌握GRR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掌握卡尺/外观GRR检测基础知识目前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外观GRR分析引言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误差的构成GRR分析流程卡尺GRR分析课程内容目前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一节、引言数据是由测量得来的测量结果能否代表被测量对象的真实值测量误差由哪些部分组成,有多大测量误差如何确定什么样的误差可以接受,什么样的误差不能接受目前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过程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仪器测量人员被测量对象测量结果输入输出测量是一个过程,它会使被测量对象(产品)的值偏离真值

2总2产品2测量=+目前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总误差被测量对象误差测量误差测量仪器误差测量人员误差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再现性交互性目前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准确性:同一测量仪器由同一测量人员测量同一样品,并重复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之间会存在差异,差异大小就反映了该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它可用偏倚(BIAS)来衡量。偏倚=测量平均值(μ)-基准值μ准确性基准值目前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线性:同一测量仪器在不同测量范围的测量值与被测量对象基准值的差异大小。测量值基准值线性好线性差目前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稳定性:同一测量仪器在不同时间测量时与被测量对象基准值的差异大小。μ1时间1时间2μ2目前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GRR(Gage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重复性:同一测量人员用同一测量仪器重复测量同一测量对象时所存在的差异。体现为~设备变差(EV)μ设备变差EV=R*K1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目前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再现性:几个不同的测量人员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测量对象时所存在的差异。体现为~人员变差(AV)人员变差AVμ1μ2μ3测量员C测量员B测量员AGRR第三节、测量误差的构成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确认总误差、测量系统中的测量人员误差和测量仪器误差的大小,并对测量系统的适用性作出判断。GRR分析的目的确定测量系统中人员变差和设备变差的大小,并对其适用性作出判断。理想的测量系统应该只存在测量对象本身的误差,由于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所带来的误差均为零。即不存在测量误差,这时的测量值完全代表真值。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小结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外观GRR分析引言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误差的构成GRR分析流程卡尺GRR分析课程内容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四节、GRR分析流程确认数据类型数据分析选择误差来源选择样本收集数据计量型数据:长度、时间、温度等计数型数据:合格/不合格、通/止等普通测量系统: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和零件目视检查:测量(检查)人员和零件选择的10个样本应能代表过程范围,服从正态分布,P>0.05;样本取值变异过大或过小都不合理a、测量前应确认测量仪器经过校准b、确保使用足够分辨力的仪器进行测量c、盲测法:随机顺序测量各样本,不得参照他人或自己以前的数据。a、选择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法、平均值-极差法b、计算EV、AV、GRR、PV、TV、

%EV、%AV、%GRR、%PV、NDCc、判定测量系统可否接受。对于不可接受的要

分析原因,加以改进。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卡尺GRR分析方法有如下两种:平均值—极差法(Xbar-R)要求A、选择能够代表整个过程范围的10个被测量零件B、选择2~3名测量人员C、每人对每个零件测量2~3次特点:它将总测量误差分为零件变差、重复性、再现性三类方差分析法(ANOVA)要求:同平均值—极差法特点:它在Xbar-R方法的基础上将再现性变差细分为人员变差及测量人员-零件交互作用变差如果零件与操作者的交互作用的P值小于0.05,则其交互作用影响大,不可忽略,用ANOVA方法较精确.可以手工计算或MINITAB计算用MINITAB计算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分辨力:又称可视解析度。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一般要求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小于或等于被测量对象

1/10规格公差或过程变差(6倍过程标准差)的较小者。有效分辨力:又称有效解析度,是一个综合概念,以NDC表示。

NDC≥5,表明量具有效分辨力足够。GRR分析准则如给定公差:则优先看%Tolerance,此值即为%GRR如未给定公差:则优先看%Contribution公差方法可更好地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如果%GRR<30%,则测量结果与真值误差<1%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GRR<10%测量系统可接受10%≤%GRR≤30%考虑测量特性的重要性及成本费用因素后决定是否接受%GRR>30%测量系统不可接受GRR评价标准第五节、卡尺GRR分析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

客户测量系统评价标准%Tolerance%Contribution%StudyDistinctCategories接受≤20%<1%<10%>10可以接受20<x<

