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之借款合同无约定利息_第1页
合同范本之借款合同无约定利息_第2页
合同范本之借款合同无约定利息_第3页
合同范本之借款合同无约定利息_第4页
合同范本之借款合同无约定利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款协议无约定利息【篇一: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利息不明的解决】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利息不明的解决活着的法律《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款协议的内容,并根据本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拟定利息。一、自然人之间的借贷没有约定利息。传统的民间借贷主体多为自然人,且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一般具有亲友、同事及朋友关系。借款用途多用于子女婚嫁、教育支出、购买自用房屋、大病医疗等突发性大额支出,借贷款项目的仍为传统的互帮互助。《协议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原则上是无偿的,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才应当支付利息。这样规定是由于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它可以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和谐氛围。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利息约定不明。有观点认为,对于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假如利息约定不明,不应视没有约定利息,可以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其理由是:第一,在过去自然人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款的用途大多是生活性消费或“救急”,重要为解决个人生活困难,互助成分居多,而当前则以经营性用途为主,营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的重要特性,在利息问题上,应当考虑出借方的经济利益。第二,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相对明确,对于诉讼请求及责任承担作了指引。第三,就当事人本意而言,囿于能力所限,不应对其缔约能力过于苛责,应将有利息约定作为本意,尽管约定不明确,可通过协议解释等方式予以漏洞补充。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从时间上讲,《协议法》颁布在后,新法优于旧法,应当合用法律的规定。故本条司法解释对此问题予以明确,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对于自然人之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虽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这样规定一方面基于《协议法》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民之间的借贷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它可以方便公民生产生活,促进邻里和睦安宁,形成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和谐氛围。三、借贷双方中仅一方为自然人或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有观点认为,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间借贷,即使没有约定利息,也不应当一概否认利息请求。其理由为:一是《协议法》第211条仅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并未涵盖非金融机构法人和其他组织,司法解释不应对此做出广义解释;二是司法解释已经对于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民间借贷协议合法化,认定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约定利息的就不支付利息,对出借方极大不公平,既不符合等价有偿的民法基本原则,也纵容了逃废债务的不良社会风气。三是,利息为占用一方资金而向对方支付的对价,同样存在着市场价格,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带有商事主体性质,从价值追求及审判理念亦应区别与自然人之间的民事主体,即使市场价格难以拟定,至少可以参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拟定。我们认为,借贷双方,涉及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互相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假如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借期内利息的,不应予以支持。一方面,就本解释的制定原则而言,有条件地认可公司之间拆借资金的效力,即仅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且不得以牟取利益为目的将从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资金转贷给别人,不得以向其他公司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给别人牟取利益,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是从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维护交易安全角度的做出的规定。本条解释沿袭这一思绪。另一方面,尽管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进行资金融通多为获取利益而存在,但并不能排除一些公司之间为图谋发展而互通有无、互相扶携、互利共赢的目的。再次,与自然人比较,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从事民商事行为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对于市场预期判断能力普遍较高,公司是自身利益的最佳鉴定者,假如为了取得利息,应在借贷协议明确约定,假如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出借人没有追求利息的本意或者借贷双方没有达成支付利息的合意,参照协议法有关自然人之间不约定利息视为不支付利息的规定,视为允许对方不支付利息,对于出借人规定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主张不予支持。四、借贷双方中仅一方为自然人或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借款利息约定不明。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资金融通的行为,有时约定利息,但利率约定并不明确,是否参照《协议法》第211条规定视为不支付利息、假如支付利息按照何种标准支持请求,在解释制定过程中争议很大。有观点认为,尽管出借方可以证明借贷双方有利息约定或者借贷双方认可有利息约定,但由于利率约定不明确或者其他因素,对于以何种利率标准支持利息,出借方因举证局限性不应予以支持。《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于当事人的举证证明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新增第90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辩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局限性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即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且达成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否则承担不利后果。出借方对于予以支持的利率并未提供足够证据予以支持,应当承担无法支持利息的不利后果。尚有观点认为,对于此种情形假如利息约定不明,应当参照双方均为自然人民间借贷案件解决,出借人规定支付利息的,一律不予支持。我们认为,作为带有商事主体性质的民间借贷案件中的非金融机构法人和其他组织,应与双方均为自然人的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则设定、审判理念实践中有所不同,其区别重要表现在,一是主体的交易能力与司法介入的着力点不同。民事审判在认可当事人在缔约能力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强调对弱者的特殊保护,以实现交易结果公平、实质公平,而商事主体作为职业的经营者,应当推定其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当然的注意义务和对等的交易能力,更侧重保护当事人的缔约机会公平、形式公平,强调意思自治、风险自担。