25%1<x<9%10<x<30%4<x<10拒绝≥25%>9%>30%<3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GRR的原因分析如果重复性>再现性(EV>AV),原因可能是A、仪器需要维修B、可能需要对量具进行重新设计,以获得更好的严格度。C、需要对量具的夹紧或固定装置进行改进D、零件内变差太大如果再现性>重复性(AV>EV),原因可能是A、需要对评价人进行如何使用和判读该量具仪器的培训B、量具校准、刻度不清晰。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公司需要评价某一测量系统,要评价的量具是数显卡尺。QA决定用10个能反映过程变差的零件并从检验人员中随机抽出3名操作者来检验,从而确定系统的变差。一、确认测量数据类型:本例数据为计量型数据二、确定误差来源:本例误差来源为被测量零件、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可能存在测量人员和被测量零件交互作用的影响。三、选择样本:本例随机抽取了10个样本进行研究。四、收集数据:本例为35743S把手Φ11.25+/-0.05mm。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均值-极差法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平均值-极差法(手工计算)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均值-极差法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均值-极差法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公司于2006/5/15需要评价某一测量系统,要评价的量具是数显卡尺。QA决定用10个能反映过程变差的零件并从品保人员中随机抽出3名操作者来检验,从而确定系统的变差。一、确认测量数据类型:本例数据为计量型数据二、确定误差来源:本例误差来源为被测量零件、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可能存在测量人员和被测量零件交互作用的影响。三、选择样本:本例抽取了10个样本进行研究。四、收集数据:本例为7016D接头Φ16.0+/-0.05mm。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16.0±0.05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评价人测量次数部品12345678910林青隆116.0015.9816.0016.0716.0516.0216.0216.0216.0216.01216.0015.9916.0316.0716.0616.0216.0216.0216.0316.01316.0015.9816.0216.0716.0616.0216.0216.0316.0216.01廖忠兴116.0015.9816.0216.0816.0616.0216.0216.0216.0316.01216.0115.9816.0216.0816.0416.0216.0116.0216.0316.02316.0115.9816.0316.0816.0416.0216.0216.0216.0216.01王建军116.0115.9916.0416.0816.0716.0416.0316.0316.0316.01216.0115.9816.0416.0816.0716.0416.0316.0216.0416.03316.0015.9916.0416.0816.0716.0316.0216.0316.0416.02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用MINITAB软件分析流程如下:1、在MINITAB中输入数据,格式如下:C1C2C3OPERP/NDATA1A116.002A116.003A116.004A215.985A215.996A215.987A316.008A316.039A316.0210A416.0711A416.07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2、选择“Stat\QualityTools\GageR&RStudy(Crossed)3、在出现的对话框输入如下信息GageR&R(Crossed)C1OPERC2P/NC3DATAPartnumbers:Operators:‘P/N’OPERANOVAGageInfoOKMeasurementdata:OptionsDATAXbarandRMethodofAnalysis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4、点击“GageInfo”在出现的对话框输入如下信息GageR&R(Crossed)~GageInfoGagename:Dateofstudy:数显卡尺MD2552OKReportedby:GageTolerance:2006/05/15田首丰0.01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5、点击“Options”在出现的对话框输入如下信息其余依默认值GageR&R(Crossed)~OptionsStudyVariation:Processtolerance:5.15OKTitle:0.10给定公差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6、MINITAB图形视窗输出a、数据输出如下表P值=0.020285<0.05NDC=5,量具分辨力足够%GRR=19.70,测量系统可接受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b、图形输出如下表AA0.01大约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平均值应落在控制限以外,表示该测量系统的有效分辨力足够。OPER*DATAInteractionByDATA若所有极差都受控,说明测量过程受控ABC如果这K条线是平行的,则没有交互作用第五节、卡尺GRR分析(案例)—方差分析法数显卡尺MD2552田首丰2006/5/150.01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六节、外观GRR分析一、目的

查核外观检验员依标准检验外观的能力二、指标正确性=两次检验都作出正确决定的部品数/检验的部品总数漏检率=两次检验都将不良品判为良品的部品数/检验的部品总数误判率=两次检验都将良品判为不良品的部品数/检验的部品总数错误警报率:一次判定正确,一次判定错误的部品数/检验的部品总数重复性比率:两次检验的判定结果一致的部品数/检验的部品总数正确性+漏检率+误判率+错误警报率=100%重复性比率+错误警报率=100%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三点第六节、外观GRR分析三、检测流程现场取样30PCS判定,得参考值现场检测,收集数据数据分析,提出报告检测的部品:依不同的单位,现场取样(高/中档产品),涵盖整个部品的各种品质状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