二是对于财产安全的保护重心不同,对于借贷双方是自然人的民间借贷案件,假如利息约定不明,应侧重维护财产的静态安全,而借贷双方均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通过维护资本的动态安全,促进资本的高效流转。三是责任承担的依据和标准有所不同。民事审判侧重于主观的过错与结果的公平,商事审判侧重风险的承担而非过错的有无,追求的是促进效益最大化而不仅限于道义的维护及过错的处罚。在司法的干预上,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法官应尽量减少以事后的、非专业的判断,代替市场主体缔约时的、专业的商业判断。在实践中,针对上述双方当事人都认可存在利息约定,但对约定利率高低有争议时,一般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解决,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规定用了“参照”两字,且第6条规定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得出的是一个浮动的利率范围,人民法院一般“就低不就高”原则解决此类案件。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由于实践中这类案件普遍都是债务人主张的利率低于债权人主张的利率,当双方都提不出有力证据证明自己主张时,就要承担证明不利的法律后果。债务人要承担的不利后果是支付比较高利率的利息,债权人要承担的不利后果是获得较低利率的利息,在无确切证据证明真实情况时,要债权人获得较低利率的利息更有助于双方利益的平衡。但该种判断标准过于简朴化,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认为,在借贷双方中仅有一方为自然人或双方均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对于利息约定不明利息的拟定,就其实质而言,应为协议漏洞补充。协议漏洞,即协议欠缺条款,是指协议应对某事项加以规定却未予规定[1]。补充的协议解释,旨在补充协议的不备,而非在为当事人发明协议,故应采最少介入原则,不能变更协议内容,致侵害当事人的司法自治[2]。借贷双方均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时,按照下列顺序和标准进行解决:第一,按照《协议法》第61条规定,可以根据协议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拟定。《协议法》第61条规定,协议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协议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拟定。协议补充属于当事人行为,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不属此处所言漏洞补充。在借贷双方无法就利息约定通过补充协议予以明确的情况下,一方面应通过整体解释补充,即按照协议有关条款内容补充欠缺的有关利息条款。之所以首选通过协议整体解释补充欠缺条款,重要是由于,协议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产物,更能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本意,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多以书面形式订立协议,表达和传递当事人合批准图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在协议的整个内容中是有组织的,可从这种有组织的排列中找出欠缺的利息条款或洞察当事人关于利率或利息的真实本意。另一方面,按照协议履行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补充拟定利息。根据《协议法司法解释二》第7条规定,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协议法所称的“交易习惯”:(一)在交易行为本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协议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广泛运用交易习惯拟定当事人真实意思,是《协议法》的一个重要特色,而沿袭《协议法司法解释》思绪拟定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资金融通约定不明时的利息,对于对的理解和合用法律有重要意义。但拟定交易习惯的前提条件是该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交易习惯必须适法,当事人也不能通过交易习惯等理由规避强制性规定的合用。此外注意合用交易方式、交易习惯拟定利息标准的三个条件限制:一是从客观条件而言,应为交易行为本地或者行业通常采用的做法,二是从主观条件而言,为交易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以加强对不了解本地习惯或者缺少业内经验的相对人的保护,三是从交易习惯的时间节点来看,应为订立协议时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习惯做法。第二,依照上述标准仍然不能拟定的,则应当按照《协议法》第62条有关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如何履行的规定进行判断。《协议法》第62条关于协议约定不明时的履行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协议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拟定的,合用下列规定,(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协议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即法院在非金融机构法人与其他组织就利息约定不明时,可以以订立民间借贷协议时协议履行地的商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综上,对于借贷双方中仅一方为自然人或双方均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在利息约定不明时,出借人请求支付利息的,应当结合借款协议的内容、并根据本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综合拟定。本解释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协议履行地商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种类较多,计算复杂,试图将对于利息约定不明情形统一裁判标准,拟定统一年利率计算利息,后考虑一方面既应考虑利率问题统一规定,另一方面仍需尊重当事人借款协议内容及交易方式、交易习惯的差异,不作统一规定。五、利息有无约定及明确与否属于事实认定问题。一方面,对于“未约定利息”情形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借贷双方对于利息是否存在的事实有争议;第二,借贷双方都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在约定不明状态时,虽然有“约定”二字,但假如对于利息是否有约定难以形成优势证据,其实质仍是一种无利息约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借贷双方在书面证据中也许并没有利息、利率的明确约定,但当事人发生争议诉至法院后,往往出借人会有口头约定利率、利息的主张。即借贷双方对利息没有书面证据证明或者约定不明确情况下,出借人主张有利息约定,借款人抗辩没有利息约定,应根据《协议法》的实体规定及《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定,按照高度盖然性原则对利息约定事实进行查明。【篇二:借款协议没有约定借款时间】篇一:借款协议中逾期利率未约定期应如何拟定借款协议中逾期利率未约定期应如何拟定作者:刘小庚黄静发布时间:2023-07-1411:12:42打印字号:大|中|小分享到:11【案情】2023年1月15日,王某向谢某借款人民币100万元,约定借款时间为10个月,月利息2.4分,后王某就款项本金和利息都未归还分文。2023年1月1日,谢某向法院起诉规定王某归还100万元的本金及从2023年1月15日起至还款日止的利息,利息按月息2.4分计。另,2023年1月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4.86%。【分歧】本案因借贷双方对借款10个月后的逾期利息没有约定,故在审理时对逾期利率的拟定,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理由是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4条规定“借款双方因利率约定发生争议,假如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第二种意见:与借款期内利率相同计算,理由是依当然解释方法,借款期限内尚需支付约定利息,借款逾期后更应按期限内的利率支付利息。第三种意见:以原告规定按月息2.4分计算,理由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逾期利息属违约金性质,应依法择高计算。【评析】笔者批准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一、借款利率不能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本案借贷关系发生时,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4.86%,四倍利率为:二、本案逾期利息就是逾期付款利息属违约金性质逾期利息,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协议的约定归还借款的超期罚息。逾期利息相对于逾期借款而言,逾期借款是指借款人未按借款协议的约定期限返还给贷款人款项的行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其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涉及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协议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及支付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逾期付款是指债务人未按照协议约定期限给付债权人款项的行为,同逾期借款同样是违约行为,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逾期付款利息即是不按协议的约定给付款项的超期罚息。对借款协议来说,逾期借款与逾期付款内容系同一所指,逾期付款利息就是逾期利息。1999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逾期贷款如何计算利息问题的请示》时,以法释(1999)8号《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答复:“对于协议当事人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从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第8号”批复中用词也不难看出逾期利息属于逾期付款违约金,逾期付款违约金已经不再单属利息性质了,更多的是具有处罚性质的违约金性质,2023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23)251号文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告知》规定:2023年1月1日起,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协议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由此告知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逾期还款利息的精神实质亦是使借款人逾期还款付出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明显带有处罚性质。三、原告逾期利率诉讼请求合理合法1、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年8号、法释(2023)34号和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23)251号文献,拟定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标准是:“在借款协议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此计算标准也应是本案计算逾期利息的标准。结合本案来说,原被告借款期内的利息依法应拟定为月息1.62分,此利息应理解为系原被告双方借款协议“约定”的利息,即“协议载明的贷款利率”,如加收50%,则月息可达2.42分,现原告诉讼请求规定被告按月息2.4分支付逾期利息,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故应依法予以支持。2、最高人民法院法[2023]336号《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告知》第六点规定:当事人仅约定借期内利率,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以借期内的利率主张逾期还款利息的,依法予以支持。3、从所有权的角度考虑,利息是基于所有权的一种法定孳息,无论是在约定期间内还是在其之外,它都是货币所有者依法应享有的权利。换句话说,逾期利息是非给不可的,即使没有约定(除非所有权人放弃)。此外,若将原利率合用于逾期过程中,则是将逾期这种违约行为的表现视为原借款协议在同等条件下的自然延续,这等于抹去了这种行为的违法性,显然是不妥当的。(作者单位: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法院)篇二: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协议纠纷案例评析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协议纠纷案例评析【案情简介】韦女士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1、2023年6月2日签订的《欠条》1份;2、2023年6月27日签订的《协议书》1份;3、还款计划1份。【法院判决】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后,判决如下:1、沈先生、韩女士返还韦女士借款25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利息计算方法:自2023年6月2日起至本判决拟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止按月息2分计算利息);2、驳回韦女士规定于女士承担担保责任的诉讼请求。【争议焦点】1、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协议还款时间的如何拟定?2、关于利息部分,韦女士提出的利息以月息2分计算是否合法?3、于女士以其合法持有的凯丰公司的股权为上述借款提供担保,但未进行工商登记,其效力如何?于女士是否应当承担担保责任?【律师评析】深圳资深经济协议纠纷律师团对本案分析如下:一、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协议还款时间的如何拟定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第二百零六条之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拟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由此可知,沈先生、韩女士向韦女士借款人民币250万元,有《欠条》原件为证,事实清楚,证据充足,而《欠条》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韦女士可以催告借款人沈先生、韩女士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即韦女士可以随时规定返还借款,但必须给予合理期限。假如沈先生和韩女士经催告未按约定返还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故一审法院对韦女士规定沈先生返还250万元借款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的判决合法、合理。二、关于利息部分,韦女士提出的利息以月息2分计算是否合法的问题。坊间习惯性表述的月息2分,即月利率2%,折合年利率就是24%。而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的有关规定是2023年9月1日起最新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本案中,韦女士规定沈先生、韩女士按《协议书》约定的月息2分,即年利率为24%的标准支付借款利息,未超过36%的严禁性利率规定,故其并不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因此,一审法院对此诉讼请求予以支持的判决合法。三、于女士以合法持有的凯丰公司的股权为上述借款提供担保,但未进行工商登记,其质权效力问题以及于女士是否应当承担担保责任的问题。《协议书》是沈先生、韩女士、于女士和韦女士四方依照《协议法》自愿订立的,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且该协议未违反法律严禁性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于女士以其合法持有的凯丰公司的股权提供担保,是否设立质权,与《协议书》的生效与否无关。其法律依据在于《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协议。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本案中,于女士的出质行为未依照法律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故质权并未设立,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因此,韦女士规定于女士承担担保责任的诉求不应予以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第六十一条协议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协议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拟定。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拟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